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4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4-07-05
    特邀专题: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
    王春梅
    2024, 44(7):  905-905.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0905
    摘要 ( 59 )   PDF (712KB) ( 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CU危重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策略
    谢芳菲, 李双玲, 王春梅
    2024, 44(7):  906-911.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0906
    摘要 ( 81 )   PDF (813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常合并诸多诱发VTE的危险因素,是发生VTE的高危人群。危重患者的VTE预防策略至关重要,包括识别危险因素、血栓与出血风险评估、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效果监测、质量控制等措施。ICU患者VTE发生风险高,其出血风险亦不容忽视,综合评估危重患者血栓与出血风险并给予及时有效的预防和监测措施,是ICU医师所面临的焦点问题。本文对危重患者VTE预防策略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危重患者的VTE预防管理提供临床依据。
    三七总皂苷预防血栓的机制
    李佩娟, 王春梅, 赵茜
    2024, 44(7):  912-915.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0912
    摘要 ( 54 )   PDF (773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七总皂苷(PNSs)作为三七的有效提取成分,用于预防血栓历史悠久。PNSs下调炎性因子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上调抗凝物质和舒张血管分子表达,调节内皮细胞功能;PNSs多靶点抑制血小板黏附、释放和聚集;PNSs通过调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抑制物动态平衡,维持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PNSs降低血液黏度,改善红细胞指标,多途径抑制血栓形成。
    老年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
    丁梦希, 王春梅
    2024, 44(7):  916-920.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0916
    摘要 ( 48 )   PDF (781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常见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在老年患者VTE发病率更高、病死率更高,年龄增加导致血栓标志物D-二聚体数值也增加,应用D-二聚体数值筛查VTE需要调整诊断阈值,年龄增加也是抗凝预防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另外,老年患者抗凝预防后仍有VTE发生;老年患者抗凝预防VTE是否需要监测,年龄与VTE复发关系尚无定论,深入研究老年预防VTE,并探索创新的VTE预防策略,是未来研究工作的方向。
    静脉外膜囊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张妍祺, 闫彬, 宁雅婵, 余雪渊, 王春梅
    2024, 44(7):  921-924.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0921
    摘要 ( 32 )   PDF (771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静脉外膜囊性疾病(VACD)是一种罕见的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单侧肢体肿胀,且常常误诊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其他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成像在VACD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外科手术是VACD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囊肿切开、囊壁切除、囊肿穿刺抽液、囊肿及血管切除等。尽管如此,VACD的复发率较高,可达20%~83%。提高对VACD的认识,做出正确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对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论文
    红景天苷促进人血管内皮细胞系EA.hy926增殖与迁移
    曹清文, 祁琳, 禹博, 田晨晨, 袁海宁, 王越
    2024, 44(7):  925-930.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0925
    摘要 ( 65 )   PDF (2662KB) ( 3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红景天苷 (SAL) 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系EA.hy926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1、10和100 nmol/L SAL组、10 nmol/L SAL+2 μg/mL avast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阻断剂贝伐珠单抗]组、10 nmol/L SAL+2 μg/mL IgG(阻断剂阴性对照)组、10 nmol/L SAL+8 μg/mL avastin组、10 nmol/L SAL+8 μg/mL IgG组、10 μmol/L YC-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阻断剂]组和10 μmol/L YC-1+10 nmol/L SAL组。MTS法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EA.hy926细胞的增殖及迁移;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IF-1α和VEGF基因及蛋白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SAL对EA.hy926细胞HIF-1α转录活性的影响。然后,通过鸟苷酸环化酶激活剂(YC-1)作为HIF-1α阻断剂验证SAL能否通过HIF-1α影响VEGF的表达。结果 SAL能显著促进EA.hy926细胞增殖(P<0.05),SAL(10 nmol/L)的促增殖作用被avastin(2 μg/mL)显著减轻(P<0.05)。SAL 能显著促进EA.hy926细胞的迁移(P<0.05),这一作用被avastin(8 μg/mL)显著减轻(P<0.05)。SAL能够提高HIF-1α、VEGF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促进HIF-1α的转录活性(P<0.05),并且加入HIF-1α阻断剂YC-1后HIF-1α、VEGF蛋白水平下调(P<0.05)。结论 HIF-1α/VEGF 通路可能参与 SAL促进 EA.hy926 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KAT8通过增强METTL3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系增殖
    张鹏举, 李杰, 张梦迪, 孙少科, 许寅喆
    2024, 44(7):  931-939.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0931
    摘要 ( 50 )   PDF (5154KB) ( 1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赖氨酸乙酰转移酶8(KAT8)在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GA数据库的RNA-seq数据分析KAT8在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集落形成实验和CCK8法检测KAT8敲低细胞的增殖;利用GEO数据库对KAT8敲低细胞与对照细胞的差异基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进行功能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BioPortal网站分析结直肠癌数据库中KAT8与调控N6-甲基腺苷(m6A)相关基因的相关性;Western blot 检测KAT8和METTL3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人正常结直肠组织相比,KAT8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P<0.05);敲低或选择性抑制KAT8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系增殖(P<0.05);敲低KAT8降低结直肠癌细胞总RNA的m6A修饰水平(P<0.05);敲低KAT8抑制METTL3的表达(P<0.05);过表达METTL3能够逆转敲低KAT8抑制的细胞增殖(P<0.05)。结论 KAT8通过增强METTL3介导的m6A修饰进而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系的增殖。
    丙二酸二钠通过抑制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损伤人精子运动功能
    彭真, 闻琴, 卢京, 涂泽梁, 程一民
    2024, 44(7):  940-946.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0940
    摘要 ( 51 )   PDF (2541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揭示琥珀酸脱氢酶(SDH)在人精子功能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将分离纯化后的人精子样本与不同浓度(10、20、40 mmol/L)SDH抑制剂丙二酸二钠共孵育不同时间(1、2 h)后,试剂盒检测对照组及丙二酸二钠处理组SDH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SDH催化亚基(SDHA)蛋白水平。精子功能研究实验:1)通过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检测丙二酸二钠对未获能精子重要运动参数[前向运动率(PR)、总活力(TM)、平均路径速度(VAP)]以及获能精子穿透粘性介质能力的影响;2)伊红-苯胺黑法评估丙二酸二钠对精子存活率的作用;3)PSA-FITC染色法检测丙二酸二钠处理对获能精子顶体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丙二酸二钠不改变人精子中琥珀酸脱氢酶A(SDHA)蛋白表达水平,但其能够抑制SDH酶催化活性、精子前向运动率、总活力以及获能精子穿透粘性介质的能力,且上述抑制效应同丙二酸二钠浓度正相关。此外,丙二酸二钠不影响获能精子自发顶体反应发生率。结论 丙二酸二钠通过抑制SDH活性损伤人精子运动功能。
    过表达膜定位IL-3的293T细胞外泌体的纯化及体外功能验证
    高璐, 蔡孟华, 许依, 何维, 陈慧, 张建民
    2024, 44(7):  947-953.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0947
    摘要 ( 63 )   PDF (3758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体外验证过表达膜定位IL-3的293T细胞外泌体的功能,为在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动物的体内功能验证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本课题组的专利结构,构建能定位于外泌体膜上的重组IL-3慢病毒载体,包装病毒感染293T细胞,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用流式细胞测量术和免疫荧光技术对IL-3的膜定位进行验证;超滤离心纯化IL-3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流式测量术检测外泌体粒径分布及浓度;Western blot检测IL-3及外泌体相关标志蛋白质表达;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其对小胶质细胞系BV-2吞噬Aβ淀粉样蛋白能力的影响。结果 经过载体构建、病毒感染、嘌呤霉素筛选和验证,得到稳定过表达膜定位IL-3的293T细胞株;收集纯化外泌体,在透射电镜下可见直径50~100 nm的双层膜囊泡结构;免疫印迹结果显示CD63、ALIX、TSG101等多种外泌体标志蛋白质检测阳性,且与对照相比富含IL-3,提示IL-3外泌体纯化成功;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结果显示IL-3外泌体能在体外促进BV-2细胞对Aβ淀粉样蛋白的吞噬作用。结论 过表达膜定位IL-3的基因修饰293T细胞外泌体在体外兼具IL-3和外泌体的作用,能够促进小胶质细胞的吞噬作用,为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KIT杂合大片段缺失导致斑驳病一家系的临床表型
    张睿, 谭妍, 马东来, 王蓉蓉, 张学
    2024, 44(7):  954-958.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0954
    摘要 ( 31 )   PDF (1962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鉴定一个斑驳病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 收集斑驳病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外周血,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通过qPCR验证目的基因的缺失;采用gap-PCR结合Sanger测序法确定具体缺失的大小以及位点。结果 在先证者4号染色体上存在约1.74 Mb的杂合大片段缺失突变,其中包括了全部KIT(斑驳病的致病基因)。该缺失在家系中呈基因型-表型共分离,在dbSNV数据库中未见该区域的缺失报道。该缺失是目前报道的最小的因KIT全长缺失而导致斑驳病表型的片段缺失。结论 KIT缺失是导致该家系斑驳病表型的原因。
    DDX60促进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PBMCs中Ⅰ型干扰素的表达
    袁勋, 王宇扬, 孟姝
    2024, 44(7):  959-964.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0959
    摘要 ( 61 )   PDF (2128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DExD/H盒解旋酶60(DDX60)通过调控dsDNA-cGAS-IFN-Ⅰ通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分析RNA测序数据集发现DDX60 mRNA水平在SLE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差异。分析SLE患者PBMCs的DDX60 mRNA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关系。通过α干扰素(IFN-α)刺激人源单核细胞系THP-1,明确DDX60是否为干扰素诱导基因(ISG)。通过沉默和敲除DDX60,再转染双链DNA(dsDNA)poly(dA:dT),利用RT-qPCR检测 β1干扰素(IFNB1)的mRNA水平。结果 RNA测序数据集和RT-qPCR结果表明DDX60在SLE患者PBMCs中高表达。相关性分析表明,SLE患者PBMCs的DDX60 mRNA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关系。IFN-α可以诱导THP-1细胞表达DDX60,表明DDX60是ISG。沉默DDX60后,poly(dA:dT)诱导的IFNB1 mRNA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DDX60在SLE患者PBMCs中高表达,IFN-Ⅰ-DDX60-dsDNA-cGAS-IFN-Ⅰ正反馈通路参与SLE进展,可能成为SLE临床诊治的靶点,具有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MAFB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及功能的影响
    陈笑天, 陈翀, 罗云萍
    2024, 44(7):  965-973.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0965
    摘要 ( 49 )   PDF (6274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MAFB转录因子对实体肿瘤中巨噬细胞极化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Kaplan-Meier数据库的RNA-seq数据分析MAFB与乳腺癌和肺腺癌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原代人单核细胞中MAFB的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中敲低MAFB的表达水平;利用巨噬细胞体外极化、细胞共培养、RT-qPCR和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巨噬细胞的极化表型;吞噬实验测定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体外杀伤实验测定巨噬细胞的肿瘤杀伤能力。结果MAFB低表达组相比,MAFB高表达乳腺癌或肺腺癌患者生存期降低(P<0.05);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显示MAFB蛋白与巨噬细胞极化蛋白有相关性;与其他类型的组织细胞相比,人单核-巨噬细胞特异性高表达MAFB基因;佛波酯(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后MAFB表达显著上调(P<0.05);在THP-1中敲低MAFB可以抑制M2相关基因表达(P<0.05);与肿瘤细胞共培养后敲低MAFB的巨噬细胞抑制其极化基因表达(P<0.05);敲低MAFB不影响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能力(P>0.05);敲低MAFB增强巨噬细胞体外肿瘤杀伤能力(P<0.05)。结论 本研究初步证实在实体肿瘤中MAFB转录因子具有调控巨噬细胞的M2极化作用和抗肿瘤功能。
    降低lncRNA-RMRP表达抑制人肺癌细胞系A549的增殖和侵袭
    郑红, 陈晓霞, 韩李周, 陈苗, 皇甫娟
    2024, 44(7):  974-978.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0974
    摘要 ( 46 )   PDF (2190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抑制线粒体RNA加工核糖核酸内切酶RNA组分(RMRP)表达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全血和组织中RMRP表达,比较在不同临床指标表达差异性,以期为NSCLC机制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3年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122例,同期,在体检中心选取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RT-qPCR检测全血和组织中RMRP mRNA水平。培养A549细胞分为si-RMRP组、siRNA-NC组和空白组(blank组)。RT-qPCR、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细胞中RMRP表达、增殖活性和侵袭细胞数。结果 NSCLC患者全血中RMRP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NSCLC组织中RMRP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01);低分化、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Ⅲ的NSCLC患者全血和组织中RMRP相对表达量较高分化、未发生淋巴结转化和TNM分期Ⅰ~Ⅱ明显升高(P<0.05);Si-RMRP组细胞中RMRP相对表达量低于空白组(blank组)和siRNA-NC组(P<0.001);相比与blank组和siRNA-NC组,24、48、72和96 h时si-RMRP组细胞吸光度(A)值均降低(P<0.05);Si-RMRP组细胞侵袭数低于blank组和siRNA-NC组(P<0.001)。结论 NSCLC患者全血和组织中RMRP相对表达量升高,下调A549细胞中RMRP基因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减少细胞侵袭。
    贵阳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疗效相关基因的多态性
    邹文兵, 王安仙, 曹政媛
    2024, 44(7):  979-983.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0979
    摘要 ( 47 )   PDF (943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贵阳地区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降压药物疗效相关基因座的分布特征,以期为该地区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贵航贵阳医院心内科就诊的406例E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连接酶测序法对降压药物疗效相关的7个基因座予以检测,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地区EH患者基因座分布情况。结果 CYP2D6*10(c.100 C>T)、CYP2C9*3(c.1075 A>C)、ADRB1(c.1165 G>C)、AGTR1(c.1166 A>C)、ACE(I/D)、NPPA(T2238C)和CYP3A5*3(A6986G)7个基因的突变频率分别为47.29%、5.91%、73.15%、6.65%、34.24%、0.49%、69.70%;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在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7个降压药物疗效相关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和性别无关。贵阳地区EH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较为敏感,对其他类型降压药的敏感度一般。故临床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时需适当调整剂量。
    新确诊糖尿病患者增加运动与降低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
    齐梦亚, 李玉秀, 余洁, 张化冰, 许翎岭, 李伟, 平凡
    2024, 44(7):  984-988.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0984
    摘要 ( 41 )   PDF (806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不同糖代谢受试者体力活动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不同糖代谢状态的人群运动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至2021年北京市昌平区农村社区的691名成年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锻炼频率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颈围(NC)和颈围身高比(NHtR)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糖代谢组NC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新确诊糖尿病组有171例(62.9%)受试者每天锻炼,占比最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展示了糖尿病组锻炼频率与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r=-0.120,P<0.05)和NC(r=-0.168, P<0.05)成负相关。在新确诊糖尿病组NC与三酰甘油(TG)(r=-0.100,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0.163,P<0.05)、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r=-0.214,P<0.05)、TyG指数(r=-0.156,P<0.05)成正比。结论 运动频率的增加与新确诊糖尿病患者NC的减小、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改善相关,运动对糖耐量正常和糖尿病前期的受试者的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甚微,无统计学意义。
    重组人乳铁蛋白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加速大鼠骨折愈合
    叶俊武, 郑徐洲, 费林聪, 李漱阳, 杨天府
    2024, 44(7):  989-996.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0989
    摘要 ( 42 )   PDF (7249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重组人乳铁蛋白(rhLF)对模型大鼠股骨骨折愈合及大鼠原代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单纯骨折组(SF组)、胶原膜处理组(CF组)和rhLF复合胶原膜处理组(CLF组)。通过X线胶片及HE和Masson染色组织学观察比较骨折愈合情况。培养的24 h新生SD大鼠原代成骨细胞以不同浓度rhLF进行处理,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结果 CLF组在术后1、2、3周时骨痂较SF组及CF组体积增加更明显(P<0.05),4周时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LF组软骨痂和硬骨痂增殖更明显,并率先出现成熟骨小梁和板层骨,骨痂成熟度高。与对照组比较,第1天100 mg/L和500 mg/L rhLF组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原代成骨细胞,吸光度(A)值有明显降低(P<0.05)。第5天及第10天时随rhLF浓度增加,A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在体内rhLF具有加速骨折愈合作用,表现为骨痂形成快、体积大、成熟度高。它也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主要表现在成骨细胞快速增殖阶段。
    血清SAA4和SOCS1对脊柱结核与化脓性脊柱炎的早期鉴别价值
    胡潮兴, 梁秋冬, 吴大鹏
    2024, 44(7):  997-1001.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0997
    摘要 ( 36 )   PDF (1099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4(SAA4)和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SOCS1)对脊柱结核(STB)与化脓性脊柱炎(PS)的早期鉴别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STB患者(STB组,n=62)和PS患者(PS组,n=52)一般资料,另将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SAA4和SOCS1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鉴别STB与PS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AA4和SOCS1对STB和PS的鉴别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TB组、PS组患者血清SAA4水平均升高,SOCS1水平均降低(P<0.05),且STB组SAA4和SOCS1水平均高于P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AA4和SOCS1是鉴别STB与PS的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AA4和SOCS1单独鉴别STB与P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3和0.872,敏感度分别为75.8%和75.8%,特异性分别为65.1%和66.9%,两者联合鉴别STB与PS的AUC为0.947,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8.7%和78.0%,两者联合鉴别的AUC显著大于SAA4和SOCS1单独鉴别的AUC(Z=2.683,2.015,P<0.05)。结论 STB患者血清SAA4和SOCS1水平均显著高于PS患者,两者均可作为STB和PS的早期鉴别指标,且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鉴别诊断效能。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子宫瘢痕的修复作用
    宋佳, 赵峰, 张婷, 徐静, 孙静莉, 陈震宇
    2024, 44(7):  1002-1007.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1002
    摘要 ( 35 )   PDF (5905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对大鼠子宫瘢痕的修复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hAMSCs,选雌性SPF级SD大鼠行子宫壁全层切开术,术中注射hAMSCs,于术后第30天对子宫切开部位进行组织学检查。用ImageJ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比较各组子宫肌层厚度、纤维化面积百分比。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子宫肌层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增殖抗原Ki-67(Ki-67)阳性面积百分比。结果 与磷酸缓冲盐溶液(PBS)组相比,hAMSCs组子宫肌层明显增厚、纤维化面积减少,α-SMA、Ki-67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TGF-β1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可能通过减少瘢痕纤维化的形成、促进子宫瘢痕处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等作用机制促进子宫切口组织修复。
    75例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及基因变异特征
    张思敏, 王伟, 马明圣, 邱正庆
    2024, 44(7):  1008-1012.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1008
    摘要 ( 44 )   PDF (794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起病临床特点,明确基因诊断在儿童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至2018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儿科门诊的75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进行铜离子转运ATP酶β肽(ATP7B)基因测序、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分析;对其起病时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75例儿童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7∶1,年龄为(6.5±4.0)岁(1.3~17.5岁)。55例以无症状肝酶升高起病,所有患者铜蓝蛋白均<0.2 g/L,72例患者24小时尿铜>40 μg,其中29例患者24小时尿铜在40~100 μg之间,16例患儿K-F环阳性,可以临床确诊的共有16例(21%),有15例年龄均>7岁。75例进行了ATP7B基因检测,共检出48种致病变异。最常见的致病变异为c.2333G>T、p.R778L、c.2621C>L、p.A874V、c.2975C>T、p.P992L,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0.49%、14.89%、9.92%。结论 对于儿童患者,多表现为无症状肝酶升高,K-F环阳性率较低,临床确诊难度大。本研究临床确诊率为21.33%,基因检测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研究
    老年女性髋部骨折与其RDW及N-MID OC/β-CTX 比值的相关性
    刘小莉, 邹明
    2024, 44(7):  1013-1017.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1013
    摘要 ( 33 )   PDF (1137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 OC)与I 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比值与老年女性髋部骨折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733例年龄大于60岁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髋部骨折组375例,未骨折组358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基数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DW及N-MID OC/β-CTX比值与老年女性髋部骨折的相关性。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N-MID OC/β-CTX、钙(Ca)、磷(P)水平为老年女性髋部骨折的风险因素。将RDW-CV、N-MID OC/β-CTX值从小到大排序后等比例分3层,结果显示RDW-CV越高、N-MID OC/β-CTX比值越低,老年女性发生髋部骨折风险越高(P<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单独与联合检测两指标均可用于骨折的诊断,但联合检测两指标可提高诊断性能,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9,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60.53%、75.42%。结论 RDW-CV及N-MID OC/β-CTX比值与老年女性髋部骨折风险相关。
    IMRT联合不同化疗方案在早期食管鳞癌患者中不良反应及疗效的比较
    张伟, 张振, 刘冬, 江后洲, 梁伟
    2024, 44(7):  1018-1022.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1018
    摘要 ( 34 )   PDF (977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顺铂(DP)及顺铂+5-氟尿嘧啶(PF)方案化疗联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在早期食管鳞癌患者中的不良反应、近期疗效和远期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无远处转移食管鳞癌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9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 PF方案加 IMRT,观察组给予DP方案化疗联合IMRT。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近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血液毒性、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期疗效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83.3% vs. 62.5%,P<0.05)。远期疗效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体生存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70.83%和50.00%、79.36%和60.23%、65.10%和35.52%。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34.4个月)较对照组(18.3个月)长(P<0.05)。结论 DP方案化疗联合IMRT较PF方案联合IMRT,对于无远处转移食管鳞癌患者,毒副作用未见明显增加,能够有效提高近远期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可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短篇综述
    转酮醇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和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泽颖, 刘治, 邰玉, 杨忠彬, 苏燕
    2024, 44(7):  1023-1028.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1023
    摘要 ( 62 )   PDF (1135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酮醇酶(TKT)是催化磷酸戊糖途径(PPP)非氧化阶段基团转移反应的重要酶,参与机体各类能源物质,如葡萄糖、核糖、核苷酸以及脂质的代谢。TKT可以通过抑制高糖环境下蛋白质和脂质非酶糖基化(NEG)产生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减少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障碍以及Tau蛋白磷酸化等,进而改善血糖、糖耐量和β细胞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
    诱导抑郁症患者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机制
    张昊, 孙浩, 廖红
    2024, 44(7):  1029-1033.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1029
    摘要 ( 57 )   PDF (345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是抑郁症患者及相关动物模型中广泛观察到的病理现象,与抑郁症密切相关。抑郁症中诱导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机制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激活后糖皮质激素水平变化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作用、肠道微生物代谢物通过脑肠轴中免疫与神经途径的作用以及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对小胶质细胞的直接激活作用等。
    新生儿高氧相关肺疾病的代谢异常
    何光亮, 王涛, 刘磊, 周建, 叶敏
    2024, 44(7):  1034-1038.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1034
    摘要 ( 39 )   PDF (798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氧会损害新生儿的多个器官和系统,如肺、大脑、肠道等。代谢异常是新生儿高氧相关肺疾病发病过程中重要的早期事件。本文综述了高氧相关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后的糖代谢、脂质代谢增加,氨基酸代谢失调。其潜在机制可能为:高氧会增加线粒体活性氧的形成,高氧也会改变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线粒体动力学,使线粒体融合减少,裂变和自噬增强。迄今的研究也发现许多与代谢相关的酶和代谢物在高氧相关疾病中发生改变。然而,相关内容尚未进行临床研究。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将代谢谱与多组学数据结合,包括转录组测序、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应用于临床研究,以确定高氧相关新生儿肺损伤可能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为新生儿高氧相关肺疾病代谢异常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真核延伸因子2激酶是治疗肿瘤的潜在新靶标
    李阳, 朱蕾
    2024, 44(7):  1039-1043.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1039
    摘要 ( 46 )   PDF (796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真核延伸因子2激酶(eEF2K)是一种Ca2+/CaM依赖性蛋白激酶,通过磷酸化底物eEF2,从而抑制eEF2的活性阻止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并调节肿瘤微环境。该eEF2K属于非典型蛋白激酶家族的“α-激酶”成员,与典型的蛋白激酶在序列上同源性小,靶向eEF2K可以避免因对大多数激酶影响而产生的毒副作用,因此被认为是肿瘤靶向治疗的潜在分子靶标。
    淋巴管肌瘤病进展及死亡风险相关因素
    王路易, 徐凯峰
    2024, 44(7):  1044-1048.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1044
    摘要 ( 51 )   PDF (937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淋巴管肌瘤病(LAM)是一种罕见的以肺部囊状病变为特征的进展性肺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育龄期女性,病情终末期可出现呼吸衰竭,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哺乳类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如西罗莫司)的临床应用,LAM患者的疾病进展得以减缓并且生存结局有了显著改善。在LAM疾病诊断、治疗和随访过程中,不同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和病程演变具有一定异质性,可能提示了疾病转归和预后的差异。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针对LAM疾病进展以及死亡风险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希望有助于在临床实践中优化个体化干预方案,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FOXC1在消化系统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金庆, 丁佑铭
    2024, 44(7):  1049-1053.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1049
    摘要 ( 41 )   PDF (791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叉头盒蛋白C1(FOXC1)是一个癌相关的转录因子,在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各种信号通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FOXC1从多个方面参与调控癌细胞,包括增殖、转移、复发等。FOXC1可通过上调癌基因的表达,如细胞周期蛋白D1,促进细胞周期的进展和细胞增殖。FOXC1可促进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在EMT过程中,细胞从极化的上皮细胞转变为具有间质特征的细胞,这有助于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迁移。FOXC1可通过调控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基因在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作用。FOXCI可通过调控活性氧水平、激活β-catenin的表达等方式增强细胞迁移与侵袭。总之,FOXC1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功能。
    医学教育
    TBL与工作坊整合教学法在妇科肿瘤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谭树芬, 何利平, 杨琳琳, 杨谢兰, 杨宏英, 姚明姣, 李树清
    2024, 44(7):  1054-1057.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1054
    摘要 ( 40 )   PDF (919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适合于提高妇科肿瘤学临床教学质量的综合教学策略。方法 将昆明医科大学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78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研究组(n=40)。采用基于团队学习(TBL)和工作坊(WS)的“3+2”教学模式。通过预习准备、知识应用考核和课后调查等分析教学效果,促进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结果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TBL+WS教学组的学习成绩更好,课前测验和期末考试成绩更显著[分别为(17.53±6.15)分和(76.81±5.10)分,P<0.001];课堂教学质量问卷的8个维度中,教学质量维度最高(97.5%),且更多学生认为该模式对培养临床思维和拓展新知具有积极作用。结论 这种整合式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妇科教学质量和拓展学生的临床思维。
    Peyton四步教学法在泌尿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董德鑫, 王文达
    2024, 44(7):  1058-1060.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7.1058
    摘要 ( 26 )   PDF (745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Peyton四步教学法在泌尿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小组轮转的临床实习医师14人,随机分为研究组7名和对照组7名。研究组采用Peyton四步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两组实习医师经过1月轮转学习后,进行理论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同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价临床带教效果。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实习医师的理论成绩分别为(93.60±3.05)分和(91.80±2.3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92.00±1.87)分和(86.80±3.27)分(P<0.05),在临床技能方面,研究组成绩提升明显。调查问卷结果反馈,Peyton教学组在学生满意度和教师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Peyton四步教学法可以明显提高实习医师的临床技能成绩,带教老师和学生均对Peyton四步教学法模式的满意度较高,适合在泌尿外科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