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2-05
    研究论文
    CysLT2受体拮抗剂HAMI3379抑制LPS诱导小鼠小胶质瘤细胞系的炎性反应
    顾胜龙, 李明星, 应苗法, 方三华, 饶跃峰, 赵蕊
    2020, 40(2):  145-150. 
    摘要 ( 249 )   PDF (1696KB) ( 2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半胱氨酰白三烯2(CysLT2) 受体拮抗剂HAMI3379对LPS诱导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炎性反应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BV-2,将BV-2分为对照组、LPS(100 ng/mL)组、HAMI3379(0.01、0.1和1 μmol/mL)组和LPS+ HAMI3379组。CCK-8法检测BV-2细胞的增殖;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IL-1β、TNF-α、IL-10的含量;Western-blot检测PKCα、IKBα、NF-κB p50和p65蛋白的表达。结果 LPS能够激活BV-2细胞,促进其细胞的增殖(P<0.05);显著增加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分泌,减少IL-10的分泌(P<0.05);且显著上调PKCα、IKBα、p65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CysLT2受体拮抗剂HAMI3379能够显著减轻上述变化(P<0.05)。结论 CysLT2受体拮抗剂HAMI3379能够抑制LPS激活BV-2细胞,抑制炎性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KCα/NF-κB信号通路有关。
    性别、年龄和季节对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
    王丹晨, 尹逸丛, 禹松林, 张瑞丽, 高学慧, 李洪雷, 程歆琦, 邱玲
    2020, 40(2):  151-154. 
    摘要 ( 247 )   PDF (291KB) ( 1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性别、年龄和季节对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影响。方法 调取2014年12月至2018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血清25OHD检测结果,共计34 062例。采用罗氏e601自动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血清25OHD。应用回归分析评估性别、年龄和季节对血清25OHD水平的影响。结果 男性血清25OHD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01)。血清25OHD在8月份达到高峰为22.1 ng/mL。夏季对25OHD水平影响最大(标准化系数=0.273)。结论 性别和季节显著影响血清25OHD水平。
    Apelin-13通过eNOS/NO促进糖尿病小鼠主动脉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王炀佳, 张佳, 李宾, 曾翔俊
    2020, 40(2):  155-160. 
    摘要 ( 230 )   PDF (3234KB) ( 1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多肽apelin-13是否通过eNOS/NO途径影响糖尿病小鼠主动脉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 以8周龄C57/BL小鼠作为对照组小鼠;以8周龄kkAy小鼠作为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给糖尿病小鼠皮下埋植缓释泵,持续灌注apelin-13 处理14 d,剂量为30 μg/(kg·d)或apelin-13和L-NAME[NG-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 L-NAME, eNOS抑制剂,剂量为10 mg/(kg·d)]共同处理14 d。用无创尾压法检测各组小鼠处理前后的血压值;取血检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取腹主动脉,进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血管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小鼠主动脉内eNOS和细胞焦亡相关信号蛋白NLRP3、caspase-1、gasdermin D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小鼠主动脉中eNOS含量明显升高(P<0.05),焦亡相关信号蛋白NLRP3、caspase-1、gasdermin D的表达水平升高,经过apelin-13处理后,糖尿病小鼠血管壁eNOS含量进一步升高(P<0.05),焦亡相关信号蛋白NLRP3、caspase-1、gasdermin D的表达水平也随之升高(P<0.05),给予eNOS抑制剂L-NAME之后,糖尿病小鼠主动脉eNOS含量降低(P<0.05),焦亡相关信号蛋白NLRP3、caspase-1、gasdermin D的表达水平也随之降低(P<0.05)。结论 Apelin-13可能通过eNOS/NO途径促进糖尿病小鼠主动脉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导致糖尿病小鼠血管结构损伤和功能。
    叶酸通过KDM6A影响神经管发育
    高军, 李建婷, 谢秋, 张永峰, 乔丽娜, 刘长云, 王建华
    2020, 40(2):  161-166. 
    摘要 ( 249 )   PDF (2373KB) ( 1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低叶酸环境中赖氨酸去甲基化酶(KDM6A)对神经管畸形(NTDs)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胚胎干细胞(SV129)、NTD小鼠模型以及NTD人标本;通过甲氨蝶呤(MTX)0.02 μmol/L处理SV129细胞24 h,并使用Access 2 Immunoassay系统、竞争性受体结合免疫法测量其叶酸水平;Western blot 和免疫荧光检测DNA的断裂及KDM6A表达情况;用小鼠NTD模型,测量其DNA断裂相关修复基因的转录水平;检测人NTD标本中的叶酸含量及KDM6A的表达。结果 细胞在低叶酸环境中DNA断裂增加并且KDM6A蛋白表达减少,同时小鼠NTD模型中DNA断裂修复基因KU80/70转录水平表达降低(P<0.05);低叶酸NTD标本的KDM6A与KU80表达也减少。结论 低叶酸环境中,DNA断裂增加,KDM6A表达减少。可能是由于启动DNA断裂修复途径异常,导致NTD的发生。
    重组人源TNC诱导胰腺癌细胞系PANC1的EMT及迁移和侵袭
    蔡隽, 沈文远, 王慧, 谭珵, 赵秀梅, 沈啸洪
    2020, 40(2):  167-172. 
    摘要 ( 220 )   PDF (2232KB) ( 2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人肌腱蛋白C(TNC)真核表达质粒,利用稳定过表达TNC的胰腺癌细胞系以及探索TNC在胰腺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独特的引物设计方法构建TNC表达质粒,经转染和G418筛选获得稳定过表达TNC的胰腺癌PANC1细胞系。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对细胞系中TNC的表达进行鉴定。采用Transwell小室法和Western blot检测TNC对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TNC质粒,稳定过表达TNC的PANC1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显著增强(P<0.05),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减少而间质标志物N-cadherin表达增加(P<0.05)。结果 TNC真核表达质粒以及TNC稳定表达胰腺癌细胞系的建立,可用于TNC对细胞EMT、迁移和侵袭等方面的机制研究,也是研究TNC生物学功能和胰腺癌发生发展机制的基础。
    肠易激综合征患儿肠道菌群可促进小鼠肠道酸敏感离子通道蛋白的表达
    赵军梅, 袁丽萍, 蔡洁, 李文亚, 朱克然, 桂明
    2020, 40(2):  173-177. 
    摘要 ( 211 )   PDF (3129KB) ( 3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儿肠道菌群对小鼠肠道动力及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符合罗马Ⅳ诊断标准的IBS患儿和健康儿童的粪便制成粪菌液。构建伪无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健康儿童粪菌液灌胃,实验组予IBS患儿粪菌液灌胃处理。测定小肠推进率;ELISA测定血清胃动素(MOT)和胃泌素(Gas)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肠道组织中ASICs表达及分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小肠推进率及血清MOT和Ga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小鼠小肠和结肠组织中ASIC3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小肠及结肠中ASIC3表达量与小肠推进率均成负相关(P<0.05)。结论 IBS患儿的肠道菌群可促进小鼠肠道组织ASIC3表达,肠道微生物对肠道动力的影响可能与ASIC3的激活有关。
    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创伤后脓毒症患者早期预警中的作用
    文大林, 杜娟, 陈民佳, 孙剑会, 张华才, 张安强, 都定元
    2020, 40(2):  178-181. 
    摘要 ( 230 )   PDF (318KB) ( 1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对创伤后脓毒症患者的预警价值。方法 纳入严重创伤患者235例,其中110例脓毒症患者和125例非脓毒症患者。采集入院24 h内血样,检测血清中CRP和PCT。采用ROC曲线比较CRP和PCT对创伤后脓毒症的预警价值,同时采用NRI和IDI分析联合使用后的提高能力。结果 脓毒症患者血清CRP和PCT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脓毒症患者(P<0.001),ROC分析显示血清CRP和PCT的AUC分别为0.766(0.707~0.819)和0.744(0.684~0.799);将CRP和PCT联合较单指标预警创伤脓毒症的AUC提高了5.1%,7.3%。NRI和IDI分析结果证实PCT和CPR的联合使用较单独使用的预警效能显著提高(P<0.001)。结论 CRP和PCT对严重创伤后脓毒症发生风险具有早期预警作用,二者联合能够显著提高早期预警能力。
    中医治疗晚期食道癌分析及预后判别
    陈佳阳, 杨宇飞, 易丹辉, 冯利
    2020, 40(2):  182-186. 
    摘要 ( 223 )   PDF (501KB) ( 1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晚期食道癌中医药治疗预后生存期初步判别模型的思路与方法。方法 将影响晚期食道癌预后的多个因素进行单因素检验,并将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通过非参数判别分析的方法建立晚期食道癌中医治疗生存预测模型。72例晚期食道癌患者纳入研究,通过生存期分为优势人群、中间人群和劣势人群。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发病部位是否包含食管上段、发病部位是否包含食管中段、癌细胞分化程度、转移部位、烫食、吸烟史、饮酒史、经中医治疗后症状自评、经中医治疗后情绪自评和是否肺转移具有统计学意义(α=0.1)。结论 纳入中医特色证候要素后,通过7/3验证(70%样本做训练集,30%样本做验证集)建立了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为56%。
    骨肉瘤细胞脱逸化疗诱导的细胞衰老可重新增殖成瘤细胞
    张良, 刘明永, 刘鹏, 薛鑫, 张良民, 郭乔楠, 赵建华
    2020, 40(2):  187-191. 
    摘要 ( 308 )   PDF (2382KB) ( 2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细胞(OS)能否脱逸化疗至细胞衰老和再增殖;评价逃逸衰老的细胞成瘤能力,从新的角度解释骨肉瘤复发的机制。方法 多柔比星(DOX)诱导骨肉瘤细胞U2OS和MG63制备衰老的细胞模型,SA-Gal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Western blot检测衰老相关分子。更换成不含DOX的培养基培养75 d,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和计算脱逸率。而后分为3组:对照组、衰老细胞组和脱逸衰老细胞组,琼脂糖克隆实验检测集落形成和裸鼠成瘤实验检测成瘤能力。结果 超过90%的U2OS和MG63呈SA-Gal染色阳性;衰老相关的细胞分子p-p53、p-Rb和p-γH2AX明显升高(P<0.05)。75 d后,观察到有细胞重新增殖(脱逸率百万分之一),具有集落形成和裸鼠成瘤能力。结论 衰老的骨肉瘤细胞能够脱逸细胞衰老状态重新增殖并具有成瘤能力。
    尼古丁抑制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和分化
    孙芹芹, 霍金凤, 杨帆
    2020, 40(2):  192-197. 
    摘要 ( 267 )   PDF (2304KB) ( 1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尼古丁的刺激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牙髓干细胞,流式细胞计量术鉴定细胞表面抗原;用不同浓度的尼古丁(10-4、10-3和10-2 mol/L)刺激牙髓干细胞,培养0、1、2、3和4 d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细胞分化过程中矿化结节形成,RT-q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碱性磷酸酶(ALP)、骨桥素(OPN)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p-ERK、p-JNK、p-p38)等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培养第3、4天时,与对照组相比,尼古丁刺激时A值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尼古丁刺激时矿化结节形成数、DSPP、ALP、OPN mRNA和蛋白、p-ERK、p-JNK、p-p38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尼古丁抑制人牙髓干细胞增殖、成骨分化能力。
    过表达乙酰肝素酶促进胆囊癌细胞系GBC-SD的增殖和迁移
    刘子祥, 周少波, 张子艳
    2020, 40(2):  198-202. 
    摘要 ( 195 )   PDF (1634KB) ( 1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基因过表达对胆囊癌细胞系(GBC-SD)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构建乙酰肝素酶过表达质粒载体,通过脂质体法转染至胆囊癌细胞系GBC-SD中。用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果。CCK-8法、流式细胞计量术、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Western blot检测syndecan-1、FGF-2、E-cadher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GBC-SD细胞经转染后乙酰肝素酶 mRNA(P<0.01)和蛋白(P<0.0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乙酰肝素酶显著上调GBC-SD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下调凋亡水平(P<0.01),FGF-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syndecan-1(P<0.01)和E-cadherin(P<0.05)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乙酰肝素酶过表达促进胆囊癌细胞系GBC-SD的增殖与迁移,其机制可能与FGF-2调节E-cadherin有关。
    布托啡诺调控PBX3基因抑制乳腺癌细胞系MCF7增殖、迁移和侵袭
    刘彦立
    2020, 40(2):  203-208. 
    摘要 ( 179 )   PDF (679KB) ( 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butorphanol)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布托啡诺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抑制作用;用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检测不同浓度布托啡诺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RT-qCR与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乳腺癌细胞系、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以及布托啡诺对MCF7细胞中PBX3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观察转染si-PBX3或si-con后,MCF7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PBX3过表达验证布托啡诺对乳腺癌增殖、迁移及侵袭的作用机制。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D1和MMP-2蛋白表达。结果 PBX3在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上调,沉默PBX3表达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同时抑制cyclin D1和MMP-2的表达;不同浓度的布托啡诺干预能显著抑制MCF7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还可抑制PBX3、cyclin D1和MMP-2的表达;过表达PBX3可逆转布托啡诺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 布托啡诺可通过抑制PBX3降低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TRPM7干扰载体修复低氧/复氧致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损伤
    杨崛圣, 樊虎熊, 胡姗, 高日峰, 卢飞, 王恒, 唐燕华
    2020, 40(2):  209-214. 
    摘要 ( 215 )   PDF (2576KB) ( 2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7(TRPM7)干扰载体对低氧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修复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 建立 H9C2心肌细胞低氧/复氧模型,构建 TRPM7 干扰表达载体转染H9C2细胞,用RT-qPCR与Western blot检测H9C2细胞低氧诱导因子(HIF1-α) 和 TRPM7 的表达,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胞内钙离子水平([Ca2+]i)和细胞凋亡,确定 TRPM7 对H9C2心肌细胞的修复作用。结果 H9C2 细胞转染 TRPM7 干扰载体后,细胞的HIF1-α和TRPM7 表达显著下降(P<0.05),[Ca2+]i 降低及凋亡率减少(P<0.05)。结论 TRPM7 干扰载体可能通过 PI3K/Akt 通路对低氧 H9C2 心肌细胞有显著的修复作用。
    郑州市中原区汉族育龄女性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
    郭婷婷, 刘芳, 归婧, 杨小风
    2020, 40(2):  215-218. 
    摘要 ( 260 )   PDF (384KB) ( 1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基因检测技术筛查出育龄女性叶酸利用能力差的高风险人群,指导育龄女性合理补充叶酸。方法 通过荧光定量PCR,对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采集的2 652例郑州市中原区育龄女性进行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67T、A1298C位点和甲硫氨酸合酶还原酶(MTRR) A66G位点的基因型测定,并与其他地区人群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进行比较,然后根据基因型综合判断育龄女性叶酸代谢能力强弱,由此得出育龄女性是否有叶酸补充风险及风险级别。结果 检测的MTHFR C667T位点中,野生型(CC)、杂合突变型(CT)及纯合突变型(TT)分别占15.05%、46.60%和38.35%,突变基因T的基因频率为61.65%;不同年龄组(≤30和>30岁)均以杂合突变型为主。MTHFR A1298C位点中分别为74.55%、23.49%和1.96%,突变基因C的基因频率为13.71%;不同年龄组(≤30和>30岁)均以野生型为主。MTRR A66G位点中分别为 57.43%、36.73%和5.84%,突变基因G的基因频率为24.21%;不同年龄组(≤30和>30岁)均以野生型为主。结论 郑州地区育龄女性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分布与地域有相关性,超过50%以上的育龄女性携带高风险基因。因此,对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检测高风险孕妇合理增补叶酸剂量,可进一步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
    CRNDE过表达促进人肝癌细胞系HepG2增殖和迁移
    黄海良, 丁伟伟, 李冬雪
    2020, 40(2):  219-223. 
    摘要 ( 223 )   PDF (871KB) ( 2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直肠差异性表达基因(CRNDE)对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CRNDE过表达质粒,进行慢病毒包装后感染HepG2细胞。实验分别设置阴性对照组(LV5/NC)和CRNDE过表达组(LV5/CRNDE)。应用2.5 μg/mL嘌呤霉素干预4~5周,筛选出CRNDE过表达HepG2细胞系;CCK8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E-cadherin、N-cadherin、Bax和Bcl-2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LV5/NC组相比,LV5/CRNDE组CRNDE表达显著升高(P<0.01),且LV5/CRNDE组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均显著提高(P<0.01);同时,LV5/CRNDE组细胞E-cadherin和Bax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而N-cadherin和Bcl-2表达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 CRNDE可通过促进N-cadherin和Bcl-2 表达,抑制E-cadherin和Bax表达,进而增强HepG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白芨多糖抑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
    黎笑兰, 张新广, 尹少萍
    2020, 40(2):  224-228. 
    摘要 ( 259 )   PDF (558KB) ( 1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从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两方面研究白芨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采用0.8 mL,2.5 mg/mL含50%乙醇的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构建UC模型)、美沙拉嗪组(10 mL/kg)及白芨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100、200和400 mg/kg)。造模2 d后开始灌胃给药,连续10 d,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10和TNF-α水平;RT-qPCR检测结肠组织中IL-1β、IL-10和TNF-α mRNA表达;试剂盒检测结肠组织中SOD、MDA和GSH-Px指标;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减轻,DAI评分升高,IL-1β和TNF-α浓度及mRNA表达升高,IL-10降低,结肠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及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芨多糖低、中和高剂量组DAI评分降低,IL-1β和TNF-α浓度及mRNA表达降低,而IL-10升高,结肠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升高,MDA含量及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 白芨多糖对UC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
    技术与方法
    离心条件对丙酮沉淀法提取尿蛋白质的影响
    李京, 周冬冬, 孙伟
    2020, 40(2):  229-234. 
    摘要 ( 383 )   PDF (1028KB) ( 1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丙酮沉淀后离心转速和离心温度对尿蛋白质组的影响及健康人尿液蛋白质组的个体差异。方法 用不同离心转速(4 000×g和12 000×g)和离心温度(4 ℃和20 ℃)对丙酮沉淀后的人尿液样品进行处理,提取尿蛋白进行质谱分析,比较不同方法的鉴定效果,确定丙酮沉淀后尿蛋白离心的最佳条件。将上述方法用于36例(男女比例为1∶1)健康人尿液蛋白质组分析,研究健康人的个体差异。结果 在低温高转速条件下(4 ℃,12 000×g),鉴定效果最好,健康人尿蛋白质组个体差异为0.635。结论 丙酮沉淀后,低温高转速(4 ℃,12 000×g)提取尿蛋白的效果较好,尿蛋白的个体差异与血浆蛋白质组相近,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用于大规模临床分析。
    研究短文
    髓源性免疫抑制细胞与晚期胃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李赟, 李勇, 巩平, 李小英, 李娜
    2020, 40(2):  235-237. 
    摘要 ( 164 )   PDF (1272KB) ( 1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综述
    波形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董保龙, 韩彩文, 史明, 郑文学, 杨晓军
    2020, 40(2):  238-242. 
    摘要 ( 307 )   PDF (458KB) ( 2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肝细胞癌(HCC)侵袭转移和耐药的重要机制。波形蛋白(VIM)作为EMT的标志性分子,参与调控EMT和形成间质表型肿瘤干细胞;以及VIM甲基化和外泌体直接或间接分泌VIM,促进HCC侵袭增殖、化疗耐药以及复发转移。另外,VIM结合甲胎蛋白(AFP)诊断HCC时特异性和灵敏度显著提高,其表达与HCC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张静, 王肖枭, 周怡, 王雪, 顾开明, 叶迎春
    2020, 40(2):  243-247. 
    摘要 ( 690 )   PDF (879KB) ( 5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肠道菌群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其与宿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人体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病情的转归都与肠道菌群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肠道微生物通过调节糖、脂质以及氨基酸等物质的代谢影响代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肠道菌群紊乱还可促进炎性肠病与某些肠道肿瘤,补充益生菌可有助于这类疾病的治疗;此外,肠道菌群还与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其他系统的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研究肠道菌群与疾病的相关性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特纳综合征患者颌面部特征的临床意义
    梁思宇, 陈适, 王诗蕊, 潘周娴, 朱佳伟, 朱惠娟, 潘慧
    2020, 40(2):  248-252. 
    摘要 ( 221 )   PDF (536KB) ( 1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纳综合征患者具有特征性的颌面部异常,与多种疾病相关,包括传导性听力丧失、喂养困难、睡眠呼吸暂停和发声异常等。特纳综合征颌面部特征可以通过头影测量学进行定量研究,还可以利用颌面部特征进行产前诊断。这些颌面部异常可能与X染色体上影响第一咽弓发育的基因相关,如SHOX;还可能与X染色体上影响组蛋白修饰的基因相关,如HDAC8。长期生长激素治疗对特纳综合征患者颅面发育具有改善作用,对下颌支的影响最明显,然而生长激素治疗不能使颌面部异常完全正常化。因其诊断价值、相关疾病风险和治疗可能,特纳综合征患者的异常颌面部特征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
    长期低剂量抗生素的暴露对孕妇及婴幼儿的影响
    李曼玉, 尹婕, 马良坤
    2020, 40(2):  253-256. 
    摘要 ( 235 )   PDF (421KB) ( 2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生素的不当使用可导致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及产褥期疾病的发生。同时抗生素的暴露能够影响生命体早期肠道微生态构建,进而导致后代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性疾病发病率的增加。然而,长期低剂量抗生素的研究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
    医学教育
    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白雪杉, 林国乐, 薛晓强
    2020, 40(2):  257-260. 
    摘要 ( 276 )   PDF (400KB) ( 2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临床技能及科研技能的教学需求,指导教学改革方向。方法 采取自填式问卷调查法,于2018年7月集中开会形式,召集在培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住院医师,在阶梯教室隔位就座,统一讲解填写方法与注意事项,学员们“背靠背”式不记名自行填写。到场收取问卷85份,有效问卷83份。主要调查了培训的临床诊疗与操作技能学习需求、科研技能学习需求两方面共5道多项选择题。结果 临床技能方面需求最多的为外科常见病的诊疗和手术教学,其中手术教学较多需求是有更多的动手机会。科研技能方面主要需求是数据资料收集、统计学方法(Meta分析)、科研设计与立项、标书的书写与投标,论文的写作与发表。结论 外科住院医师对常见病诊疗、临床动手操作能力、科研能力的欠缺。对此外科教研室提出了“导师制”“动物模型”“全要素模拟手术”“增加科研培训课程”等改革方案。
    基于需求分析的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晨课建设及优化
    林霖, 张一休, 陈程, 朱庆莉, 吕珂, 杨萌, 李建初
    2020, 40(2):  261-264. 
    摘要 ( 208 )   PDF (402KB) ( 1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深化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针对目前教学培训中的盲点,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的教学培训需求进行梳理,开展有针对性的“点菜式”早间课程。根据学员反馈,早间课程主要设置了临床技能、科研专题、医患沟通及人文素养和执业医师考试4个主题。此外根据住陪学员的不同学历背景,采用分层级课程安排和培养计划。早间课程利用早上的碎片时间,有助于协调带教老师和住院医师的工作、学习时间安排,有利于缓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工学矛盾,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预测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参与行为
    潘倩
    2020, 40(2):  265-269. 
    摘要 ( 257 )   PDF (1925KB) ( 1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一种通过学生个人特质预测其科研参与方式、体验与收获的方法,为个性化学习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通过相关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整理,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分析;随后从问卷各观察变量中提取个人特质、科研参与方式、体验与收获4个潜在变量,分别构建个人特质与后三者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在SEM结果基础上分别建立个人特质与后三者的预测方程。结果 调查问卷有效率94.99%(417/439),α信度系数0.774,效度分析KMO值0.804,Bartlett球形度检验显著,提取公因子解释总方差53.94%;3个SEM均无负误差方差,卡方P>0.05,1<规范卡方<3,AGFI>0.9,GFI>0.9,RMSEA<0.05,NC>200。个人特质与科研参与方式、体验与收获的预测方程均为一次函数,其中自变量为个人特质,因变量分别为科研参与方式、体验与收获的各观察变量。结论 该调查问卷有效率高,信度、效度良好,所构建SEM无不合理参数且与数据适配度良好,基于SEM通过学生个人特质预测其科研参与方式、体验与收获的方法客观、可行。
    增强现实技术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王珞, 陈适, 潘慧
    2020, 40(2):  270-273. 
    摘要 ( 219 )   PDF (421KB) ( 3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增强现实技术的核心是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信息叠加于真实场景,实现对现实信息的增强与交互。该技术在临床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增强现实关键技术,并对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增强现实技术具有安全性、趣味性、可重复、可规划与反馈及可多人协作等优势,但应用于临床医学教育领域中亦存在技术及经济成本等局限性。
    超声医学科进修医师精细化管理教学
    赵瑞娜, 张波, 李建初, 薛军, 席雪华, 高琼, 姜玉新
    2020, 40(2):  274-277. 
    摘要 ( 211 )   PDF (311KB) ( 1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进修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进修医师工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实现精细化管理教学。方法 通过微信平台向2009年4月至2017年9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进修的医师发放电子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进修目的、进修期间的工作及学习情况、进修的收获及自我评价等。根据学历、职称及单位级别分组,分析不同组学员的进修目的、工作安排满意度、学习安排满意度、主要收获、文章发表及新技术的开展的差异。结果 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5%。不同职称组对学习管理经验的需要不同,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对管理经验的学习需要依次增加。17名参与进修医师管理的学员中,16人(94.1%)认为参与管理工作对学习有帮助。文章发表与进修医师的职称有关,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发表文章概率依次增加。进修医师对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满意率为87.6%,工作安排满意率为54.3%,文章发表率为22.9%,回原单位后新技术开展率45.7%。结论 精细化的教学计划取得了较高的满意率,但工作安排、新技术教学及科研能力培养有待进一步精细化。
    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邹海欧, 郭爱敏, 李玉玲
    2020, 40(2):  278-280. 
    摘要 ( 198 )   PDF (322KB) ( 2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升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多年来一直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护理本科生科研教学模式,建立了完整、系统的“三阶段科研培养体系”,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该体系激发了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兴趣,激活了科研创新思维,推动了科研创新活动开展。
    微信公众平台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探索
    肖剑春, 张妙颜, 徐源, 吴斌
    2020, 40(2):  281-284. 
    摘要 ( 273 )   PDF (416KB) ( 1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近年来普及度非常广的流媒体共享平台,在教育方面拥有巨大的潜能。本文以“PUMC规培教学”公众号为例,探索微信公众平台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目前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也存在困难。微信公众平台通过与传统外科教学模式相结合,并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医学与社会
    生物医学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问题
    郭旭芳, 刘辉
    2020, 40(2):  285-288. 
    摘要 ( 583 )   PDF (333KB) ( 8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智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正在加速发展,在公共卫生、临床诊疗、健康管理方面展露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引起了许多潜在和现存的伦理困境。目前,讨论比较集中的伦理议题有:1)人工智能的道德地位;2)人工智能应用引起的各种公平性问题;3)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张力问题。本文试图对上述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从平衡的观点出发,提出若干原则供学术界共同讨论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