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4-05
    上一期   
    特邀专题:气道管理
    气道管理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赵欣
    2025, 45(4):  421-421.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421
    摘要 ( 46 )   PDF (182KB) ( 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围术期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张毅, 申乐
    2025, 45(4):  422-427.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422
    摘要 ( 36 )   PDF (397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气道管理在高风险患者或复杂病例中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氧合和通气支持,而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通过持续的氧合和血流动力学支持,为围术期气道管理提供了重要保障。ECMO适用于困难气道、复杂气道手术、紧急气道管理等多种场景,其在保障围术期安全、优化术野暴露、降低围术期严重并发症风险和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喉罩密封压力的影响因素
    付云柯, 张昌盛
    2025, 45(4):  428-433.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428
    摘要 ( 29 )   PDF (372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喉罩作为气道管理工具,其密封性能至关重要。喉罩密封压力是评价喉罩性能的关键指标,合适的密封压力对保证有效通气、避免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综述了影响喉罩密封压力的诸多因素,包括结构设计、材料特性、充气量、操作技术、气道内压力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等。对上述因素的理解和优化能够帮助麻醉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应用喉罩,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安全性和舒适度。
    新生儿和婴幼儿气道管理相关损伤的研究进展
    张泉, 赵欣
    2025, 45(4):  434-441.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434
    摘要 ( 38 )   PDF (447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综述了新生儿和婴幼儿气道管理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医源性损伤及其预防措施。由于新生儿婴幼儿气道解剖结构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现有的气道管理设备多原研于成人设计并“缩小化”使用与新生儿和婴幼儿,但由于源于设计的不适配,可能导致新生儿婴幼儿在气道管理过程中出现气道损伤。文章详细探讨了新生儿婴幼儿气道解剖特点、多种特殊危险因素(如早产、先天性疾病等)对气道损伤的影响,分析了损伤产生的机制及分级标准,并提出了预防新生儿婴幼儿气道管理相关损伤的具体措施。
    研究论文
    13C-葡萄糖钳夹实验评估小鼠胰岛素敏感性
    曹可欣, 刘卓航, 姜懿珅, 孙旭, 陈洁
    2025, 45(4):  442-449.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442
    摘要 ( 52 )   PDF (3647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13C同位素标记的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模型用以评估小鼠胰岛素敏感性。方法 高脂喂养建立小鼠胰岛素抵抗模型,检测胰岛素下游信号蛋白激酶,即Akt的磷酸化水平;使用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耐量试验和丙酮酸耐量试验检测小鼠血糖的变化,计算三者曲线下面积以量化血糖水平在2 h内的总体变化;通过小鼠颈静脉插管手术和13C同位素标记的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实验,监测小鼠血糖并计算葡萄糖灌注速率;收集小鼠尾静脉血清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计算葡萄糖清除速率和肝脏糖异生速率;抑制小鼠糖原分解后,检测Akt的磷酸化水平以评估胰岛素信号传导;进行钳夹实验并计算葡萄糖灌注速率,收集小鼠尾静脉血清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计算葡萄糖清除速率和肝脏糖异生速率。结果 高脂喂养小鼠血糖水平升高(P<0.001),并伴随肝脏,肌肉中的p-Akt 水平减少。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耐量试验和丙酮酸耐量试验显示,高脂喂养的小鼠血糖明显增高(P<0.05),曲线下面积升高(P<0.001)。高脂喂养的小鼠在13C标记的钳夹实验后血糖趋于稳定,与对照组相比,其葡萄糖灌注速率下降(P<0.001),葡萄糖清除速率下降(P<0.000 1),肝脏糖异生速率上升(P<0.01)。用药物抑制糖原分解后,与对照组相比,小鼠血糖水平升高(P<0.001),并伴随肝脏、肌肉中的p-Akt 水平减少,胰岛素信号通路受损。13C标记的钳夹实验表明,处理组小鼠葡萄糖灌注速率下降(P<0.01),葡萄糖清除速率下降(P<0.000 1),肝脏糖异生速率上升(P<0.01)。结论 建立了一种改良的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实验模型,可以评估小鼠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
    癌基因c-MYC表达与线粒体代谢酶DLAT/DLST及胰腺导管腺癌进展相关
    徐也婷, 秦子亿, 王钰铖, 吴焕文, 鞠瑞, 郭磊
    2025, 45(4):  450-455.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450
    摘要 ( 64 )   PDF (3356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胰腺癌患者恶性导管上皮细胞中c-MYC表达与线粒体代谢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c-MYC表达和患者总生存期的相关性;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c-MYC的表达情况;在GEPIA数据库中比较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DLAT和DLST的基因表达差异;利用HPA数据库分析患者肿瘤组织中c-MYCDLAT、DLST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评价患者肿瘤组织中DLAT和DLST的表达水平。结果 c-MYC基因高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呈显著负相关(P<0.01),c-MYC蛋白水平与PanIN病理分级呈正相关;与正常组织相比,胰腺癌细胞中DLAT和DLST基因表达水平增加(P<0.01);c-MYC的蛋白水平与DLAT和DLST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01)。结论 胰腺导管腺癌细胞中线粒体代谢酶DLAT、DLST高表达与c-MYC表达水平显著相关,c-MYC表达水平随胰腺癌进展增加。
    利用结直肠癌类器官模型评估化疗药物药效
    果月红, 周凡琦, 吴熙, 张冠南, 王芳, 余佳
    2025, 45(4):  456-464.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456
    摘要 ( 46 )   PDF (7772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人结直肠癌类器官并进行化疗药物药效评估。方法 利用体外分离的人结直肠癌组织,采用3D类器官培养方法建立生物样结肠癌3D培养物;并使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肿瘤类器官和原发肿瘤组织进行结直肠癌分子标记物染色;使用肿瘤类器官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别给予不同浓度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采用3D细胞活力检测法测定药物处理前后的类器官活性。结果 成功建立了5例患者样本来源的结直肠癌类器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K20、Ki67和Villin蛋白的表达在肿瘤类器官与原发肿瘤中相似,且肿瘤类器官保留了与原发肿瘤相似的组织学特征;不同患者来源的肿瘤类器官表现出对不同化疗药物差异的敏感性。结论 人结直肠癌类器官模型可以反应对不同化疗药物的不同敏感性,可为指导临床制订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
    大蒜素通过HBV启动子SP2抑制HBV复制
    卢莉莉, 朱席琳, 伍晓盼, 刘英
    2025, 45(4):  465-470.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465
    摘要 ( 36 )   PDF (1824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大蒜素(allicin)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并初步阐明其调控分子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处理HepG2.2.15细胞,采用ELISA检测HBsAg和HBeAg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评估大蒜素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从中筛选出适宜的药物浓度;以该浓度的大蒜素处理HepG2-NTCP细胞,48 h后通过RT-qPCR检测HBV相关标志物的表达;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4种HBV启动子(Enh Ⅰ/Xp, SP1, SP2 和 CP)的活性,并评估大蒜素对这些启动子活性的影响;使用工具Gene-regulation预测可能与启动子结合的转录因子,过表达转录因子后处理细胞以检测大蒜素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最后,通过ChIP实验验证转录因子与HBV启动子的结合情况,以及大蒜素处理是否改变这种结合。结果 大蒜素呈浓度依赖性显著降低HBsAg表达水平,同时对HBeAg表达有轻微抑制作用(P<0.001);40 μmol/L的大蒜素表现出最佳的抗病毒效果,且对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此外,40 μmol/L的大蒜素还能显著抑制HBV的DNA复制和转录水平(P<0.05);大蒜素显著抑制了HBV启动子SP2的活性(P<0.001);进一步研究发现,转录因子SP1能够与HBV启动子SP2的DNA序列结合,经大蒜素处理后,该结合显著受到抑制(P<0.001)。结论 大蒜素通过抑制转录因子SP1与HBV启动子SP2的结合,降低HBV的转录水平,进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WISP-1对肾纤维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的影响
    杨二梅, 夏薇青, 宋培, 严佳
    2025, 45(4):  471-477.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471
    摘要 ( 37 )   PDF (3469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Wnt分泌蛋白1(WISP-1)对肾纤维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取24只成年大鼠及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系(NEK-52E),分别进行体内及体外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采用单侧输尿管闭塞手术构建体内肾纤维化模型,研究组使用WISP-1/CCN4 亲和纯化的单克隆抗体注射阻断肾脏WISP-1表达;细胞系培养后诱导纤维化,分别给予WISP-1过表达及抑制处理,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脏大鼠病理学变化,使用Western法及RT-qPCR法检测纤维化相关指标。结果 WISP-1过表达胶原蛋白Ⅰ(Col Ⅰ)、纤连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及mRNA高于对照,WISP-1抑制Col Ⅰ、FN、TGF-β1蛋白及mRNA低于对照(P<0.05); WISP-1 阻断给药减弱肾纤维化其病理变化。 研究组Col Ⅰ、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TGF-β1蛋白及mRNA、LC3、Beclin-1蛋白低于对照组,泛素结合蛋白p62(SQSTM1/p62)高于对照组(P<0.05)。WISP-1抑制剂LC3、Beclin-1的表达低于对照组, SQSTM1/p62 的表达高于对照组,WISP-1过表达组LC3 和 Beclin-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 SQSTM1/p62 的表达低于对照组。结论 WISP-1过表达促进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 增强TGF-β1介导的自噬可能是肾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CTO抑制小鼠胶质瘤细胞原位生长并调节相关小胶质细胞代谢及炎性表型
    李云帆, 邹佳铭, 王钰铖, 鞠瑞, 郭磊
    2025, 45(4):  478-485.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478
    摘要 ( 37 )   PDF (3100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羧胺三唑乳清酸盐(CTO)对胶质瘤相关小胶质细胞(GAM)代谢与炎性反应介质的影响与调节机制。方法 通过活体成像检测小鼠体内肿瘤体积,HE染色检测肿瘤占位情况;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检测细胞内三羧酸循环代谢物水平;使用Seahorse细胞能量测定方法检测细胞耗氧率(OCR)和细胞外酸化速率(ECAR);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缺氧水平;使用qPCR检测细胞中M1型巨噬细胞及M2型巨噬细胞促癌介质m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蛋白质水平。结果 CTO抑制小鼠体内肿瘤进展,体外实验中CTO下调GAM的氧化磷酸化水平(P<0.01),改善细胞缺氧,下调HIF-1α(P<0.000 1),下调促癌介质iNos、Arg-1、Il-10、Irf4 mRNA的表达(P<0.01),合用乳酸脱氢酶抑制剂司替戊醇(STP)可削弱CTO引起的GAM糖酵解增强和PD-L1表达上调(P<0.01),并下调Arg-1、Il-10的表达(P<0.000 1)。结论 CTO可下调GAM中多种促癌基因的表达,抑制小鼠体内肿瘤进展;合用乳酸脱氢酶抑制剂可削弱CTO的不利作用并降低GAM促癌介质的转录水平。
    上调miR-152抑制ox-LDL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
    周晶, 屈苗
    2025, 45(4):  486-492.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486
    摘要 ( 32 )   PDF (3380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miR-152和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OCK1)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干预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ox-LDL干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CRL-1999建立体外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转染miR-152 mimic和ROCK1 siRNA至对应细胞,RT-qPCR检测miR-152和ROCK1 mRNA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sn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52和ROCK1的靶向关系。结果 以100 μg/mL ox-LDL处理48 h的CRL-1999细胞增殖率最大;与未被ox-LDL未处理的对照组相比较,ox-LDL诱导组的miR-152相对表达显著降低(P<0.05);转染miR-152 mimic后显著降低了CRL-1999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显示miR-152靶向调节ROCK1,miR-152 mimic转染的 CRL-1999细胞中ROCK1 mRNA和蛋白质表达降低(P<0.05);转染ROCK1 siRNA显著降低了CRL-1999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P<0.05)。结论 miR-152通过下调ROCK1的表达,抑制了ox-LDL诱导的CRL-1999细胞增殖和迁移,这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治疗靶点。
    青蒿琥酯抑制肾母细胞瘤细胞系SK-NEP-1增殖和促进凋亡与自噬
    魏建新, 房彦乐, 鲁雨博, 高宇光, 郎兴, 李静涛, 马新生
    2025, 45(4):  493-498.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493
    摘要 ( 28 )   PDF (2911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Art)对肾母细胞瘤细胞系(SK-NEP-1)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Art(0、10、20、40和80 μmol/L)干预SK-NEP-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筛选最佳干预浓度;将SK-NEP-1细胞分为对照组、Art组、3-MA组(Art+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Rapa组(Art+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EdU、流式细胞测量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丹磺酰尸胺(MDC)染色法检测细胞自噬;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活性氧(ROS)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抗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微管连接蛋白1轻链3Ⅱ/3Ⅰ(LC3Ⅱ/LC3Ⅰ)、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1(p62)和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 与0 μmol/L Art相比,10、20、40和80 μmol/L Art处理后SK-NEP-1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P<0.05),IC50值为46.881 μmol/L,故选取40 μmol/L Art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Art组SK-NEP-1细胞凋亡率、相对自噬荧光强度、ROS水平、Bax、LC3Ⅱ/LC3Ⅰ、Beclin-1、PINK1、Park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EdU阳性细胞率、PCNA、Bcl-2、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自噬抑制剂3-MA可减弱Art对肾母细胞瘤细胞凋亡和自噬的促进作用,对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Art抑制肾母细胞瘤细胞系的增殖,促进细胞自噬和凋亡。
    血浆氧化三甲胺水平与心房颤动相关
    杨文涛, 赵清, 李向东, 王玉堂, 刘巍
    2025, 45(4):  499-504.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499
    摘要 ( 26 )   PDF (399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与心房颤动(AF)之间的关联。方法 共纳入257例AF患者,其中阵发性 AF 114 例、持续性 AF 143例;以及122例非 AF 患者作为对照;测量血浆TMAO水平并收集患者的人口特征及临床资料,进行回归分析以探索血浆 TMAO水平与AF是否有关联。结果 AF患者的血浆TMAO水平高于非AF患者(3.9[2.4~5.9]vs. 2.4[1.6~3.7]μmol/L, P<0.001);经过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心力衰竭、身体质量指数的多因素校正,TMAO水平仍与AF显著相关(OR:1.29,95% CI:1.151~1.445;P<0.001);在AF患者中,持续性AF患者血浆中的TMAO水平高于阵发性AF组(4.4[2.8~6.8]vs. 3.2[2.2~5.0]μmol/L,P<0.01);经过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冠心病的多因素校正,血浆TMAO水平与持续性AF仍存在关联(OR:1.092,95% CI:1.009~1.182;P=0.029)。结论 AF患者的血浆 TMAO水平高于非AF患者,升高的血浆 TMAO 水平与AF风险增加相关;在AF患者中,血浆TMAO水平升高与持续性AF的风险增加相关。
    2例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患者携带胰岛素受体基因c.3449T>C突变
    王慧萍, 任卫东, 任雁林, 史丽
    2025, 45(4):  505-510.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505
    摘要 ( 25 )   PDF (284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报道2例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病例,发现新的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方法 收集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胰岛素受体基因(INSR)突变结果,并回顾性分析国内外学者报道的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病例。结果 1例有口干多饮及高雄激素血症,另1例有原发性闭经,均存在胰岛素抵抗,2例患儿的胰岛素受体基因发生杂合错义突变 c.3449T>C (p.L1150P),2例患儿母亲均携带此突变,父亲均无此突变。此突变型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文献复习提示:此病发病年龄小,女性多见,BMI为(20.37±5.47)kg/m2,空腹血糖4.50 mmol/L(4.10,13.00),胰岛素抵抗的比例为100%,92.0%有黑棘皮样变,睾酮增高的比例为81.3%,糖尿病并发症出现较早。结论 对于严重胰岛素抵抗的患儿,基因分析有助于病因诊断。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复发患者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水平与烟曲霉特异性抗体相关
    王文陶, 谭薇
    2025, 45(4):  511-516.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511
    摘要 ( 22 )   PDF (90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复发患者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水平与烟曲霉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6月确诊并经激素治疗ABPA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后复发情况分组为非复发组(n=72)和复发组(n=52)。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常规指标、GM以及烟曲霉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 复发组患者年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嗜酸性粒细胞数(EOS)、GM、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烟曲霉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和烟曲霉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sIgG)水平均高于非复发组患者(P<0.05)。GM与sIgE、sIgG之间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关系(P<0.05)。GM、sIgE、sIgG均与ABPA复发风险存在独立相关性(P<0.05),与ABPA复发风险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for non linear<0.005)。不同GM水平下、sIgE、sIgG越高,ABPA复发率越高。GM与sIgE、sIgG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GM,sIgE、sIgG升高,ABPA复发率升高。ABPA复发患者血清GM水平与烟曲霉特异性抗体相关。
    临床研究
    运动对青少年肝脏功能及大小的影响
    张沥元, 郭晓湲, 杜函泽, 陈适, 班博, 张梅, 潘慧
    2025, 45(4):  517-521.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517
    摘要 ( 27 )   PDF (406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运动对青少年肝脏功能及大小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东省济宁地区共计361名青少年受试者,按照运动频率不同分为低、中、高强度运动组,通过体检测试包括形态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脏大小以及是否患非酒精性脂肪肝。采用SPSS 26.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相关因素分析采用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高强度运动组与中、低运动强度组相比:舒张压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TG)均显著降低,身高、肝右叶最大斜径及直接胆红素(DBIL)显著升高。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运动强度增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DBIL及肝右叶最大斜径明显增加(P<0.05)。运动类型与运动强度的叠加效应结果表明运动类型不影响运动强度对肝脏功能和大小的作用。结论 青少年定期运动不仅可以改善身体形态和糖脂代谢,随着运动强度增加,还可以使肝功能生理性升高。
    放松训练结合基础心理干预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注意力缺陷因子评分的影响
    徐宏宁, 卢林阳, 陈孝云, 开红霞, 汪轶, 朱启东, 黄媛媛
    2025, 45(4):  522-526.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522
    摘要 ( 26 )   PDF (423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放松训练结合基础心理干预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注意力缺陷因子评分的影响。方法 320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来自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儿童医院诊治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160例/组。对照组采用基础心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放松训练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注意力缺陷因子评分、多动因子评分、对立违抗因子评分、Weiss 功能缺陷量表(父母版)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17.35±1.42)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评定量表-父母版(SNAP-Ⅳ)评分包括注意缺陷因子(14.25±1.58)、多动因子(12.01±1.33)、对立违抗因子(9.79±1.27)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儿干预前Weiss 功能缺陷量表(父母版)比较无差异,观察组患儿干预后Weiss 功能缺陷量表(父母版)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采用放松训练联合心理干预的效果明显,患儿注意力缺陷症状明显改善。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
    王丽宁, 刘红刚
    2025, 45(4):  527-531.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527
    摘要 ( 30 )   PDF (3097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MMN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提出MMNS预后预测因子;观察并分析CD4、CD8、CD20的表达、定位以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87例MMNS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方法观察CD4、CD8、CD20在MMNS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结果 87例MMNS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41例,年龄在43至81岁之间,中位年龄60岁。鼻腔合并鼻窦及周围组织浸润、肿瘤体积大及AJCC分期高则预后差(P<0.05);统计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黑色素颗粒、核分裂象等与生存期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CD4+、CD8+及CD20+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免疫亚型在瘤内间质与肿瘤基底分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瘤内间质CD4+、CD8+及CD20+TILs的阳性计数的高低与肿瘤基底部TILs密度呈正相关(P<0.01)。不管是瘤内间质还是肿瘤基底部CD20+B细胞与CD4+、CD8+T细胞分布于同一区域,为较均匀的掺杂分布,CD20+B细胞没有中心聚集形成三级淋巴结构的趋势。不同亚型分组的总生存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论是瘤内间质还是肿瘤基底部间质,CD20+B细胞的数量均明显少于CD4+、CD8+T细胞,不能形成三级淋巴结构,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不同,可能是MMNS预后差的一个原因。
    疑难病例
    右肺动脉缺如患儿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术的麻醉管理一例
    代子一, 马璐璐
    2025, 45(4):  532-535.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532
    摘要 ( 27 )   PDF (1044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单侧肺动脉缺如(UAPA)患儿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术的围术期麻醉管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采集一例合并右肺动脉缺如的青少年男性患者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术的临床诊治资料,并对本例患者的术前评估、术中麻醉管理和术后疼痛治疗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UAPA是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可进一步增加脊柱侧凸患者手术治疗的心血管及呼吸系统风险。本例UAPA患儿合并咯血症状,经多科会诊评估后,制定咯血应急预案,术中予有创动脉压监测,充分镇痛,密切呼吸监测,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术后保证呼吸功能基础上,进行多模式镇痛,治疗效果满意后出院。结论 对有症状的UAPA患者,临床医生需重点关注循环及呼吸系统,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短篇综述
    乙酰化修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王佩, 卞涛, 吴艳
    2025, 45(4):  536-541.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536
    摘要 ( 35 )   PDF (452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特征包括慢性气道炎性反应、持续性气流受限、进行性呼吸困难和肺功能受损。乙酰化修饰是最常见的蛋白翻译后修饰方式之一,通过调节基因表达、细胞信号转导和蛋白质功能等途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如氧化应激、炎性反应、气道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探究乙酰化修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相关调控机制,不仅能深入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还为新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穿孔素2的研究进展
    邓智渊, 白璐, 玉荣
    2025, 45(4):  542-545.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542
    摘要 ( 32 )   PDF (352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穿孔素2(又称MPEG1)是膜攻击复合物/穿孔素MACPF超家族中的一种蛋白,主要由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通过在靶细胞膜上形成活性孔道使靶细胞渗透压改变而溶解,或者与颗粒酶协同作用而诱导靶细胞凋亡。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MPEG1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穿孔素2所特有的基因序列、蛋白表达的细胞类型等使其在不同免疫细胞中具有特定功能和适应性演化,这可能决定了其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表现和治疗潜力。
    糖尿病肾病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赵青青, 程晓亮
    2025, 45(4):  546-550.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546
    摘要 ( 38 )   PDF (361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已成为全球慢性肾病及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当前,DN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一直以来,DN的治疗主要是生活管理、降糖、降压等联合治疗,但是依旧不能延缓其进展;因此,DN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尚无某个单独指标可以对DN进行早期诊断,所以开发简单、灵敏、高效的生物标志物愈发重要。
    医学教育
    “4+4”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卢永平, 潘廷芳
    2025, 45(4):  551-555.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551
    摘要 ( 34 )   PDF (343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国家医疗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医学人才,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展了“4+4”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包括招生模式、临床与基础课程整合、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探索,取得了初步进展。现有数据显示“4+4”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学科成绩与传统八年制模式并无显著性差异,但临床能力和科研产出略低于传统八年制学生。新的培养模式下所培养的人才质量还有待进一步追踪观察和社会实践的检验。
    英国医学院校全球卫生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
    侯建林, 柯杨
    2025, 45(4):  556-560.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5.04.0556
    摘要 ( 21 )   PDF (355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国医学院校充分意识到全球卫生教育在培养未来医学人才中的重要地位, 全球卫生教育的形式日益多样化和深入,不断更新和完善全球卫生课程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借鉴英国相关经验,中国应当稳步发展医学生的全球卫生教育,加强全球卫生课程和学位项目建设,提高医学生的全球卫生胜任力,并注重全球卫生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