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2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3-25
  

  • 全选
    |
    目录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论
  • 王含, 王一淳, 张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3): 113-1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中枢性α-突触核蛋白病包括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和多系统萎缩,上述疾病的临床表现部分重叠,鉴别诊断较为困难。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这些疾病的共同常见特征,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枢性α-突触核蛋白病。本文对上述3种疾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疾病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预测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梳理,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 标准与指南
  • 王刚, 李彬寅, 任汝静, 肖金雯, 陈生弟, 陈晓春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3): 120-1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最新研发的抗Aβ单克隆抗体陆续在国内外获批上市,并逐渐应用于我国临床实践。为促进抗Aβ单克隆抗体在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更合理、安全的应用,本文结合抗Aβ单克隆抗体现有临床试验证据及阿杜卡单抗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的临床应用经验,总结抗Aβ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建议,包括临床用药指征、用药前评估及准备、用药时医嘱及注意事项、用药后临床监测,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翔实的用药指导和建议。

  • 专题综述
  • 姜雨菡, 周梦溪, 陈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3): 127-1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s)是一种临床评估前庭功能的常用电生理检测技术。帕金森病患者常伴前庭功能异常,以VEMPs参数异常最为常见。本文在介绍VEMPs技术的基础上,就帕金森病患者VEMPs参数异常特征、与临床表型的关联性、潜在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 徐滢, 桂雅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3): 131-1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脂质代谢可能参与帕金森病的发生及进展,涉及α-突触核蛋白异常折叠及积聚、铁死亡、GBA1基因变异、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多种病理生理学机制。本文综述帕金森病的脂质代谢异常以及可能的相关致病机制,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探索新的思路。

  • 叶诗怡, 张克忠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3): 139-1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构音障碍是帕金森病的常见运动症状,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多样。帕金森病患者常忽视自身构音障碍,直至进展为失代偿阶段,仅少数患者接受相应治疗。本文综述帕金森病构音障碍发病机制、评估及治疗方法,以为帕金森病构音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毕怡青, 吴凤娟, 朱玉港, 刘艺鸣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3): 146-1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姿势障碍是帕金森病的常见致残性运动症状,其中躯干前屈症是最常见的姿势障碍,可加重帕金森病运动障碍,严重降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本文综述帕金森病躯干前屈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为深入探究其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并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

  • 赵卿, 卜时嬴, 靳令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3): 151-1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步态障碍是帕金森病的常见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独立性。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可显著缓解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特别是下肢运动功能,纠正步速、步长、步频等步态参数异常,减少冻结步态发生,提高运动耐力,增强平衡功能,最终改善生活质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阐述外骨骼机器人的分类和设计、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用于指导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实践。

  •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
  • 刘再朝, 焦悦, 李娟, 陈先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3): 158-1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表面肌电图(sEMG)记录的帕金森病患者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表面积分肌电值(iEMG)与肌强直程度的关系,探讨iEMG值作为帕金森病患者肌强直程度客观量化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1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PD组)以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9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估受试者运动症状及上肢肌强直程度;sEMG采集受试者上肢被动运动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表面肌电信号,并计算iEMG值;随机选择其中32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左旋多巴冲击试验,收集冲击前后iEMG值和UPDRSⅢ上肢肌强直评分;Spearman秩相关分析iEMG值与上肢肌强直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PD组症状较重侧肱二头肌(Z = -4.874,P = 0.000)和肱三头肌(Z = -4.880,P = 0.000)iEMG值高于症状较轻侧。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PD组上肢肌强直评分(0 ~ 3分)与肱二头肌(rs = 0.735,P = 0.000)和肱三头肌(rs = 0.545,P = 0.000)iEMG值呈正相关关系。PD组上肢肌强直评分为1分(肱二头肌Z = 5.344,P = 0.000;肱三头肌Z = 5.146,P = 0.000)、2分(肱二头肌Z = 7.421,P = 0.000;肱三头肌Z = 6.891,P = 0.000)、3分(肱二头肌Z = 5.340,P = 0.000;肱三头肌Z = 5.145,P = 0.000)的肌肉iEMG值均高于对照组。左旋多巴冲击试验发现,冲击后症状较重侧肌强直评分、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iEMG值均下降(Z = -3.317,P = 0.001;Z = -2.375,P = 0.018;Z = -2.618,P = 0.009);此外,PD组左旋多巴冲击前(肱二头肌rs = 0.664,P = 0.000;肱三头肌rs = 0.386,P = 0.029)和冲击后(肱二头肌rs = 0.620,P = 0.000;肱三头肌rs = 0.588,P = 0.000)症状较重侧肌强直评分与iEMG值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iEMG值可反映肌强直程度,可作为帕金森病患者肌强直程度的量化评估指标。

  • 龚梦茜, 孙迎迎, 徐传英, 张伟, 祖洁, 崔桂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3): 164-1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丙二醛(MDA)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与治疗的126例帕金森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分为帕金森病认知功能正常组(PDN组,41例)、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组(PD-MCI组,47例)、帕金森病痴呆组(PDD组,38例),并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Hoehn-Yahr分期评估帕金森病患者药物“关”期病情严重程度,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估药物“关”期运动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估安静及药物“开”期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并测定帕金森病患者和对照者血清8-OHdG和MDA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探讨血清8-OHdG和MDA水平与帕金森病患者MoCA评分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8-OHdG和MDA预测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风险的效能。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帕金森病患者病程(r = -0.241,P = 0.007)、Hoehn-Yahr分期(r = -0.333,P = 0.007)、8-OHdG(r = -0.310,P = 0.000)、MDA(r = -0.291,P = 0.004)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8-OHdG(OR = 1.335,95%CI:1.137 ~ 1.568;P = 0.000)和MDA(OR = 2.928,95%CI:1.676 ~ 5.115;P = 0.000)水平升高是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8-OHdG、MDA及二者联合预测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95%CI:0.761 ~ 0.902,P = 0.000)、0.846(95%CI:0.775 ~ 0.916,P = 0.000)和0.922(95%CI:0.878 ~ 0.966,P = 0.000)。结论: 外周血8-OHdG和MDA有望成为评估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及其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标志物。

  • 姬莉, 杨宁, 刘卫国, 牛程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3): 171-1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诊断与治疗的13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采用Hoehn-Yahr分期进行疾病分期,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价运动障碍严重程度,帕金森病预后量表-自主神经功能部分(SCOPA-AUT)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价整体认知功能,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评价总体非运动症状严重程度。结果: 共130例患者据是否伴发阿尔茨海默病分为伴阿尔茨海默病组(82例)和不伴阿尔茨海默病组(48例)。伴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Hoehn-Yahr分期3 ~ 5级比例(χ2 = 5.689,P = 0.017),UPDRSⅢ评分(t = 21.490,P = 0.000),SCOPA-AUT评分(t = 21.330,P = 0.000)及其体温调节障碍(χ2 = 8.512,P = 0.004)、泌尿功能障碍(χ2 = 17.270,P = 0.000)、胃肠功能障碍(χ2 = 24.471,P = 0.000)、瞳孔调节障碍(χ2 = 5.299,P = 0.021)、心血管功能障碍(χ2 = 15.355,P = 0.000)比例,以及NMSS评分(t = 32.309,P = 0.000)均高于不伴阿尔茨海默病组,而MMSE(t = 4.730,P = 0.000)和MoCA(t = 6.840,P = 0.000)总评分及其各项分评分(均P = 0.000)均低于不伴阿尔茨海默病组。相关分析显示,伴阿尔茨海默病的帕金森病患者SCOPA-AUT评分与MMSE和MoCA总评分及其各项分评分呈负相关(均P = 0.000)。结论: 伴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较严重,且其自主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 刘晨, 干静, 张煜, 刘振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3): 177-1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研究
  • 卢醒, 张晓晨, 于焕新, 翟翔, 杭伟, 刘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3): 182-1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鼻或经口入路颅底脊索瘤切除术后生活质量与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总结2016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行内镜下经鼻或经口入路手术的14例颅底脊索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采用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价手术后生活质量,采用Point-Biserial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探究SF-36评分及其各维度评分与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SF-36评分中躯体健康总分之躯体疼痛维度评分与头痛(r = -0.998,P = 0.043)、复视(r = -0.999,P = 0.032)、视力障碍(r = -0.998,P = 0.037)、海绵窦症状(r = -0.997,P = 0.047)、肿瘤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r = -0.998,P = 0.038)呈负相关,与术后放射治疗(r = 0.998,P = 0.038)、全斜坡型肿瘤(r = 0.998,P = 0.036)、肿瘤体积 > 20 cm3r = 0.999,P = 0.035)呈正相关。结论: 脊索瘤患者可存在术前头痛、复视、视力障碍、海绵窦症状以及术中肿瘤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的特征,可降低内镜下经鼻或经口入路手术后生活质量,临床对此类患者应予以关注。

  • 张大华, 宋为群, 程亦男, 袁英, 汪洁, 马佳妮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3): 188-1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电流密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45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患者,随机予以低电流密度(0.028 mA/cm2,低密度组)、中等电流密度(0.057 mA/cm2,中密度组)和高电流密度(0.080 mA/cm2,高密度组)电刺激(每组各15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采用Fugl-Meyer上肢评价量表(FMA-UE)和上肢动作研究测验量表(ARAT)评价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不同电流密度组患者治疗后FMA-UE(F = 284.343,P = 0.000)、ARAT(F = 180.427,P = 0.000)和mBI(F = 487.159,P = 0.000)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各组间FMA-UE(F = 2.293,P = 0.000)和ARAT(F = 2.572,P = 0.000)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高密度组和中密度组FMA-UE(t = 2.426,P = 0.029;t= 2.140,P = 0.035)和ARAT(t = 2.537,P = 0.024;t= 2.353,P = 0.028)评分均高于低密度组。结论: 经颅直流电刺激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尤以电流密度0.057和0.080 mA/cm2效果更佳。

  • 病例报告
  • 王金宝, 谷亚钦, 段建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3): 193-1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