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2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06-25
  

  • 全选
    |
    目录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 21(6):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论
  • 张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 21(6): 427-4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1.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取得长足进步,既往无法治疗的疾病目前已有特异性药物且有较显著的疗效。口服PTC124可以改善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的蹲起和行走能力;鞘内注射诺西那生钠可以使脊髓性肌萎缩症2型患儿站立和行走,但在疾病早期进行特异性治疗仍需强调。本文还对特异性药物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治疗后患者的营养、护理、康复等综合治疗阐述个人观点。

  • 专题综述
  • 朱习影, 刘蕾, 张如旭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 21(6): 430-4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1.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ATTR-PN)系TTR基因变异致周围神经和多器官系统受累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因其具有高度的临床异质性,极易误诊或延迟诊断,最常误诊为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延迟诊断的平均时间为3~4年。ATTR-PN最初仅在几个流行国家或地区报道,随后的研究显示其为全球范围分布,迄今已有29个国家的病例报道,我国报道的ATTR-PN病例数逐渐增多。目前已有多种特异性药物研发批准上市,药物选择、治疗时机及治疗效果需综合评估。本文综述ATTR-PN诊断与治疗进展,以指导临床。

  • 宋佳, 庞咪, 李刚, 付俊, 马明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 21(6): 439-4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1.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骨骼肌MRI是检测肌肉病变最清晰、准确的成像技术,近年广泛应用于肌肉病的诊断与随访。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多种肌肉病均有其特定的选择性肌肉受累模式,骨骼肌MRI显示的肌肉受累模式可以为肌肉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本文对不同遗传性肌肉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简要综述。

  • 梁颖茵, 黎规典, 何荣兴, 王倞, 张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 21(6): 448-4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1.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MRI可以无创性显示肌肉病理性质和损害分布模式,是肌肉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定量MRI(qMRI)技术的出现和后处理方法的进步,可以量化肌肉组成结构、机械性能、灌注等多种特性,有效扩展评估肌肉病理变化的潜力。本文综述qMRI技术在遗传性肌肉病中的应用前景。

  •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
  • 张悦, 张成, 李娟, 吴竞婧, 林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 21(6): 454-4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1.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报道1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青少年型帕金森病(AR-JP)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基因检测结果、治疗与转归。方法与结果 女性患者,27岁,临床表现为肢体僵硬、不灵活以及四肢不自主抖动,其二妹有类似症状。18F-DOPA PET显示双侧纹状体后部多巴胺代谢降低。基因检测显示,患者存在PRKN基因外显子12 c.1321T > C(p.Cys441Arg)错义突变以及LRRK2-41MUT)G2019S和SNCA-2MUT)A30P杂合缺失,为致病性变异。最终诊断为AR-JP,予多巴丝肼治疗,症状明显减轻但出现异动症,多巴丝肼减量并联合应用苯海索和普洛卡索,症状缓解,未见异动症和"开关"现象。结论 AR-JP系PRKN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所致,左旋多巴制剂治疗有效,与苯海索和普洛卡索联用效果更佳,可减少异动症和"开关"现象。AR-JP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 黄铠, 李文武, 刘红仙, 孙浩, 李志宏, 褚嘉祐, 杨昭庆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 21(6): 460-4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1.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一眼咽型肌营养不良症(OPMD)家系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收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一OPMD家系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6位家族成员行外周静脉血基因组DNA分离,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TA克隆和Sanger测序,检测PABPN1基因变异特点。结果 该OPMD家系中4位成员均于50岁后发病,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进行性加重并出现以吞咽困难为表现的咽部肌群受累。基因检测显示,先证者(Ⅱ3)及其二姐(Ⅱ2)、四弟(Ⅱ4)和五妹(Ⅱ5)均存在PABPN1基因外显子1(GCN)异常重复扩增,即(GCN)10/(GCN)13,在家系中呈现显性遗传模式,最终诊断为OPMD,该家系明确为OPMD家系。结论 杂合子(GCN)13异常重复扩增是该OPMD家系成员患病之病因,临床症状在发现疾病中起主导作用,基因检测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遗传咨询提供主要依据。

  • 吴世陶, 刘方, 石伟伟, 张敏, 刘恒方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 21(6): 466-4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1.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晚发型糖原贮积病Ⅱ型(GSDⅡ)的临床表现、肌肉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与结果 选择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诊断与治疗的5例晚发型GSDⅡ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抬头无力、四肢近端肌无力、肌张力降低、不耐受疲劳和呼吸困难,酸性α葡糖苷酶(GAA)活性均明显降低。5例患者肌肉组织HE染色显示多数肌纤维内可见大小不一、数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空泡样变性;改良Gomori三色染色可见空泡内有大量蓝紫色颗粒沉积;高碘酸-雪夫染色显示4例空泡内糖原成分增多,1例空泡内糖原成分流失。GAA基因检测显示,5例患者共检出9个变异位点,4例为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源于父亲和母亲,分别为c.1320_1322delGAT(p.Met440del)缺失突变、c.2331G > C(p.Thr777Thr)同义突变、c.2237G > A(p.Trp746*)无义突变、c.877G > A(p.Gly293Arg)错义突变、c.2238G > C(p.Trp746Cys)错义突变、c.784G > A(p.Glu262Lys)错义突变、c.2014C > T(p.Arg672Trp)错义突变和c.2332-2A > G剪切突变;1例为c.1432G > A(p.Gly478Arg)纯合突变,来源于母亲。其中,c.2331G > C、c.1432G > A和c.2332-2A > G系国内外首次报道。结论 晚发型GSDⅡ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四肢近端肌无力和呼吸困难,血清GAA酶活性明显下降,肌肉组织病理学具有特征性,GAA基因变异主要为复合杂合突变,其中,c.2331G > C、c.1432G > A和c.2332-2A > G为新发变异,扩展了GAA基因变异谱。

  • 病例报告
  • 李想, 张慧媛, 张俭, 何志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 21(6): 473-4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1.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杨云鹏, 刘佳, 王鲁宁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 21(6): 478-4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1.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李茂林, 曾涛, 冯芹, 王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 21(6): 482-4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1.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病理报告
  • 宋坤, 王娟, 柴学, 张玉梅, 严春燕, 周金宝, 朱海青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 21(6): 485-4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1.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1例脑膜瘤伴黑色素细胞移殖性增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与结果 女性患者,24岁,头部CT和MRI提示左侧枕叶占位性病变,T1WI呈高和低混杂信号,T2WI呈等和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临床诊断为左侧枕叶肿瘤性病变,行左侧枕后入路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可见肿瘤表面有部分光滑包膜,色泽黑,血供极其丰富。组织学形态,肿瘤细胞呈团片状分布,部分围绕血管呈乳头状排列;肿瘤细胞中等大小,胞质丰富,可见瘤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以及散在的砂粒体形成;较多色素细胞胞质内可见大量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波形蛋白、上皮型钙黏附蛋白、孕激素受体呈阳性,生长抑素受体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S-100蛋白部分阳性,黑色素相关抗原45(HMB45)、黑色素-A、上皮膜抗原、细胞角蛋白、低分子细胞角蛋白和高分子细胞角蛋白、SOX10、L1细胞黏附分子、D2-40、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呈阴性,而色素细胞HMB45、SOX10呈阳性。基因检测提示NF2基因缺失。最终诊断为脑膜瘤伴黑色素细胞移殖性增生。术后未行放化疗,复查头部MRI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脑膜瘤伴黑色素细胞移殖性增生临床罕见,其诊断依靠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病理学检查,应注意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含有黑色素细胞的肿瘤相鉴别。

  • 基础研究
  • 陈宁, 隋云鹏, 孟凡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 21(6): 493-5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1.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SNCA基因在帕金森病早期病理生理学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SNCA基因Ala53Thr碱基替换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各10只,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分离嗅球组织代谢产物,采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等筛选并验证代谢产物,代谢组学分析嗅球组织内源性代谢产物,并构建代谢通路图和网络图以明确相关代谢通路及差异内源性代谢产物之间的关系。结果 最终确定29个变量为差异代谢产物,其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维生素C、鞘磷脂、磷脂酰甘油和谷氨酸相对表达量在TG组有所上升(均P<0.05),且上述代谢产物的相对表达量与下调的差异代谢产物之间呈负相关;而磷脂、牛磺酸、缬氨酸、神经酰胺和γ-氨基丁酸(GABA)相对表达量在TG组有所下降(均P<0.05),且上述代谢产物的相对表达量之间呈正相关。相关代谢通路主要涉及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通路,谷氨酰胺和谷氨酸代谢通路,维生素C代谢通路,磷脂酰甘油代谢通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通路,包括牛磺酸、D-谷氨酸、维生素C、卵磷脂、溶血性磷脂酰胆碱[18:2(9Z,12Z)]和GABA共6种标志性代谢成分。结论 本研究验证帕金森病早期即可出现嗅球组织病理变化,SNCA基因Ala53Thr碱基替换的直接作用导致磷脂类代谢改变,并引起神经功能紊乱。

  • 张锦浩, 刘沛东, 张辰, 李佳博, 任枭, 陈露露, 孙锦章, 王旭亚, 张亮,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 21(6): 502-5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1.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型抗肿瘤药物ACT001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核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活性和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肿瘤基因组学图谱计划(TCGA)和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学图谱计划(CGGA)数据库中胶质瘤患者病理分级和预后与P65和PDL1 mRNA表达量的关系。CCK-8法观察ACT001对U87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计算细胞抑制率和ACT001半数抑制浓度,免疫荧光法检测P65蛋白在U87细胞中的定位变化,小干扰RNA(siRNA)转染U87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P65蛋白敲低效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转染组和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组P65、磷酸化P65(p-P65)和PDL1相对表达量。结果 (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胶质瘤患者P65和PDL1 mRNA表达量随肿瘤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均P<0.05),且P65和PDL1高表达组生存率和总生存期均低于低表达组(均P<0.05)。(2)细胞增殖活性检测显示,经不同药物浓度ACT001(5、10、20、40、80、160和320 μmol/L)处理后,U87细胞抑制率分别为(9.01±4.75)%、(17.03±2.91)%、(28.50±4.85)%、(45.50±5.15)%、(67.67±8.46)%、(83.02±5.79)%和(94.33±1.59)%,ACT001对U8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42.98 μmol/L。(3)免疫荧光法显示,经50 μmol/L ACT001处理的U87细胞P65蛋白入核减少。(4)qRT-PCR法显示,不同siRNA转染组U87细胞P65 mRNA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200,P=0.000),其中si-P65-1组(t=13.290,P=0.000)和si-P65-2组(t=12.730,P=0.000)P65 mRNA表达量均低于si-NC组。(5)Western blotting法显示,不同siRNA转染组U87细胞P65(F=681.300,P=0.000)、p-P65(F=128.800,P=0.000)和PDL1(F=20.470,P=0.002)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si-P65-1组和si-P65-2组P65(t=59.630,P=0.000;t=29.380,P=0.000)、p-P65(t=24.370,P=0.000;t=13.460,P=0.000)和PDL1(t=6.025,P=0.004;t=6.728,P=0.003)相对表达量均低于si-NC组。(6)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组U87细胞p-P65(F=269.700,P=0.000)和PDL1(F=128.800,P=0.000)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CT001 25 μmol/L组和50 μmol/L组p-P65(t=19.750,P=0.000;t=24.640,P=0.000)和PDL1(t=12.690,P=0.000;t=19.230,P=0.000)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ACT001 50 μmol/L组亦低于25 μmol/L组(t=5.288,P=0.006;t=2.868,P=0.046)。结论 ACT001不仅可以抑制U87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还可以通过抑制P65的磷酸化及核转位,从而抑制PDL1的表达,以改善胶质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进而抑制胶质母细胞瘤进展。

  • 临床研究
  • 毛玉景, 刘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 21(6): 511-5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1.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神经白塞病(NBD)临床特点及免疫学类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神经白塞病患者共33例,采集其临床特征、各项免疫学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C3和C4)以及影像学和脑脊液指标,并与非神经白塞病患者(41例)发病特点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神经白塞病危险因素。结果 与非神经白塞病患者相比,神经白塞病患者消化系统病变发生率(χ2=8.545,P=0.003)、血清C3(t=2.391,P=0.020)和C4(t=3.583,P=0.001)水平明显升高,其余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枢神经系统实质型病变者占69.70%(23/33)、非实质型15.15%(5/33)、混合型6.06%(2/33),病变部位主要分布于脑干[18.18%(6/33)]、大脑半球[51.52%(17/33)]、小脑[9.09%(3/33)]或脑膜[12.12%(4/33)];周围神经系统病变者仅占9.09%(3/33)。糖皮质激素为主要治疗药物,危重症可行激素冲击疗法(3例)或联合生物制剂治疗(5例);除1例因颅内感染死亡,其余患者病情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7例、复发4例。Logistic回归分析,消化系统病变(OR=4.373,95% CI:1.309~14.614;P=0.017)和血清C4水平升高(OR=1.009,95% CI:1.000~1.018;P=0.043)为神经白塞病危险因素。结论 神经白塞病主要累及脑实质,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治疗有效。临床表现为消化系统病变和血清补体C4水平升高的白塞病患者更易进展为神经白塞病。

  • 综述
  • 万雅兰, 王朝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 21(6): 519-5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1.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特发性震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家族聚集性提示遗传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特发性震颤相关致病基因以及风险或保护基因被发现。不同基因的表达部位和细胞功能也为特发性震颤的发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综述特发性震颤相关基因研究进展,以为临床研究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