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2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2-25
  

  • 全选
    |
    目录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 20(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本期导读
  •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 20(2): 71-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0.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脑胶质瘤免疫研究进展
  • 张一鸣, 于圣平, 刘沛东, 李涛, 张亮, 解杨, 李佳博, 张锦浩, 樊晓光,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 20(2): 73-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0.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呈侵袭性生长,临床难以治愈。近10余年来,手术切除联合同步放化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策略取得一定进展,但疗效仍不甚理想,可能与胶质瘤细胞免疫原性较低和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有关。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与胶质瘤细胞及其他激增细胞共同竞争营养物质,竞争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又可影响免疫细胞分化和功能。本文拟对近年来有关胶质瘤代谢调控与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研究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和胶质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刘芃昊, 王裕, 马文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 20(2): 79-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0.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脑肿瘤预后差且治疗困难,为患者和医疗系统带来巨大负担。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是最大范围手术切除辅助放化疗,尽管免疫治疗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但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独立性和肿瘤微环境的特殊性,脑肿瘤免疫治疗仍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近期出版并翻译的《脑肿瘤免疫治疗及转化研究》进行概述,全面展示近年该领域的重要成果,在吸取研究经验的同时总结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探索脑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支持。

  • 王海洋, 董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 20(2): 86-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0.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胶质瘤干细胞及其微环境是支持胶质瘤发生、恶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将其作为包括免疫治疗在内的各项治疗策略的靶点有望提高疗效。单克隆抗体可通过特异性识别胶质瘤干细胞标志物,靶向并抑制其生物学活性;胶质瘤干细胞中肿瘤相关基因变异,使溶瘤病毒选择性复制,裂解胶质瘤干细胞,抑制肿瘤生长;过继转移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经体外激活、回输后可直接靶向胶质瘤干细胞相关抗原,发挥抗肿瘤作用;树突状细胞疫苗通过胶质瘤干细胞mRNA致敏,发挥靶向激活抗胶质瘤干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胶质瘤干细胞活化性配体表达水平升高且低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分子,针对此特点,自然杀伤细胞可以较好地发挥抗肿瘤作用。胶质瘤干细胞微环境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在免疫逃逸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对这些免疫检查点进行干预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靶点。靶向胶质瘤干细胞的免疫治疗策略虽在不同程度上显示出一定疗效,但远未成熟,尚待持续深入探究。

  • 丁骁杰, 陈弟, 唐超, 姚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 20(2): 96-1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0.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脑胶质瘤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尤以胶质母细胞瘤预后最差。近年来,靶向免疫检查点的免疫治疗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展现出良好疗效,成为胶质瘤药物治疗领域的潜在突破口,受到国内外神经外科和神经肿瘤科医师的关注。通过综述免疫检查点分子及抑制剂临床研究进展,介绍免疫治疗在胶质瘤领域的研究现状,以期对我国胶质瘤免疫治疗后续临床研究设计和开展提供参考。

  • 曹军, 程也, 巴特尔, 凌锋, 林庆堂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 20(2): 105-1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0.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是经基因工程改造的T细胞,能够表达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肿瘤细胞。CAR-T细胞激活后可通过其细胞毒性杀灭肿瘤细胞,已在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获得成功,临床研究也初步显示该疗法对胶质母细胞瘤同样具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良好,但可影响胶质母细胞瘤中T细胞的富集和功能。本文拟就CAR-T细胞疗法在胶质母细胞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挑战与展望进行综述。

  • 刘鸿宇, 余新光, 陈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 20(2): 111-1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0.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恶性胶质瘤是侵袭性最强的原发性脑肿瘤,预后极差,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仅14.6个月,因此迫切需要探寻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溶瘤病毒疗法属于免疫治疗,以病毒特异性感染肿瘤细胞并通过释放病毒后代进而诱导肿瘤细胞溶解为特点。目前临床前研究业已证实溶瘤病毒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溶瘤病毒疗法进行综述。

  • 刘鸿宇, 沈少平, 杨霖, 余新光, 陈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 20(2): 119-1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0.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胶质母细胞瘤是成人最常见、最致命的原发性脑肿瘤,各种有希望的化疗方案、靶向治疗方案相关临床试验竞相开展,替莫唑胺仍是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线化疗药物。尽管采用最大限度手术切除辅助同步放化疗和替莫唑胺化疗的标准治疗方案,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位生存期仅14.6个月。树突状细胞是已知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在固有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是多种肿瘤免疫治疗的主要载体。目前已开展多项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试验,本文对其研究进展、应用前景和挑战进行综述。

  • 聂梦林, 邱晓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 20(2): 127-1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0.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胶质母细胞瘤是成人最常见的脑部恶性肿瘤,预后不良。与其他实体肿瘤相比,胶质母细胞瘤有其特殊的肿瘤免疫学特性,因此靶向免疫检查点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PD1/PDL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应用尚未明确。对于胶质母细胞瘤这样的免疫“冷肿瘤”而言,放射治疗可以提高其免疫原性,通过从放射治疗影响胶质母细胞瘤微环境、自然杀伤T细胞免疫状态、免疫细胞激活过程这三方面探寻放射治疗支持免疫治疗的证据,以及探讨如何调整放射治疗方案,以达到与免疫治疗配合的最优策略。

  • 陈磊,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 20(2): 136-1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0.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某些原发性或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大动脉炎可造成颅内血管病变,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可造成边缘性脑炎、自身免疫性垂体炎等,免疫系统功能缺陷患者易罹患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和恶性淋巴瘤等。但很多神经外科免疫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乏诊断“金标准”,部分神经外科免疫相关疾病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脑病、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等存在发病率低、临床误诊率高等特点。本文通过对相对常见的神经外科免疫相关疾病病理生理学、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治疗进行简要阐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