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莹,陈园园,顾卫红,王国相,马惠姿,李丽林,王康,金淼,段晓慧
研究背景 亨廷顿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舞蹈样动作、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及精神症状,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尾状核和大脑皮质萎缩。其致病基因IT15 定位于4p16.3,由67 个外显子组成编码亨廷顿蛋白,在其第1 个外显子内存在一段多态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正常范围为6 ~ 35 次、异常36 ~ 250 次。亨廷顿病多于成年期发病,具有外显不完全和延迟外显现象,而青少年型亨廷顿病临床较为少见。本研究针对一例少年期发病的亨廷顿病患者临床表型及其家系IT15 基因CAG 重复动态突变特征进行细致分析。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方法,对115 例临床拟诊为亨廷顿病家系的先证者进行IT15 基因CAG 重复次数分析,经pMD18-T 载体克隆测序验证部分阳性或携带中间重复等位基因的样本。结果 经基因分析共发现109 例患者携带异常扩展的IT15 基因CAG 重复序列,其中一例为少年期发病患者,临床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运动功能减退为首发症状,其父母临床表型正常。基因片段分析显示,患者IT15 基因CAG 重复次数为15/68 次;其父母分别为17/37 次和15/17 次。结论 (1)少年期发病的亨廷顿病与成年型临床表型不同,后者临床表现以舞蹈样运动、智能减退和精神异常为主,而少年型患者大多以认知功能障碍发病。(2)IT15 基因扩展CAG 重复序列在代间传递过程中会出现动态突变,引起发病年龄逐代提前,症状加重,即遗传早现。该家系患者之父携带中间等位基因37 次重复,遗传给患者成为68 次重复,在代间传递过程中发生了大幅度扩展,使CAG 三核苷酸重复次数增加了31 次,提示重复序列在父系遗传更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