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综述
  • 综述
    展鹏;刘新泳
    2008, 43(16): 1201-1207.
    目的综述了近年来RNA干扰技术在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中的作用靶点。方法以近几年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为依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结果与结论目前RNA干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HIV复制周期中的多个环节。RNAi不但可以靶向HIV基因组,而且可以通过降低多个与HIV复制密切相关且宿主非必需性的细胞因子的表达达到抑制HIV的目的。RNAi在抗HIV领域的广泛应用,必将成为解决病毒耐药性的问题、进而攻克艾滋病的有力武器。
  • 综述
    饶跃峰;郑飞跃;张幸国
    2008, 43(16): 1207-1210.
    目的从免疫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发病机制。方法查阅近年相关研究,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DILI的遗传特异性和普遍的不良预后情况使得DILI成为药物研发中的最重要的安全性问题之一;同时,DILI也是许多上市药物撤出市场的主要原因。DILI最初是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直接肝毒性作用引起的。肝实质细胞的损伤激活免疫细胞,促使其释放炎症因子或肝毒性介质,并可启动针对药物相关性抗原的免疫应答。结论肝脏免疫系统独特的成分和反应特性是揭示DILI发生机制的基础,只有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了解这些基础,才能对DILI作出有效的预测和防治。
  • 论著
  • 论著
    赵梦丹;杨峰亮;陈坚;虞和永
    2008, 43(16): 1211-1213.
    目的考察并确定多聚乙烯亚胺(PEI)最佳的体外细胞转染条件,评价PEI作为基因转染试剂的可行性。方法以MTT法检测不同相对分子质量PEI的细胞毒性。以PEI为载体,在不同的N/P比值条件下,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人Ⅱ型肺上皮A549细胞,以荧光显微镜及荧光分光光计系统检测其转染效率。结果相对分子质量为25×103的PEI,当N/P比值为10时,其转染效率最高。结论PEI是一种价格低廉、低毒性、高效率的基因转染载体,可应用于体内外基因治疗。
  • 论著
    张朝凤;金军;张勉
    2008, 43(16): 1214-1217.
    目的为系统研究千里光属药用植物的活性或毒性成分,对菊状千里光(Senecio laetus Edgew.)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体积分数为90%乙醇热回流提取,分别采用溶剂萃取和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等方法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常数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总生物碱部位分得3个化合物:奥索千里光碱(1)、千里光碱(2)和千里光菲灵碱(3);从非生物碱部位得到4个黄酮类和4个有机酸类化合物: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苷(4)、异鼠李素(5),槲皮素(6),黄颜木素(7),白藓苷A(8)、2-(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3-丙二醇(9)、香草酸(vanillic acid,10)和对羟基苯乙酸(11)。结论化合物9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7和8为首次属内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 论著
    周道年;阮金兰;蔡亚玲
    2008, 43(16): 1218-1220.
    目的研究复叶耳蕨(Arachniodes exili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C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色谱技术对其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柚皮芸香苷(1),芒花苷(2),圣草次苷(3),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4),5,7-二羟基色原酮-7-O-芸香糖苷(5)和5,7-二羟基色原酮(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 论著
    季宇彬;蔡林;陈晓光
    2008, 43(16): 1221-1227.
    目的研究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Z)与维A酸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阐明PPARγ激活后的抗肿瘤作用以及相关机制。方法MTT法检测ROZ、维A酸及两者联合应用对MCF-7细胞生长的作用。用荧光染料Hochest33342对细胞单染观察MCF-7细胞凋亡形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CF-7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药物对MCF-7细胞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ROZ对MCF-7细胞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与维A酸合用后能显著抑制MCF-7细胞增殖,且两者呈协同作用(q>1.15)。维A酸能增强ROZ的凋亡诱导作用,表现为核碎裂和核固缩的细胞增多。流式细胞术分析二者合用可导致G1期细胞周期阻滞,S期细胞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OZ可促进PPARγ、P53、Erk1/2、p-ERK1/2及JNK的表达,抑制ERα、C-myc及p-JNK的表达;与维A酸联合应用时可显著升高PPARγ表达,降低ERα、Bcl-2、C-myc及p-JNK表达的作用增强,并且抑制ERK的磷酸化。结论ROZ与维A酸联合应用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具有协同作用,可通过对Bcl-2、C-myc、P53、ERα和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而发挥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
  • 论著
    王健康;孟茹松;李忠东
    2008, 43(16): 1228-1233.
    目的研究力达霉素辅基蛋白(idamycin apoprotein,LDP)对肿瘤细胞是否有结合作用,并考察这种结合作用与肿瘤有关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用异硫氰酸荧光素酯(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与LDP进行偶联,以荧光显微镜观察此偶联物对临床常见肿瘤的荧光染色情况,按荧光强弱程度将着色结果分成阳性、可疑、阴性3级。以免疫组化法观察肿瘤生物学指标如ER,P53,Bcl-2表达情况,并将结果也分成阳性、可疑、阴性3级。以Kappa一致性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性检验判断相关性。结果仅部分乳腺癌显示阳性荧光着色:3例乳腺癌冰冻标本中,有2例显示阳性荧光着色;20例确诊的乳腺癌石蜡标本中,荧光染色显示阳性的11例,可疑的4例,阴性的5例。FITC-LDP偶联物对乳腺癌石蜡标本染色结果与ER、P53和Bcl-2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分别经Kappa一致性检验,均有显著意义(P<0.05);与ER染色结果、P53染色结果和Bcl-2染色结果分别经Spearman等级相关性检验,分别呈负相关(P<0.05)、正相关(P<0.05)和无相关(P>0.05)。结论LDP对乳腺癌细胞存在特异的结合作用,这种结合作用与乳腺癌组织上的ER和突变型P53蛋白分别可能存在负相关性和正相关性。
  • 论著
    郑晖;马光瑜;付晓春
    2008, 43(16): 1234-1237.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依赖性学习记忆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CAMP反应序列结合蛋白(ERK-CREB)通路的效应。方法将成年雄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Ⅰ)、抑郁模型组(Ⅱ)、抑郁模型+给药1次组(Ⅲ)、抑郁模型+给药1周组(Ⅳ)、抑郁模型+给药2周组(Ⅴ)和抑郁模型+给药4周组(Ⅵ),每组动物12只,抑郁模型为强迫大鼠游泳。帕罗西汀的剂量为10mg·kg-1,给药方式为灌胃。应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ERK和CREB的磷酸化及总蛋白(p-ERK和ERK,p-CREB和t-CREB)水平。结果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各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E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忆保留实验中,Ⅱ组和Ⅲ组EL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Ⅳ、Ⅴ和Ⅵ组平均EL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用药组EL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呈现缩短趋势;各组空间探索实验和可见平台实验的成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Ⅲ、Ⅳ和Ⅴ组大鼠海马pERK44和pERK42水平显著低于Ⅰ组和Ⅵ组(P<0.05),后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之间ERK44和ERK42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Ⅲ和Ⅳ组大鼠海马p-CRE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Ⅴ和Ⅵ组大鼠海马p-CRE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t-CREB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帕罗西汀长期用药明显改善抑郁模型大鼠长时记忆的损害,逆转抑郁模型大鼠海马降低的ERK和CREB磷酸化水平。
  • 论著
    徐晓虹
    2008, 43(16): 1238-1242.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雌激素剥夺小鼠学习记忆和突触结构的影响。方法卵巢摘除(Ovx)或假手术(Sham)后一周,雌性小鼠给予4周的葛根素(Pur,40,120mg·kg-1,ip)或苯甲酸雌二醇(EB,4μg·d-1,sc)治疗。分别用Morri′s水迷宫和穿梭箱检测小鼠的空间记忆和主动回避行为;通过制备超薄切片电镜观测学习记忆相关脑区海马CA1和前皮层的突触超微结构变化。结果Ovx小鼠经120mg·kg-1 Pur治疗后,在水迷宫中搜寻平台的平均路径显著缩短(P<0.05),主动逃避电击的次数明显增多(P<0.01)。同时,葛根素增加Ovx小鼠海马和前皮层的突触后密度(PSD)厚度,并减小突触间隙宽度,但对突触界面曲度、突触活性带长度没有明显作用。结论长期Pur治疗可通过影响海马和前皮层突触结构改善雌激素剥夺小鼠的记忆损伤。
  • 论著
    赵淑欣;吕娟丽;章俊麟;姜娟;王坚成;崔征;张强
    2008, 43(16): 1243-1247.
    目的制备9-硝基喜树碱(9-nitrocamptothecin,9-NC)自乳化微乳(自微乳),并考察其对9-NC内酯型的体内外保护效应。方法以油酸乙酯为油相,Cremophor EL或Tween 80为乳化剂,PEG-400和无水乙醇为助乳化剂,制得2种9-NC自微乳。以9-NC溶液剂为对照,考察自微乳对9-NC内酯型结构的体内外保护效应。结果分别以Cremophor EL和Tween 80为乳化剂的自乳化油(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20∶40∶40)在稀释倍数为20倍的水相中均可自发形成O/W型微乳液(9-NCME-C或9-NCME-T),粒径分别为(30.2±4.6)和(21.8±4.2)nm,Zeta电位分别为-(2.9±0.7)和-(8.1±0.9)mV,且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与溶液剂(9-NCSol)相比,微乳能显著降低内酯型水解开环转变为羧酸盐型的速度,有利于提高体内9-NC活性结构(内酯型)的比例。大鼠静脉注射微乳(9-NCME-C和9-NCME-T)和溶液剂(9-NCSol)后血浆中内酯型9-NC的AUC0-∞分别为23072.24,20676.33和8954.97μg·min·L-1。结论自微乳对9-NC内酯型具有显著的体内外保护效应。
  • 论著
    马宗会;樊在霞;聂华丽;朱利民
    2008, 43(16): 1248-1251.
    目的研究他莫昔芬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放性能。方法通过向明胶溶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的单凝聚方法制备了他莫昔芬微胶囊;观测其形态、尺寸,鉴别其组分,测定他莫昔芬含量、包封率和回收率,并进行体外释放实验。结果他莫昔芬与明胶的质量比为1∶2,明胶溶液浓度为5%,体系pH值为3.6,以30%硫酸钠溶液为稀释液时能得到他莫昔芬/明胶微胶囊;光学显微镜观察可见得到的微胶囊具有很好的圆形形态,微胶囊的平均包封率为87.12%,他莫昔芬平均含量为29.04%,平均粒径尺寸为16.79μm。并对微胶囊在模拟胃液和肠液的释放特征进行模拟,体外释放曲线都符合一级动力学释放规律,完全释放时间可达12h以上。结论以他莫昔芬为囊心、明胶为囊材能够制得具有良好的圆形形态和较好缓释效果的他莫昔芬/明胶微胶囊。
  • 论著
    李国锋;黄蓓蓓;腊蕾;任非;李青
    2008, 43(16): 1252-1256.
    目的观察低浓度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蓖麻油,Labrasol和聚山梨酯80对肠黏膜P-gp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体外扩散池法评价罗丹明123(R123)经空肠、回肠和结肠黏膜的经时经吸收方向和分泌方向的透过量和透过系数(Papp),并测定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对R123和荧光素钠(CF)经肠黏膜透过性的影响。R123和CF在接受室中的浓度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R123经肠道黏膜的透过性存在部位差,即以空肠、回肠和结肠的次序透过性依次减少。另一方面,R123经肠道分泌方向的透过性显著地高于其吸收方向的透过性。低浓度的CEL和Labrasol可显著增强R123经吸收方向的透过性,减少经分泌方向的透过性;而低浓度的聚山梨酯80可显著增强R123经吸收方向的透过性,但对经分泌方向的透过性无显著影响。但实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对CF的肠道转运没有影响。结论低浓度的聚氧乙烯蓖麻油、Labrasol和聚山梨酯80可通过对P-gp功能的抑制而用于改善受P-gp介导药物的吸收,有望提高此类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 论著
    封宇飞;吕俊玲;宋丽洁;李可欣;孙春华
    2008, 43(16): 1257-1259.
    目的研究盐酸阿比朵尔胶囊剂、片剂与参比胶囊剂相对生物等效性。方法24名健康志愿者按拉丁方设计分成3组,单剂量三交叉po 600mg盐酸阿比朵尔胶囊剂、片剂或参比制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阿比朵尔的浓度,计算3种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3者的实测tmax分别为(1.74±0.86),(1.60±1.22)和(1.66±1.21)h,实测ρmax分别为(1031.24±405.55),(1101.32±530.17)和(1143.25±635.86)μg·L-1。梯形法计算AUC0-t分别为(7653.93±2880.87),(8087.31±3162.71)和(8126.53±3911.13)μg·h·L-1t1/2分别为(13.10±4.13),(13.00±3.97)和(13.80±4.30)h。盐酸阿比朵尔胶囊剂、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9.1±21.5)%,(105.8±39.8)%。结论经统计学分析,3者具有生物等效性。
  • 论著
    哈娜;杜智敏;刘世萍
    2008, 43(16): 1260-1263.
    目的研究布洛芬颗粒剂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昼夜节律特征。方法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将2组大鼠分别于9:00时和21:00时单次灌胃给予布洛芬颗粒剂50mg·kg-1,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布洛芬颗粒剂不同时间给药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均符合一级消除动力学特征,药-时曲线拟合均为二房室模型。大鼠在暗期对布洛芬颗粒剂吸收快,达峰时间短;代谢快,消除半衰期短;峰浓度明显低于明期。结论大鼠在不同时间给予布洛芬颗粒剂,药动学参数存在昼夜节律的差异。
  • 论著
    许东航;高建青;梁文权;赵永星
    2008, 43(16): 1264-126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法测定K562/DOX(doxorubicin-resistant K562 cells,耐多柔比星K562细胞)细胞核多柔比星浓度。方法分离K562/DOX细胞核,多柔比星浓度测定采用Diamond C18色谱柱,甲醇-水-醋酸(50∶50∶0.2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5℃,荧光检测,激发波长497nm,发射波长555nm,以盐酸柔红霉素为内标。结果细胞核中多柔比星浓度在5.0~5000.0μg·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8.55%~100.84%(RSD1.77%~3.27%),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15%,最低检测浓度为5.0μg·L-1。结论该方法简单、方便,检测限低,精确度和回收率良好,可用于多药耐药肿瘤细胞内多柔比星浓度的胞内动力学研究。
  • 论著
    刘雅茜;王梦月;史海明;孙启时;李晓波
    2008, 43(16): 1268-1271.
    目的建立甘草及其3种炮制品中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和甘草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炮制前后5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依利特Hypersil ODS色谱柱,乙腈-3%乙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6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5℃,对甘草、炙甘草、蜜润甘草、清炒甘草中的5种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和甘草酸分别在0.47~15.04μg(r=0.9996),0.13~4.16μg(r=0.9995),0.11~3.52μg(r=0.9999),0.13~4.16μg(r=0.9998),0.53~16.96μg(r=0.9990)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100.8%,99.7%,100.5%和99.6%,RSD分别为0.4%,1.8%,1.5%,2.1%,1.9%。测定甘草及其3种炮制品中5种活性成分的结果表明,除甘草苷含量蜜炙甘草高于蜜润甘草外,5种成分在4种样品中的含量依次为清炒甘草>生甘草>蜜润甘草>蜜炙甘草。结论炮制对甘草5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有明显影响;本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甘草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
  • 论著
    白璐;李明铭;赵春杰;马童童
    2008, 43(16): 1272-1274.
    目的建立HPLC测定伊曲康唑人血浆中浓度和评价伊曲康唑分散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po分散片及胶囊2种伊曲康唑制剂(各含伊曲康唑0.1g)后测定不同时间血药浓度,采用Kroma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水(78∶2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63nm,检测器灵敏度0.01AUFS,20μL定量环进样。结果受试制剂伊曲康唑分散片和参比制剂伊曲康唑胶囊中伊曲康唑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达峰时间为(3.89±0.32)和(3.94±0.24)h,达峰时药物浓度为(1601.12±151.03)和(1678.74±200.37)μg·L-1,消除相半衰期为(16.50±1.80)和(16.43±1.35)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72为(21194.89±2604.04)和(21795.72±2657.52)μg·h·L-1,AUC0-∞为(22418.87±2921.60)和(23060.62±2865.28)μg·h·L-1。结论2种伊曲康唑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 论著
    李立威;程志刚;马学功
    2008, 43(16): 1275-1277.
    目的研究溴他西尼的合成。方法以3-溴苯胺为起始原料,经过成环、氧化、扩环等反应得到目标产物。结果用该合成路线得到溴他西尼,纯度≥99%,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确证,总收率为12.4%,高于文献报道收率(4.8%)。结论本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质量易控制、转化率高等优点。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张谦;徐小薇
    2008, 43(16): 1278-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