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田利颖, 李明杰, 杨建华, 胡君萍
目的 研究荒漠肉苁蓉中有效成分在不同月份的积累规律,为荒漠肉苁蓉采收、产地加工和质量控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集2023年4~12月荒漠肉苁蓉样品54批,建立同时测定荒漠肉苁蓉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管花苷A、异毛蕊花糖苷、金石蚕苷和京尼平苷等6个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并对54批药材进行含量测定,分析其含量变化趋势。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分别采用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式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对54批荒漠肉苁蓉药材进行鉴别和分类。结果 所建立的HPLC方法能够使样品中的6个成分达到良好分离,苯乙醇苷类成分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管花苷A、异毛蕊花糖苷含量随着药材开花在4~8月逐渐减少,在9~12月逐渐增高,而金石蚕苷含量在盛花期达到最高;环烯醚萜类成分京尼平苷在11~12月含量高于其他时期。从HCA和PCA分析中可发现54批荒漠肉苁蓉样品可明显区分为4类,其中春季采收期药材全部聚为一类,为伸长期(4~5月),主要特征为松果菊苷的含量较高;秋季采收期样品聚为一类,为裂果期(9~10月),主要特征为毛蕊花糖苷的含量较低;盛花期(6~8月)样品大部分聚为一类;所有休眠期(11~12月)样品聚为一类,主要特征是京尼平苷的含量较高,显示荒漠肉苁蓉药材在不同生长期成分含量有明显的差异。从OPLS-DA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是区分不同生长期贡献较大的两种成分,可作为评价荒漠肉苁蓉药材质量的指标性成分,从而进一步对不同生长期进行区分。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HPLC方法准确度良好,结合化学计量分析,可用于区分不同月份荒漠肉苁蓉药材质量的差异性,为其采收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