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已于2017 年发表并受到广泛关注,主要根据脑血管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变血管、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并发症等分为13 种类型。本文对修订和新增的内容进行解读,以期深入理解该分类含义并指导临床实践。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是颈动脉血管内治疗后发生的一种罕见但病死率极高的并发症,可发生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或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本文拟对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发生机制、诊断标准、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概述。
目的 系统评价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以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以vertebral artery、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stents、drug-eluting stents、self expandable metallic stents,以及椎动脉、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支架、再狭窄、危险因素等中英文词汇,计算机检索1966 年1 月1 日-2017 年3 月30 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SCOPUS)、Cochrane 图书馆,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发表的关于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采用Newcastle-Ottawa 量表和Stata 12.0 统计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 分析。结果 共获得3468 篇中英文文献,经剔除重复和不符合纳入标准文献,最终纳入11 项临床研究共440 例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和912 例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无支架内再狭窄患者。Meta 分析显示,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患者吸烟史(OR = 2.179,95%CI:1.373 ~ 3.458;P = 0.001)、金属裸支架(OR = 2.072,95%CI:1.560 ~ 2.753;P = 0.000)和药物洗脱支架(OR = 0.483,95%CI:0.363 ~ 0.641;P = 0.000)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吸烟史和使用金属裸支架是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使用药物洗脱支架是保护因素。由于受到所纳入研究的限制,上述结论可能存在偏倚,尚待开展更多研究验证上述危险因素与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联性。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皮质激活模式和功能重组改变。方法 采用fMRI观察22 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对指运动任务时的运动皮质激活模式和功能重组改变,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Fugl-Meyer上肢评价量表(FMA-UE)评价上肢运动功能,神经电生理学监测静息运动阈值。采用Spearman 秩相关分析探讨兴趣区激活强度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神经电生理学的相关性,动态因果模型分析对指运动时双侧大脑半球间和大脑半球内有效连接。结果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患侧对指运动主要表现为患侧初级运动皮质、运动前区皮质和双侧辅助运动区激活,同时伴健侧运动前区皮质、后顶叶皮质和双侧小脑半球少量激活;健侧对指运动主要表现为健侧初级运动皮质、运动前区皮质和辅助运动区激活,同时伴患侧辅助运动区、顶下小叶少量激活。患侧初级运动皮质激活强度值与神经功能(NIHSS 评分)呈负相关(rs = -0.452,P = 0.035)、与上肢运动功能(FMA-UE 评分)呈正相关(rs = 0.543,P = 0.009),患侧感觉运动皮质激活强度值与患侧静息运动阈值呈正相关(rs = 0.718,P = 0.001)。在动态因果模型所示优势模型中,双侧初级运动皮质间存在双向负性有效连接;健侧辅助运动区对健侧初级运动皮质存在负性有效连接,对患侧初级运动皮质存在正性有效连接;患侧辅助运动区对健侧辅助运动区存在正性有效连接。健侧初级运动皮质对患侧初级运动皮质的有效连接强度值与上肢运动功能(FMA-UE 评分)呈负相关(rs = -0.461,P = 0.047),健侧辅助运动区对健侧初级运动皮质的有效连接强度值与上肢运动功能(FMA-UE 评分)呈正相关(rs = 0.533,P = 0.041)。结论 fMRI 结合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评价及神经电生理学监测可以有效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皮质激活模式和功能重组改变,为理解脑卒中运动障碍和功能重组以及进行康复治疗提供指导。
目的 总结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以及抗凝治疗联合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与结果 22 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头痛(90.91%,20/22),亦可见意识障碍、癫痫发作和中枢神经系统局灶性体征。12 例(54.55%)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14 例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9例(9/14)颅内压升高,常规和生化无特征性变化。头部CT 和(或)MRI、CTV 和(或)MRV 显示,22 例均有静脉窦血栓直接征象(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直窦、皮质静脉扩张),13 例(59.09%)存在脑实质损害(脑出血、脑梗死、脑白质异常),2 例(9.10%)发生蛛网膜下隙出血,1 例(4.55%)发生硬膜下血肿。DSA 显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部位为上矢状窦13 例(59.09%)、横窦17 例(77.27%)、乙状窦14 例(63.64%)、下矢状窦2 例(9.10%)、直窦4 例(18.18%)、大脑大静脉1 例(4.55%)、颈内静脉1 例(4.55%),其中9 例(40.91%)存在2 个静脉窦血栓、8 例(36.36%)存在3 个或以上静脉窦血栓。予肝素钠静脉滴注或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以及华法林口服抗凝治疗数天,症状未见缓解或进行性加重,21 例(95.45%)再予尿激酶静脉窦内或动脉溶栓治疗。共住院13 ~ 59 d,平均(25.70 ± 12.18)d,改良Rankin 量表评分0 ~ 1 分13 例(59.09%)、2 分4 例(18.18%)、3 ~ 4 分5 例(22.73%),治疗总有效率为77.27%(17/22)。结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常存在多个静脉窦血栓或深静脉血栓及脑实质损害,对于抗凝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联合溶栓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两种治疗方法在颅内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共53 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分别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7 例)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26 例),术后复查DSA 确认畸形血管团切除和栓塞情况,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1 个月采用Glasgow 预后分级(GOS)评价临床预后。结果 27 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26 例畸形血管团消失,治愈率达96.30%(26/27);术后遗留肢体运动障碍2 例(7.41%)、神经功能障碍1 例(3.70%)、癫痫持续状态1 例(3.70%),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4.81%(4/27);术后1 个月GOS 评分5 分15 例(55.56%)、4 分10 例(37.03%)、3 分2 例(7.41%),预后良好率为92.59%(25/27)。26 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中8 例首次栓塞后畸形血管团消失,治愈率为30.77%(8/26);术后遗留肢体运动障碍2 例(7.69%)、神经功能障碍2 例(7.69%),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5.38%(4/26);术后1 个月GOS 评分5 分17 例(65.38%)、4 分7 例(26.92%)、3 分2 例(7.69%),预后良好率为92.31%(24/26)。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是颅内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Puerto Rico 评分≤ 3 分的患者,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疗效;对于复杂颅内动-静脉畸形,采取多次、分期介入栓塞或介入栓塞+ 放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目的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比较经远外侧入路和经乙状窦前入路显露下斜坡的三维解剖结构显露情况。方法 在虚拟现实系统中输入15 例(30 侧)尸头的CT 和MRI影像数据构建颅后窝三维解剖模型。选择双侧颈静脉结节前缘和咽结节三点为标记点确定平面,平面以下斜坡区域为下斜坡,平面与斜坡相交曲线前缘为颅底显露标记点。枕髁关节面后缘和乳突尖部分别为经远外侧入路和经乙状窦前入路的开颅标记点,采用直径1 cm 圆柱模拟手术路径,圆柱轴线经过开颅标记点。圆柱颅底侧底面圆上缘位于上述颅底显露标记点。采用配对t 检验比较两种手术路径中解剖结构显露情况。结果 经远外侧入路位于枕骨大孔外侧缘,经过小脑半球腹侧、脑干外侧、颈静脉球内侧、副神经外侧和下部,到达下斜坡,包含舌下神经;经乙状窦前入路由乳突尖部开始磨除岩骨,经过颈静脉球下缘,通过乙状窦前部,位于副神经下部,于枕骨大孔外侧缘经过舌下神经,到达脑干前部下斜坡。在以下斜坡为显露终点的两种手术路径的比较中,经乙状窦前入路手术路径[(4629.80 ± 81.00)mm3 对(2622.60 ± 72.58)mm3;t = 91.532,P = 0.000]和路径中包含舌下神经[(10.15 ± 0.17)mm3 对(7.15 ± 0.20)mm3;t = 52.413,P = 0.000]的体积大于经远外侧入路,经远外侧入路去除骨性结构的体积大于经乙状窦前入路[(2362.90 ± 80.18)mm3 对(1851.60 ± 63.62)mm3;t = 25.714,P = 0.000]。结论 经远外侧入路和乙状窦前入路经过舌下神经时,通过去除部分颅底骨性结构有助于避开小脑和脑干显露下斜坡。
目的 探讨发生于鞍区和鞍上的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1 例鞍区和鞍上脑室外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女性患者,27 岁,临床表现为反复头痛伴双眼视物模糊5 个月。头部MRI显示鞍区和鞍上占位性病变,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或低混杂信号,扩散加权成像呈稍高信号,界限清晰,正常垂体结构显示不清。临床诊断为垂体腺瘤,行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视神经减压术,手术全切除肿瘤。组织学形态可见肿瘤细胞呈弥漫浸润性生长,部分区域可见神经毡背景;肿瘤细胞大小和形态相对一致,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腻深染,未见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肿瘤细胞胞核表达神经元核抗原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胞核和胞质表达钙视网膜蛋白,胞质表达突触素、嗜铬素A、上皮钙黏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胞核局灶性表达S-100 蛋白,胞质局灶性表达神经微丝蛋白、细胞角蛋白8 和波形蛋白;Ki-67 抗原标记指数约为3%。网织纤维染色呈阴性。基因检测可见肿瘤细胞无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无1p/19q-共缺失。最终病理诊断为脑室外神经细胞瘤(WHOⅡ级)。结论 鞍区和鞍上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临床极为罕见,组织学形态与发生于脑室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相似,表现为肿瘤弥漫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形态较一致,胞核圆形,可见神经毡背景和“树枝”状薄壁毛细血管。应注意与垂体腺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透明细胞型室管膜瘤等相鉴别。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情感失禁(PESI)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记录162 例脑卒中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既往史(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饮酒史)、脑卒中家族史,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行头部CT 和(或)MRI 检查明确脑卒中类型、病灶部位和病灶数目;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 版中文版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项评价抑郁程度,House 诊断标准诊断脑卒中后情感失禁。单因素和多因素后退法Logistic 回归分析筛查脑卒中后情感失禁的相关危险因素,Spearman 秩相关分析探讨脑卒中后情感失禁与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结果 162 例患者中12 例诊断为脑卒中后情感失禁,发生率为7.41%。脑卒中后情感失禁组年龄<60 岁比例高于(P = 0.045)、吸烟比例低于(P = 0.036)非PESI组。单因素和多因素后退法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60 岁是脑卒中后情感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4.000,95%CI:1.149 ~ 13.924;P =0.029)。12 例脑卒中后情感失禁患者中10 例并发脑卒中后抑郁,共病率为83.33%;Spearman 秩相关分 析显示,脑卒中后情感失禁与脑卒中后抑郁呈正相关(rs = 0.305,P = 0.000)。结论 脑卒中后情感失禁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情感障碍,易发生于年龄< 60 岁的患者。
目的 探讨劳拉西泮对行脊膜瘤切除术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和焦虑情绪的缓解作用。方法 共106 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脊膜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劳拉西泮组(53 例)和对照组(53 例),劳拉西泮组于手术前一晚和术后6 h 服用劳拉西泮0.50 mg、对照组于手术前一晚和术后6 h 服用复合维生素B,分别于术前和术后48 h 采用McCormick 神经功能分级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脊髓功能和焦虑情绪,术后48 h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伤口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均于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并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一例发生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均不同程度恢复,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劳拉西泮组患者术后48 h SAS 评分降低(P = 0.000);与治疗前相比,术后48 h 劳拉西泮组患者SAS 评分降低(P = 0.000)。劳拉西泮组患者术后48 h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5.40 ± 1.24)分对(7.15 ± 1.12)分;t = 7.593,P = 0.000]。结论 脊膜瘤切除术患者术前和术后应用劳拉西泮抗焦虑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术后伤口疼痛。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神经变性病,其典型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神经炎性斑(亦称老年斑)和tau 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常累及胆碱能系统,其中丁酰胆碱酯酶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与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丁酰胆碱酯酶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