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1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4-04-25
  

  • 全选
    |
    目录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论
  • 王军, 张莹, 郑妍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271-2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莹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274-2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神经影像学全球性研究计划
  • 齐志刚, 李坤成, 王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277-2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鉴于阿尔茨海默病给现代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巨大经济和心理压力,对其进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具有重大经济与社会意义。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作为目前国际上开展的最为成功的多中心、跨学科纵向研究,已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本文简单介绍该项研究计划,希望对国内同行有所借鉴。
  • 专题综述
  • 邓钰蕾, 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281-2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重点对2013 年阿尔茨海默病及痴呆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热点进行介绍,包括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生物学标志、治疗等内容。
  • 王雁, 王文昭, 赵忠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286-2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临床表现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缓慢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主要依靠量表。本文拟就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之通用量表和专用量表,以及显著影响生活质量的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如抑郁和焦虑、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和疲劳相关量表进行概述,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 神经心理学
  • 王秀, 杨宁, 何叶, 张喆, 朱幸婷, 董昊铭, 侯晓晖, 李会杰, 左西年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291-2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背景 近20 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fMRI 技术研究海马结构与功能,以揭示海马功能与记忆力之间的关系。对正常人海马结构与功能毕生变化曲线的研究和建模,是监测个体发育情况和辅助预测相关疾病的关键环节,能够反映正常人脑自然变化的普适性结构变量(即体积),以及反映功能活动的指标低频振荡振幅、分数低频振荡振幅和局部功能一致性。方法 采用fMRI 技术,通过连接组计算机系统对125 例7 ~ 85 岁正常个体的海马体积、低频振荡振幅、分数低频振荡振幅和局部功能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 双侧海马体积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减小(校正后Ps = 0.000),左侧海马低频振荡振幅(校正后P = 0.034,β = - 0.314)、分数低频振荡振幅(校正后P = 0.059,β = - 0.687)和局部功能一致性(校正后P = 0.005,β = - 0.330)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及负相关趋势。结论 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人毕生发展过程中海马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 痴呆相关疾病神经影像学研究
  • 赵铮, 杨延辉, 卢春明, 周爱红, 李坤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298-3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语义性痴呆患者灰质和白质结构变化,提高对其病理改变和发生机制的认识。方法 采用3.0T MRI 扫描仪对16 例语义性痴呆患者和17 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全脑扫描,扫描序列包括三维高分辨力结构像和扩散张量成像(DTI)。通过专业统计软件分别对全脑灰质密度和白质纤维束部分各向异性(FA)值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全脑灰质密度(P < 0.001,Voxel > 338)和白质纤维束FA 值(P < 0.005,Voxel > 103)。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语义性痴呆组患者双侧颞叶,特别是颞极表现为灰质密度显著降低,以左侧大脑半球额颞顶叶灰质密度减低区域更为广泛,包括左侧颞下回、缘上回、顶下回和额中回;同时双侧颞叶白质纤维束FA 值显著降低,包括双侧钩束、左侧扣带(海马)纤维和双侧下额枕束。白质纤维束FA 值分析结果与VBM 法所显示的灰质密度在解剖学上呈现极高的一致性。结论 本研究在体揭示了语义性痴呆的病理学和解剖学基础,为理解语义性痴呆的病理学机制提供了客观佐证。
  • 崔瑞雪, 牛娜, 张颖, 袁晶, 李方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303-3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痴呆患者基于像素水平的脑代谢图型特点。方法 对最终临床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20 例)、额颞叶痴呆(20 例)、路易体痴呆(10 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7 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3 例)、皮质基底节变性(1 例)和多系统萎缩(1 例)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18F-FDG PET 显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描述各种神经变性疾病脑代谢降低区域和程度。结果 SPM 分析表明,各种神经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18F-FDG PET 显像均表现为皮质代谢降低,但其代谢图型变化明显不同:阿尔茨海默病组以双侧颞顶叶和额叶皮质代谢降低为主,基本感觉运动皮质、枕叶、基底节和丘脑活性保留;额颞叶痴呆组额叶和颞叶皮质不对称性代谢降低,伴部分顶叶皮质和基底节、丘脑等皮质下核团不同程度代谢降低;路易体痴呆组枕叶、视皮质和双侧颞上回前部代谢降低;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组双侧前额叶背外侧、颞叶前外侧、中脑和双侧尾状核代谢降低;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组左侧额叶Broca 区、左侧颞叶皮质(除左侧颞上回后部)和右侧颞叶内侧皮质代谢降低;皮质基底节变性组双侧中央沟周围额顶叶皮质(右侧显著)、右侧基底节代谢降低;多系统萎缩组双侧小脑背外侧皮质和左侧壳核代谢降低。结论 神经变性疾病所致痴呆在18F-FDG PET 显像中表现出各自特征性脑代谢降低图型,18F-FDG PET 显像有可能成为痴呆鉴别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
  • 郭会映, 孙芳, 张宗军, 张志强, 戚荣丰, 马思懿, 卢光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309-3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扩散张量成像(DTI)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白质微结构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49 例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轻度血管性痴呆(VaD)10 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损害(VCIND)20 例、认知功能正常19 例]DTI 数据并观察皮质下白质微结构改变,分析VaD 组患者DTI 参数与认知功能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VaD 组内侧前额叶、前扣带回、胼胝体干、双侧顶叶、右侧颞叶、双侧眶额叶,以及VCIND 组右侧额下回、右侧海马、双侧楔前叶FA 值减低(均P = 0.000);与VCIND 组比较,VaD 组内侧前额叶、前扣带回、胼胝体、双侧顶叶、右侧颞叶FA 值减低(P = 0.000)。与对照组相比,VaD 组内侧前额叶、胼胝体、双侧顶叶、双侧颞叶、前扣带回,以及VCIND 组双侧楔前叶、右侧海马MD 值升高(均P = 0.000);与VCIND 组相比,VaD 组右侧内侧前额叶、前扣带回、胼胝体干、双侧顶叶、双侧颞叶MD 值升高(均P = 0.000)。VaD 组内侧前额叶FA 值与数字连线测验A 时呈显著负相关(r = - 0.782,P = 0.007),双侧额下回MD 值与数字连线试验A 时程呈显著正相关(r = 0.877,P = 0.001)。结论 DTI对皮质下缺血性认知损害患者白质微结构改变更敏感,能够反映患者认知功能早期异常改变;内侧前额叶白质微结构的改变是影响患者执行能力的重要因素。
  • 杨延辉, 张胜潮, 徐成, 李坤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316-3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散发性Creutzfeldt-Jakob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 例临床诊断为很可能Creutzfeldt-Jakob 病患者临床和MRI 资料,总结其DWI 特征。结果 21 例散发性Creutzfeldt-Jakob 病患者DWI 表现为大脑皮质“飘带”样高信号、尾状核和(或)豆状核高信号。异常信号发生部位以大脑皮质合并基底节区最常见(16 例,76.19%),单纯皮质受累3 例(14.29%)、单纯基底节区受累2 例(9.52%);大脑皮质病灶中以额叶受累最常见(15 例,78.95%),其次依次为顶叶(13 例,68.42%)、颞叶(12 例,63.16%)和枕叶(9 例,47.37%)。与常规MRI 相比,DWI 显示病灶更清晰,病灶部位表观扩散系数值下降。21 例中5 例随访时,DWI 高信号强度和范围有所变化,仅1 例异常信号范围缩小。结论 散发性Creutzfeldt-Jakob 病的DWI 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推荐作为拟诊散发性Creutzfeldt-Jakob病的检查方法。
  • 临床病理报告
  • 廖悦华, 李斌, 李扬, 罗柏宁, 李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322-3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背景 Rosai-Dorfman 病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巨大淋巴结病,是一种主要累及淋巴结的非肿瘤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临床表现为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和体重下降;约40%的患者可同时累及结外组织,但仅有结外病灶而不伴淋巴结病变的结外Rosai-Dorfman 病临床鲜见,影像学检查易误诊为脑(脊)膜瘤或淋巴瘤,组织病理学易与炎症混淆。本文重点探讨椎管内原发性结外Rosai-Dorfman 病的影像学和临床病理学特征,并通过文献复习,分析其诊断要点,以期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与结果 女性患者,25 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双上肢无力、麻木,颈部疼痛3 月余,不伴发热和淋巴结肿大。颈部MRI显示,C3 ~ 6节段椎管内硬脊膜下占位性病变,T1WI等信号、T2WI不均匀低信号,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术中可见病灶位于硬脊膜下,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血运丰富,与硬脊膜关系密切,全切除肿瘤。术后组织病理学观察,纤维组织增生伴大量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也可见灶性中性粒细胞;不规则巢团状或片状分布的“浅染区”内可见呈簇状或弥漫片状分布的胞质空亮的大多角形细胞,体积巨大,胞质丰富,嗜酸性或淡染,胞核居中,圆形或卵圆形,浅染空泡状,可见小的嗜碱性核仁,胞质中可见“伸入现象”。大多角形细胞S-100 蛋白和CD68 表达阳性、CD1a表达阴性。病理诊断为椎管内原发性结外Rosai-Dorfman 病。结论 椎管内原发性结外Rosai-Dorfman 病极为少见,由于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易误诊为脑(脊)膜瘤或淋巴瘤,须经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尽管大多数中枢神经系统结外Rosai-Dorfman 病患者手术全切除病灶后预后良好,但术后仍可复发,术后放射治疗和(或)药物化疗可用于部分多器官受累患者以控制病情进展。由于发病部位少见,临床应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并注意与其他具有相似组织学结构的脊髓病变的鉴别。
  • 基础研究
  • 司江华, 彭小兰, 杨金升, 严雯, 谢守嫔, 赵静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329-3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原环境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1 区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并随机分为兰州组(海拔1520 m)和可可西里组(海拔4767 m);Morris 水迷宫实验评价不同高原环境对大鼠空间分辨学习能力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海马CA1 区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兰州组相比,可可西里组大鼠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呈现兴奋-激惹-抑制变化,但程度逐渐减弱且低头思睡时间明显增多;超微结构观察海马CA1 区神经元胞体明显肿胀,核膜消失,胞核缩小,细胞器数目减少,微血管周围胶质足板肿胀、破裂,典型突触结构消失。睡眠剥夺第1,3 和5 天,可可西里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均P < 0.05)、游泳路程增加(均P < 0.05),而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均P < 0.05)。结论 高原环境可使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进一步降低,其机制可能与海马CA1区超微结构变化有关。
  • 临床研究
  • 潘美妍, 于生元, 何绵旺, 梁景耀, 陈小燕, 刘若卓, 胡月青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335-3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4.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水下作业人员偏头痛患病率、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某部308 名水下作业人员进行头痛问卷调查,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头痛诊断问题、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结果 其中73 例(23.70%)水下作业人员在过去一年内罹患头痛,原发性头痛64 例(年患病率20.78%)中偏头痛患者19 例(年患病率6.17%),表现为单侧(14/19)、搏动性(15/19)、中或重度头痛(18/19),伴畏声(14/19)、畏光(12/19)。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工龄、身份与偏头痛患病率无关联性(均P > 0.05)。结论 偏头痛在水下作业人员中患病率较高,对其工作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 王嘉拾, 苏少波, 张川, 雪亮, 岳树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339-3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4.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 例肠源性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结合相关文献对其病因学、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颅内肠源性囊肿是一种良性病变,以中年女性多见,好发于中线部位,高发症状或体征多与占位效应相关,影像学检查无特征性改变,缺乏明确诊断标准,难以与其他颅内囊性病变相鉴别,术前诊断困难且误诊率高,明确诊断需依靠术中所见和病理检查。手术全切除是唯一治愈手段。
  • 贺佳贝, 张宇虹, 苏本利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344-3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4.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用于评价2 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股神经和隐神经异常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共81 例2 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周围神经病变组(40 例)和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41 例),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股神经和隐神经内部回声及连续性,测量并比较神经宽径、厚径和横截面积。结果 正常对照组受试者股神经和隐神经横切面扫描呈略高回声,内部呈细小筛网格状,纵切面扫描内部呈条状低回声和平行线样排列的条状略高回声;无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内部回声略减低,细小筛网格状结构模糊,纵切面条状低回声结构欠清晰;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内部回声明显减低,细小筛网格状结构显示不清,纵切面条状低回声结构模糊。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股神经宽径(均P = 0.000)、厚径(P = 0.023,0.036)和横截面积(均P = 0.000)增大;隐神经宽径(P = 0.010,0.014)、厚径(均P = 0.001)和横截面积(P = 0.002,0.004)增大;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股神经和隐神经厚径(P = 0.048,0.012)和横截面积(P = 0.031,0.034)较无周围神经病变组增大。结论 高频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2 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股神经和隐神经主干内部回声及各径线的异常改变,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张锋, 孟兆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350-3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4.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观察颅脑创伤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与中心静脉置管肠外营养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治疗第7 和14 天时,血清总蛋白[(62.04 ± 2.09)和(66.04 ±2.27)g/L]、白蛋白[(37.75 ± 2.86)和(43.43 ± 2.37)g/L]以及前白蛋白[(177.87 ± 13.89)和(199.43 ±11.01)mg/L]水平高于肠外营养组(均P = 0.000);治疗第7 天时胃出血发生率(14.29%,4/28)低于肠外营养组(39.29%,11/2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4.462,P = 0.035);第14 天时,肠内营养组无一例发生胃出血,与肠外营养组(14.29%,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423,P = 0.120)。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肺感染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87,P = 0.592)。提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应早期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减少胃出血发生率。
  • 综述
  • 涂雪松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353-3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4.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诱导型多能干细胞技术是一种通过新的体细胞重编程,将组织细胞转化为可多向分化的细胞即干细胞的技术。目前已将4 种转录因子导入人体皮肤纤维母细胞,并首次成功诱导出诱导型多能干细胞。此项技术不但可以建立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用于发病机制和致病基因的研究,而且可以开展移植研究,验证疗效及筛选药物。
  • 病例报告
  • 马峻, 肖福顺, 王永利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358-3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4.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病理(例)讨论
  • 郑博文, 杨英麦, 刘彩燕, 高山, 高晶, 崔丽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360-3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4.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图像
  • 阎晓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4): 321-3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4.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