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1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6-16
  

  • 全选
    |
    述评
  • 贾建平,魏翠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277-2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论
  • 洪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279-2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生弟,陈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282-2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先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285-2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杜怡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292-3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null
  • 血管性痴呆及其他痴呆
  • 徐群,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301-3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缪飞,吴志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307-3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赵倩华,郭起浩,洪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311-3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汤荟冬,刘晓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316-3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朱银伟,徐俊,张颖冬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319-3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郑加麟,黄云龙,罗晓光,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324-3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null
  • 论著
  • 徐群,曹雯炜,林岩,潘元美,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335-3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皮质下血管性认知损害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61 例符合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诊断标准患者,经详细的神经心理学测验和临床访谈分为无认知损害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损害组和血管性痴呆组,后两组进一步合并为血管性认知损害组;登记并分析所有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血管性危险因素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血管性认知损害总患病率为63.93%(39/61),其中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损害和血管性痴呆患病率分别为36.07%(22/61)和27.87%(17/61)。单因素分析显示:(1)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因素比较,血管性痴呆组年龄高于无认知损害组(P = 0.029),而受教育程度低于无认知损害组(P = 0.022);血管性认知损害组(包括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损害组和血管性痴呆组)与无认知损害组受试者之间的年龄差异接近统计学意义(t = 3.740,P = 0.058),但受教育程度低于无认知损害组(t = 7.888,P = 0.007)。(2)血管性认知损害组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无认知损害组(P = 0.012)。(3)皮质下灰质各部位腔隙性梗死灶数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血管性痴呆组白质梗死灶数目高于无认知损害组(P = 0.027),脑白质病变评分高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损害组(P = 0.001)和无认知损害组(P = 0.017),内侧颞叶萎缩评分高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损害组(P = 0.001)和无认知损害组(P =0.000);血管性认知损害组白质梗死灶数目、脑白质病变评分和内侧颞叶萎缩评分均高于无认知损害组(t = -2.661,P = 0.003;t = -2.953,P = 0.005;t = -4.712,P = 0.000)。多因素分析,糖尿病、脑白质梗死和内侧颞叶萎缩同为皮质下血管性认知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皮质下血管性认知损害常见于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与糖尿病、脑缺血性损伤和退行性变等多种因素有关。
  • 陈红芳,邵慧军,陈一萍,罗建勤,傅亚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342-3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特点。方法   采用神经精神科问卷、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和Hachinski缺血评分量表,分别评价血管性痴呆、脑卒中后非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和正常老年人群的神经精神症状。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管性痴呆组患者在妄想、幻觉、激越、抑郁和(或)心境恶劣、情感淡漠、易激惹和(或)不稳定、迷乱的动作行为等调查内容和神经精神科问卷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或P < 0.01);阿尔茨海默病组伴妄想者多于血管性痴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血管性痴呆不同严重程度组之间比较,幻觉、焦虑、情感淡漠、易激惹和(或)不稳定、迷乱的动作行为等调查项目达到统计学意义(P < 0.05 或P < 0.01),且随病情的逐渐加重而症状更为明显。结论   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存在多种相似的神经精神症状,中至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表现为以情绪和情感障碍为主的神经精神症状。
  • 郭起浩,赵倩华,周燕,丁玎,洪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347-3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比较动物流畅性测验、着色连线测验B 和搜钟测验的时间截断点评分,分析缩短测验时间对轻度认知损害识别力的影响,从而为编制快速识别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多项神经心理学测验量表对120 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的总体认知水平、记忆力、结构能力、语言能力、注意力、执行能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抑郁状态进行评价,以分析缩短测验时间对轻度认知损害鉴别力的影响。结果   动物流畅性测验,以45 s 时轻度认知损害组(12.65 ± 2.83)与正常对照组(14.93 ±2.49)之间的鉴别力差异最大(t = 7.315,P = 0.000)。着色连线测验第一分钟结束时,轻度认知损害组(9.28 ± 3.53)与正常对照组(13.43 ± 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9.356,P = 0.000),其鉴别力与完成着色连线测验全长的耗时数指标十分接近。两组受试者搜钟测验自发正确数目及自发完成时间、劝告后划消的总正确数目及总完成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4.164,3.427,3.616,5.102;均P = 0.000),劝告后划消时间平均需要100 s,但是复搜对轻度认知损害的识别能力并无明显改善。结论   适当缩短动物流畅性测验、着色连线测验B 和搜钟测验的检测时间并不影响对轻度认知损害的识别力,提示编制快速识别轻度认知损害的成套神经心理学测验量表具有可行性。
  • 潘静,周广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352-3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的形成机制,以及与循环血内皮祖细胞数目变化和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为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及老年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经CT 或MRI 明确诊断的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患者40 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循环血内皮祖细胞数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价认知功能。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R × C 表格资料的χ2检验进行单因素筛查,Logistic回归分析(向后剔除法)确定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危险因素。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组患者循环血内皮祖细胞数目减少,且以病情严重者(29.50 ± 6.26)减少更为显著,与正常对照组(70.50 ± 8.71)和轻至中度组(58.99 ± 7.7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0);循环血内皮祖细胞数目变化与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 = -0.562,P = 0.001)。重度组患者MMSE 评分(23.85 ± 2.35)和MoCA 评分(19.80 ± 3.38)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7.10 ± 1.80,26.60 ± 1.23)和轻至中度组(25.80 ± 2.02,23.30 ± 2.8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组患者主要表现为视空间及执行能力、延迟回忆及定向力障碍(均P < 0.05)。结论   循环血内皮祖细胞数目变化可作为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发生的预测因素,并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其数目减少可能是形成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的重要机制,并是导致老年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病因。
  • 宋杨,高山,胡英环,戴晴,赵维纲,崔丽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360-3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2 型糖尿病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与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和颈动脉超声检测无脑卒中2 型糖尿病患者颅内外动脉,分别判断颅内动脉狭窄及颈动脉颅外段内中膜厚度、斑块形成和狭窄程(狭窄程度≥ 50%或完全闭塞),分析颅内动脉狭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之间的关系及危险因素。结果   194 例患者中42 例(21.65%)发生颅内动脉狭窄,其中大脑中动脉受累者30 例(15.46%);123 例(63.40%)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颅内动脉狭窄组患者高龄(t = -3.054,P = 0.003)、长糖尿病病程(U = 2172.500,P = 0.002)、合并高血压(χ2 = 9.986,P = 0.002)及颈动脉病变(χ2 = 14.086,P = 0.000)比例明显高于无狭窄组(均P < 0.01)。单因素分析提示,颅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相关(U = 1929.000,1519.000;均P = 0.000)。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OR = 2.849,95%CI:1.247 ~ 6.508;P = 0.013)和颈动脉病变(OR = 4.838,95%CI:1.778 ~ 13.167;P = 0.002)为2 型糖尿病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 型糖尿病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相关,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可能是国人2型糖尿病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
  • 佟怀宇,许百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365-3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机制,以期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提高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缺血防治水平。方法   采用经颈动脉尼龙线颅内动脉刺破法建立小鼠蛛网膜下隙出血模型,通过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证实为蛛网膜下隙出血。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法确认脑内微栓子形成,计数不同处理组动物平均微栓子数目(微栓子负载)。结果   微栓子呈簇状,散在分布于两侧大脑半球,无侧别差异。微栓子数目,假出血组0.00(0.00,0.05)个/mm2,蛛网膜下隙出血24 h 组0.29(0.11,0.46)个/mm2、48 h 组2.30(1.24,3.87)个/mm2、72 h 组1.47(0.70,2.67)个/mm2,假出血组与蛛网膜下隙出血组不同观察时间点(组)比较,微栓子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0);蛛网膜下隙出血组不同观察时间点(组)之间,微栓子计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0)。结论   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内形成的、广泛分布的大量微栓子可能参与了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机制,微栓子负载时程呈现血栓形成与溶解的动态变化过程。
  • 孙顺昌,陈卫东,林志坚,贺敬波,彭运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370-3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定位分析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   依据家系图、临床表现、神经肌肉电生理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家系。采用16 个基因位点的37 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标记方法进行连锁分析,以覆盖目前已经发现的20 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亚型的16 个致病基因位点。结果   所选择的37 个STR 标记均发生扩增反应,每一基因位点均呈现多态性。受检腓骨肌萎缩症家系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中3 例患者在17p11.2-p12、1q22、16p12.3-p13.1、10q21.1、1p36.2、3q21、12q23、7p15、8p21、7q11-q21、12q12-q13、8q13-q21、12q24.3、10q24、19p12-p13 及1p34-p35 共16 个基因位点的单倍体型均不存在等位基因共享,且家系所有成员致病基因均与16 个已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致病基因位点不连锁。结论   研究过程中每一基因位点所用STR 标记为2 ~ 3 个,基本可以排除染色体互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家系诊断依据充分;根据欧洲神经肌肉病中心制订的确诊标准,可排除为已知类型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家系。推测为一新型腓骨肌萎缩症致病基因所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家系。
  • 李春德,罗世祺,马振宇,张玉琪,甲戈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376-3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成人下丘脑错构瘤之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7 例成人下丘脑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19 例(70.37%)患者有临床症状与体征,其中仅5 例(26.32%)于成年后发病,均因癫痫发作而就诊,但发作不频繁且无痴笑样癫痫表现。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性早熟(3 例,15.79%)、痴笑样癫痫(9 例,47.37%)、失神发作(2 例,10.52%)和癫痫大发作(5 例,26.32%);2 例伴有智力障碍;多数患者可于痴笑样癫痫后不同时期出现癫痫大发作。CT 及MRI检查显示脚间池或第三脑室内占位性病变,结合病史,明确诊断为下丘脑错构瘤。6 例经翼点入路或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手术切除下丘脑错构瘤,治愈3 例(Engel 分级Ⅰ级);癫痫发作基本消失2 例(Engel 分级Ⅱ级);无效1 例(Engel 分级Ⅴ级)。γ刀治疗2 例,1 例无效(Engel 分级Ⅴ级);1 例癫痫发作频率减少66.67%(Engel 分级Ⅳ级)。抗癫痫药物治疗9 例,但对痴笑样癫痫无效。结论   成人下丘脑错构瘤患者临床症状相对较轻,较少发生智力障碍,干预措施应慎重。
  • 临床病理报告
  • 钟定荣,赵雨,高洁,曾萱,马文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381-3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报告一例中枢神经系统特殊形态的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患者的细胞学、组织病理学特点,以及超微结构和分子遗传学改变。方法   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印片、常规HE 染色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形态、组织学特点和超微结构,荧光原位杂交试验检测分子遗传学改变。结果   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病程短。头部MRI 检查显示右侧额颞叶脑实质内巨大囊实性占位性病变伴强化。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血管乳头中央和神经节细胞样细胞;肿瘤组织与脑白质分界较清楚,局部神经节细胞样细胞呈实片状排列,神经节细胞样细胞和嗜酸性颗粒小体呈散在分布,部分肿瘤细胞呈假乳头状排列,血管壁增厚伴透明变性;超微结构观察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内含较多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核仁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细胞呈弥漫强阳性表达波形蛋白、CD34 和巢蛋白,局灶表达AE1/AE3 和上皮膜抗原,部分肿瘤细胞表达神经丝蛋白、CD56、突触素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个别细胞P53 表达阳性,Ki-67 抗原标记指数约为3%。荧光原位杂交试验可见散在多倍体细胞,但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拓扑异构酶Ⅱ的扩增。手术后局部放射治疗1 个月,随访20 个月未见复发征象。结论   该例患者肿瘤细胞虽具备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的特点,但部分呈实片状分布,具有特殊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建议采用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中亚型——实性假乳头亚型命名。患者预后尚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 综述
  • 董玉霞,孙晓红,宋卫科,何悦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387-3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短篇论著
  • 孟伟,贾军,毛宏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390-3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锁彬,贾建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392-3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赖廷海,张乃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394-3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病理(例)讨论
  • 郭佳翔,倪俊,高晶,崔丽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3): 396-3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