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题笔谈
  • 专题笔谈
    唐镜波;李少丽;李大魁;赖琪;兰奋;王青;
    2001, 36(12): 793-795.
  • 专题笔谈
    杨晓春;张强;吴霖;
    2001, 36(12): 795-799.
  • 综述
  • 综述
    翟光喜;娄红祥;邹立家;毕殿洲;
    2001, 36(12): 800-803.
    目的 介绍药物磷脂复合物最新研究进展。方法 从药物磷脂复合物的制备、鉴别、理化性质、种类及其药理活性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介绍。结果 磷脂复合物可增强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疗效,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结论 药物磷脂复合物有良好的研究应用价值。
  • 综述
    周瑾;梅其炳;周四元;李平;赵德化;
    2001, 36(12): 803-805.
    目的 介绍国内外研制的一些糖皮质激素前体药物。方法 分别以糖苷、糖苷酸、葡聚糖和多聚氨基酸为载体,着重分析了它们在实验动物中的药物代谢和药效学情况。结果 这些前体药物均具有结肠定位功能,并能增强糖皮质激素的药效或降低不良反应。结论 这些前体药物具有治疗结肠炎的潜力,并提出以植物多糖做载体的可能性。
  • 中药及天然药物
  • 中药及天然药物
    苑辉卿;阎明涛;韦兴光;姚庆强;时岩鹏;
    2001, 36(12): 806-808.
    目的 研究海头红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色谱等分离纯化其化学成分,并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确定了其中5个化合物的结构,它们是四十三烷(Ⅰ)、三十四烷(Ⅱ)、对-羟基苯甲醛(Ⅲ)、尿嘧啶(Ⅳ)和Δ7-豆甾烯-3β-醇(Ⅴ)。结论 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海藻中分离得到。
  • 中药及天然药物
    张聿梅;杨峻山;赵杨景;李先恩;
    2001, 36(12): 808-809.
    目的 评价不同地区来源的薏苡仁药材质量。方法 采用重量法及薄层色谱法对13个不同地区来源的薏苡仁的油脂含量及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应用GC-MS技术分析了贵州产薏苡仁脂肪酸成分。结果 不同地区来源的薏苡仁其丙酮提取物成分相近,得率存在差异。结论 薏苡仁中药材的质量与其种内变异是相关的,本实验为评价不同地区来源的薏苡仁药材提供了依据。
  • 药理
  • 药理
    王庆利;林茂;刘耕陶;
    2001, 36(12): 810-814.
    目的 异丹叶大黄素(isorhapontigenin, ISOR)是从中药射干中提取的化学成分,是与白藜芦醇化学结构相似的芪衍生物。通过多种模型研究ISOR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Fe2+-半胱氨酸(Cys)、VitC-ADP-Fe2+和H2O2等自由基发生系统诱发大鼠肝微粒体、脑线粒体及突触体的氧化损伤,观察ISOR对此过程中MDA生成、GSH降低及超微弱化学发光增强的影响,并观察ISOR对用CuSO4-Phen-VitC-H2O2系统损伤DNA后8-OH-dG的特征性超微弱化学发光增强影响。结果 ISOR能显著抑制Fe2+-Cys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脑线粒体及突触体膜氧化损伤过程中MDA的生成,并能显著抑制H2O2 诱导的脑线粒体及突触体GSH的降低;显著抑制VitC-ADP-Fe2+系统引起的微粒体膜氧化损伤时超微弱化学发光增强,并能显著降低DNA受氧化损伤后微弱化学发光的强度。经典抗氧化剂VitE 10-4mol·L-1抑制MDA生成及GSH降低的作用仅相当于ISOR10-5或10-6 mol·L-1的效果。结论 ISOR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且其活性明显强于经典抗氧化剂VitE。
  • 药理
    金涌;李俊;张运芳;李常玉;徐叔云;
    2001, 36(12): 814-817.
    目的 研究阿克他利(Acta)对小鼠Ⅱ型胶原性关节炎(CIA)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Ⅱ型胶原(CⅡ)乳剂皮内注射诱导的小鼠CIA模型。在此基础上,检测小鼠足肿胀、免疫功能的改变,以及对CⅡ的迟发性变态反应(DTH)和血清中抗CⅡ抗体的测定,同时进行了病理组织学的检查。结果 Acta(10,30,90 mg·kg-1)ig对CⅡ诱导的小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外研究发现,Acta(10,30,90 mg·kg-1)能使CIA小鼠过高的ConA增殖反应和IL-2的产生恢复至接近正常,同时对CIA小鼠过高的IL-1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cta(10,30,90 mg·kg-1)ig可以明显减轻CⅡ诱发迟发性变态反应(DTH),但Acta对CIA小鼠体内的抗体的产生无显著影响。病理学检查表明,Acta(10,30,90 mg·kg-1)ig可以减轻CIA小鼠的骨膜增生和软骨破坏。结论 Acta对CIA小鼠具有治疗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细胞免疫调节实现的。
  • 药理
    蔡威黔;李淑芳;缪建春;夏炳南;
    2001, 36(12): 817-822.
    目的 观察强化SOD刺梨汁对砷中毒大鼠血红细胞SOD,血浆MDA及其排砷、保肾作用和对小鼠免疫功能及微核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大鼠和小鼠建立砷中毒动物模型, 以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作阳性对照,观察强化SOD刺梨汁对砷中毒大鼠的排砷作用,以及对SOD活性、MDA浓度和肾功能的影响, 并观察小鼠免疫功能及微核的变化。结果 强化SOD刺梨汁对砷中毒大鼠有排砷作用但弱于DMPS, 能有效地纠正砷中毒大鼠血中SOD活性降低、MDA浓度升高、肾功能损伤以及小鼠微核增多、免疫功能下降。结论 强化SOD刺梨汁对砷中毒动物显示出较好的防治作用,包括排砷作用,以及对砷中毒造成的继发性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综合作用明显优于DMPS。
  • 药剂
  • 药剂
    陈琰;胡晋红;范国荣;朱全刚;
    2001, 36(12): 823-825.
    目的 探讨酮洛芬在一系列醇类基质中的体外透皮释药规律。方法 建立以联苯酚为内标的HPLC,测定接收液中酮洛芬的含量;以甲醇到正壬醇一系列溶剂配制相同浓度的酮洛芬供给液(100 mg·mL-1),用水平扩散池研究体外透皮释药行为;冷冻切片考察各种溶剂对皮肤结构的影响。结果 从冷冻切片发现,甲醇、乙醇和正丙醇对皮肤的损伤较大,这可能是酮洛芬在三者中的透皮释放量较大的原因;除甲醇、乙醇、正丙醇外,从正丁醇到正辛醇随着溶剂极性减小,酮洛芬的累计透过量和释药速率增加;正壬醇的累计透过量略小于正辛醇,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测定方法可靠。结论 随着醇类基质的极性减小,酮洛芬透皮释放增大。
  • 药剂
    张健;陈栋华;唐万军;石肖金;
    2001, 36(12): 825-827.
    目的 研究依巴斯汀的热稳定性及热降解, 建立动力学方程。方法 采用TG-DTG热重仪测定药物的热解曲线,用Ozawa法、Achar微分法和Coats-Redfern积分法确定热分解函数。结果 依热重曲线求出了依巴斯汀的热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a、反应级数n和指前因子A及动力学补偿参数。结论 依巴斯汀的热解活化能高,热稳定性好,热解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Ea/RT1/4(1-α)[-ln(1-α)]-3,动力学补偿效应表达式为:lnA=0.212 7 Ea-6.702 3(r=0.998 7)。
  • 药剂
    赵袁媛;徐辉;吕万良;董声焕;张强;
    2001, 36(12): 828-830.
    目的 研制适宜儿童用药的地西泮直肠输入制剂(diazepam rectal delivery system)——直肠灌注剂,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适宜复合溶媒系统和工艺溶解主药,通过处方筛选和考察制剂在室温、高温(40℃,60℃)、强光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而确定处方。用高效液相-紫外色谱法测定制剂的含量,并对含量测定进行了方法学研究。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甲醇-水,检测波长254 nm,以萘为内标物。结果 确定的丙二醇-乙醇复合溶媒对地西泮直肠灌注剂起到较好的溶解和助稳定作用,建立的高效液相-紫外色谱法,在25~350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8),回收率为98.97%~100.45%,日内及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平均为1.76%和0.65%。结论 研究的儿科用地西泮直肠灌注剂稳定、方便、可行,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含量简便、精确。
  • 临床药学
  • 临床药学
    王明霞;任雷鸣;郑亚楠;杜文力;刘红卫;孙志学;
    2001, 36(12): 831-834.
    目的 对22例肾功能正常与受损患者单剂量静滴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CPFX)的药动学进行研究。方法 按肾功能测定结果将患者分成4组:第1组(肾功能正常组),肌酐清除率(CLCR)>80 mL·min-1,n=6;第2组(肾功能轻度受损组),CLCR 51~80 mL·min-1,n=5;第3组(肾功能中度受损组),CLCR 20~50 mL·min-1,n=6;第4组(肾功能重度受损组), CLCR<20 mL·min-1,n=5。第1,2,3组CPFX的滴注剂量为400 mg,第4组为300 mg,滴注时间均为1 h。用微生物法测定CPFX的浓度。结果 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其他各组的表观分布容积(Vc)各组之间均无显著改变,第2组的各药动学参数亦无显著改变;但第3,4组(肾功能中、重度受损组)的AUC,t1/2α,t1/2β及CLS与第1组相比均显著改变,其中AUC分别升高到第1组的2.8和5.5倍, t1/2α分别延长到第1组的2.8和2.9倍,t1/2β分别延长到第1组的1.8和2.7倍,CLS分别比第1组降低了60%和81%。结论 当CLCR<50 mL·min-1时,应调整给药方案。对于严重肾衰的患者(CLCR<20 mL·min-1)静脉滴注CPFX时,建议采用每日一次,剂量为200 mg的给药方案。
  • 临床药学
    张莉;李家泰;吕媛;李曼宁;张永龙;刘燕;李天云;张建伟;
    2001, 36(12): 834-837.
    目的 研究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及口服片剂单次给药的药动学。方法 选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分别随机交叉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 mg(注射时间60 min)及200 mg口服片剂;另选18名健康受试者,分别随机交叉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300 mg, 注射时间分别为60及90 min。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及尿药浓度。结果 左氧氟沙星200 mg注射液与200 mg口服片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3.06±0.32),(2.50±0.39) mg·L-1;AUC分别为(17.79±1.62),(17.02±1.79) mg·h·L-1;t1/2β分别为(5.60±0.31),(5.73±0.48) h;48 h尿药累积排泄百分率分别为(72.58±8.66)%和(71.50±6.75)%。经计算口服片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96.03±9.35)%。左氧氟沙星注射液300 mg, 注射时间分别为60及90 min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4.63±0.59),(4.21±0.66)mg·L-1;AUC分别为(29.17±2.66),(29.04±3.76) mg·h·L-1;t1/2β分别为(6.05±0.30),(5.96±0.48)h;48 h尿药累积排泄百分率分别为(74.50±9.32)%和(77.68±8.86)%。两组中的主要参数经配对t检验除cmax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200 mg左氧氟沙星片剂的口服吸收良好,绝对生物利用度为(96.03±9.35)%;给予相同剂量左氧氟沙星300 mg而注射时间不同(60及90min)的药动学过程基本一致,因此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给药时间。
  • 临床药学
    余自成;李军民;沈志祥;
    2001, 36(12): 837-839.
    目的 研究伊曲康唑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药动学的影响,探讨联合用药方法,解决ATRA治疗中耐药问题的可能性。方法 将动物按交叉试验方法给药,先后按单用维甲酸和合用维甲酸与伊曲康唑两种方案给药,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甲酸血药浓度,研究两种给药方案的药动学差异。结果 维甲酸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单室开放模型,单用及合用的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13.83±62.65),(281.91±75.40) ng·mL-1(P<0.01);tmax分别为(3.67±0.50),(2.11±0.60) h(P<0.01);MRT分别为(4.34±0.83),(2.89±0.34) h(P<0.01);AUC0~∞分别为(374.9±179.5),(675.5±212.6) ng·h·mL-10.01<P<0.05);t1/2ke分别为(2.40±0.98),(1.91±1.26) h(P>0.05)。结论 合用伊曲康唑可以升高ATRA血药峰浓度和维持有效治疗浓度,提示并用伊曲康唑可能是解决维甲酸耐药的一种方法,值得临床作进一步研究。
  • 药品质量及检验
  • 药品质量及检验
    杨雪梅;徐江平;
    2001, 36(12): 840-842.
    目的 测定紫杉醇注射液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流动相为甲醇-pH 5.0的缓冲液,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紫杉醇在0.1~0.5 m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8.7%,最小检测量0.1 μg,有关物质含量低于4%。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紫杉醇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 药品质量及检验
    胡琴;田颂九;车宝泉;张亮;
    2001, 36(12): 842-844.
    目的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盐酸多塞平顺、反式异构体。方法 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50 μm×53 cm,有效分离长度为47.5 cm),以0.5%羟丙基β-环糊精的50 m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20%磷酸调节pH为2.5)为运行缓冲液,压力进样,运行电压为18 kV,检测波长为297 nm。结果 方法分离效率高,精密度和回收率较好,所选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与HPLC方法比较,结果相近。结论 方法简单可靠,分析时间短,结果准确可靠。
  • 药品质量及检验
    葛勇前;陆国椿;张玉勤;何志明;
    2001, 36(12): 844-847.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化疗药物5-氟脲嘧啶(5-FU)和丝裂霉素(MMC)浓度的方法。方法 以5-氯脲嘧啶(5-CU)和对氨基苯乙酮为内标,采用惠普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以HP Hypersil ODS column(125 mm×4 mm, 5 μm)为分析柱,前加HP Licrosphere C18保护柱,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低压梯度洗脱,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在254 nm波长检测5-FU和5-CU,310nm检测对氨基苯乙酮,365 nm检测MMC,同时测定5-FU和MMC的浓度。血浆样本用醋酸乙酯分二步直接萃取两种药物及其内标,40℃氮气吹干,残留物100 μL水溶解后,20 μL进样。结果 样品中各成分分离良好,无干扰。线性方程为:5-FU:Y=1 162X-3.162,r=1.000 0;MMC:Y=339.4X-1.062,r=0.998 9。线性范围:5-FU:50~2 500 ng·mL-1;MMC:10~500 ng·mL-1。检测限:5-FU:10 ng·mL-1;MMC:10 ng·mL-1。提取回收率:5-FU,5-CU,MMC约70%;对氨基苯乙酮为99%。结论 本法适用于包含5-FU和MMC的化疗方案的监测及药动学的研究。
  • 药品质量及检验
    甄健存;陈志刚;常增荣;张小茜;张伟;
    2001, 36(12): 847-850.
    目的 对国内3个厂家的血栓通注射液质量进行对比研究,为优选药品、控制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部颁标准的基础上,采用HPLC测定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 各厂家的产品质量有较大差异,并且各有优势和不足。结论 建议临床优选用药,厂家严格管理,积极采取措施提高产品质量。
  • 国外新药
  • 国外新药
    张翠莲;朱珠;
    2001, 36(12): 851-853.
  • 国外新药
    韦志玲;
    2001, 36(12): 853-854.
  • 科技园地
  • 科技园地
    马玉杰;罗秀芹;李冬梅;田虹;李策;田虹;喻巍;段慧静;刘英豪;刘文波;
    2001, 36(12): 855-856.
  • 科技园地
    林杰;刘国华;
    2001, 36(12): 856-856.
  • 科技园地
    王成刚;余立;王俊秋;
    2001, 36(12): 856-856.
  • 政策与法规
  • 政策与法规
    2001, 36(12): 858-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