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24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4-07-25
  

  • 全选
    |
    目录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论
  • 孟凡刚, 许天奇, 季玉陈, 张树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7): 507-5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7.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脑卒中可以导致长期运动障碍,降低生活质量。尽管传统康复治疗取得的进展为患者带来曙光,仍有众多患者面临康复治疗效果有限的问题。神经调控技术即显示出突破性治疗潜力。本文旨在概述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机制,探究小脑齿状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改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作用机制、总结研究进展,以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及新的治疗视角。

  • 专题综述
  • 张峰, 孟凡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7): 510-5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7.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的常见非运动症状,发生率高,涉及多系统功能紊乱,临床表现多样,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是帕金森病晚期的主要症状,也是患者病残的主要原因。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是帕金森病中晚期的有效治疗方法,对运动症状的改善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本文综述STN-DBS对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进展,提高临床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的重视程度,并对术前评估、靶点选择、刺激参数设定、药物调整、术后疗效判定等得以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吴桂智, 田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7): 516-5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7.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Meige综合征是一种以眼睑痉挛和口-下颌肌张力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节段型肌张力障碍,早期药物治疗或局部注射肉毒毒素可取得一定疗效,但长期应用导致疗效下降和不良反应给治疗带来挑战。脑深部电刺激术因其安全、有效、微创、可逆、可调控等特征,成为一种新型Meige综合征治疗方法。本文对Meige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以及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机制和疗效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对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Meige综合征的认识。

  • 孟凡刚, 张建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7): 522-5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7.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脑深部电刺激术已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难治性癫痫等神经精神疾病,操作步骤复杂,临床应用易引起一定的并发症如颅内出血、感染等手术并发症,电极断裂、电极移位等硬件并发症,以及感觉异常、肌肉痉挛等刺激并发症,其中电极断裂、皮肤破溃感染是常见并发症且主要位于耳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于2012年将耳后磨骨槽技术应用于临床,显著降低耳后电极断裂和皮肤破溃感染的风险。本文重点介绍耳后磨骨槽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注意事项,供同道参考借鉴。

  • 神经影像学
  • 高润石, 张国君, 王雪原, 王秀梅, 遇涛, 胡永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7): 525-5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7.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背景: 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检查在功能神经外科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临床对这些复杂数据的管理有所欠缺。本研究尝试建立一套可行的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并评估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规范临床诊疗流程、分析影像学数据产生节点及梳理数据流动线路、建立存储命名规则,以及搭建存储服务器、培训专业人员等措施,设计并应用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以术前结构序列、其他术前影像、电极术后CT、电极重建、术后CT/MRI共5类数据的归档率作为主要评估指标,以数据归档消耗的总人·时和每例病例消耗的平均人·时作为次要评估指标。结果: 未进行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数据信息管理(对照组,64例)的情况下,总人力消耗为192人·时,平均为3人·时/例;进行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数据信息管理(数据管理组,50例)的情况下,总人力消耗84人·时,平均为1.68人·时/例。数据管理组术前结构序列[100%(50/50)对32.81%(21/64);χ2=11.383,P=0.001]、其他术前影像[96%(48/50)对26.56%(17/64);χ2=13.839,P=0.000]、电极术后CT[96%(48/50)对32.81%(21/64);χ2=10.409,P=0.001]、电极重建[96%(48/50)对32.81%(21/64);χ2=10.409,P=0.001]、术后CT/MRI[96%(48/50)对15.63%(10/64);χ2=22.169,P=0.000]数据归档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设计契合临床的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合理设置数据收集和归档节点,可以有效提高数据归档率,节约人力资源,保障临床数据的完备存储和临床诊疗的顺畅运行,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

  • 常博文, 梅加明, 熊赤, 陈鹏, 蒋曼丽, 牛朝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7): 532-5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7.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脑功能连接(FC)与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后抑郁改善率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STN-DBS的38例帕金森病患者(包括帕金森病伴抑郁25例和帕金森病不伴抑郁13例)以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2例健康志愿者,均进行静息态fMRI检查,术前和术后2年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17项(HAMD-17)评估抑郁程度,计算抑郁改善率。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功能连接与抑郁改善率的相关性。结果: 帕金森病伴和不伴抑郁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存在34个差异功能连接(均P=0.000)。帕金森病伴抑郁与不伴抑郁患者存在4个差异功能连接,分别为左侧枕下回-右侧辅助运动区(t=6.028,P=0.000)、右侧岛叶-右侧外眶回(t=5.525,P=0.000)、左侧旁中央小叶-左侧枕下回(t=5.545,P=0.000)、右侧旁中央小叶-左侧枕下回(t=5.578,P=0.000)。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右侧枕上回-右侧岛叶zFC值(rs=-0.544,P=0.009)和左侧颞下回-左侧岛叶zFC值(rs=-0.765,P=0.010)与抑郁改善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右侧枕上回-右侧岛叶和左侧颞下回-左侧岛叶的功能连接与抑郁改善率呈负相关关系。

  • 功能神经外科
  • 苏乐, 王健, 赵虎林, 凌至培, 王湘庆, 崔志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7): 540-5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7.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海马-杏仁核脑深部电刺激术(AH-DBS)治疗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的长期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7例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患者,均行AH-DBS,对比手术前后癫痫发作形式、发作频率和抗癫痫发作药物应用情况,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版(WAIS-R)评估认知功能;术后记录刺激参数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共7例患者行双侧AH-DBS 4例,左侧AH-DBS 2例,左侧AH-DBS联合右侧颞前叶切除术1例;经枕部入路6例,经额部入路1例;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头皮切口愈合不良,经局部植皮后痊愈。术后平均随访(73.00 ±8.98)个月,随访期间复杂部分性发作频率[1.00(0.00,31.00)次/月对2.00(1.50,60.00)次/月;Z=-2.207,P=0.027]、继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频率[0.00(0.00,1.00)次/月对2.00(1.00,3.00)次/月;Z=-2.428,P=0.015]和总发作频率[1.00(0.50,31.00)次/月对5.00(2.50,64.00)次/月;Z=-2.366,P=0.018]均较术前减少,而手术前后抗癫痫发作药物种类[1.00(1.00,2.00)种对1.00(1.00,3.00)种;Z=-1.633,P=0.102]和WAIS-R评分[(85.50 ±7.09)分对(89.00 ±9.47)分;t=-1.761,P=0.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H-DBS作为一种新型抗癫痫治疗方法,可以减少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痫发作频率,无严重不良事件,且对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 程轶峰, 尹绍雅, 崔德秋, 王春娟, 赵光锐, 冯珂珂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7): 547-5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7.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重点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后采用变频刺激模式治疗帕金森病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天津大学环湖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接受双侧脑深部电刺激术并于术后采用变频模式刺激1年以上的12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轴性症状的评估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步态姿势、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时间及冻结步态次数、冻结步态问卷(FOG-Q)、Berg平衡量表(BBS)。并记录脑深部电刺激术前1周且处于药物“关”期(基线),高频刺激结束时(HFS结束)、变频刺激随访1个月(VFS短期)、变频刺激随访1年及以上(VFS长期)上述指标。结果: 与基线相比,HFS结束患者BBS评分增加(t=-2.845,P=0.008);VFS短期和VFS长期患者UPDRS-步态姿势(t=12.703,P=0.000;t=11.737,P=0.000)、TUGT-时间(t=8.923,P=0.000;t=8.025,P=0.000)、TUGT-冻结步态次数(t=4.448,P=0.000;t=4.181,P=0.000)、FOG-Q评分(t=9.186,P=0.000;t=8.186,P=0.000)均减少,BBS评分增加(t=-7.686,P=0.000;t=-6.106,P=0.000)。与HFS结束相比,VFS短期和VFS长期患者UPDRS-步态姿势(t=11.583,P=0.000;t=10.618,P=0.000)、TUGT-时间(t=6.922,P=0.000;t=6.022,P=0.000)、TUGT-冻结步态次数(t=3.612,P=0.001;t=3.344,P=0.002)、FOG-Q评分(t=7.915,P=0.000;t=6.915,P=0.000)均减少,BBS评分增加(t=-4.842,P=0.000;t=-3.262,P=0.003)。结论: 对于脑深部电刺激术后采用高频刺激但轴性症状疗效欠佳的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变频刺激后可显著改善多种轴性症状,且长期疗效可靠。

  • 何平, 徐欣, 凌至培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7): 555-5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7.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研究
  • 涂敏, 杨双凤, 谭裕玲, 王晓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7): 559-5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7.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黄斑部浅层血管密度改变特点并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76只眼)以及同期招募的45例神经功能和视觉功能正常者(90只眼)作为对照,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网膜血管长度密度和血流灌注密度、中央凹无血管区面积和周长;改良Hoehn-Yahr分期评价帕金森病严重程度;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价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探讨OCTA参数与帕金森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帕金森病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t=-6.424,P=0.000)、中心血管长度密度(t=-3.629,P=0.000)、内环血管长度密度(Z=-2.846,P=0.004)和中心血流灌注密度(Z=-2.703,P=0.007)均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UPDRSⅢ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625,P=0.000)。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存在视网膜结构损害,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可能是早期诊断和评价帕金森病严重程度的极具潜力的指标。

  • 程矫, 甄勇, 宋炳伟, 刘健伟, 耿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7): 567-5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7.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分析伴不同脑内血肿量的高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纳入2013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11例高级别aSAH患者,根据脑内血肿量分为无血肿组(105例)、血肿量 < 50 ml组(69例)和血肿量≥ 50 ml组(37例),均行动脉瘤夹闭术或动脉瘤栓塞术,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临床预后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共211例患者中139例(65.88%)行动脉瘤夹闭术,72例(34.12%)行动脉瘤栓塞术,除3例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因术中恶性脑膨出行去骨瓣减压术外,其余208例均成功夹闭或栓塞动脉瘤,术后无一例发生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预后良好58例(27.49%)、预后不良59例(27.96%)、死亡94例(44.55%),3组患者临床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24,P=0.024),仅血肿量≥ 50 ml组临床预后差于无血肿组(Z=-2.655,P=0.008)。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95.73%(202/211),无血肿组为95.24%(100/105)、血肿量 < 50 ml组为95.65%(66/69)、血肿量≥ 50 ml组为97.30%(36/37),3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4,P=0.867)。结论: 伴脑内血肿的高级别aSAH患者预后较差,特别是血肿量≥50 ml患者,术后病死率较高。

  • 综述
  • 陈琳, 潘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7): 573-5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7.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功能性震颤是功能性运动障碍的最常见亚型,目前尚无诊断“金标准”,多数临床表现与器质性震颤重合,易误诊、误治。特征性电生理学表现可提供客观、可重复的诊断信息,有效补充病史和体格检查,也可用于与器质性震颤的鉴别诊断。本文综述功能性震颤电生理学特征及其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以提高临床对疾病的认识。

  • 病例报告
  • 赵亚楠, 李梦, 方艳博, 邓文静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7): 579-5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7.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王冬欣, 卢海丽, 陈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7): 583-5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7.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消息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7): 589-5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