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24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4-11-25
  

  • 全选
    |
    目录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1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论
  • 霍晓川, 张晨, 张玮玮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11): 865-8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1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缺血性卒中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血管内机械取栓术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治疗方法,尤其对于无法静脉溶栓的心脏手术后患者。但心脏手术围手术期行机械取栓术的比例明显低于非心脏手术,且疗效尚不十分明确,有待大量临床研究进一步提供证据支持。

  • 专题综述
  • 罗雷雷, 赵建斌, 魏铭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11): 869-8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1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血管内机械取栓术是经严格筛选的急性大血管闭塞一线治疗方案,是提高预后良好率的有效方法。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球囊导引导管因其近端血流阻断作用,可以缩短血管再通时间,增加首次再通率,减少远端血栓逃逸风险,但目前球囊导引导管在急诊机械取栓术中应用仍受限。本文综述球囊导引导管的临床应用进展,以为其在急诊机械取栓术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神经影像学
  • 周星辰, 杨光, 赵彪, 王大巍, 张辉, 闵敬亮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11): 875-8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1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术中平板CT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后颅内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在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机械取栓术的106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均行术中平板CT扫描,记录CT值、高密度征和占位效应。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颅内出血分成颅内出血组(29例)和无颅内出血组(77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术后发生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术中平板CT对术后颅内出血的预测效能。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是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后不发生颅内出血的保护因素(OR=0.340,95% CI:0.123~0.941;P=0.038),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高(OR=1.068,95% CI:1.010~1.129;P=0.021)以及术中平板CT高密度征(OR=9.942,95% CI:2.631~37.567;P=0.001)、占位效应(OR=23.564,95% CI:7.266~79.421;P=0.000)和CT值≥90 HU(OR=9.714,95% CI:1.982~47.605;P=0.005)是术后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术中平板CT值≥90 HU、占位效应及二者联合预测术后颅内出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95% CI:0.734~0.889,P=0.000)、0.75(95% CI:0.661~0.833,P=0.000)和0.76(95% CI:0.668~0.838,P=0.000),灵敏度为75.86%、58.62%和58.62%,特异度为88.31%、92.21%和93.51%,尤以CT值≥90HU的预测效能最高(t=48.777,P=0.000;t=43.681,P=0.000)。结论: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中平板CT呈高密度征如CT值≥90 HU、占位效应可以预测颅内出血,且CT值≥90 HU的预测效能较高。

  • 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
  • 崔接门, 叶斌, 宫鑫, 张红艳, 孙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11): 883-8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1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改良SWIM技术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术的11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予以改良SWIM技术(改良取栓组,57例)和常规SWIM技术(常规取栓组,57例),记录首次取栓血管再通率、总体血管再通率、取栓次数、穿刺至再灌注时间,近期神经功能缺损[术后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远期神经功能预后[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以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改良取栓组首次取栓血管再通率高于常规取栓组(χ2 = 5.054,P = 0.025),取栓次数少于(Z = 2.014,P = 0.044)、穿刺至再灌注时间短于(Z = 2.630,P = 0.009)常规取栓组。改良取栓组与常规取栓组手术前后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185,P = 0.025),两组入院时与术后14 d NIHSS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 = 133.705,P = 0.000),但处理因素与测量时间之间无交互作用(F = 3.148,P = 0.079),其中术后14 d改良取栓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取栓组(t = 2.969,P = 0.004),改良取栓组(t = 10.286,P = 0.000)和常规取栓组(t = 6.428,P = 0.000)术后14 d NIHS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改良取栓组与常规取栓组手术前后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7.581,P = 0.007),两组患者入院时与术后90 d mRS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 = 277.328,P = 0.000),且处理因素与测量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 = 10.471,P = 0.002),改良SWIM技术的效果更佳。改良取栓组术后90 d预后良好(mRS评分≤ 2分)率高于常规取栓组(χ2 = 4.267,P = 0.039),而两组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χ2 = 0.077, P = 0.782)和病死率(χ2 = 0.101,P = 0.7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机械取栓术中应用改良SWIM技术较常规SWIM技术具有更好的疗效且安全性相当,值得临床推广。

  • 韩永丰, 杨磊, 李虹, 张栋梁, 刘朝松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11): 894-9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1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重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以下简称颅内动脉狭窄)非完全扩张管腔经皮血管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PTAS)的临床疗效和支架植入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行非完全扩张管腔PTAS治疗的52例重度颅内动脉狭窄(狭窄率 > 70%)患者。记录术中植入支架后的残余狭窄率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术前和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采用MeshLab软件将血管三维影像学资料进行编辑,虚拟修复狭窄接近正常管腔,并获得支架植入前后狭窄动脉各段管壁和管腔内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支架植入后的残余狭窄率为(15.34 ± 6.12)%,优于支架植入前[(84.60 ± 7.20)%;t= 98.672,P = 0.000]。术后6个月mRS评分(0.38 ± 0.21)分,低于术前[(1.21 ± 0.43)分;t= 24.124,P = 0.000]。与支架植入前狭窄动脉各段管壁血流动力学参数相比,支架植入后动脉近端正常段、狭窄段、远端正常段动态压力、总压力、剪切力、剪切率、单元雷诺数降低(均P = 0.000),狭窄分支根部动态压力(P = 0.000)、总压力(P = 0.000)、剪切力(P = 0.000)、剪切率(P = 0.008)、单元雷诺数(P = 0.000)亦降低。与支架植入前狭窄动脉各段管腔内血流动力学参数相比,支架植入后动脉近端正常段动态压力(P = 0.000)、总压力(P = 0.000)、血流速度(P = 0.000)、涡度(P = 0.005)、湍流动能(P = 0.000)、湍流强度(P = 0.000)、湍流耗散率(P = 0.000)、湍流雷诺数(P = 0.000)降低,单元雷诺数升高(P = 0.000);除外血流速度(P = 0.138),狭窄分支根部动态压力、总压力、涡度、湍流动能、湍流强度、湍流耗散率、湍流雷诺数值降低(均P = 0.000);狭窄段动态压力、总压力、血流速度、涡度、湍流动能、湍流强度、湍流耗散率、湍流雷诺数、单元雷诺数降低(均P = 0.000);远端正常段动态压力(P = 0.000)、总压力(P = 0.000)、血流速度(P = 0.001)、涡度(P = 0.000)、湍流动能(P = 0.000)、湍流强度(P = 0.000)、湍流耗散率(P = 0.000)、湍流雷诺数(P = 0.000)降低,单元雷诺数升高(P = 0.000)。虚拟修复狭窄后各段管壁和管腔内血流动力学参数接近支架植入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结论: 非完全扩张管腔PTAS治疗重度颅内动脉狭窄可以改善狭窄动脉各段管壁和管腔内血流动力学参数,降低紊乱血流对管壁的损害,降低完全扩张狭窄可能造成的斑块破碎脱落栓塞远端脑组织的风险。

  • 韩凝, 赵岩, 马良, 王贺波, 徐国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11): 906-9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1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进展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机械取栓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河北省人民医院诊断与治疗的414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行“时间窗”内机械取栓术(时间窗内取栓组,293例)、进展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进展取栓组,45例)和标准内科治疗(内科组,76例),以治疗后3个月神经功能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作为主要结局、术后即刻血管再通率[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TICI)]作为次要结局,记录治疗后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和3个月全因死亡率。结果: 3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72,P=0.000),其中进展取栓组(Z=-2.829,P=0.005)和时间窗内取栓组(Z=-4.422,P=0.000)预后良好率均高于内科组,而时间窗内取栓组与进展取栓组神经功能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25,P=0.6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高(OR=1.298,95% CI:1.216~1.385;P=0.000)和内科治疗(OR=7.572,95% CI:3.048~18.809;P=0.000)是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机械取栓术是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OR=0.431,95% CI:0.212~0.879;P=0.021)。进展取栓组与时间窗内取栓组术后即刻血管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640)。3组治疗后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5,P=0.037),其中时间窗内取栓组高于内科组(Z=-2.376,P=0.018);3个月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78,P=0.075)。结论: 急性进展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术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 胡小雁, 罗煜岐, 苗妍, 高峰, 马宁, 孙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11): 913-9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1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联合依替巴肽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我国15所医疗中心收治的10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均接受血管内治疗联合依替巴肽治疗。以治疗后24 h内血管再通率[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TICI)≥ 2b级]为主要有效性结局,治疗后24 h内血管完全再通率(mTICI分级3级)及治疗后3个月神经功能预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 2分)为次要有效性结局;以治疗后48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主要安全性结局,治疗后48 h内颅内出血、脑实质血肿、出血性梗死、远隔部位出血、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及治疗后3个月病死率为次要安全性结局。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联合依替巴肽治疗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后24 h内血管再通率和血管完全再通率分别为86.27%(88/102)和68.63%(70/102),治疗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为54.90%(56/102);治疗后48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4.90%(5/102),颅内出血为19.61%(20/102)、脑实质血肿为11.76%(12/102)、出血性梗死为5.88%(6/102)、远隔部位出血为1.96%(2/102)、脑室内出血为3.92%(4/102),未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后3个月病死率为16.67%(17/1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15分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联合依替巴肽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0.118,95% CI:0.046~0.307;P=0.000),术前Alberta脑卒中计划早期CT评分≥6分是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OR=5.871,95% CI:1.812~19.020;P=0.003)。结论: 血管内治疗联合依替巴肽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安全、有效,但尚待针对最佳给药方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 蒿鹏, 陶春蓉, 荆孝忠, 李瑞, 罗聪, 胡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11): 920-9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1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筛查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ABAO-EVT)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收集2017年10月至2022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和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共215例ABAO-EVT患者的基线、临床及随访资料:性别、年龄、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吸烟、饮酒、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静脉溶栓、首通效应、取栓次数、扩展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eTICI)、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根据术后90 d 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0~3分,93例)和预后不良组(4~6分,12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ABAO-EVT患者术后90 d神经功能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增加是ABAO-EVT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aOR=0.936,95% CI:0.907~0.965,P=0.000;aOR=0.940,95% CI:0.910~0.970,P=0.000),首通效应(aOR=5.752,95% CI:2.875~11.508;P=0.000)、eTICI分级2c~3级(aOR=7.113,95% CI:3.665~13.805;P=0.000)是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结论: 较低的基线NIHSS评分、取得首通效应和达到eTICI分级2c~3级再灌注水平是ABAO-EVT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

  • 杨磊, 韩永丰, 张栋梁, 苏现辉, 金文才, 张学敬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11): 927-9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1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前循环和后循环串联病变患者血管再通治疗预后并筛查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9年4月至2022年8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行血管再通治疗并实现血管再通的42例前循环和后循环串联病变患者,术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术后90 d 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 2分)组(21例)和预后不良(> 2分)组(21例),预后不良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Z=-2.916,P=0.004)、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Z=-2.048,P=0.041)、取栓次数≥3次比例(χ2=4.725,P=0.030)和术后血肿型出血性转化比例(χ2=8.400,P=0.004)均高于预后良好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高(OR=12.457,95% CI:2.066~75.120;P=0.006)、取栓次数≥3次(OR=9.387,95% CI:1.222~72.140;P=0.031)和术后发生出血性转化(OR=7.237,95% CI:1.019~51.403;P=0.048)是前循环和后循环串联病变患者血管再通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入院时NIHSS评分较低、机械取栓次数 < 3次和术后未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前循环和后循环串联病变患者血管再通治疗易获得良好预后。

  • 刘淑玲, 徐永波, 李阳, 王思飞, 罗雷雷, 魏铭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11): 933-9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1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分析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超“时间窗”血管内治疗(EVT)联合最佳药物治疗(BMT)与单纯最佳药物治疗的长期预后。方法: 纳入2021年11月至2023年7月天津市环湖医院诊断与治疗的158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分别予以血管内治疗联合最佳药物治疗(EVT组,70例)和单纯最佳药物治疗(BMT组,88例),发病后12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功能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长期预后影响因素,倾向评分匹配和多重插补法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管内治疗是超“时间窗”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神经功能长期预后良好(mRS评分≤ 2分)的保护因素(OR=3.110,95% CI:1.460~6.620;P=0.003),年龄增大(OR=0.955,95% CI:0.924~0.987;P=0.007)和高血压病史(OR=0.418,95% CI:0.187~0.936;P=0.034)是神经功能长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主要结局指标的敏感性分析,倾向评分匹配后分析数据集和多重插补后分析数据集均显示,EVT组患者发病后12个月预后良好率高于BMT组(倾向评分匹配后分析数据集:aOR=3.610,95% CI:1.370~9.550,P=0.010;多重插补后分析数据集:aOR=3.870,95% CI:1.780~8.440,P=0.000),与主分析结果趋势一致。结论: 与单纯最佳药物治疗相比,超“时间窗”血管内治疗联合最佳药物治疗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发病后12个月神经功能预后更佳。

  • 标准与指南
  •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烟台区域分中心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11): 943-9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1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主观认知下降”的概念备受关注,具有向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转化的高风险。ATN诊断框架可以将临床诊断的主观认知下降精准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是阿尔茨海默病精准预防与治疗的重要窗口。基于目前主观认知下降的临床诊断与生物学标志物诊断两种诊断范式,疾病规范管理以及诊断后精准沟通与支持十分重要,包括诊断管理规范、生物学标志物结果解读及建议、患者健康管理及可能针对特定潜在病因的治疗等。既往临床研究与临床实践存在异质性,很多临床医师对“主观认知下降”的概念仍感陌生,缺乏系统认识;主观认知下降的诊断可给患者提供一定的确定性,也可带来疾病预期风险的不确定性,迫切需要对临床医师进行指导。迄今国内尚缺乏主观认知下降的诊断管理规范、生物学标志物披露与患者管理的指南或共识。鉴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撰写《主观认知下降的诊断管理规范与生物学标志物披露流程专家共识》,以期提高我国医务人员对主观认知下降的认识及诊断与治疗水平,指导开展高质量的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研究,为进一步临床转化奠定基础。

  • 临床研究
  • 师家伟, 赵学敏, 柴奇, 张凯, 乔慧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11): 954-9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1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耐药性癫痫患者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数据,探讨致痫区与非受累区脑网络图论指标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立体定向电极植入术的11例耐药性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的SEEG和结构影像数据,计算致痫指数并绘制致痫图,以此划分致痫区和非受累区;采用Granger因果分析分别计算两区域发作间期和发作期功能连接矩阵,结合全局效率(Eglob)、局部效率(Eloc)、特征路径长度(Lp)、聚类系数(Cp)、标准化特征路径长度(λ)、标准化聚类系数(γ)和小世界标量(σ)图论指标,对比分析发作间期与发作期图论指标变化。结果: 与发作间期相比,非受累区发作期γ(t=-3.730,P=0.005)和λ(t=-6.436,P=0.001)降低;而致痫区发作间期与发作期γ和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网络效率方面,与发作间期相比,致痫区和非受累区发作期Eglobt=5.360,P=0.002;t=5.577,P=0.001)和Eloct=4.450,P=0.003;t=4.038,P=0.005)均增高,Lp均降低(t=-5.127,P=0.002;t=-3.912,P=0.005)。结论: 致痫区和非受累区在癫痫发作期存在全脑网络同步性增强,而图论指标的变化,特别是γ和λ可以作为区分癫痫患者致痫区与非受累区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 罗成焕, 唐斌, 叶泽驹, 覃建平, 刘小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11): 962-9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1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分析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自发性幕上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诊断与治疗的65例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分别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内镜组,19例)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46例),记录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术后气管切开率和术后30 d病死率,术后7 d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估意识状态,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功能预后。结果: 内镜组患者血肿清除率(t=2.393,P=0.020)和术后7 d GCS评分(t=3.445,P=0.001)高于开颅组,手术时间(t=-13.318,P=0.000)、术中出血量(t=-7.823,P=0.000)、术后ICU住院时间(t=-4.183,P=0.000)、术后气管切开率(χ2=5.277,P=0.022)和术后3个月mRS评分(t=-2.493,P=0.015)低于开颅组。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的血肿清除率更高,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和术后ICU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气管切开率更低,术后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预后更佳,值得临床尝试应用。

  • 病例报告
  • 王亚萍, 耿贵富, 胡万冬, 刘勇, 史建国, 张洪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11): 968-9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1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会议纪要
  • 王小华, 张国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11): 974-9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1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