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是一种致死性强且预后差的肿瘤。近年来,与脑胶质瘤相关的基础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及各种临床试验层出不穷。本文主要对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可能出现的部分变化进行解读;总结我国脑胶质瘤诊断与治疗指南或规范制定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及存在不足;阐述新型临床试验体系——全球脑胶质母细胞瘤适应性临床创新试验体系(GBM AGILE)对我国精准医疗战略及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医药产业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胶质瘤为临床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约50%为恶性程度极高的胶质母细胞瘤。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和以替莫唑胺为主的药物化疗,但这些方法均未获得显著延长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生存期的效果。目前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治疗方案缺乏特异性,肿瘤细胞对放射治疗和烷化剂易产生抵抗,肿瘤复发不可避免,整体预后较差。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目前关于胶质瘤免疫治疗的基础与临床试验方兴未艾,对迄今发表的胶质瘤免疫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有助于了解免疫治疗在胶质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和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以更新治疗策略及阐述免疫治疗耐药的原因。
恶性胶质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属于难治性肿瘤之一,患者多预后不良。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胶质瘤细胞可以逃避手术最大切除,以及同步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是导致治疗难以奏效和复发的主要原因。回顾本实验室相关研究结果并结合文献,阐述胶质瘤侵袭迁移的相关分子机制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脑胶质瘤的异质性和治疗抵抗性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释脑胶质瘤的不良预后,但临床疗效反应评价体系的不完整性是导致患者预期预后与真实预后混淆的根本原因。目前经典的Macdonald标准和神经肿瘤反应评价(RANO)标准已长期用于评价脑胶质瘤的治疗反应,但Macdonald标准仅阐述肿瘤的增强对比成分,不能真实反映肿瘤的生长或活性。为抵御这种恶性肿瘤,有必要继续补充评价体系。本文重点介绍经典的Macdonald标准的不足之处,同时推荐RANO标准及其衍生标准的可行性。
细胞外囊泡可基于其起源或大小分为凋亡小体、微泡体和外泌体。外泌体是其中最小且最具特征的囊泡,由不同种类细胞分泌释放,包括神经细胞及其起源的肿瘤细胞,在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功能。从血液和脑脊液中提取的外泌体是真核细胞用于交换蛋白质、mRNA和微小RNA等生物学信息的载体,这些生物分子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及血管生成。外泌体不仅是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物检测方法,更可提供潜在的分子治疗靶点,并且有望成为抗肿瘤药物传递的载体。本文重点介绍外泌体在胶质母细胞瘤和髓母细胞瘤中的研究现状,并对外泌体携带的生物分子在脑肿瘤中作为生物学标志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目的 探讨胶质瘤miRNA-449b表达异常减少对细胞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锁定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60例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和10例非肿瘤对照脑组织miRNA-449b表达变化,Stem-loop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251、LN229和永生化星形胶质细胞UC2 miRNA-449b相对表达量,EdU染色、MTS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外源性miRNA-449b对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和荧光染色检测miRNA-449b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各级别胶质瘤miRNA-449b阳性标记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1),且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miRNA-449b阳性标记指数降低(均P<0.001)。U251细胞、LN229细胞miRNA-449b相对表达量低于UC2细胞(P=0.001,0.002)。U251-miRNA-449b组miRNA-449b相对表达量高于U251-Scr组(P<0.001)、EdU阳性细胞率(P=0.029)和细胞增殖活性(P=0.004,0.001,0.002)低于U251-Scr组,LN229-miRNA-449b组miRNA-449b相对表达量高于LN229-Scr组(P<0.001)、EdU阳性细胞率(P=0.032)和细胞增殖活性(P=0.003,0.001,0.004)低于LN229-Scr组。U251-miRNA-449b组和LN229-miRNA-449b组G0期/G1期细胞百分比分别高于U251-Scr组(P<0.001)和LN229-Scr组(P=0.018),侵袭细胞数目分别低于U251-Scr组(P=0.002)和LN229-Scr组(P=0.005)。U251-Scr组和LN229-Scr组F-actin局部聚集于细胞突起部位以及胞膜内侧,U251-miRNA-449b组和LN229-miRNA-449b组F-actin散在分布于肿瘤细胞内。结论 miRNA-449b是胶质瘤重要的抑瘤miRNA,其表达异常减少可能是导致胶质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作为评价胶质瘤恶性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补充外源性miRNA-449b可以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在恶性胶质瘤的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动态磁敏感增强灌注成像(DSC-MRI)、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这3种反映肿瘤组织灌注情况的影像学指标对胶质母细胞瘤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住院治疗的34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根据总生存期分为< 14个月组(17例)和≥14个月组(17例),术前行MRI常规扫描,以及DSC-MRI、3D-ASL、IVIM扫描,于肿瘤强化区域和强化肿瘤瘤周区域勾画兴趣区,记录DSC-最大相对脑血容量(rCBVmax)值和相对脑血流量(rCBF)值、ASL-脑血流量(CBF)值、IVIM-灌注分数(PF)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各项影像学指标对判断预后的参考价值。结果 在肿瘤强化区域,总生存期< 14个月组与≥ 14个月组患者ASL-CBF值、IVIM-PF值、DSC-rCBF值、DSC-rCBV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强化肿瘤瘤周区域,总生存期< 14个月组患者IVIM-PF值低于(P=0.011)、DSC-rCBF值(P=0.009)和DSC-rCBVmax值(P=0.012)高于≥ 14个月组。绘制强化肿瘤瘤周区域ASL-CBF值、DSC-rCBF值和DSC-rCBVmax值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79(95% CI:0.372~0.787,P=0.453)、0.763(95% CI:0.588~0.937,P=0.013)和0.746(95% CI:0.565~0.926,P=0.020),提示DSC-rCBF值和DSC-rCBVmax值对预后判断的参考价值更佳。结论 DSC-rCBF值和DSC-rCBVmax值对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判断的参考价值更佳,而ASL和IVIM序列未显示出较好的预后判断价值。
目的 探讨额叶胶质瘤相关癫癎(FGRE)患者白质纤维束网络变化特点。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13例额叶胶质瘤相关癫癎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者,行MRI常规扫描和扩散张量成像(DTI),采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学方法(TBSS)观察全脑白质纤维束网络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FGRE组患者全脑平均扩散率(MD)值显著升高,在3个区块13条白质纤维束中存在显著变化(FWE校正,均P<0.05);部分各向异性(FA)值变化区域与MD值大致相同,但是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FWE校正,P>0.05)。结论 额叶胶质瘤相关癫癎的发生与肿瘤外区域特定白质纤维束网络改变相关。通过DTI参数和TBSS分析可初步揭示额叶胶质瘤相关癫癎患者早期白质纤维束网络的改变,尤其是MD值可以成为预测癫癎风险的影像学指标。
目的 探讨分子病理检测在胶质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与结果 分别采用组织病理学,以及全外显子组测序、MGMT启动子甲基化和TERT启动子区突变等分子病理检测方法,同时参照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四版修订版对3例手术切除胶质瘤患者进行整合诊断。结果显示,例1为胶质瘤切除术后31年复发伴瘤卒中,整合诊断为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IDH突变型,1p/19q共缺失,总生存期逾32年,目前仍生存;例2于6个月内行两次胶质瘤切除术,整合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总生存期仅6个月;例3整合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和替莫唑胺同步化疗,2个月后MRI提示肿瘤复发迹象,以多靶点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安罗替尼治疗,2个月后MRI显示病灶明显缩小,病情逐渐缓解。结论 分子病理检测有助于临床医师对胶质瘤患者的术后整合诊断、预测预后、筛选敏感药物。
目的 报告1例难治性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伴脑转移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经过。方法与结果 1例44岁男性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根治性放射治疗、药物化疗和预防性脑照射后1年6个月出现脑膜转移伴脑转移,采取多学科诊疗模式即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化疗、甲氨蝶呤+地塞米松鞘内注射化疗和全身系统性治疗,脑转移后生存期为16个月,死于颅外病变进展。结论 对于难治性小细胞肺癌脑和(或)脑膜转移患者,应积极采取多学科诊疗模式,合理应用多种治疗方法、兼顾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
目的 报告1例颅内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病例,并总结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病理学、影像学以及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与结果 男性患者,53岁。以全身多发性骨痛7年、加重1个月入院。临床表现为血清磷明显降低;99Tcm-奥曲肽显像以左侧枕部生长抑素受体高表达灶为特征性改变;MRI显示左侧枕骨和硬脑膜病变。拟诊肿瘤诱发骨软化症,手术全切除病变。术后组织学形态观察,肿瘤呈弥漫浸润生长,累及硬脑膜和颅骨骨质,肿瘤细胞呈卵圆形和短梭形,可见畸形厚壁血管、扩张的窦样血管、成熟脂肪组织和间质黏液变性,核分裂象罕见,未见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胞质高表达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3、波形蛋白、生长抑素受体2、CD56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灶性表达Bcl-2和D2-40,Ki-67抗原标记指数为5%。病理诊断: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术后血清磷恢复正常,随访22个月肿瘤无复发、无转移。结论 颅内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极其罕见,病变隐匿而不易早期发现,常被误诊为脑膜瘤和血管外皮瘤,准确定位并全切除肿瘤是有效治疗方法。综合临床表现、血液生化、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有助于准确诊断并与脑膜瘤等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具有CD27和CD38表型的B细胞亚群表达变化。方法 观察对象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共4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三色荧光标记法检测其外周血CD27+CD38-、CD27+CD38+、CD27-CD38+和CD27-CD38-B细胞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者相比,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CD27+CD38-和CD27+CD38+B细胞比例升高(P=0.000,0.000)、CD27-CD38+B细胞比例降低(P=0.001)。其中,外周血CD27+CD38-B细胞比例,全身型高于眼肌型(P=0.031);CD27-CD38+B细胞比例,合并胸腺瘤者低于无胸腺异常者(P=0.026);CD27+CD38-和CD27+CD38+B细胞比例,肌无力危象者高于非肌无力危象者(P=0.017,0.011)。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QMGS评分减少(P=0.012)、外周血CD27+CD38+B细胞比例降低(P=0.034)、CD27-CD38+B细胞比例升高(P=0.006);Spearman秩相关分析,QMGS评分与外周血CD27+CD38-B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s=0.394,P=0.009)。结论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存在具有CD27和CD38表型的B细胞亚群,其表达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提示不同表型的B细胞亚群可能在重症肌无力的免疫机制和疾病进程中发挥不同作用。
目的 探讨发声训练对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流涎严重程度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共6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随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30例)和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发声训练(观察组,30例),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4周时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价吞咽功能、最长发声时间和最大发声分贝评价喉功能和声带振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二部分(UPDRSⅡ)流涎评分、流涎严重程度和频率量表(DSFS)评价流涎程度(DSFS-S)和频率(DSFS-F)。结果 与训练前相比,两组患者训练4周时最长发声时间延长(P=0.000),最大发声分贝增大(P=0.000),SSA评分(P=0.000)、UPDRSⅡ流涎评分(P=0.000)、DSFS-S评分(P=0.000)和DSFS-F评分(P=0.000)减少;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最大发声时间延长(P=0.010),最大发声分贝增大(P=0.000),SSA评分(P=0.044)、UPDRSⅡ流涎评分(P=0.020)、DSFS-S评分(P=0.044)和DSFS-F评分(P=0.049)减少。结论 常规吞咽训练联合发声训练可通过提高吞咽功能而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流涎严重程度。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根据近年研究进展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与治疗规范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和增补。本文结合近4年来公布的新的临床研究证据,对《指南2018》中修订和增补的内容进行解读。
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神经变性病。虽然目前多巴胺替代治疗仍是帕金森病治疗的基石,但受到运动并发症和远期疗效的制约。20余年来,帕金森病遗传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使得疾病修饰疗法成为可能,开发靶向药物阻断异常分子通路业已成为当前帕金森病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SNCA、GBA和LRRK2基因突变,以及受其影响分子通路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对帕金森病精准化治疗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