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占慧慧, 邓丹, 刘媛, 唐宏, 孟俊华, 韦春玲, 崔培梧
目的 基于指纹图谱、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初步分析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 ]4个药用部位饮片(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茯神)中的潜在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 Q-Marker)并测定其含量。方法 采用HPLC建立茯苓饮片指纹图谱,确认共有峰并进行指认,对18批不同药用部位茯苓饮片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茯苓三萜酸成分的对应靶点和通路,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并进行了分子对接分析,预测茯苓饮片的Q-Marker并测定其在茯苓4个药用部位饮片中的含量。结果 茯苓4个药用部位饮片HPLC指纹图谱中标定了15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指认了其中6个色谱峰,分别为茯苓新酸B(2号峰)、去氢土莫酸(3号峰)、茯苓新酸A(4号峰)、去氢茯苓酸(9号峰)、茯苓酸(10号峰)和松苓新酸(12号峰);同一药用部位茯苓饮片相似度均大于0.97,不同药用部位的茯苓指纹图谱有明显差异,15个共有峰所代表成分的量在茯苓中根据药用部位由外向里(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和茯神)均呈现减少趋势。OPLS-DA筛选出茯苓4个药用部位饮片的7个潜在标志性色谱峰,其中包含5个指认的色谱峰,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指认出的色谱峰所代表的三萜酸成分具有广泛的靶点和网络通路,可能与茯苓抗菌、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密切相关。分子对接结果与网络药理学结果一致。此外,4个药用部位茯苓饮片含有的6个三萜酸类成分中单一化合物的含量及其总质量分数(0.041%~0.495%)均是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和茯神。结论 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准确、可靠,同时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了茯苓4个药用部位饮片中6个潜在Q-Marker的活性,为茯苓饮片质量的全面控制和评价提供了参考,也为茯苓的深度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