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期刊订阅
开放获取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1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1-08-0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论文
5-Aza-cdR可能通过提高海马组织内NR2B磷酸化水平改善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
刘晓蕾, 王强, 张晓璐, 邵国, 姜树原
2021, 41(8): 1091-1096.
摘要
(
245
)
PDF
(1725KB) (
1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小鼠在跳台实验中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及其海马组织中NR2B 1472位点的酪氨酸磷酸化(p-Y1472 NR2B)的影响。
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5-Aza-CdR处理组(5-Aza-CdR)。侧脑室内注射10 μmol/L 5-Aza-CdR,通过跳台实验检测小鼠的行为、学习和记忆能力。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NR2B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小鼠海马组织NR2B和磷酸化NR2B-Y1472(p-Y1472 NR2B)的表达水平。
结果
5-Aza-CdR组小鼠在跳台实验中潜伏期增加,错误次数减少,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提高(
P
<0.05),同时,小鼠海马组织中NR2B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NR2B-Y1472的磷酸化水平升高(
P
<0.05),CDK5活性降低(
P
<0.05)。CA1区和CA3区NR2B荧光强度无差异,而CA1区p-Y1472 NR2B显著升高(
P
<0.05)。
结论
5-Aza-CdR对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可能与海马中p-Y1472 NR2B磷酸化相关。
MK-801对皮质酮诱导抑郁样行为大鼠海马mBDNF和proBDNF表达的影响
李建国, 王颖, 李玥天, 燕子, 赵欣, 张宇
2021, 41(8): 1097-1102.
摘要
(
268
)
PDF
(624KB) (
1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通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发挥抗抑郁作用。然而,NMDA受体拮抗剂调控BDNF表达的机制尚不清楚。
方法
口服皮质酮(CORT)诱导大鼠抑郁样行为。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蔗糖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动物的抑郁样行为,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动物背侧和腹侧海马DG脑区成熟BDNF(mBDNF)和前体BDNF(proBDNF)的表达。
结果
慢性给予CORT诱发大鼠抑郁样行为。NMDA受体拮抗剂地佐环平(MK-801)可减轻动物抑郁样行为,增加大鼠背侧和腹侧海马DG脑区中mBDNF的表达,同时降低proBDNF的表达(
P
<0.05)。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拮抗剂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能够减轻动物抑郁样行为,增加海马脑区的mBDNF表达,降低proBDNF的表达(
P
<0.05)。然而,预先给予MK-801后,SAHA对大鼠抑郁样行为、海马DG脑区的mBDNF和proBDNF表达都无显著的影响。
结论
MK-801可通过组蛋白乙酰化改变大鼠海马DG区mBDNF和proBDNF的表达,发挥抗抑郁作用,这将为抗抑郁治疗提供新靶点。
山奈酚减轻人角质形成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邹雪莲, 胡雯, 雷子贤, 王红娟, 徐晨, 哈丽娜·海若拉, 康晓静
2021, 41(8): 1103-1108.
摘要
(
295
)
PDF
(1275KB) (
2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驱虫斑鸠菊成分山奈酚(KP)在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中的抗氧化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
用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定量分析驱虫斑鸠菊种子黄酮类物质。将HaCaT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用2,2-偶氮二(2-甲基丙基咪)二盐酸盐(AAPH)处理HaCaT细胞,构建氧化应激模型]、不同浓度山奈酚干预组;CCK-8法检测增殖; RT-qPCR检测Nrf2、 HO-1、NQO1、GCLC和GCLM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rf2蛋白表达。
结果
1) 驱虫斑鸠菊种子中总黄酮类物质含量为0.97 g/100 g,共获得36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KP含量为62.96 ng/100 g。2) 构建氧化应激模型的AAPH最适浓度为25 mmol/L;KP浓度为0~40 μmol/L时,未见明显细胞毒性。3) 低剂量KP可增加HaCaT细胞内Nrf2、HO-1和GCLC mRNA的表达,其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变化最为显著。4) KP可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各组细胞内Nrf2蛋白表达。
结论
驱虫斑鸠菊成分KP减轻人角质形成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其作用机制与上调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有关。
普伐他汀激活子痫前期小鼠MAPK抗凋亡信号通路
王芙蓉, 严谨, 贺丰杰
2021, 41(8): 1109-1113.
摘要
(
182
)
PDF
(881KB) (
1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普伐他汀对子痫前期(PE)小鼠胎盘组织中抗凋亡路径的影响。
方法
将妊娠第9天的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未经任何干预;PE模型组(PE)经尾静脉注射携带sFlt-1片段的腺病毒(Adv-sFlt-1);治疗组(PE+Pravastatin)从第9天开始按体质量喂灌普伐他汀[Pravastatin, 5 mg/(kg·d)]。妊娠第19天,收集心脏血液和胎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sFlt-1水平。免疫印迹检测胎盘组织激活转录因子-2(ATF-2)、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热休克蛋白(HSP)27、p38 MAPK、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3及p5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
结果
PE模型组小鼠血清sFlt-1水平为(95.73±8.44)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的(55.32±5.66)ng/mL(
P
<0.05);胎盘组织ATF-2、p38、ERK、HSP27和STAT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经过普伐他汀治疗后,sFlt-1浓度显著下降,胎盘组织ATF-2、p38、ERK、HSP27和STAT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上升(
P
<0.05)。
结论
普伐他汀对PE的治疗作用与激活MAPK通路的抗凋亡路径有关。
负载血管生成素1的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纳米微粒促进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修复
方涛, 杨婉浠, 李昕, 丛志成, 张沛宗, 祁泉, 宋兵
2021, 41(8): 1114-1120.
摘要
(
213
)
PDF
(5320KB) (
4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负载血管生成素1(Ang1)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聚乙二醇(PEG)纳米微粒(Ang1-PLGA-PEG)对心肌梗死(MI)后心肌修复的作用,并研究其作用于心肌梗死后心肌修复的作用机制。
方法
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1 周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心肌梗死周围区域注射100 μL PBS溶液)(
n
=8)、Ang1组[注射含Ang1的PBS溶液(100 μL,25 ng/μL)](
n
=8)、Ang1-PLGA-PEG组[注射100 μL纳米微粒混悬液,约含(1.61±0.05)μg Ang1](
n
=9)。4 周后,进行心脏彩超检测心脏功能、Masson染色检测瘢痕组织增生、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凋亡和血管形成。
结果
与其他两组相比,Ang1-PLGA-PEG纳米微粒可以增加心肌梗死周围区域血管密度和成熟度(
P
<0.05),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
P
<0.05),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 (
P
<0.05),减少心肌病理性重塑,提高心脏功能(
P
<0.05)。
结论
Ang1-PLGA-PEG纳米粒心肌局部注射可使心肌梗死区域血管增生、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梗死面积减少,从而提高了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功能。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Wnt-5a/JNK信号通路参与PM2.5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分泌IL-6和TNF-α
邹威凤, 王晓茜, 盛青, 祝涛, 周晓婷
2021, 41(8): 1121-1126.
摘要
(
188
)
PDF
(1226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PM2.5是否通过Wnt-5a/JNK信号通路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中IL-6和TNF-α的分泌。
方法
本研究分为大鼠和16HBE细胞两部分。具体如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吸入机动车尾气组(浓度1.5 mg/m
2
,2 h/d,1月);将16HBE细胞分为对照组、PM2.5组(20 μg/mL)、阴性对照siRNA+PM2.5组、Wnt-5a siRNA+PM2.5组、Wnt-5a siRNA+对照组、JNK抑制剂SP600125+PM2.5组、SP600125+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p-JNK和p-c-Jun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Wnt-5a、JNK、c-Jun、p-JNK和p-c-Jun表达水平; ELISA检测IL-6和TNF-α的分泌。
结果
与大鼠对照组相比,机动车尾气组的p-JNK和p-c-Jun表达水平显著增加(
P
<0.05);与16HBE细胞对照组相比,PM2.5组的Wnt-5a、p-JNK、p-c-Jun、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
P
<0.05);与PM2.5组相比,Wnt-5a siRNA+PM2.5组Wnt-5a、p-JNK、p-c-Jun、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减少(
P
<0.05),SP600125+PM2.5组p-c-Jun、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减少(
P
<0.05)。
结论
Wnt-5a/JNK信号通路参与了PM2.5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分泌IL-6和TNF-α。
上调miR-433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系增殖
张剑, 张彤, 王宏伟, 张继红, 张保祯, 董欣敏
2021, 41(8): 1127-1132.
摘要
(
213
)
PDF
(1738KB) (
1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miR-43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功能。
方法
选择不同分期结直肠癌癌组织(CRC)、癌旁组织与正常结直肠组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iR-433表达并比较;体外培养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HCT-116和SW480以及正常结直肠细胞系NCM460,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iR-433表达。随后将miR-433模拟物转染SW480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细胞周期。
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miR-43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
P
<0.05)。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miR-433水平也显著低于健康人群(
P
<0.05)。此外,从TNM分期Ⅰ期~Ⅳ期,结直肠癌组织内miR-433表达逐渐降低(
P
<0.05)。与NCM460相比,HT-29、HCT-116和SW480中,miR-433表达下调(
P
<0.05)。SW480转染miR-433模拟物后,与对照miRNA组相比,在SW480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降低(
P
<0.05),G
2
和M期细胞比例增多。上调miR-433后,细胞侵袭和迁移明显减弱(
P
<0.05)。
结论
miR-433在结直肠癌中表达降低。在SW480细胞中上调其表达后,可抑制细胞系增殖、侵袭与迁移。
血清miR-181b和miR-27a表达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
张传西, 张宇, 郭莎莎, 厉菁, 袁义强, 王明杰
2021, 41(8): 1133-1138.
摘要
(
170
)
PDF
(449KB) (
2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血清微小RNA(miR)-181b、miR-27a表达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病变程度的关系。
方法
选取血脂异常患者102例,健康人100名为对照组,RT-qPCR检测血清miR-181b和miR-27a的表达。对比血脂异常患者与对照组血清miR-181b、miR-27a表达差异,分析血脂异常患者发生CAS的影响因素及血清miR-181b、miR-27a表达与CAS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血脂异常患者的血清miR-181b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而miR-27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
P
<0.05);硬化组血清miR-181b相对表达量低于未硬化组,miR-27a相对表达量、hs-CRP、LDL-C水平、高血压占比高于未硬化组(
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上指标均是血脂异常患者发生CAS的独立影响因素(
P
<0.05);ROC显示血清miR-181b、miR-27a相对表达量预测血脂异常患者发生CAS的灵敏度分别为84.75%、81.36%,特异度分别为76.74%、74.42%,准确度分别为81.37%、78.43%,AUC分别为0.791、0.75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iR-181b 相对表达量与Crouse积分呈负相关(
P
<0.05),miR-27a相对表达量与Crouse积分呈正相关(
P
<0.05)。
结论
血清miR-181b与miR-27a在血脂异常患者表达异常,且二者均是CA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其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X线放射诱导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损伤中组蛋白乙酰化水平降低
蒙颖, 张正义, 赵嫄, 卢昌宏, 商波, 孙鹏飞, 张德奎
2021, 41(8): 1139-1143.
摘要
(
183
)
PDF
(2390KB) (
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辐射暴露对心肌细胞的影响及组蛋白乙酰化的修饰变化,分析其相关性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将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分为对照组和放射组,放射组分别用X线给予2、4、6和8 Gy剂量照射。48 h后,通过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annexin V-FITC/PI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及组蛋白乙酰化相关蛋白H3K9ac、HDAC3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照射组细胞上清LDH相对活性增加(
P
<0.05),细胞内MDA相对含量增加(
P
<0.05),细胞内SOD相对活性降低(
P
<0.05);此外放射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
P
<0.05),并且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P
<0.05),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增高(
P
<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放射组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降低(
P
<0.05),HDAC3表达水平增高(
P
<0.05)。
结论
辐射暴露导致H9c2细胞损伤并诱导其凋亡,此过程中细胞内组蛋白乙酰化水平降低,而HDAC3可能是调节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主要因子。
熊果酸联合HDAC2抑制剂抑制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增殖
唐加峰, 何雪莲, 夏菁, 熊伟, 李小山
2021, 41(8): 1144-1150.
摘要
(
193
)
PDF
(3731KB) (
1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熊果酸(UA)联合HDAC2抑制剂(SA)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 CCK-8法、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UA和SA单用和联合作用于HepG2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HDAC2、AC-α-tubulin、CDK2、CDK1、Bax、Bcl-2和cleaved-PARP的表达。
结果
UA对HepG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P
<0.01);UA可以抑制HepG2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联合SA后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P
<0.01);UA联合SA可使HepG2细胞周期阻滞于G
1
期(
P
<0.01);HDAC2在肝癌细胞系SMMC-7721、HepG2和PLC5中高表达,UA联合SA可以明显下调HepG2细胞中HDAC2、Bcl-2、CDK2和cyclin E1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上调AC-α-tubulin、Bax和cleaved-PARP蛋白表达水平。
结论
UA联合SA应用对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机械通气缓解高原肺水肿患者舌下微循环和改善右心功能
石建国, 鲜文, 陈想贵, 陈俊, 付长怀, 宋光兰
2021, 41(8): 1151-1155.
摘要
(
181
)
PDF
(1022KB) (
1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对高原肺水肿(HAPE)患者舌下微循环和右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30例HAPE患者随机分为HAPE组(14例常规治疗)和MV组(16例机械通气治疗),随机选择平原急进高原未发生高原肺水肿健康志愿者20名为对照组。对MV组和HAPE组治疗前、治疗后、治愈后及对照组行总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例(PPV)、微循环流动指数(MFI)及右心房左右径、右心室前后径、主肺动脉内径、肺动脉收缩压、血气分析的检测。同时观察MV组、HAPE组肺部啰音、肺部阴影消失时间、临床治愈时间。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V组、HAPE组治疗前pH值增高;血氧饱和度(SaO
2
)下降;二氧化碳分压(PaCO
2
)下降;血乳酸(Lac) 增高(
P
<0.01)。与HAPE组相比,MV组治疗后2 h和6 h能更快的缓解低氧血症、呼吸性碱中毒及降低血乳酸(
P
<0.05或
P
<0.01)。与对照组相比,MV组、HAPE组治疗前TVD、PVD、PPV、MFI值明显降低(
P
<0.01)。MV组治疗后24 h TVD、PVD、PPV、MFI值升高,优于HAPE组(
P
<0.05)。与对照组相比,MV组、HAPE组治疗前右心房左右径增大、右心室前后径增大、主肺动脉内径增宽、肺动脉收缩压增高(
P
<0.01)。MV组、HAPE组治疗后右心房左右径、右心室前后径、主肺动脉内径缩小、肺动脉收缩压降低,与治疗后24 h相比,MV组优于HAPE组(
P
<0.05)。与HAPE组相比,MV组能缩短肺部啰音及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和临床治愈时间(
P
<0.01)。
结论
机械通气能迅速缓解低氧血症,明显改善微循环障碍及右心功能衰竭,从而缩短HAPE患者的临床治愈时间。
TLK2促进人乳腺癌细胞系增殖、迁移和侵袭
熊玉圆, 陈德杰, 孟琳, 晏珊
2021, 41(8): 1156-1162.
摘要
(
235
)
PDF
(4143KB) (
1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Tousled样激酶2 (TLK2)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TLK2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用RT-qPCR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TLK2 mRNA以及miR-622的表达。用CCK-8、BrdU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TLK2过表达质粒和miR-622抑制剂对HCC7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通过Targetscan在线分析数据库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别预测和验证miR-622和TLK2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
结果
乳腺癌组织或细胞系中的TLK2表达水平显著上调 (
P
<0.05)。TLK2显著促进HCC7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
P
<0.01)。可能的作用机制表明miR-622可结合TLK2的3′ UTR。
结论
TLK2参与促进HCC7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且被miR-622负向调控。
花姜酮通过上调FBXW7表达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迁移和侵袭
万雪琼, 陈佳, 何超, 叶星明
2021, 41(8): 1163-1168.
摘要
(
201
)
PDF
(3731KB) (
1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花姜酮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
方法
将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分为对照组、花姜酮-低剂量组、花姜酮-中剂量组、花姜酮-高剂量组、pcDNA组、pcDNA-FBXW7组、花姜酮-高剂量+si-NC组、花姜酮-高剂量+si-FBXW7组。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BOX家族F框/WD-40域蛋白7(FBXW7)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花姜酮-低、中、高剂量组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
P
<0.05),FBXW7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
P
<0.05)。与pcDNA组比较,pcDNA-FBXW7组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
P
<0.05)。与花姜酮-高剂量+si-NC组比较,花姜酮-高剂量+si-FBXW7组A549细胞系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升高(
P
<0.05)。
结论
花姜酮可降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与上调FBXW7表达有关。
临床研究
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增加老年人住院风险
袁景林, 赵瑞雪, 李晓东, 蒋晓燕, 王笑峰, 周晓梅, 李淑娟
2021, 41(8): 1169-1173.
摘要
(
237
)
PDF
(412KB) (
1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国老年人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和住院的关系。
方法
用如皋长寿和衰老研究的子队列,通过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评估是否存在主观记忆抱怨,通过起立-行走计时试验(TUGT)评估是否存在步速缓慢,两者同时存在判定为MCR。记录研究对象从2014年基线调查至2017年第2次随访3年期间的住院发生情况,比较 “住院”和“非住院”组MCR发生情况,分析MCR和住院的关联。
结果
本次研究1 076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75.0±3.8)岁; MCR的患病率为3.3%,在3年随访期间MCR组有61.1%发生住院,高于非MCR组的41.9%(
P
<0.05);住院组平均年龄更高,男性、非文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者的比例更高。住院组合并MCR的比例为4.8%,高于非住院组的2.3%(
P
<0.05)。在调整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吸烟状况、BMI、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病史、脑血管病史等混杂因素后,MCR与老年人住院风险增加相关(
P
<0.05)。
结论
高龄、男性、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脑血管病史的老年人,住院的发生率更高,且MCR与住院发生显著相关。
纤连蛋白(FN)雾化吸入治疗COVID-19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旭之, 武立刚, 张世阳, 赵炜明, 王斌, 王皓晴
2021, 41(8): 1174-1176.
摘要
(
748
)
PDF
(297KB) (
1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纤连蛋白(FN)雾化吸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神经科病房48例COVID-19患者分别给予纤连蛋白皮肤抑菌液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纤连蛋白7~14 d,每日给予两次雾化,每次雾化液约15 mL,雾化给药时长为10~15 min。
结果
经雾化吸入纤连蛋白7~14 d后,患者呼吸困难减轻、咳嗽减轻、咳痰减轻、肺部渗出液减少、排痰顺畅、肺部CT影像病灶减少。
结论
纤连蛋白雾化吸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一定效果。
肾结石患者低柠檬酸尿症代谢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乔逸, 肖河, 樊晓红, 石冰冰, 纪志刚
2021, 41(8): 1177-1180.
摘要
(
226
)
PDF
(1441KB) (
1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肾结石患者中低柠檬酸尿症的代谢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代谢评估数据库中2016年5月至2021年1月纳入的92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肾结石患者情况,以低柠檬酸尿症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和代谢异常因素,包括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为自变量,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低柠檬酸尿症的代谢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在肾结石患者中,高血压是低柠檬酸尿症的危险因素(
OR
=4.48,95%
CI
:1.58~12.70,
P
<0.01),其他各因素并未发现与低柠檬酸尿症明确相关。
结论
在肾结石患者中,高血压是低柠檬酸尿症的危险因素。
技术与方法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方法的建立
刘晓玉, 施萍, 潘伯臣, 庞希宁
2021, 41(8): 1181-1185.
摘要
(
254
)
PDF
(1731KB) (
1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一种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的无血清培养方法。
方法
用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两步消化法分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用含1×ITS、0.5%人血清白蛋白、10 ng/mL bFGF、100 μg/mL L-ascorbic acid、100 U/mL青链霉素及2.5 μg/mL两性霉素B的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增殖状态,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表型,WST法测定细胞增殖曲线,细胞划痕伤口闭合试验检测无血清培养的细胞迁移能力,实时定量PCR检测生长因子VEGF、KGF、PDGF和IGF-1的表达。
结果
无血清培养并纯化扩增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呈梭形,表达细胞表面标志物CD73和CD90,不表达CD45和CD34。细胞增殖曲线为 S 形,对数增殖期的平均倍增时间为72 h,与胎牛血清培养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相比,迁移能力增强,生长因子VEGF、KGF、PDGF和IGF-1表达上调(
P
<0.05)。
结论
建立了一种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短篇综述
HIF-1介导的自噬在心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张刘杰, 李静, 吴博
2021, 41(8): 1186-1189.
摘要
(
300
)
PDF
(315KB) (
3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氧诱导因子1(HIF-1)通过调控靶基因表达维持机体供氧和需氧平衡,保持细胞氧稳态,并调节缺血心肌自噬水平,其靶基因表达产物BNIP3蛋白参与此调节过程。
心肌特异性microRNA在心肌梗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强利, 赵玥, 国海东, 王莹
2021, 41(8): 1190-1194.
摘要
(
312
)
PDF
(817KB) (
2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肌特异性miRNAs,如miR-1、miR-133、miR499和miR208等广泛参与心脏发育和生理病理过程。心肌组织特异性miRNAs不仅参与调控心脏发育早期的心肌分化和后期心肌细胞增殖,同时,心肌特异性miRNAs参与心肌梗死(MI)后的细胞损伤或保护,以及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进程;并且能够动员骨髓干细胞入血,促进心肌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此外,MI后循环血中心肌特异性miRNAs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使其有望成为急性MI早期诊断的确诊指标。
组织液沿血管壁流动现象的研究进展
孔钇雅, 余晓彬, 马超, 殷雅俊, 李宏义
2021, 41(8): 1195-1199.
摘要
(
310
)
PDF
(356KB) (
5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从横向(横截面)看流动通路空间拓扑结构的多级性(包括血管周围间隙、血管基底膜、血管外膜及血管周围结缔组织),以及各级结构上组织液流动现象的多样性;2)从纵向看全身血管树上的组织液流动现象;3)比较了国内外研究结果之间的异同点;4)展望了血管循环系统上组织液流动的生理学功能。
mTOR调控自噬参与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钱子冰, 刘静, 曾佩芸, 张琦
2021, 41(8): 1200-1204.
摘要
(
269
)
PDF
(372KB) (
3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糖尿病状态下,失调的自噬可能导致多个脏器的病变。mTOR介导的自噬参与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疾病的调控机制,如糖尿病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对糖尿病自噬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STAT在皮肤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周琼艳, 林薇, 许素玲, 赵可喻
2021, 41(8): 1205-1209.
摘要
(
266
)
PDF
(360KB) (
2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是有转录活性的蛋白,参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皮肤肿瘤等多种皮肤病发病、皮损形成,与皮肤病严重程度相关,不同STAT在皮肤病中作用途径并不相同。STAT通过调控细胞信号传导,影响下游因子表达,发挥生物学效应,深入研究STAT表达水平及靶向基因,探讨其与皮肤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发现皮肤病潜在的治疗靶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张若曦, 韩冰
2021, 41(8): 1210-1215.
摘要
(
239
)
PDF
(1151KB) (
2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通过抑制肿瘤细胞逃逸、增强免疫应答而作为MDS潜在的治疗方式,本文回顾性分析了针对PD-1/PD-L1和CTLA-4的ICI治疗MDS的临床试验,分析了ICI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ICI单药或与去甲基化药物(HMA)合用是可耐受的。尽管目前单药ICI治疗的疗效有限,但和HMA可能具有协同作用,且对于HMA无效患者可作为一种潜在的选择。尽管存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但多数可通过类固醇逆转。
医学教育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超声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张一休, 王亚红, 杨萌, 张青, 朱庆莉, 吕珂, 李建初
2021, 41(8): 1216-1219.
摘要
(
200
)
PDF
(1170KB) (
2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改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研究生、临床博士后、进修医生的临床综合素质,超声医学科设计了以基础级别课程、高级级别课程、上机操作带教、住院医师晨课等内容为主的7个分级培养教学模块。教师在教学过程大胆尝试新方法,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强化体验互动,课堂生成丰富精彩。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使用可以提高超声医学科受培训医师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促进其专业技能的提升。
分层分级的进阶式培养模式在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王亚红, 张莉, 王莹, 张一休, 武玺宁, 高璐滢, 陶葸茜, 李建初
2021, 41(8): 1220-1223.
摘要
(
199
)
PDF
(946KB) (
3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分层分级的进阶式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以提高超声住院医师的培训质量。
方法
对不同教育背景的超声住院医师进行分层培养,按照年级和培训阶段设计制定进阶式的培训方案,建立分层分级的进阶式超声住培体系,并在2016级超声规培住院医师中尝试应用。将改革前2013级住院医师和改革后2016级住院医师的超声报告质量进行对比,评价教学改革效果。
结果
施行分层分级的进阶式培养方案后,2016级住院医师超声报告的病理符合率为97.2%,而改革前2013级超声报告的病理符合率为92.8%。教学改革后年级超声报告的病理符合率显著高于改革前(
P
<0.05)。
结论
分层分级的进阶式培养模式有助于超声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提高,在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新冠疫情期间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医学科普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的干预作用
陈罡, 韩建芳, 周央中, 宋丹, 夏京华, 秦岩, 陈丽萌, 李雪梅
2021, 41(8): 1224-1230.
摘要
(
405
)
PDF
(1348KB) (
1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基于微信的医学科普对新冠疫情期间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缓和作用。
方法
以2020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线问卷获得患者人口学资料和心理评测;将患者分成自行查阅组和微信干预组,微信组每日推送新冠科普,14 d后重复进行心理评测,比较干预前后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
结果
获得有效问卷106例,自行查阅组29例,微信干预组77例。除平均年龄在自行查阅组稍高(
P
<0.01)外,两组透析龄、职业类别、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等资料无显著差异。微信科普干预后,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较前均显著下降(
P
<0.001),且干预后无焦虑状态患者的百分比较前显著增加(
P
<0.05);自行查阅科普组抑郁评分较前也显著下降(
P
<0.01),但焦虑评分无显著下降。新冠期间患者基线抑郁评分和透析龄呈现显著正相关性(
P
<0.05)。
结论
相关医学科普能降低血透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医生主动开展科普的方式相比鼓励患者自行查阅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焦虑状态。
仿头模拟教学在住院医师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董海涛, 赵继志, 万阔, 吴效民, 张宇, 夏甜, 郭春岚
2021, 41(8): 1231-1233.
摘要
(
172
)
PDF
(310KB) (
1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并重的学科,现行的住院医师口腔修复培养模式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培训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在短时间内帮助住院医师掌握口腔修复的操作要点,提高临床培训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修复医生,是现阶段口腔修复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研究设计仿头模拟教学课程,进行口腔修复各项临床技能操作培训,旨在快速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操作能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学生的参与及其启示
杨诗婕, 徐协群
2021, 41(8): 1234-1237.
摘要
(
645
)
PDF
(341KB) (
2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期间,医学教育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关于医学生是否应该以及通过何种方式参与疫情防控,全球争议不断。本文对COVID-19疫情期间医学生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实际的参与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为医学教育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提供参考。
虚拟腹腔镜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
朱财林, 毕卫云, 崔晓海, 张志勇
2021, 41(8): 1238-1241.
摘要
(
194
)
PDF
(321KB) (
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虚拟腹腔镜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届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20名作为观察组,独立完成10例以下腹腔镜手术的20名主治医师作为对照组;使用虚拟腹腔镜进行培训,比较两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完成情况。
结果
住院医师培训后的手术操作成绩优于培训前(
P
<0.05)。培训后住院医师的手术操作成绩与培训前主治医师的操作成绩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虚拟腹腔镜能够有效帮助医生提高腹腔镜操作水平,降低医疗风险。
COVID-19流行期间远程教学对医学生的影响
留永健, 田欣伦, 徐凯峰
2021, 41(8): 1242-1246.
摘要
(
209
)
PDF
(326KB) (
1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回顾和评价COVID-19疫情期间远程教学的效果,探索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满足医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
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内容包括:网课学习的时间、效果、优点和缺点、是否观看课程回放、是否愿意日后接收远程课程等方面。 共有108位医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并回复了全部问题。
结果
67位学生(62%)认为远程教学可以达到实体课程80%以上的效果。30位学生(28%)担心远程学习导致自己未能全面掌握知识。影响远程教学效果的最常见的因素是注意力不集中(64%)和网络不稳定(57%)。远程教学的优势包括:时间自由(85%),地点自由(83%),舒适度高(59%)和节约时间(56%)。87位学生(81%)愿意在今后继续接受远程教学。自觉远程教学的效果越好,学生就越倾向于选择网络授课;而担心远程课程导致自己掌握不足的学生,倾向于选择面授(
P
<0.01)。不能集中注意力是不选择远程教学的主要原因(
P
<0.001)。
结论
COVID-19流行期间,多数医学生认为远程教学是一种学习医学知识的可行办法,效果较好。
刊名:基础医学与临床
ISSN 1001-6325
CN 11-2652/R
地址:北京市东单三条5号
邮编:100005
电话:010-65273665
010-69156964
电子邮件:basic_clinic@vip.163.com
网址:http://jcyxylc.pumc.edu.cn
新闻公告
《基础医学与临床》入选中国科协“2024年度科技期刊双语传播工程”
2024-12-26
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2024-03-01
本刊开通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
2023-12-15
热烈祝贺《基础医学与临床》被DOAJ数据库收录
2023-06-12
本刊已被EBSCO国际数据库收录
2023-03-21
本刊已被ICI Journals Master List国际数据库收录
2023-03-21
采编平台升级公告
2023-02-28
重要提醒:谨防骗子邮件(※)
2023-02-08
本刊自2020年起封面及网页改版公告
2021-01-01
编辑部重要提醒(※)
2019-12-13
网站服务器迁移公告
2019-10-17
本刊声明:谨防假冒email非法录用收费
2016-12-16
本刊声明:谨防假冒网站
2016-05-16
创刊30周年暨2011年编委会会议成功举行
2011-12-19
《基础医学与临床》被评为2006年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资助项目(C类)
2006-11-07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