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23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3-12-25
  

  • 全选
    |
    目录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3(1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论
  • 王刚, 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3(12): 1057-10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3.1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以下简称功能性神经疾病)是具有明确症状的自主运动或感觉系统疾病,作为一种可被纳入慢病管理但不易识别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日益增加的发病例数和社会负担逐渐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拟结合笔者近年关于功能性神经疾病的临床实践和思考,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国功能性神经疾病的诊治及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以期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准与指南
  • 功能性运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3(12): 1061-10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3.1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功能性运动障碍是一类常见的分离性/转换性障碍,已成为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以下简称功能性神经疾病)的代表性疾病谱系以及运动障碍疾病的最重要分支之一。2021年功能性运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发布首版《功能性运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随着对功能性运动障碍认识的深入,共识编写组结合国内功能性神经疾病多学科诊疗模式门诊的设置及相关临床实践,纳入近2年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在首版基础上进一步详细阐明功能性运动障碍的流行病学、病因及病理生理学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及其相关推荐意见,以期为疾病提供更具体的诊断与治疗依据,推动我国功能性运动障碍诊断与治疗水平的发展。

  • 专题综述
  • 林宇栋, 冯蓓蕾, 王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3(12): 1072-10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3.1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功能性运动障碍是常见的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主观性运动障碍且无法以现有疾病解释。中国传统医学虽无相应病名记载,但对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疾病早有认识,并留下大量记载此类疾病诊断与治疗过程的文献。本文收集并整理3例典型功能性运动障碍相关古医案,系统梳理此类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思路,并与现代医学认识相比较,以拓宽疾病的临床治疗思路。

  • 杜欣怡, 承欧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3(12): 1076-10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3.1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以下简称功能性神经疾病)临床常见,个体易感性和社会环境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预后欠佳。长新冠综合征、哈瓦那综合征和TikTok抽搐综合征是近年出现的新型功能性神经疾病类型。本文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面对长新冠综合征、哈瓦那综合征和TikTok抽搐综合征进行综述,以辅助疾病诊断与治疗。

  • 倪臻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3(12): 1082-10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3.1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利用生物电原理记录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自发或外部刺激诱发的电活动,由于功能性运动障碍与器质性运动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存在本质区别,二者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电活动不同,因此神经电生理检测具有重要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本文综述临床常用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及其在功能性运动障碍中的应用进展,以提高对功能性运动障碍发病机制的认识,为临床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 汤然, 王金涛, 王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3(12): 1087-10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3.1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功能性运动障碍是临床常见的转换性/分离性障碍。fMRI、扩散张量成像、PET等成像技术以及形态学分析、纤维束追踪等分析方法的不断发展不仅为功能性运动障碍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技术支持,而且对其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预测具有更重要价值。本文综述功能性运动障碍影像学研究进展,以为疾病诊断与治疗、病理生理学机制探究提供依据。

  • 郝文菲, 张天宏, 王继军, 王梓轩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3(12): 1093-10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3.1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功能性运动障碍是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亚型, 主要表现为步态异常、震颤、肌张力障碍、姿势异常等。近年多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以提高功能性运动障碍的治疗效果, 其中认知行为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案被临床广泛应用。本文综述功能性运动障碍认知行为疗法研究进展, 以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 陆随缘, 杨雅雯, 刘杨, 王刚, 谢青, 王继先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3(12): 1097-11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3.1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功能性运动障碍是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亚型,目前对于功能性运动障碍的治疗推荐多学科诊疗模式。除药物及心理治疗外,康复治疗同样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综合应用物理治疗、无创性神经刺激、作业疗法等改善患者运动控制能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文综述功能性运动障碍康复治疗进展,以为功能性运动障碍的精准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
  • 王金涛, 马莎, 王含, 巴茂文, 陈先文, 胡兴越, 刘艺鸣, 承欧梅, 王玉凯, 周凡, 许顺良, 沈岳飞, 陈伟, 窦荣花, 刘学东, 韩彦青, 王华龙, 丁岩, 潘小玲, 黄卫, 陈蕾, 卢宏, 徐刚, 王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3(12): 1103-11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3.1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国内运动障碍专病门诊初步总结功能性运动障碍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 纳入2023年8-9月国内22个临床医学中心运动障碍专病门诊新诊断的593例运动障碍患者,其中功能性运动障碍37例(6.24%),器质性运动障碍556例(93.76%)。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功能性运动障碍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χ2=4.217,P=0.040)和合并精神心理症状(χ2=18.694,P=0.000)比例高于器质性运动障碍患者,年龄(t=3.757,P=0.000)、发病年龄(t=3.720,P=0.000)和高血压比例(χ2=4.736,P=0.030)低于器质性运动障碍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功能性运动障碍患者震颤(χ2=3.955,P=0.047)和肌阵挛(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1)比例高于器质性运动障碍患者,帕金森综合征(χ2=8.491,P=0.004)和步态障碍(χ2=5.028,P=0.025)比例低于器质性运动障碍患者。结论: 我国功能性运动障碍患者年龄、发病年龄,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高血压、精神心理症状、震颤、肌阵挛、帕金森综合征和步态障碍比例与器质性运动障碍患者存在差异。

  • 肖金雯, 王金涛, 李建平, 李海霞, 王继先, 张晶璟, 占世坤, 徐刚, 管永靖, 王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3(12): 1109-11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3.1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功能性运动障碍患者脑结构改变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3年5-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诊断与治疗的9例功能性运动障碍患者以及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10例健康志愿者,均行头部MRI检查,采用简化版功能性运动障碍评价量表(S-FMDRS)评价运动障碍症状及其严重程度,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疾病严重程度(CGI-S)评价疾病严重程度,躯体分离量表20项(SDQ-20)评价躯体形式障碍,虐待年报量表(MACE)中文版评价儿童期受虐待情况,健康调查简表36项(SF-36)评价健康状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价焦虑和抑郁情绪。结果: 功能性运动障碍患者SDQ-20评分(Z=2.259,P=0.028)、MACE中文版评分(t=-3.570,P=0.002)和HAMA评分(t=-3.999,P=0.001)高于对照者,SF-36量表之活力(t=3.091,P=0.009)及社会功能(t=2.275,P=0.046)分评分低于对照者。功能性运动障碍患者右侧枕下沟回皮质(t=-2.924,P=0.009)、右侧前扣带沟回皮质(t=-3.286,P=0.004)、右侧眶额皮质(t=-2.381,P=0.029)厚度大于对照者,左侧胼胝体下区皮质(t=2.492,P=0.023)、左侧中央旁小叶沟回皮质(t=2.139,P=0.047)厚度以及右侧小脑白质(t=2.685,P=0.016)、左侧小脑白质(t=2.121,P=0.049)、胼胝体中后区(t=2.550,P=0.021)体积小于对照者。相关分析显示,左侧小脑白质体积与病程呈正相关(r=0.837,P=0.038),而左侧胼胝体下区皮质厚度与病程呈负相关(r=-0.831,P=0.040)。结论: 功能性运动障碍患者边缘系统、感觉运动区、视觉皮质和部分脑白质存在结构改变,部分脑区与病程具有相关性。

  • 汤亚南, 魏红玲, 邢燕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3(12): 1116-11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3.1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以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儿童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以下简称功能性神经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 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2017年7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8例以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神经疾病患儿,临床表型包括功能性肌阵挛8例、功能性震颤3例、功能性肌无力3例、功能性肌张力障碍2例、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2例,运动障碍症状均无重叠。8例功能性肌阵挛患儿中5例表现为双侧对称性肌阵挛,3例仅右上肢或右手肌阵挛;3例功能性震颤患儿表现为单侧上肢(1例)、双侧上肢(1例)或双手(1例)小幅度快速颤抖;3例功能性肌无力患儿均表现为双下肢无力,无法行走;2例功能性肌张力障碍患儿中1例表现为阵发性上肢和躯干扭转样姿势异常,1例为下肢间断性肌张力增高并呈屈髋屈膝样;2例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患儿表现为凝视,颈部后仰,肢体伸屈抖动、拍打。仅1例脑电图轻度异常,染色体小片段重复。13例症状较轻微,治疗后预后良好;5例症状较严重且合并精神症状,转入精神科继续治疗。结论: 以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儿童功能性神经疾病常见表现是肌阵挛、震颤和肌无力,多可追溯到相关诱发因素,可伴发其他多种躯体或精神症状,部分患儿需转诊至精神科。

  • 临床研究
  • 张祎凡, 史伟雄, 刘霄, 王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3(12): 1120-11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3.1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相关脑炎脑电图特征。方法与结果: 回顾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诊断与治疗的27例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及脑电图特征。(1)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74.07%(20/27)]和精神异常[51.85%(14/27)]。(2)实验室检查:血清抗LGI1抗体阳性率达100%(27/27),脑脊液抗LGI1抗体阳性率为92.59%(25/27),部分患者伴低钠血症[66.67%(18/27)]、肿瘤标志物升高[33.33%(9/27)]、巨细胞病毒IgG阳性[36.36%(8/22)]。(3)影像学特征:头部FLAIR成像高信号占51.85%(14/27),主要累及颞叶和海马;18F-FDG PET提示高代谢占14/17,主要累及颞叶、海马和基底节区。(4)脑电图特征:脑电图异常19例(70.37%),包括单纯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FBDS)10例、局灶性发作伴意识障碍4例、FBDS伴局灶性发作和意识障碍3例、FBDS伴局灶性发作1例、单纯局灶性发作1例;发作间期15例(55.56%)可见异常波形,包括局灶性慢波9例、弥漫性慢波3例、局灶散发性尖波伴慢波2例、局灶性快慢复合波1例;发作期8例(29.63%)发作10 s内出现异常电活动,包括额区和前中颞区波幅增高、频率减慢的演变4例,顶区、枕区和后颞区演变2例,中央区演变1例,广泛性低电压1例;8例(29.63%)可见临床下痫样放电,包括额区和前中颞区6例,顶区、枕区和后颞区2例;9例(33.33%)明确发作起源部位,包括前中颞区5例,中央区和顶区2例,顶区、枕区和后颞区2例。结论: 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脑电图异常率较高,背景改变多为波幅降低、频率减慢;发作间期以散发性尖波伴慢波为主,符合边缘叶脑炎脑电图特征;发作期及临床下痫样放电呈现以额颞区为主的痫样放电。

  • 高琳芝, 张爱娟, 张爱元, 马梦冰, 钟孟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3(12): 1129-11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3.1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单侧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 回顾分析2005年3月至2021年11月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和潍坊市人民医院诊断与治疗的28例单侧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临床主要表现为痛温觉减退占92.86%(26/28),共济失调占85.71%(24/28),肢体麻木占75%(21/28),头晕占71.43%(20/28);MRI均可见延髓背外侧梗死灶,病变位于延髓头部9例(32.14%)、中部7例(25%)、尾部12例(42.86%);CTA显示27例(96.43%)存在责任动脉,分别为椎动脉狭窄(15例,53.57%)、小脑后下动脉闭塞(10例,35.71%)、双侧椎动脉闭塞和单侧椎动脉夹层(各1例,3.57%)。11例(39.29%)予以静脉溶栓,其中3例桥接椎动脉支架植入术,17例(60.71%)予以保守治疗;19例(67.86%)预后良好,9例(32.14%)预后不良。5例(17.86%)并发呼吸衰竭,对症治疗后1例预后良好、1例呼吸机辅助通气、1例重残、2例死亡。结论: 单侧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检查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部分患者可并发呼吸衰竭,应密切监测其呼吸功能。

  • 综述
  • 蒲珂, 刘鑫, 韩国庆, 尹苗苗, 李庆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3(12): 1134-11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3.1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SDR)是治疗下肢痉挛的有效方法,特别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进步,使SDR越来越微创和精准。本文对SDR技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手术前后下肢运动功能评价手段以及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进行综述,以促进SDR的临床应用。

  • 病例报告
  • 张超, 沈艺, 赵滨, 樊茉丽, 谢炳玓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3(12): 1139-11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3.1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3, 23(12): 1145-1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