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18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8-09-25
  

  • 全选
    |
    目录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 18(9):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论
  • 路桂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 18(9): 635-6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8.09.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会阴部疼痛系以会阴为中心的疼痛,涉及器官众多且功能复杂,给临床诊断与治疗带来诸多困难。会阴部疼痛临床发病率较低但功能障碍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基于病因学分析的诊断与治疗模式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多学科综合有助于会阴部疼痛诊断与治疗良性思路的建立,并提高治疗效果。

  • 专家论坛
  • 张玉忠, 陈籽辰, 王继红, 魏馨雨, 徐勇, 陈飞云, 吴彩芹, 成颖, 许珉, 张青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 18(9): 638-6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8.09.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是评价前庭耳石器传导通路的重要检查方法。气导声刺激诱发的颈肌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骨导振动刺激诱发的颈肌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也开始应用于临床,而直流电刺激诱发的颈肌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国内尚未见诸报道。本文综述直流电刺激诱发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记录方法和临床应用。

  • 指南与共识解读
  • 刘清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 18(9): 643-6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8.09.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5 年制定的《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为提高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信赖的依据。笔者结合个人认识和临床经验对共识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主要阐述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并对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解读,为临床医师选择正确的三叉神经痛诊断与治疗方法提供更加清晰的思路。

  • 循证神经病学
  • 林燕, 陈邓, 徐达, 刘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 18(9): 647-6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8.09.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厄瑞奴单抗预防性治疗成人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Erenumab OR AMG334 AND Migraine、厄瑞奴单抗AND 偏头痛计算机检索2001 年1 月1 日-2018 年8 月1 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Cochrane 图书馆和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及Google Scholar 互联网检索关于厄瑞奴单抗预防性治疗成人偏头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Jadad 量表评价文献质量。结果 共获得68 篇英文文献,经剔除重复和不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4 篇高质量(Jadad 评分≥ 4 分)文献共2682 例成年偏头痛患者(厄瑞奴单抗组1626 例,对照组1056 例)。结果显示:(1)厄瑞奴单抗70 mg 组和140 mg 组治疗有效率(每月偏头痛天数减少≥ 50%比例)、每月偏头痛减少天数、每月应用特异性药物减少天数以及偏头痛物理功能影响日记-日常生活部分和身体影响部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厄瑞奴单抗组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不良反应较轻微,主要包括注射部位疼痛、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等,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断试验的病例数极少。结论 厄瑞奴单抗预防性治疗成人偏头痛安全、有效。

  • 神经病理性疼痛
  • 刘靖芷, 史可梅, 马文庭, 李全波, 付强, 郑宝森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 18(9): 654-6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8.09.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CT 引导下三叉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非典型面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共37 例非典型面痛患者均于CT 引导下经Hartel前入路卵圆孔穿刺行三叉神经节脉冲射频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d、7 d、1 个月、3 个月、6 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并计算完全缓解率、优良率和有效率,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6 个月,1例失访,36例完成随访。36 例患者手术前后VA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89.784,P = 0.000),术后1 d(Z = -5.255,P = 0.000)、7 d(Z = -5.258,P = 0.000)、1 个月(Z = -5.255,P = 0.000)、3 个月(Z = -5.249,P = 0.000)和6 个月(Z = -5.121,P = 0.000)VAS 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1 d、7 d、1 个月、3 个月和6 个月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5%(9/36)、22.22%(8/36)、19.44%(7/36)、19.44%(7/36)和16.67%(6/36),优良率分别为80.56%(29/36)、77.78%(28/36)、72.22%(26/36)、69.44%(25/36)和63.89%(23/36),有效率分别为88.89%(32/36)、88.89%(32/36)、86.11%(31/36)、86.11%(31/36)和80.56%(29/36)。术后2 例(5.56%)出现短暂性恶心、呕吐,3 例(8.33%)出现面部肿胀,2 例(5.56%)出现轻度面部麻木,均逐渐自行缓解。结论 CT 引导下经卵圆孔穿刺行三叉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非典型面痛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 张忠, 刘继强, 翟建亮, 田立东, 马文庭, 郑宝森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 18(9): 658-6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8.09.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阿霉素治疗后疼痛程度和感觉功能变化,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于CT 引导下阿霉素治疗23 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 d、7 d、1 个月、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定量感觉检测(QST)测定患侧下颏冷觉、温觉、冷痛觉、热痛觉阈值。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 d、7 d、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和12 个月VAS 评分降低(均P = 0.000);治疗后1、3、6 和12 个月患侧下颏冷觉(P = 0.003,0.000,0.000,0.000)和冷痛觉(P = 0.022,0.000,0.000,0.013)阈值降低,温觉(P = 0.004,0.002,0.000,0.000)和热痛觉(P = 0.004,0.002,0.000,0.000)阈值升高。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阿霉素治疗后VAS 评分与患侧下颏冷觉(r = 0.703,P = 0.000)和冷痛觉(r = 0.679,P = 0.002)阈值呈正相关,与温觉(r = -0.782,P = 0.000)和热痛觉(r = -0.726,P = 0.001)阈值呈负相关。结论 QST 检测是一种无创性、简便的感觉功能评价方法,可以定量测定感觉神经损害,成为评价三叉神经毁损术治疗效果的有价值指标。

  • 齐猛, 张雷, 梁建涛, 李茗初, 郭宏川, 陈革, 鲍遇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 18(9): 663-6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8.09.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 共105 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90 例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15 例,前者行微血管减压术,后者行原发病变切除术和三叉神经脑池段探查术并微血管减压术,评价术后疗效并记录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听力下降、症状性缺血性卒中、面神经损伤)。结果 90 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85 例行微血管减压术,均采取患侧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85 例,100%);81 例(95.29%)术中可见责任血管;84 例(98.82%)术后疼痛缓解;1 例(1.18%)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为患侧听力下降。15 例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行原发病变切除术和三叉神经脑池段探查术并微血管减压术,12 例(12/15)采取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3 例(3/15)采取颞下经天幕入路;术中除切除原发病变外,同时探查三叉神经脑池段,3 例(3/15)可见责任血管;术后均疼痛缓解(15/15);7 例(7/15)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分别为患侧听力下降5 例、症状性缺血性卒中1例、面神经损伤6例;术后除1例(1/15)蛛网膜囊肿未行病理学检查外,余14例(14/15)病理诊断均与术前诊断相符,包括听神经瘤5 例(5/15)、表皮样囊肿4 例(4/15)、内皮型脑膜瘤(WHOⅠ级)2 例(2/15)和过渡型脑膜瘤(WHOⅠ级)2 例(2/15)、小脑动-静脉畸形1 例(1/15)。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首发症状发病年龄高于[(51.61 ± 12.21)岁对(44.87 ± 11.87)岁;t = 1.988,P = 0.049]、术前听力下降比例低于[0(0/90)对7/15;校正χ2 = 37.813,P = 0.000]、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比例高于[100%(85/85)对12/15;校正χ2 = 11.327,P = 0.001]、术中可见责任血管比例高于[95.29%(81/85)对3/15;校正χ2 = 48.325,P = 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18%(1/85)对7/15;校正χ2 = 29.934,P = 0.000]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结论 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听力下降作为早期症状提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发病变,从而选择适宜手术入路,同时行三叉神经脑池段探查术并微血管减压术;术后疼痛缓解率较高,但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易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 宋刚, 鲍遇海, 郭宏川, 梁建涛, 李茗初, 王旭, 陈革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 18(9): 669-6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8.09.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共286 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70 岁50 例(老龄组),< 70 岁236 例(低龄组)]均采用患侧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术,记录术后并发症,包括术侧面部麻木感、术侧听力下降、脑脊液漏、手术切口愈合欠佳、颅内感染、脑积水;采用Barrow 神经病学研究所(BNI)三叉神经痛分级评价疼痛缓解;记录随访期间复发率。结果 286 例患者中36 例(12.59%)出现术后并发症,低龄组29 例(12.29%),老龄组7 例(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110,P = 0.740),为术侧面部轻度麻木感18 例(6.29%)、术侧听力下降13 例(4.55%)、脑脊液漏1 例(0.35%)、手术切口愈合欠佳1 例(0.35%)、颅内感染2 例(0.70%)和脑积水1 例(0.35%)。随访29.43 个月,随访的216 例低龄组患者中170 例(78.70%)疼痛完全缓解(BNI 分级Ⅰ级),10 例(4.63%)疼痛部分缓解(BNI 分级Ⅱ ~ Ⅲ级),14 例(6.48%)疼痛无缓解(BNI 分级Ⅳ ~ Ⅴ级),22 例(10.19%)复发;随访的44 例老龄组患者中35 例(79.55%)疼痛完全缓解(BNI 分级Ⅰ级),2 例(4.55%)疼痛部分缓解(BNI 分级Ⅱ ~ Ⅲ级),1 例(2.27%)疼痛无缓解(BNI 分级Ⅳ ~ Ⅴ级),6 例(13.64%)复发,组间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530,P = 0.675)。Kaplan-Meier 曲线显示,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率均逐渐下降。结论 单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未出现死亡或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 夏焱志, 查俊, 陈洁梅, 乔世刚, 李华, 王琛, 李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 18(9): 674-6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8.09.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针刺触发点治疗、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和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3 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60 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3 组,分别予针刺触发点治疗(20 例)、硬膜外神经阻滞术(20 例)和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20 例),治疗后均服用加巴喷丁,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12 周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疼痛程度。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3 组患者治疗后2、4 和12 周NRS 评分均降低(均P = 0.000)。治疗后2 周,神经阻滞术组和脉冲射频术组NRS 评分均低于针刺触发点组(P = 0.013,0.000),脉冲射频术组NRS 评分亦低于神经阻滞术(P = 0.000);至治疗后4 和12 周,脉冲射频术组NRS 评分仍低于针刺触发点组(P = 0.000,0.000)和神经阻滞术组(P = 0.000,0.000)。结论 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最佳,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改善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

  • 临床研究
  • 陈艳, 赵佳驹, 吴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 18(9): 678-6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8.09.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筛查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并探讨基于CTA 的两种侧支循环评价量表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预后的预测能力。方法 连续纳入136 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均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采用基于CTA 的区域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rLMC)和Tan 侧支循环评分(Tan)评价侧支循环,发病后3 个月采用改良Rankin 量表评价预后(以病残或病死为主要结局指标)。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法Logistic 回归分析筛查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相关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an 评分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 最终纳入122 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180 ~ 270 min(OR = 0.309,95%CI:0.134 ~ 0.713;P = 0.006)和Tan 评分0 ~ 1 分(OR = 7.339,95%CI:2.072 ~ 25.994;P = 0.002)是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Tan 评分预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预后的ROC 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53(P = 0.021)。结论 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180 ~ 270 min 和Tan 评分0 ~ 1 分是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与rLMC 评分相比,Tan 评分是一种相对简单且预测能力较好的侧支循环评价量表。

  • 钱敏, 关鸿志, 管宇宙, 魏妍平, 谢曼青, 任海涛, 赵燕环, 陈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 18(9): 683-6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8.09.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背景 抗CV2/CRMP5 抗体相关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临床少见。本文报道2 例抗CV2/CRMP5 抗体相关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电生理学和病理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临床对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2 例抗CV2/CRMP5 抗体相关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经过,分析其临床表现、电生理学和病理学特点、治疗及随诊。结果 例1 为52 岁女性患者,以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3 年入院,自右下肢起病,逐渐进展至左上肢和右手无名指、小指,此后出现左下肢无力、左手肌力减弱、左上肢抬举困难。血清抗CV2/CRMP5 抗体呈弱阳性,抗Hu、Yo、Ri 抗体和抗两性蛋白抗体阴性。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源性损害。神经组织活检证实慢性重度活动性轴索性周围神经病。予2 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症状无明显改善,遂予激素冲击治疗后序贯治疗。出院后2 个月随诊,症状无缓解,增加硫唑嘌呤口服;1 年后随诊,麻木、无力有所减轻。例2 为18 岁男性患者,以四肢无力1 月余入院,尤以近端显著,有晨轻暮重现象。血清抗CV2/CRMP5 抗体阳性,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27.47 nmol/L,脑脊液蛋白定量1360 mg/L。肌电图提示四肢感觉运动神经均受累,双侧对称,以脱髓鞘损害为主;重复神经电刺激可见低频刺激波幅递减现象。胸腺组织活检证实胸腺瘤B3 型。临床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周围神经病,胸腺瘤B3 型。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溴吡斯的明口服以及药物化疗。出院后10 个月复查肌电图四肢周围神经源性损害较前加重,血清抗CV2/CRMP5 抗体仍阳性。结论 抗CV2/CRMP5 抗体相关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可以表现为对称性或不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周围神经病,轴索和髓鞘均可受累,免疫治疗可能有效。

  • 王磊, 汪明玉, 吴金龙, 李昀, 钟池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 18(9): 688-6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8.09.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静坐不能的临床表现、可能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与结果 共3 例静坐不能患者,例1 诊断为急性静坐不能、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缺铁性贫血,停用奥氮平,予普萘洛尔、阿普唑仑、苯海索和补铁治疗后好转;例2 诊断为迟发性静坐不能、迟发性运动障碍,逐渐减停利培酮、加用阿普唑仑后好转;例3 诊断为帕金森病静坐不能,继续予抗帕金森病药多巴丝肼、司来吉兰、普拉克索,加用阿普唑仑、普萘洛尔后好转。结论 不同类型静坐不能的治疗方法各异,临床应根据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

  • 宋凤磊, 赵阳, 马琳, 王利刚, 刘博峰, 孙鹏, 尚云才, 王光羿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 18(9): 692-6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8.09.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预见性早期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共计92 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行预见性早期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42 例)以及常规一线治疗后患侧去骨瓣减压术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50 例),监测手术前后颅内压,Glasgow 预后分级评价预后,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创伤至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4.63 ± 1.61)h 对(36.61 ± 1.92)h;t = 32.464,P = 0.001]。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 d 颅内压即降低(P = 0.001),至术后7d 颅内压持续降低(P = 0.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颅内压降低(P = 0.001)。92 例患者中预后良好37 例(40.22%),预后不良55 例(59.78%),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54.76%(23/42)对28%(14/50);χ2 = 5.697,P = 0.017],且两组< 41 岁患者预后良好率高于≥ 41 岁患者(χ2 = 5.526,P = 0.025)。92 例患者中31 例(33.70%)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硬膜下积液11 例(11.96%)、颅内出血4 例(4.35%)、脑积水3 例(3.26%)、感染4 例(4.35%)、癫痫2 例(2.17%)和器官功能障碍7 例(7.6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43%(9/42)对44%(22/50);χ2 = 5.205,P = 0.022]。结论 预见性早期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可以有效降低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颅内压,预防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的迟发性颅内血肿,明显改善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综述
  • 王圆圆, 朱明伟, 冯枫, 王鲁宁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 18(9): 697-7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8.09.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杏仁核是边缘系统的重要结构,是常见神经变性病的重要病变部位之一,是临床症状的病理学基础。本文主要概述常见神经变性病杏仁核病理学特征及其内病理性蛋白如β-淀粉样蛋白、tau 蛋白、α-突触核蛋白和TAR DNA 结合蛋白43分布和表达共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