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期刊订阅
开放获取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4-0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论文
一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
BTK
基因新变异体的鉴定
张晗, 孙阳, 王蓉蓉, 张文, 张学
2021, 41(4): 467-471.
摘要
(
223
)
PDF
(1137KB)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一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者进行致病基因变异鉴定。
方法
收集患者及家庭成员临床资料并采集外周血,从患者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筛查可疑致病变异,并对其父母基因组DNA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及基因型-表型共分离分析,从患者外周血中提取RNA,反转录为cDNA后进行Sanger测序,同时进行实时定量PCR实验检测该基因表达水平,进而对该变异的致病性和致病机制进行分析。
结果
患者携带
BTK
基因c.240+3A>C新变异,该变异遗传自母亲,在家系中呈基因型-表型共分离,该变异体在dbSNP153、ExAC、gnomAD和HGMD等公共数据库未见报道。该变异属于剪接变异,cDNA测序显示该变异造成
BTK
基因3号内含子5′端106 bp碱基插入到第3号和第4号外显子之间,引起阅读框改变,最终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患者
BTK
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结论
BTK
基因c.240+3A>C处剪接变异可能导致该患者患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p21活化激酶2基因变异体rs3662C>A与卒中风险和预后的关系及其对转录活性的影响
司斌, 张舒媛, 杨云云, 陈宇, 张伟丽
2021, 41(4): 472-478.
摘要
(
130
)
PDF
(611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p21活化激酶2(
PAK2
)基因变异体rs3662C>A与卒中风险及预后的关系和机制。
方法
收集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733例、腔隙性脑梗死488例、脑出血435例和健康对照1 727人的资料,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s3662C>A与卒中风险的关系,Cox生存回归模型分析rs3662C>A与卒中预后的关系。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rs3662C>A对
PAK2
转录活性的影响。
结果
与rs3662CC基因型比较,rs3662A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患病风险相关,比值比为0.67(95%
CI
:0.47~0.95,
P
<0.05;显性遗传模型),且主要在男性中相关。平均随访4.5年,携带rs3662A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和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升高,风险比分别为1.84(95%
CI
:1.16~2.92,
P
<0.05)和2.06(95%
CI
:1.05~4.04,
P
<0.05)。rs3662C降低荧光素酶表达活性的79%(
P
<0.01)。
结论
PAK2
基因rs3662A的携带者患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风险低于rs3662CC携带者,但预后不良。rs3662C>A影响
PAK2
表达活性。
X线对秀丽隐杆线虫DNA损伤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
陈利娜, 刘志, 张超
2021, 41(4): 479-483.
摘要
(
207
)
PDF
(619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不同高剂量X线对秀丽隐杆线虫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和死亡率、发育力的影响。
方法
分别用200、400Gy X线照射秀丽隐杆线虫后,RT-qPCR检测14个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各基因间相互作用。在线虫辐射后继续培养2 d,计算秀丽隐杆线虫的存活率,以评估X线对线虫死亡率和生育力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X线使秀丽隐杆线虫多个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表达异常,线虫死亡率增加(
P
<0.05),繁殖力下降(
P
<0.05)。
结论
X线可能是通过改变秀丽隐杆线虫多个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抑制其繁殖能力。
age-1、cep-1、ced-4、rad-51和daf-2
等基因对辐射敏感,是潜在的放疗靶点。
膜联蛋白A1减轻1型糖尿病小鼠微血管并发症
边芳, 李宁, 李奇, 李康, 金雯
2021, 41(4): 484-489.
摘要
(
161
)
PDF
(1540KB) (
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A1(ANXA1)在预防及减轻1型糖尿病(T1D)微血管并发症方面的潜在价值。
方法
检测T1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浆中ANXA1的水平;用人重组ANXA1(hrANXA1)治疗T1D小鼠8周;给药完成后对小鼠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超声心动图评估小鼠的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Au400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尿素和肌酐水平;ELISA检测胰岛素、尿白蛋白和ANXA1水平;对小鼠心脏和肾脏组织进行PAS染色或天狼星红染色;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p-Akt、p38/p-p38、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JN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p-ERK1/2的表达。
结果
与健康体检者相比,T1D患者血浆ANXA1的水平降低,而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
P
<0.05)。hrANXA1降低了T1D小鼠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曲线下面积(AUC)并提高了血清胰岛素水平(
P
<0.05)。hrANXA1提高了小鼠的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
P
<0.05);hrANXA1降低了小鼠的血清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和尿素水平(
P
<0.05)。hrANXA1促进了小鼠心脏和肾脏组织中Akt的磷酸化,并抑制了p38、JNK和ERK1/2的磷酸化(
P
<0.05)。
结论
ANXA1对T1D小鼠的心脏和肾脏的保护作用与抑制MAPK信号通路和激活Akt生存途径有关。
miR-30a抑制Ang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自噬
于甜乐, 马晗, 吴新华, 陈章荣, 孙彪, 彭媛, 刘宏
2021, 41(4): 490-494.
摘要
(
185
)
PDF
(1539KB)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miR-30a对血管紧张素2(Ang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
方法
1)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Ang2处理组(Ang2 2×10
-6
mol/L)、去甲肾上腺素阳性对照组(NE 5×10
-6
mol/L)。处理细胞48 h,RT-qPCR检测miR-30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LC3、Beclin-1自噬蛋白表达。2)将miR-30a mimics、miR-30a inhibitor、miR-30a NC通过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至H9c2细胞中培养24 h,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率;转染成功后在Ang2刺激基础上设立Ang2+miR-30a mimics组、Ang2+miR-30a inhibitor组、Ang2+miR-NC组。检测miR-30a干预对Ang2诱导H9c2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
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Ang2处理组、NE阳性对照组miR-30a mRNA表达显著下调(
P
<0.05); 而LC3、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
P
<0.001);2)与Ang2处理组相比,Ang2+miR-30a mimics组LC3、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P
<0.001)。
结论
Ang2 能下调miR-30a表达,诱导H9c2心肌细胞自噬;miR-30a mimics能够抑制Ang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自噬。
过表达RNF43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786-O增殖、迁移与侵袭
孙志超, 王秀芝, 杨舒慧, 浦洋
2021, 41(4): 495-500.
摘要
(
184
)
PDF
(2977KB) (
1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RNF43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系786-O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
方法
应用GEPIA网站分析人肾透明细胞癌样本的RNF43表达并预测RNF43对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将786-O细胞分为RNF43过表达组和Wnt通路抑制剂LGK974药物干预组。用Western blot及qPCR检测RNF43表达、Wnt/β-catenin通路蛋白的表达和LGK974抑制Wnt通路的效率;用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
结果
RNF43在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预后不良相关。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RNF43或使用LGK974处理后,786-O细胞中β-catenin和non-phospho (active) β-catenin蛋白质表达显著下降(
P
<0.05),且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减弱(
P
<0.001)。
结论
RNF43能够通过下调Wnt/β-catenin通路来抑制786-O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Met-tRNAi
Met
载体蛋白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功能
苏鹏忠, 何家驩, 于姗, 王小爽, 余佳
2021, 41(4): 501-507.
摘要
(
187
)
PDF
(2174KB)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Met-tRNAi
Met
载体蛋白eIF2A、eIF2D和MCTS1在正常造血干细胞(HSC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的表达,并研究上述蛋白对AML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利用公共测序数据集分析Met-tRNAi
Met
载体蛋白在小鼠HSCs分化不同阶段中的表达;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集分析Met-tRNAi
Met
载体蛋白在人HSCs分化不同阶段中的表达;利用公共测序数据集分析Met-tRNAi
Met
载体蛋白在健康人和AM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在人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细胞系MOLM13中利用慢病毒传导分别抑制eIF2A或eIF2D的内源表达,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周期变化。利用salubrinal (10 μmol/L)处理和血清饥饿的方式处理白血病细胞系使其进入应激状态,检测eIF2A和eIF2D的表达改变。
结果
eIF2A和eIF2D在造血干祖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成熟血液细胞,并且eIF2A和eIF2D在AML患者中表达高于健康人。与之相反,MCTS1在正常造血分化过程和AML细胞中均未见表达差异。抑制内源eIF2A或eIF2D的表达后,MOLM13细胞的增殖能力受到显著抑制(
P
<0.001),且细胞周期阻滞在G
2
/M期(
P
<0.001)。当MOLM13受到salubrinal或血清饥饿处理后,eIF2A和eIF2D的表达显著增加。
结论
eIF2A和eIF2D通过促进细胞周期的正常进行调控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下调Notch1基因促进人肝癌细胞系HepG2自噬
李长安, 刘春秀, 谢晓娟, 孙爱平
2021, 41(4): 508-513.
摘要
(
188
)
PDF
(1442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Notch1基因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增殖、凋亡、自噬及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选择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行肝癌手术治疗患者的肝癌组织32例,荧光定量PCR检测Notch1 mRNA的表达。构建Notch1 siRNA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转染入HepG2细胞中,应用RT-qPCR及Western blot鉴定Notch1的干扰效果,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red-caspase-3,自噬相关蛋白LC3B、Beelinl、ATG7、ATG5及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p-Akt、p-mTOR、p-P70S6K的表达。
结果
Notch1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1.865±0.79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709±0.414)(
P
<0.001)。 Notch1 siRNA转染HepG2细胞后,Notch1 siRNA组中Notch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低于NC siRNA组和对照组(
P
<0.001)。Notch1 siRNA组24、48、72及96 h的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NC siRNA组和对照组(
P
<0.001)。转染48 h后,Notch1 shRNA组细胞的凋亡率及Bax水平显著高于NC siRNA和对照组,而Bcl-2、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显著低于NC siRNA组和对照组(
P
<0.001)。Notch1 siRNA组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B、Beelinl、ATG7、ATG5的表达量显著高于NC siRNA组和对照组(
P
<0.001)。而Notch1 siRNA组的p-Akt、p-mTOR、p-P70S6K表达量显著低于NC siRNA组和对照组(
P
<0.001)。
结论
下调Notch1基因的表达可显著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的凋亡,提高细胞的自噬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FM19G11体外增敏替莫唑胺对MGMT阳性恶性胶质瘤细胞系的作用机制
方黄毅, 尤朝国, 庞晨, 章钟鼎, 张哲, 况统帅, 盛汉松
2021, 41(4): 514-520.
摘要
(
153
)
PDF
(2740KB) (
1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FM19G11是否影响人源性恶性胶质瘤细胞系T98G对替莫唑胺(TMZ)的敏感性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
方法
以0、0.5、1和2 μmol/L的FM19G11和TMZ分别处理以及二者联合处理T98G细胞,用CCK-8法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T98G细胞增殖;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T98G细胞的凋亡形态;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98G细胞HIF-1α、VEGF和EPO的mRNA和蛋白以及O
6
-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TMZ单独处理相比,FM19G11和TMZ的联合处理对T98G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凋亡形态改变的程度更加明显(
P
<0.05); HIF-1α、VEGF和EPO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
P
<0.05); MGMT、NF-κB P65的蛋白表达降低(
P
<0.05)。
结论
FM19G11通过靶向抑制HIF-1α下调MGMT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加T98G细胞对TMZ的药物敏感性。同时FM19G11还能下调HIF-1α下游与肿瘤增殖转移相关的基因并抑制NF-κB信号通路,进一步抑制肿瘤的生长。
下调miR-199a-5p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系AECⅡ凋亡
王伟, 赵四林, 范伏元, 金朝晖, 李妲, 符艳
2021, 41(4): 521-527.
摘要
(
128
)
PDF
(3701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miR-199a-5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系(AECⅡ)凋亡的影响和可能机制。
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5例COPD患者和同时期45名健康体检者。体外培养AECⅡ,分为对照组(control)、LPS组(100 ng/mL LPS)、anti-miR-199a-5p+LPS组(转染miR-199a-5p抑制剂后用100 ng/mL LPS培养)、anti-miR-NC+LPS组(转染miR-199a-5p抑制剂阴性对照序列)、anti-miR-199a-5p+si-FZD4+LPS组(同时转染miR-199a-5p抑制剂与FZD4小干扰RNA)和anti-miR-199a-5p+si-NC+LPS组(同时转染miR-199a-5p抑制剂与FZD4乱序无意义阴性序列)。RT-qPCR检测血清和细胞中miR-199a-5p和FZD4 mRNA表达,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FZD4、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99a-5p与FZD4靶向关系。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OPD患者血清中miR-199a-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
<0.05),而FZD4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
<0.05)。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细胞中miR-199a-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
<0.05),而FZD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
<0.05),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
<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
<0.05)。与anti-miR-NC+LPS组比较,anti-miR-199a-5p+LPS组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
<0.05),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
<0.05)。miR-199a-5p靶向调控FZD4,与anti-miR-199a-5p+si-NC+LPS组比较,anti-miR-199a-5p+si-FZD4+LPS组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
<0.05),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
<0.05)。
结论
miR-199a-5p在COPD患者血清及LPS诱导的AECⅡ中表达升高,下调miR-199a-5p表达可能通过上调FZD4表达抑制LPS诱导的AECⅡ凋亡。
从健康人尿液筛选年龄相关蛋白质
郑舒心, 赵敏迪, 邵晨, 孙海丹, 刘晓燕, 郭正光, 孙伟
2021, 41(4): 528-532.
摘要
(
172
)
PDF
(2170KB)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筛选健康成人尿液中与年龄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探讨成人因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蛋白质改变。
方法
选取14名健康男性及15名健康女性,按年龄各分为3组(20~30、40~50和≥ 60周岁),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进行尿液蛋白质组分析,筛选年龄相关尿液蛋白。
结果
从男性尿液中共获得100个与年龄增长相关的尿蛋白,其中上调66个,下调34个。从女性尿液中共获得94个与年龄增长相关尿蛋白,其中上调79个,下调15个。获得男女共有的年龄增长相关尿蛋白12个。蛋白功能分析显示,这些蛋白与凝血系统、蛋白泛素化、LXR/RXR激活、糖酵解等通路相关。
结论
尿液中存在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衰老相关的尿液标志物,并为后续疾病生物标志物发现提供基础。
piRNAs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的差异表达
孙添怡, 刘帆, 仇文颖, 马超
2021, 41(4): 533-538.
摘要
(
172
)
PDF
(2194KB) (
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piRNAs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与对照人群脑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研究这些piRNAs与AD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年龄、性别比例匹配的6个AD样本(病理AD)与7个对照样本,取相同位置的前额叶脑组织提取RNA,加尾制备成piRNA后反转录成cDNA。基于前期研究结果选取10个在人脑中表达的piRNA:DQ571030、DQ597973、DQ576872、DQ597479、DQ586404、DQ590835、DQ600318、DQ581610、DQ586113和DQ571669,利用real-time PCR检测这些piRNA是否存在表达量的差异,对差异显著的piRNA继续进行相关的mRNA检测。
结果
选择的10个piRNA在AD组均出现表达量降低的趋势,其中4个piRNA DQ597973、DQ576872、DQ597479和DQ600318在AD组较对照组降低(
P
<0.05)。进一步对表达量相差最显著的DQ600318相关的mRNA LRRC37A3进行检测,LRRC37A3在AD组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1)。
结论
DQ600318和LRRC37A3出现的表达量降低可能和AD相关,对DQ600318的表达检测可能成为潜在的AD疾病标志物。
低氧微环境促进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侵袭和增殖
王海燕, 黄明全, 潘广锐, 汪贵林, 梁斌, 权毅
2021, 41(4): 539-544.
摘要
(
165
)
PDF
(5570KB) (
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组织中HIF-1α、PAR-1、VEGF的表达及低氧微环境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侵袭和增殖的影响。
方法
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手术切除送检的标本37份,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HIF-1α、PAR-1、VEGF表达,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将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5.6 mmol/L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低氧组(1% O
2
,5% CO
2
,94% N
2
)、高糖低氧组。采用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 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IF-1α、PAR-1、VEGF 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HIF-1α、PAR-1、VEGF表达及MVD计数高于癌旁组织(
P
<0.05);高糖低氧组MCF-7穿过基膜的细胞数及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
P
<0.01);低氧组、高糖低氧组HIF-1α、PAR-1、VEGF mRNA及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升高(
P
<0.05)。
结论
低氧高糖促进MCF-7细胞增殖和侵袭及HIF-1α、PAR-1、VEGF表达,可为临床2型糖尿病乳腺癌检测及治疗提供靶点。
左乙拉西坦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王海滨, 门庆玲, 蔡艳丽, 周文龙, 郭海志, 陈瑞祥
2021, 41(4): 545-550.
摘要
(
157
)
PDF
(1836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左乙拉西坦(LEV)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构建HIBD新生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成:模型组(model组)、LEV低、中、高浓度组[L、M、H LEV组,分别灌胃10、30、50 mg/(kg·d) LEV],每组各10只,另选10只为假手术组(sham组)。末次给药24 h后,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变,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
结果
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大鼠脑组织细胞排列紊乱呈弥漫性分布,空泡化增加,出现炎性浸润,神经元凋亡率、血清IL-6、TNF-α、MDA含量和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
P
<0.05),血清SOD活性、脑组织Bcl-2、Nrf2、HO-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P
<0.05);与model组相比,L、M、H LEV组以上变化显著减轻(
P
<0.05)。
结论
LEV减轻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对HIBD新生大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当归多糖促进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增殖
杨萍, 代天, 张苏川
2021, 41(4): 551-557.
摘要
(
165
)
PDF
(909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当归多糖(APS)对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将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阿霉素(ADR)诱导H9c2细胞复制扩张性心肌病心肌细胞组(ADR组)、APS干预(APS组)、转染anti-miR-NC(APS+anti-miR-NC组)及转染anti-miR-4701-3p(APS+anti-miR-4701-3p组)。采用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B型脑钠肽 (BNP) 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微小RNA-4701-3p(miR-4701-3p)表达。
结果
阿霉素明显提高H9c2细胞的BNP含量、细胞凋亡率、Bax蛋白水平,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量(
P
<0.05)。当归多糖明显增加阿霉素诱导后H9c2细胞的细胞活力、Ki-67、PCNA、Bcl-2蛋白表达量和miR-4701-3p表达量,显著减少细胞的凋亡率、Bax蛋白表达量(
P
<0.05)。敲减miR-4701-3p明显降低当归多糖作用的扩张性心肌病H9c2细胞的细胞活力、Ki-67、PCNA、Bcl-2蛋白水平,而显著提高其凋亡率、Bax蛋白表达量(
P
<0.05)。
结论
当归多糖通过上调miR-4701-3p的表达,促进阿霉素诱导的扩张性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增殖。
临床研究
52例COVID-19患者出院后核酸复检阳性的中医证型分析
陈云坤, 刘煌, 张文斌, 王杰
2021, 41(4): 558-561.
摘要
(
274
)
PDF
(369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孝感地区普通型COVID-19出院后核酸复检阳性患者中医四诊信息、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总结经验及制定科学、高效的救治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分析来自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出院后核酸复检阳性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基础疾病、中医四诊信息、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结果
52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出院后核酸复检阳性以及临床表现异常者共22例(42.31%),主要表现为咳嗽17例(32.69%),其次还有便秘、胸闷、腹泻、纳差、乏力、气促等症状。舌质主要为暗红(50.00%),其次为舌质淡红、舌质红。舌苔主要为黄腻(53.85%),其次为白腻、薄白、薄黄、少苔。临床证型分属为湿毒郁肺证24例(46.15%),其次为寒湿阻肺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
结论
普通型COVID-19患者出院后核酸复检阳性根据辨证主要为湿毒郁肺型,“湿”“毒”为主要致病因素,治宜以祛湿为则。
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诊治分析
金超, 刘刚, 徐协群
2021, 41(4): 562-567.
摘要
(
271
)
PDF
(1859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PSCCT)和继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SSCCT)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7例PSCCT患者和6例SSCCT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系统回顾。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及病理特征。
结果
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平均年龄在56岁左右。两组患者最常见的主诉均为颈部肿块。SSCCT组咳嗽的比例高于PSCCT组(
P
<0.01)。PSCCT组肿瘤的平均大小高于SSCCT组(
P
<0.05)。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可同时伴发PSCCT。PSCCT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7.1个月,SSCCT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3.5个月。可以通过年龄、颈部淋巴结肿大、根治手术、PTC来预测PSCCT患者总体生存率。
结论
SCCT具有侵袭性,颈部肿块往往是最常见的主诉。PTC可合并或复发为PSCCT。年龄、颈部淋巴结肿大、根治手术、PTC是PSCCT患者总体生存期(OS)的预测因子。
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治疗无神经症状型Ⅲ期Kümmell病
朱文潇, 崔宏勋, 赵庆安
2021, 41(4): 568-572.
摘要
(
110
)
PDF
(1678KB) (
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PPS)内固定+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PVP)联合治疗Ⅲ期无神经症状型Kümmell病患者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1例Ⅲ期无神经症状型Kümmell病,并接受短节段PPS内固定+单侧 PVP疗法的患者资料。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 60~82岁,平均 72.2岁。病程 3~8 个月,平均5.5 个月。病变节段:T11 2例,T12 4 例,L1 5 例。术前骨密度(BMD)检查均提示患者脊柱存在不同程度骨质疏松。记录术前、术后7 d、末次随访时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病椎局部 Cobb 角与前缘相对高度,以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术中骨水泥推注量,同时对术后植入物松动与周边椎体骨折与否展开观察。
结果
所有实验对象手术皆成功,随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最短时间12个月,最长15个月,平均(14.27±1.01)个月。ODI、病椎局部Cobb 角、VAS和病椎前缘相对高度与未手术时相比,术后7 d与末次随访时显著改善(
P
<0.05)。1例术中发现无症状骨水泥渗漏至椎间盘,2例术后随访期间出现内固定轻度位移。
结论
短节段PPS联合单侧穿刺骨水泥强化治疗无神经症状型Ⅲ期Kümmell病安全、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短篇综述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基因治疗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杨小娟, 李振昊, 苟元凤, 火夏琴, 裴亚萍, 李娜, 刘会玲
2021, 41(4): 573-577.
摘要
(
246
)
PDF
(370KB) (
2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腺相关病毒(AAV)是一种有复制缺陷的非致病人类细小病毒。AAV载体利用病毒对细胞的感染能力,将携带的外源基因转移到细胞中,对长期基因矫正和基因治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此成为传导目的基因的理想载体。因其宿主广泛、安全性强、介导外源基因持续表达等优点,现已用于多种肿瘤性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中。
SUMO化修饰及其对信号通路的调控
肖云飞, 王嘉宾, 耿海刚, 刘青娟
2021, 41(4): 578-583.
摘要
(
274
)
PDF
(1199KB) (
2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UMO化修饰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一种,在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亚细胞定位等方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蛋白质SUMO化修饰是糖尿病、肿瘤等疾病形成的主要机制,已成为治疗的关键靶点。本文就蛋白质SUMO化修饰与调控核因子 κB (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之间作用关系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和分子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赵平平, 刘靖芳
2021, 41(4): 584-588.
摘要
(
266
)
PDF
(372KB) (
1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HP)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内分泌疾病,以甲状旁腺激素(PTH)抵抗、低血钙、高血磷为主要特征。发病机制多与编码Gsα蛋白的
GNAS
基因突变导致Gsα表达减少或功能下降,从而使Gsα/cAMP /PKA信号通路受损有关。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急性肾损伤向慢性肾脏疾病转变中的作用
张欣, 廖晓辉
2021, 41(4): 589-592.
摘要
(
187
)
PDF
(334KB) (
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临床综合征,会使远期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其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可能包括细胞周期停滞、小管上皮周围毛细血管变少、炎性细胞浸润等。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其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导致了过度氧化应激、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及进展、直接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等。
肠道微生物失衡在慢性便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杨晶晶, 陈嘉屿
2021, 41(4): 593-597.
摘要
(
147
)
PDF
(1202KB)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便秘为功能性便秘的原型,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肠道微生物参与了慢性便秘的发生发展、病理生理等过程,其可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功能,肠道微生物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可导致慢性便秘的发生。
医学教育
基于混合式教学法在影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初探
崔曹哲, 马彦云, 武慧慧, 张辉, 宁艳云, 张鹏丽
2021, 41(4): 598-601.
摘要
(
149
)
PDF
(315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一种能有效提高影像住培医师临床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法。
方法
将66名影像住培医师随机分为传统组、现代组和综合组。各组分别采用其相对应的教学法,分别记录规培教学前后客观结构化临床检查成绩,并使用问卷调查获得学生对教学工作和自我满意度的评价。
结果
3组学生规培教学前、后组内考核成绩均有差异(
P
<0.05)。3组学生的规培教学前OSCE成绩组间无差异。3组学生的规培教学后OSCE成绩组间有差异(
P
<0.05),综合组优于传统组和现代组。综合组对教学模式的平均满意度(AS)分数最高(4.36)。传统组和综合组在有效利用时间方面的AS分数(4.23和4.27)较现代组(3.55)高。传统组在自学能力和临床技能应用的AS分数(3.64和3.78)均低于现代组和综合组。
结论
4联混合教学法在住培工作中可有效提高影像住培医师的临床知识和技能。
COVID-19疫情背景下医学微生物学线上实验教学实践探索
于志君, 卢莉莉, 王育斌, 江珍玉, 邓海英
2021, 41(4): 602-606.
摘要
(
258
)
PDF
(2461KB) (
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与蔓延导致全国高校无法按时返校复课,为解决实验教学无法开展的困境,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借助医学魔课(MOEC)平台对本科生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进行了线上教学实践探索,本文从线上教学筹备、运行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护理方案撰写”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
魏春燕, 董燕, 王振生, 杨银
2021, 41(4): 607-610.
摘要
(
146
)
PDF
(799KB)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引导学生进行“寄生虫病患者护理方案撰写”的教学法在护理本科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2018级(150人)和2019级(125人)护理本科普通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两个年级的学生分别设为对照组(常规教学法)和实验组(引导学生撰写“寄生虫病患者的护理方案”教学法)。在笔者承担的相应学期最后一次课结束时,以教学要点理论测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测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寄生虫病患者的护理认知水平、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对寄生虫学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整体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等8个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引导护理本科学生进行“寄生虫病患者护理方案撰写”的教学法能够在现行教学体系中尝试“基于工作环境的学习”(workplace-based learning)理念,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教学法。
基于雨课堂结合Zoom直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中的实践探索
彭桂英, 郝钰, 李杰
2021, 41(4): 611-614.
摘要
(
171
)
PDF
(864KB) (
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受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的影响,学生无法按时返校上课。本文以“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课程为例,在中医学五年制专业中开展基于雨课堂结合Zoom直播的智慧教学,从学生学情实际出发,尝试构建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体系,并对此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反思和总结。
KSO培训系统在泌尿外科住院医师腹腔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东洁, 徐维锋, 吴兴成, 纪志刚
2021, 41(4): 615-618.
摘要
(
176
)
PDF
(1022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KSO培训系统和传统临床带教方式对住院医师手术操作的培训效果。
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北京协和医院腹腔镜操作经验不足10台的泌尿外科住院医师12名,平均年龄31岁。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除常规临床工作参与手术之外,额外进行为期6周、每周2次、每次3 h的KSO基础培训;对照组医师通过为期6周、每周2台的传统术中带教方法进行腹腔镜技能训练。比较两组医师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精准夹豆、加难夹豆、梅花桩夹豆、双手套圈和仿肉缝合打结这5项基础手术操作能力的差异。
结果
培训后,KSO实验组在精准夹豆、加难夹豆、梅花桩夹豆、双手套圈4个训练项目上的操作用时明显少于传统带教对照组(
P
<0.05)。
结论
与传统临床带教相比,KSO培训系统对提高泌尿外科住院医师基础手术操作能力具有显著优势,是一套切实有效的培训系统。
转化学习理论在英美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启示
侯建林, 李吉云, 罗友晖, 王维民
2021, 41(4): 619-622.
摘要
(
201
)
PDF
(337KB) (
1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化学习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领域得到了日益重视。英国与美国探讨了转化学习理论在医学生对待疾病与患者态度、对于医疗服务落后地区的认识、医疗服务质量改进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明显效果。中国应积极促进转化学习理论在医学教育的应用,特别应重视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卫生体系框架内执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之中根据需要设置能够触发评判性反思的迷惘困境,以提高教学效果。
刊名:基础医学与临床
ISSN 1001-6325
CN 11-2652/R
地址:北京市东单三条5号
邮编:100005
电话:010-69156964
010-65273665
电子邮件:basic_clinic@vip.163.com
网址:http://jcyxylc.pumc.edu.cn
新闻公告
重要提醒:谨防骗子邮件(※)
2023-02-08
编辑部重要提醒(※)
2019-12-13
本刊编辑部声明(※)
2019-06-20
本刊已被EBSCO国际数据库收录
2023-03-21
本刊已被ICI Journals Master List国际数据库收录
2023-03-21
采编平台升级公告
2023-02-28
本刊自2020年起封面及网页改版公告
2021-01-01
网站服务器迁移公告
2019-10-17
本刊声明:谨防假冒email非法录用收费
2016-12-16
本刊声明:谨防假冒网站
2016-05-16
创刊30周年暨2011年编委会会议成功举行
2011-12-19
本刊网站更新通知
2011-01-24
本刊新系统正式运行通知
2010-11-25
《基础医学与临床》被评为2006年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资助项目(C类)
2006-11-07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官网二维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