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1年, 5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1-01-08
      

    综述
    论著
  • 全选
    |
    综述
  • 综述
    王佳宁, 王晓钰, 施婷婷, 陈麟鑫, 梅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因关联研究结果显示,遗传异质性药物毒副作用(idiosyncratic adverse drug reactions,IADRs)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家族密切相关。笔者现就近二十年来IADRs与HLA基因关联研究进展及p-i机制、肽库改变模型、TCR库改变模型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个性化精准医疗及药物安全评价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综述
    王悦, 范慧红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近年来多糖类生化药物质量控制技术和研究做整理分析。查阅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和实际工作实例,进行全面综合、整理和归纳。多糖药物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多糖质量控制应从定性、定量和安全性3个方面展开,可应用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技术、离子色谱技术、液相色谱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及红外光谱技术等多种技术和方法,对多糖药物理化性质、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糖组成与糖结构、含量、杂质控制及安全性检查项目等方面进行全面控制。
  • 论著
  • 论著
    夏召, 张海新, 许天启, 陈宜敏, 周光雄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苍耳子)中苯丙素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高分辨质谱(HR-ESI-MS)、核磁共振(NMR)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 264.7为筛选模型评价分离得到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 从苍耳子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24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分别为c-藜芦酰乙二醇(1)、3,4'-二羟基-3'-甲氧基苯丙酮(2)、阿魏醛(3)、丁香脂素(4)、蛇菰宁(5)、落叶松脂醇(6)、愈创木基甘油(7)、3-hydroxy-l-(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1-propanone(8)、salicifoliol(9)、6-(4-hydroxy-3-meth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2-ol(10)、榕醛(11)、jatrointelignan D(12)、icariol A2(13)、异落叶松脂素(14)、ehletianol C(15)、(7R,7'R,7”S,7‴S,8S,8'S,8”S,8‴S)-4”,4‴-dihydroxy-3,3',3”,3‴,5,5'-hexamethoxy-7,9';7',9-diepoxy-4,8”;4',8‴-bisoxy-8,8'-dineolignan-7”,7‴,9”,9‴-tetraol(16)、(7R,7'R,7”R,7‴S,8S,8'S,8”S,8‴S)-4”,4‴-dihydroxy-3,3',3”,3‴,5,5'-hexamethoxy-7,9';7',9-diepoxy-4,8”;4',8‴-bisoxy-8,8'-dineolignan-7”,7‴,9”,9‴-tetraol(17)、2-(4-hydroxy-3-methoxyphenyl)-1-(4-hydroxyphenyl)-propan-1,3-diol(18)、2,3-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3-methoxypropanol(19)、楝叶吴萸素B(20)、threo-guaiacylglycerol-8-vanillin ether(21)、erythro-guaiacylglycerol-8-vanillin ether(22)、黄花菜木脂素B(23)和27-对香豆酰氧基熊果酸(24)。结论 化合物6~24为首次从苍耳中分离得到。对分离得到的24个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其中,化合物14、21和23具有抗炎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28.14±1.89),(16.78±0.68)和(38.42±2.15)μmol·L-1
  • 论著
    张馨元, 孙向明, 宋辉, 徐倩, 王美尧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优选菟丝子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并对提取物的雌激素活性进行测定。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菟丝子总黄酮的含量,并以此作为评价指标,采用L4(23)正交设计实验对超声提取、回流提取及闪式提取法进行工艺优化和筛选;并采用性未成熟小鼠子宫增重和子宫(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以小鼠的子宫系数和子宫内膜厚度评价菟丝子雌激素活性。结果 在3种提取方法中,闪式提取法用时最短,总黄酮含量最高。其提取工艺为体积分数7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40,累计提取时间2 min,提取电压100 V。雌激素活性研究结果显示,菟丝子总黄酮提取物可明显促进性未成熟小鼠子宫增重,子宫内膜厚度增加。结论 闪式提取法节能高效,适用于菟丝子总黄酮的提取。菟丝子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好的雌激素活性,可为菟丝子健康功能产品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 论著
    杨寰, 毕淑宁, 魏秋忍, 韦珍, 陈亮, 谢松强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褐藻素对人食管鳞癌EC109和EC9706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褐藻素对食管鳞癌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分别考察褐藻素对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使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褐藻素对细胞中PI3K、p-PI3K (Tyr607)、AKT、p-AKT (Ser473)、MMP-2、MMP-9、N-Cadherin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褐藻素对食管鳞癌细胞EC109和EC9706的生长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51.49±4.15)和(52.44±3.38)μmol·L-1;此外,褐藻素能够明显地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并降低MMP-2、MMP-9和N-Cadherin的蛋白水平,同时促进E-Cadherin的蛋白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褐藻素对p-PI3K (Tyr607)和p-AKT(Ser473)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但不改变PI3K和AKT总蛋白的表达。结论 褐藻素能够显著地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
  • 论著
    刘慎欢, 杨福伟, 蔡瑶, 邱立朋, 陈敬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实验以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 glycol,PEG) 和多柔比星(doxorubicin, DOX)合成的刺激敏感型前药聚合物(PEG-DOX)包载美法仑(melphalan,MEL),制备MEL/PEG-DOX纳米胶束,考察其体外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 通过希夫碱反应将PEG化的二硫代二丙酸二酰肼(TPH)与DOX结合,形成pH/还原敏感型PEG-DOX前药纳米载体,通过其自组装性能制备MEL/PEG-DOX载药胶束。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粒径仪测定其粒径和电位,用超滤法测定载药量和包封率,用透析法评价胶束的药物释放,采用MTT法评价细胞毒性。结果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验证了所制备的刺激响应型PEG-DOX前药聚合物;其PEG-DOX载体平均粒径为(188±2.4)nm,多分散系数(PDI)为(0.255±0.008);MEL/PEG-DOX载药胶束的平均粒径为(299.7±2.4)nm,多分散系数(PDI)为(0.301±0.03),Zeta电位为(-0.385±0.02) mV;DOX载药量为(14.85±0.24)%,包封率是(85.78±0.37)%,MEL载药量为(7.36±0.36)%,包封率为(38.79±0.42)%;体外药物释放实验结果表明,MEL/PEG-DOX胶束具有还原敏感和pH敏感性,且还原敏感性大于pH敏感性;细胞毒性实验分析,DOX和MEL在细胞内共同释放,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联合杀伤。结论 MEL/PEG-DOX可以在肿瘤微环境特异性释放,对肿瘤细胞具有协调治疗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论著
    王文苹, 陈媛, 海娅凤, 李博莉, 刘晨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联合溶剂提取和反溶剂沉淀一步制备纳米级的槐米总黄酮提取物。方法 分别以氯化胆碱-二缩三乙二醇低共熔体系(摩尔比1∶2,含水量20%)或体积分数65%乙醇作为溶剂提取槐米药材,所得提取液与水在高速剪切下混合得纳米混悬液,并进一步经冷冻干燥制得提取物粉末;考察并比较2种提取物的外观形态、粒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结果 低共熔溶剂和乙醇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7.72±1.54)和(4.02±0.35) mg·g-1,相应的冻干粉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29.29 和20.29 mg·g-1,且混悬液及冻干粉复溶后粒径均小于500 nm;2种冻干粉中总黄酮溶解度均高于芦丁原料药,且在水中20 min时累积溶出即达85%以上,而芦丁2 h时溶出度不足60%。结论 该工艺简便有效,所得提取物溶解和溶出性能显著改善,且低共熔溶剂提取优于乙醇回流。
  • 论著
    朱英, 韩雪梅, 柯潇, 李锡萱, 秦琰杰, 让颖, 翟学佳, 吕永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HPLC-MS/MS测定刺五加提取物、贯叶连翘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在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方法,应用于刺五加提取物、贯叶连翘提取物及其联用时主要活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并使用DAS 3.2.8软件对主要活性成分的药动学参数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方法 以Welch Ultimate XB-C18(2.1 mm ×100 mm,4.6 μm)为色谱柱,乙腈(含0.1%甲酸)-0.1%甲酸水溶液(含5 mmol·L-1乙酸铵)为流动相,以300 μL·min-1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进行正负离子同时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监测。结果 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准确度良好,提取回收率基本符合生物样品分析方法要求。结论 药动学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独给药,联合用药后刺五加苷E tmax缩短,金丝桃素ρmax升高、t1/2延长。该药动学结果表明,刺五加提取物、贯叶连翘提取物联用时,很可能通过增加金丝桃素血药浓度、缩短刺五加苷E的达峰时间,从而在体内产生协同抗抑郁作用。
  • 论著
    张含智, 孙宁, 秦峰, 罗文燕, 赵敬丹, 闻宏亮, 裘亚, 刘浩, 李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的分析方法,对硫酸多黏菌素E中的组分进行结构解析,结合光化学反应鉴定双键化组分。方法 通过HPLC-Q/TOF-MS/MS对主要组分多黏菌素E1和E2质谱数据的分析,总结了多黏菌素类化合物结构解析的规律,采用精确分子质量、特征碎片离子确定组分结构,并选择氨基酸残基离子来辅助判断结构;多黏菌素E样品在254 nm紫外光灯下经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帕特诺-比希反应),通过MS/MS验证多黏菌素E1双键化组分的环氧化产物。结果 本实验首次总结了一条新的裂解途径。根据以上方法共解析了21种组分的结构,包括2个多黏菌素E1和E2的双键化组分,结合光化学产物的二级质谱特征离子推断双键位于酰基脂肪链末端,将该组分命名为7'-烯基多黏菌素E1和6'-烯基多黏菌素E2。结论 7'-烯基多黏菌素E1及其光反应环氧化产物、6'-烯基多黏菌素E2均为首次报道,本方法为多肽类抗生素组分包括含双键的未知杂质的结构分析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 论著
    车静, 夏厚林, 邓雨娇, 管咏梅, 杨明, 马鸿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美洲大蠊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并依据国际国内标准进行限量分析。方法 采用ICP-MS技术检测美洲大蠊中Cd、As、Pb、Hg和Cu 5种元素的含量。结果 5种元素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加样回收率在88.5%~117.0%,RSD为0.45%~3.96%。综合国际国内各标准,13批样品不合格率差异较大,在7.69%~100%之间。结论 本实验所述方法可准确测定美洲大蠊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其中Cu因限量设定值差异较大超标较为普遍,且多数标准未做要求;Pb限量皆有规定但设定值较宽,可适当调低限度;国际标准中Cd、As和Hg限量与国内标准差别不大,不合格率相近,认为3种元素的限量是可行的。有必要制订美洲大蠊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针对性标准。
  • 论著
    白云霞, 宋晓玲, 渠弼, 梁越, 张慧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采自不同产地的11批次石榴皮样品建立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21个色谱峰为共有峰,测定了石榴皮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利用灰色关联度结合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建立一种新型石榴皮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甲醇-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11批次石榴皮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采用HPLC测定石榴皮中没食子酸、安石榴苷和鞣花酸的含量;利用灰色关联结合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指纹图谱和化学成分进行量化数据处理。结果 建立的11批次石榴皮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良好,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S5(江苏)、S1(四川)、S3(河北)和S8(安徽)的药用价值更好;通过聚类分析发现11批次石榴皮的药用价值可分为5类,其中S5(江苏)为第一类,S7(陕西)和S8(安徽)为第二类,S1(四川)、S2(江苏)、S3(河北)分为第三类,两种分析结果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同时判别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聚类分析的结果,分析结果科学严谨。结论 HPLC指纹图谱结合灰色关联度与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对11批次不同产地的石榴皮进行质量评价,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石榴皮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为石榴皮适宜产地的优选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基础资料。
  • 论著
    王志宏, 李婷, 赵紫楠, 张田, 李超, 薛薇, 李可欣, 谭玲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WHO推荐的HTA方法评价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NTZ)治疗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同时检索卫生技术评估(HTA)相关网站与数据库,纳入评价NTZ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经济学研究和HTA报告。由2位研究者分别依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与汇总,并交叉核对,最终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Meta分析,未检索到药物经济学研究和相关HTA报告。汇总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使用NTZ可治疗晚期鼻咽癌,能有效控制疾病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预后,效果良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NTZ治疗晚期鼻咽癌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未来可考虑对其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 补充其治疗鼻咽癌的经济性评价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