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8年, 53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8-04-22
      

    综 述
    论 著
  • 全选
    |
    综 述
  • 综 述
    王玉敏, 葛永利, 赵丽楠, 杜冠华, 王洪权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虾青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是海洋生物体内主要的类胡萝卜素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等药理学活性。最近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近年来研究显示,其在体内、外具有广泛的神经保护作用,在脑缺血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取得了一定进展,笔者就对虾青素在脑缺血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基础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其在实验动物及细胞实验水平药理学活性、可能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 综 述
    俞振伟, 单纯蕾, 俞凌燕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角膜接触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长的佩戴时间,可以作为理想的眼部药物递送系统。载药的角膜接触镜可以延长药物在眼部的停留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笔者综述了角膜接触镜作为眼部药物递送系统的优势、促进药物局部吸收的机制、载药方法和释放特点以及载药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 论 著
  • 论 著
    赵阳, 侯健, 张庆光, 金辄, 李雪松, 刘晓平, 温志昌, 胡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初步探讨6-苄基-3-芳基-7H-噻唑并[3,2-b]-1,2,4-三嗪-7-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活性。方法 以苯甲醛和乙酰甘氨酸作为初始原料,经Erlenmeyer-Plchl反应、缩合反应、水解反应、缩合反应,生成取代的6-苄基-3-硫代-1,2,4-三嗪-5(2H)-酮类化合物,再与取代的α-氯代苯乙酮反应,得到6-苄基-3-(羟基芳基)-7H-噻唑并[3,2-b]-1,2,4-三嗪-7-酮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经Williamson反应制备得到9个6-苄基-3-芳基-7H-噻唑并[3,2-b]-1,2,4-三嗪-7-酮类化合物。结果 合成了9个6-苄基-3-芳基-7H-噻唑并[3,2-b]-1,2,4-三嗪-7-酮类目标化合物。体外AChE抑制活性筛选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具有AChE抑制活性,其中有5个化合物在10 μmol·L-1浓度水平抑制活性超过了50%。结论 综合体外AChE抑制活性和分子对接结果,发现6-苄基-3-芳基-7H-噻唑并[3,2-b]-1,2,4-三嗪-7-酮类化合物可与AChE的阴离子亚位点和外周活性位点区发生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AChE抑制活性。
  • 论 著
    赵松峰, 张晓, 师秀琴, 张晓坚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根茎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包括MCI、硅胶、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石菖蒲的根茎部分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并结合理化常数与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共分离鉴定12个化合物,分别为(7S,8R)-4,9′-dihydroxyl-3,3′-dimethoxyl-7,8-dihydrobenzofuran-1′-propylneolignan(1),(-)-南烛木树脂酚(2),dihydrocubebin(3),evofolin B(4),(+)-淫羊藿醇 A2(5),β-谷甾醇(6),(+)-13-hydroxyspathulenol(7),aromadendrane-4β,10β-diol(8),anomallenodiol(9),(9CI)-cis-4-(3,4-dihydroxy-2,6,6-trimethyl-1-cyclohexen-1-yl)-2-butanone(10),(3E)-rel-4-[(3R,4S)-3,4-dihydroxy-2,6,6-trimethyl-1-cyclohexen-1-yl]-3-buten-2-one(11)和ixerol B(12)。结论 化合物2~4和7~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论 著
    汪祺, 戴忠, 王亚丹, 马双成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胆红素代谢过程中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酶)介导的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环节为切入点,考察何首乌中8种单体成分肝毒性。方法 以胆红素为UGT1A1酶底物,以表观抑制常数Ki为评价指标,采用体外大鼠肝微粒体孵育法测定待测单体成分肝毒性有无及大小,并寻找构效关系。结果 8种待测单体成分在大鼠肝微粒体(RLM)体系中对UGT1A1酶的抑制情况分别为:大黄素-8-O-葡萄糖苷(中等强度抑制)>大黄素(中等强度抑制)>羟基大黄素(中等强度抑制)>儿茶素(弱抑制)>没食子酸(无抑制)>大黄素甲醚(无抑制)>大黄酸(无抑制)>大黄素-6-O-葡萄糖苷(无抑制)。且存在构效关系,推测6位羟基为活性必需基团。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体外研究方法稳定可行。实验结果证明,酶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结构选择性,为预测同类结构对酶活性作用提供实验基础
  • 论 著
    蒋红, 何雯, 张晨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维药异叶青兰总黄酮(Dracocephalum heterophyllum Benth flavonoid,DHBF)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并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SD大鼠,0~3 d龄,体外培养大鼠乳鼠的心肌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AngⅡ(1 μmol·L-1)组、不同浓度的DHBF(10、25、50 μmol·L-1)+AngⅡ(1 μmol·L-1)。用AngⅡ 1 μmol·L-1诱导心肌细胞肥大,DHBF对其进行干预,CCK-8法观察心肌细胞生存率,RT-PCR 技术检测心肌肥大基因心房利钠肽(ANP)和脑钠肽(BNP)的mRNA 表达水平,其内参因子为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激光共聚焦法检测心肌细胞的表面积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浓度;破碎细胞酶促反应测定Ca2+-ATP酶的活性;比色法测定NO的浓度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从而观察上述干预因素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AngⅡ组中心肌细胞生存率为(85%±5%),当DHBF与AngⅡ同时干预心肌细胞后,细胞生存率显著上升(P<0.05);RT-PCR结果显示,AngⅡ可使肥大标志物基因ANP和BNP的mRNA表达上调,当DHBF与AngⅡ同时干预心肌细胞后,可使ANP 和 BNP 的mRNA表达下调;心肌细胞在AngⅡ的作用下表面积增大,而DHBF与AngⅡ同时作用可逆转这一现象;激光共聚焦法显示,AngⅡ作用于心肌细胞时,心肌细胞内[Ca2+]i浓度增高,而DHBF与AngⅡ同时作用可使心肌细胞内[Ca2+]i浓度明显减小(P<0.05);破碎细胞酶促反应显示AngⅡ作用于心肌细胞时,可使Ca2+-ATP酶的活性下降,而DHBF与AngⅡ同时作用可使Ca2+-ATP酶活性明显增强;比色法显示AngⅡ作用于心肌细胞时,可使NO 浓度和NOS活性下降,而DHBF与AngⅡ同时作用可使NO 浓度和NOS活性明显增加(P<0.05)。结论 DHBF能提高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生存率,下调心肌肥大因子ANP和BNP的mRNA 表达,减小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的表面积,且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NO的释放,调节细胞内Ca2+的浓度和Ca2+-ATP酶的活性有关。
  • 论 著
    张秀娟, 李磊, 何丽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异土木香内酯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作用与PI3K/Akt通路和线粒体通路的关系。方法 本实验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法考察了异土木香内酯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将2种方法所测结果进行拟合比较;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给药24 h后诱导细胞凋亡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异土木香内酯给药24 h后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罗丹明123荧光标记,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异土木香内酯对MCF-7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异土木香内酯给药后对MCF-7细胞内Bcl-2、Bax、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活性比色法检测给药后细胞内caspase-3活性的影响。结果 异土木香内酯对MCF-7细胞具有较好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MTT法与SRB法测得的IC50分别为15.21和14.908 μg·mL-1,拟合结果基本吻合;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发现,异土木香内酯可以诱导MCF-7细胞发生凋亡,随给药剂量增加,细胞核形态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不同给药剂量下,细胞出现了典型的细胞凋亡早、中、晚期特征;机制研究表明,异土木香内酯可以通过PI3K/Akt途径和线粒体途径共同诱导MCF-7细胞凋亡。异土木香内酯作用于癌细胞后,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使位于胞质的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并转位于线粒体,同时,降低Akt的磷酸化(p-Akt)水平,导致线粒体膜电位紊乱,使线粒体膜通透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通过一系列变化,使caspase-3活性被激活,最终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异土木香内酯对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较好的抗增殖活性,其对MCF-7抗增殖活性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实现,PI3K/Akt途径和线粒体途径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
  • 论 著
    曹俊岭, 杨文华, 史志龙, 柏兆方, 王伽伯, 张志杰, 李娆娆, 张玉君, 肖小河, 黄璐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铁棍山药与非铁棍山药促进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差异。方法 采用CCK-8法,考察不同山药在不同浓度下的细胞毒性;在无毒剂量的基础上,建立高内涵结合荧光标记技术检测RAW264.7细胞吞噬GFP-E. coli细菌的体外生物模型,计算不同山药在不同浓度下的细胞吞噬率;采用“质反应平行线法”将测定的细胞吞噬率转化为生物效价,更好地检测铁棍山药与其他山药生物效价的区别。结果 在0.695~5.56 mg(生药)·mL-1内,11个批次的山药样品都不存在细胞毒性;高内涵分析细胞吞噬强度结果显示,在此浓度范围内,各种山药都能促进细胞吞噬率的增高;高内涵图像能够清晰地显示出RAW264.7细胞吞噬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细菌的情况。生物效价结果显示,不同批次山药的免疫生物效价介于39.56~100 U·mg-1之间,以铁棍山药的生物效价为高,且平均效价值明显高于非铁棍山药(P<0.05)。结论 体外实验表明,铁棍山药及非铁棍山药都能不同程度地促进RAW264.7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且铁棍山药的生物效价明显高于非铁棍山药,这与普遍认为的“铁棍山药质量最佳”也相符。
  • 论 著
    程丹, 余侬, 许幼发, 傅志勤, 陈建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合成一种紫杉醇棕榈酸酯并将其制备成脂质体,并对该前药脂质体在荷瘤小鼠上的抗肿瘤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缚酸剂、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为脱水剂,通过酯化法合成紫杉醇棕榈酸酯(PTX-PA),通过ESI-MS与1H-NMR进行结构确认。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PTX-PA-L)并对其外观进行表征;构建ICR小鼠S180腹水移植瘤模型,考察PTX-PA-L的抑瘤效果;对小鼠全血进行血常规检测,考察该制剂对小鼠的血液毒性以评价制剂的安全性。结果 成功合成了PTX-PA,制备的PTX-PA-L外观澄清半透明,有淡蓝色乳光,平均粒径为(104.82±1.23)nm。药效实验结果表明,与阳性药紫杉醇注射液相比,PTX-PA-L能够显著抑制小鼠S180移植瘤的增长,对小鼠血液的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抑制作用降低,毒性减弱。结论 前药紫杉醇棕榈酸酯制备成脂质体后,能够显著提高抗肿瘤效果,降低药物毒性。
  • 论 著
    门磊, 赵云丽, 唐星, 于治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LC-MS/MS方法,研究TM-2在大鼠、比格犬和人肝微粒体中的酶促反应动力学。方法 建立测定大鼠、比格犬及人肝微粒体中温孵样品TM-2的LC-MS/MS方法,应用GraphPad Prism 5.0软件分析数据,计算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VmaxKm,并计算体外酶对药物的清除率(CLint)。结果 TM-2在大鼠、比格犬和人肝微粒体中的最大反应(代谢)速率Vmax分别为16.3、354.6和154.8 nmol·min-1·mg(protein)-1;米氏常数Km分别为25.7、313.8和89.4 μmol·L-1;内在清除速率CLint分别为0.63、1.13和1.73 mL·min-1·mg(protein)-1结论 比格犬、人肝微粒体中催化TM-2的代谢酶活性显著大于大鼠中催化TM-2的代谢酶活性,而TM-2与大鼠肝代谢酶的亲和力较高。本实验从酶学的角度阐明了TM-2在不同种源间的代谢差异,为进一步研究该药的代谢性相互作用奠定基础。
  • 论 著
    王文波, 于传飞, 张峰, 武刚, 高凯, 王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IgG2型单抗毛细管区带电泳(CZE)电荷异质性分析方法。方法 通过对三乙基四胺(TETA)和6-氨基己酸(EACA)浓度,以及电泳缓冲液pH和毛细管分离温度等参数进行优化,建立能够有效分离和定量IgG2单抗电荷异构体的CZE分析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和应用评价。结果 TETA和EACA浓度,以及电泳缓冲液pH和毛细管分离温度的变化,会影响IgG2单抗的电荷异构体分离效果,通过一系列参数的优化,最终确定了方法参数(400 mmol·L-1 EACA/0.05% TETA,pH 6.2,分离电压30 kV,分离温度35 ℃)。建立的CZE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对IgG2单抗电荷异构体进行分离,并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峰面积的RSD值小于3.0%。该方法同样适用于IgG1和IgG4型单抗的电荷异质性分析,同时,根据电泳图谱和迁移时间,能够对不同亚型和靶点的单抗进行有效的区分鉴别。结论 建立的IgG2型单抗毛细管区带电泳方法,可有效分离电荷异构体,并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可作为平台方法应用于IgG2型单抗的电荷异质性分析和鉴别。
  • 论 著
    李珉, 侯金凤, 王成刚, 李文东, 车宝泉, 王俊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测定牛肺表面活性提取物中多种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方法 采用UPLC-MS/MS方法,以Waters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 1.8 μm)为固定相,分别以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和0.1%甲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A和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0 ℃,进样量1 μL。结果 该方法能同时测定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美他环素、米诺环素、β-多西环素、差向四环素、差向金霉素、脱水四环素和脱水差向四环素等11种抗生素。各化合物线性范围、灵敏度、精密度、回收率均满足分析要求。在牛肺表面活性提取物中可检出土霉素和四环素,其中土霉素残留量约为0.03 mg·kg-1,四环素则未达到定量限(0.006 mg·kg-1)。结论 该方法可作为检测牛肺表面活性提取物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
  • 论 著
    赵丽丽, 侯玉荣, 王昉, 袁耀佐, 张玫, 杭太俊, 樊夏雷, 赵述强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分离分析头孢噻肟钠和其注射剂中的聚合物杂质,采用LC-MS对聚合物杂质进行结构推定。方法 采用Sepax SRT SEC-150(7.8 mm×300 mm,5 μm)色谱柱,以0.1 mol·L-1磷酸缓冲液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35 nm,进样量:10 μL,柱温:35 ℃,外标法定量;LC-MS/MSn系统:以20 mmol·L-1乙酸铵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质谱检测器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 扫描范围:m/z 200~1 600; 柱后分流1∶4。结果 主成分前后共分离得到8个杂质峰,分离度均大于1.5;头孢噻肟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100 μg·mL-1(r=1.000 0),重复性试验RSD=1.2%(n=6),检测限为0.2 μg,定量限为0.4 μg;采用LC-MS推定了3个聚合物杂质的结构。结论 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对单个聚合物杂质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适用于头孢噻肟钠中聚合物杂质的控制。
  • 论 著
    侯珂露, 杨媛华, 王子惠, 龚娟妮, 邝土光, 崔向丽, 刘丽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临床药师通过进行用药教育、解答抗凝用药咨询等,参与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管理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于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住院的肺栓塞患者共计204例为研究对象,比较药师教育组(干预组)与其他未接受药师教育组(对照组)INR在目标范围时间的百分比(the percentage of INRs within the therapeutic range, TTR)、INR在扩大范围内时间百分比(the percentage of INRs within the expanded range, TER)、INR监测间隔时间、出血事件、再次住院率及急诊就诊率。结果 干预组的TTR和TER分别为(70.89±26.02)%和(87.71±20.01)%,INR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79±22.31)%和(71.23±21.47)%(P=0.000);干预组的INR监测间隔时间为(27.48±12.81)d,较对照组(43.35±13.65)d有显著缩短(P=0.000)。对照组及干预组患者的总出血事件(41.96% vs 29.35%,P=0.062)、严重出血事件(3.57% vs 2.17%,P=0.864)和轻微出血事件(38.39% vs 27.17%,P=0.0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院外的急诊就诊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9.82% vs 1.09%,P=0.008),两组患者再次入院率无明显差异(8.04% vs 2.17%,P=0.125)。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管理可帮助患者更规律地监测INR,提高INR达标率,减少出院后的急诊就诊频次。
  • 论 著
    祁源江, 高玮, 李洪, 段光友, 胡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实证,对曲马多与氢吗啡酮分别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剖宫产术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价,以期优选药物治疗方案,为药物临床使用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依据。方法 纳入剖宫产术后需使用PCIA进行术后镇痛并满足入排标准的产妇240例,将纳入研究的产妇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曲马多(曲马多2 mg·kg-1+氟比洛芬酯5 mg·kg-1)、氢吗啡酮(氢吗啡酮0.04 mg·kg-1+氟比洛芬酯5 mg·kg-1)两组,各120例。观察两组产妇的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及成本指标。收集有效性、不良反应及成本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成本效果分析,对两组用药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 曲马多组与氢吗啡酮组镇痛效果相同,但曲马多组的镇痛总成本低于氢吗啡酮组,最小成本分析结果显示,曲马多组治疗方案更优,且结果稳定。结论 综合疗效、安全性、经济性来看,曲马多组PCIA方案优于氢吗啡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