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资源与鉴定
  • 资源与鉴定
    方鑫,梁争论
    2012, 47(18): 1425-1429.
    目的 总结我国病毒性肝炎疫苗的研发进展。方法 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已应用的病毒性肝炎疫苗及正在研发的疫苗(包括预防性和治疗性)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与结论 病毒性肝炎是由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全球性传染病,为我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接种疫苗是预防肝炎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手段。目前我国正在开发多个新型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笔者综述国内病毒性肝炎预防性及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分析疫苗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策略,并对病毒性肝炎疫苗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资源与鉴定
    徐聪,曾苏
    2012, 47(18): 1430-1432.
    目的 综述抗肝病毒药物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发展。方法 参阅近十年国内外文献,将抗肝病毒药物按来源分类分为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以及传统中药,分析、总结和归纳了各类抗肝病毒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成果。结果 以抗乙肝病毒(HBV)治疗药物为例,揭示出各类药物在肝炎患者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过程的特征。结论 在概述抗肝病毒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基础上对未来抗肝病毒药物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今后抗肝病毒药物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
  • 资源与鉴定
    李茜,姜赛平,张幸国
    2012, 47(18): 1433-1436.
    目的 为了提高现有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避免病毒耐药性的产生,采用肝靶向药物传递系统将药物运送至作用靶点。方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对抗乙肝病毒治疗的肝靶向药物传递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深入讨论。结果 肝靶向药物传递系统能够将抗乙肝病毒药物定向输送至肝脏或肝细胞,降低药物在其他组织器官分布,减少潜在的毒副作用,同时提高了药物的抗病毒疗效,降低了给药剂量。结论 使用肝靶向药物传递系统特别是采用纳米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抗乙肝病毒治疗效果,为了更好地利用乙肝病毒生命周期的潜在靶点进行干预治疗,具有多功能团的肝靶向药物传递系统仍然会是纳米治疗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 抗肝病毒药物研发进展及应用专栏
  • 抗肝病毒药物研发进展及应用专栏
    茹仁萍,吴锡铭
    2012, 47(18): 1437-1440.
    目的 综述甘草酸对映体及其抗肝炎活性。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整理甘草酸对映体防治肝损害的作用机制,包括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对肝内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抗炎作用,对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影响,免疫调节作用及治疗慢性肝炎的作用机制,抗肝纤维化作用等。结果与结论 甘草酸及其优对映体能针对肝损伤的发病机制,抑制免疫介导细胞毒性对肝细胞的损伤,从而期望控制肝脏疾病的发生、进展。
  • 资源与鉴定
  • 资源与鉴定
    刘慧,李小青,战寒秋
    2012, 47(18): 1441-1443.
    目的 简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新药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对替诺福韦酯的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研究和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替诺福韦酯是一种有效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核苷类似物,临床研究显示,其对HIV/HBV合并感染、HBV单一感染均有良好的疗效和病毒抑制作用。虽然在肾功能不全患者、肝功能不全患者以及肝移植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研究,但TDF仍是一个有治疗前景的新药物。
  • 抗肝病毒药物研发进展及应用专栏
  • 抗肝病毒药物研发进展及应用专栏
    林宇,李颂华,王如伟
    2012, 47(18): 1444-1448.
    目的 介绍日本对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最新治疗及研究进展的现状。方法 以2011年日本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指南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日本的代表性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 阐明乙肝病毒量的高低与本病进展的预后密切相关;明确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参考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NA,HBV DNA )定量、基因型和年龄,分别使用核苷类药或干扰素;通过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可以控制疾病的进展,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同时,报告了核苷制剂的有效性,介绍使用核苷制剂的具体步骤和发生耐药性时的处理方法;提出合并肝硬化的治疗方案以及对免疫抑制剂和化学抗癌疗法给药后引发乙型肝炎时的对策;强调无症状B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并非临床痊愈,亦需要定期检测和对症处理。
  • 资源与鉴定
  • 资源与鉴定
    王蕾,王立新
    2012, 47(18): 1449-1452.
    目的 综述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进展。方法 以国内外研究文献为基础,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替诺福韦酯是新型的无环核苷(酸)类似物,临床研究显示,该药对乙肝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发现其对于其他核苷类药物诱生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株同样有很强的抗病毒活性。该药安全性高,耐药发生率低。结论 替诺福韦酯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资源与鉴定
    贾红宇,马葵芬,吕国才,郑临,杨益大
    2012, 47(18): 1453-1456.
    目的 比较拉米夫定(LAM)与阿德福韦酯(ADV)初始联合或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1年的疗效。方法 60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接受初始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治疗,40例接受恩替卡韦单药抗病毒治疗,每1~3月检测患者肝功能、肾功能、甲胎蛋白、乙肝三系、血清乙型肝炎病毒 DNA、凝血酶原时间(PT)、肝脏的超声波或CT检查,在12个月比较疗效。结果 45例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组12个月血清HBV DNA阴转率为51.1%,而30例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为60.0%,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治疗12个月HBeAg血清转换率达30.4%,恩替卡韦单药组HBeAg血清转换率2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个月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相似。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组在治疗12个月时有2例 (4.4%)发生病毒学突破,但均未检测到病毒学变异,恩替卡韦单药组在12个月时有1例(3.3%)发生病毒学突破。两种治疗手段均能明显改善肝功能,CTP评分和MELD评分有明显下降。随访12月,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治疗组累计死亡或肝移植率为9.4%,恩替卡韦单药组累计死亡或肝移植发生率为8.7%。两组均未发现有血清肌酐超过正常值上限的病例。结论 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或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均能明显抑制HBV复制,改善肝功能各项指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应用。
  • 资源与鉴定
    孙娜,李小青,战寒秋
    2012, 47(18): 1457-1458.
    目的 综述拉米夫定在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方法 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总结,对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使用拉米夫定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研究显示,拉米夫定可以显著降低孕产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改善其肝功能,减少母婴传播风险,且不良反应较少,应用较为安全。结论 拉米夫定是目前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可以达到抑制病毒复制,降低婴儿宫内感染,提高母婴传播阻断率的目的,为了尽量减少胎儿发育成熟前对可能危害药物的接触,拉米夫定不能盲目应用,应权衡利弊,选择恰当用药时机。
  • 抗肝病毒药物研发进展及应用专栏
  • 抗肝病毒药物研发进展及应用专栏
    朱晓虹
    2012, 47(18): 1459-1461.
    目的 评价我院住院药房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核苷类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统计并计算2005~2010年住院药房抗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药物的用药金额、构成比、标准计算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等,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药物用药金额及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以2006年增长幅度最大,为151.11%;药品构成比中恩替卡韦呈逐年递增趋势,由2006年的31.50%升至2010年的63.52%;DDDs除恩替卡韦每年递增外,其他各药保持平稳。日均费用排序恩替卡韦位居首位,6年来4种药品的日均费用波动范围很小。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药物应用正逐步规范化,药师应为提高患者依从性发挥作用。
  • 综述
  • 综述
    朱旭,何晓静,肇丽梅
    2012, 47(18): 1462-1464.
    目的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卡马西平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研究和临床安全合理应用卡马西平及芳香族抗癫痫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卡马西平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可能的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卡马西平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发病机制复杂,与代谢、免疫和遗传等因素有关。
  • 综述
    陶兴茹,邓婕,宋洪涛
    2012, 47(18): 1465-1468.
    目的 综述阿片类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为临床治疗疼痛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已报道的有关阿片类药物的基因组学及其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与结论 基因多态性与阿片类药物个体间差异及其毒副作用之间有密切关系,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和验证工作。
  • 综述
    王爱武,何慧,王楠楠,赫清雪
    2012, 47(18): 1469-1472.
    目的 对独活寄生汤传统汤剂与其配方颗粒汤剂组方药物的成分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二者内在质量的异同。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独活寄生汤传统汤剂与其配方颗粒汤剂处方中的独活、桑寄生、当归、川芎、茯苓、白芍、秦艽、甘草8种饮片相关成分进行对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中的有效成分芍药苷含量进行对比。结果 薄层色谱显示传统饮片汤剂中8种饮片相关成分的斑点明显多于配方颗粒汤剂的斑点,传统汤剂中芍药苷含量为29.37 mg·g-1,同等比例配方颗粒中芍药苷含量为2.59 mg·g-1。结论 独活寄生汤传统汤剂的成分含量高于配方颗粒汤剂,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 综述
    李浩旭,鲁彦,刘江静,黄玮
    2012, 47(18): 1473-1477.
    目的 Salusin-α在大鼠尾端延髓腹外侧区(caudal ventrolateral medulla,CVLM)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尚不清楚。本实验主要探讨salusin-α在麻醉大鼠尾端延髓腹外侧区的心血管效应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61只,其中25 只大鼠单侧尾端延髓腹外侧区注射不同剂量salusin-α (0.04~4 pmol)或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aCSF),观察salusin-α对大鼠血压和心率产生的影响。36只大鼠分别预先在尾端延髓腹外侧区给予人工脑脊液、非选择性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犬尿希酸(kynurenic acid,Kyn)、毒蕈碱受体(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atropine)、烟碱能受体(N受体)阻断剂六烃季铵(hexamethonium,Hex)或在头端延髓腹外侧区(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M)用人工脑脊液/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蝇蕈醇 (5 pmol)预处理,观察对尾端延髓腹外侧区内salusin-α心血管效应受体机制。结果 在尾端延髓腹外侧区单侧微量注射salusin-α产生剂量依赖性降低血压、减缓心率的作用。尾端延髓腹外侧区预先注射犬尿希酸(1 nmol)或六烃季铵均不影响尾端延髓腹外侧区微量注射salusin-α产生的降低血压、减缓心率的效应(P>0.05)。预先在尾端延髓腹外侧区微量注射阿托品或在头端延髓腹外侧区预先注射蝇蕈醇均能有效阻断salusin-α (4 pmol)在尾端延髓腹外侧区产生的降低血压、减缓心率的效应(P<0.05)。结论 Salusin-α在大鼠尾端延髓腹外侧区产生的降低血压、减缓心率的作用可能由尾端延髓腹外侧区内M胆碱能受体介导,通过抑制头端延髓腹外侧区内前交感神经元活动产生的抑制效应。
  • 综述
    沈蓉蓉,郑筱娇,赵行,岑东,罗建平,吕建新,裴仁治,滑世轩
    2012, 47(18): 1478-148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抑制凋亡诱导剂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诱导5种肿瘤细胞(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Raji、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L-60、宫颈癌细胞系HeLa、前列腺癌细胞系PC-3、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 实验设正常对照组、药物组及肝细胞生长因子保护组,通过CCK-8法观察依托泊苷对5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吖啶橙(AO)荧光染色,瑞氏染色(HE),透射电镜定性及定量观察5种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CK-8法显示依托泊苷可明显抑制Raji、HL-60、PC-3、HeLa、A549等5种细胞增殖的药物浓度分别是100、1、400、200、200 μg·mL-1;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5种细胞的药物组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其中肝细胞生长因子保护组凋亡率明显低于药物组(P<0.01,P<0.05);吖啶橙染色和HE染色结果表明,正常组细胞形态完好,药物组及肝细胞生长因子保护组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P<0.05),其中肝细胞生长因子保护组凋亡率明显低于给药组(P<0.01,P<0.05)。结论 肝细胞生长因子可明显抑制依托泊苷诱导的5种肿瘤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 综述
    范彩霞,陈志喜,高文慧,赖水招,郑锦坤
    2012, 47(18): 1483-1488.
    目的 制备具有良好叶酸受体肿瘤靶向且性质稳定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并评价其叶酸受体肿瘤靶向性。方法 采用“三步法”合成叶酸-羧甲基壳聚糖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folic acid-O-carboxymethylchitosan-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FA-OCMCS-SPIO-NPs):共沉淀法合成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后,依次用羧甲基壳聚糖和叶酸对纳米粒表面进行共价修饰。应用透射电镜、激光散射粒度分析仪和电位测定仪、X-Ray衍射法、傅立叶红外、超导电子干涉等对中间产物及终产物进行表征。菲洛嗪法和普鲁士蓝染色评价叶酸-羧甲基壳聚糖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的叶酸受体肿瘤靶向性。结果 X-Ray衍射法表明所有纳米粒粉末的晶型与标准Fe3O4一致,傅立叶红外结果表明叶酸-羧甲基壳聚糖已成功嫁接到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透射电镜结果示纳米粒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粒径均小于20 nm,激光散射粒度分析仪和电位测定仪叶酸-羧甲基壳聚糖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强均粒径为(41.4±0.132) nm、Zeta电位为(-21.36±1.15)mV,超导电子干涉结果示OCMCS和叶酸共价修饰会使得SPIO-NPs的磁性下降,但依然保持强超顺磁性,菲洛嗪法和普鲁士蓝染色表明叶酸-羧甲基壳聚糖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具有良好的叶酸受体肿瘤靶向性,靶向性的强度与细胞表面受体数量呈正相关。结论 本研究成功合成了超顺磁性强,粒径小,叶酸受体靶向性强的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为其开发用于肿瘤的MRI诊断及治疗奠定基础。
  • 综述
    张双庆
    2012, 47(18): 1489-1492.
    目的 研究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 L100和Eudragit S100(1∶4混合)游离膜的性质,考察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铸膜法制备游离膜,测定聚合物溶度参数、特性黏度、抗张强度和透湿性,筛选聚合物最佳溶剂和增塑剂。结果 乙醇制成的游离膜抗张强度最大,丙酮制成的游离膜透湿性最强,乙醇为最佳溶剂;增塑剂可降低游离膜的抗张强度和增加膜的透湿性,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最佳增塑剂。结论 这些研究可以为包衣液处方筛选和包衣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 综述
    范艳芳,冯潜,唐澜,刘中秋,夏笔军
    2012, 47(18): 1493-1496.
    目的 野黄芩素在机体内被吸收后迅速发生Ⅱ相代谢结合反应。本实验研究野黄芩素主要的Ⅱ相代谢磺酸化代谢反应特征。方法 采用FVB/NCrlVr (FVB)小鼠肠灌流模型及FVB/NCrlVr小鼠肝脏S9体外反应体系,HPLC-MS/MS及HPLC-UV测定汉黄芩素及其代谢产物,研究汉黄芩素主要的Ⅱ相代谢之一磺酸化代谢反应的特征。结果 小鼠在体灌流实验中,野黄芩素的磺酸化代谢产物在小肠的外排速率与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的外排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435),且结肠灌流液中仅检测到野黄芩素磺酸化代谢产物。野黄芩素在肠道吸收后原型药物与代谢产物均有部分经胆汁排泄。体外FVB/NCrlVr小鼠肝脏S9孵育实验中,20 μmol·L-1的野黄芩素的磺酸化代谢反应速度显著高于10,40 μmol·L-1时的反应速率(P<0.05)。结论 本实验首次发现磺酸化代谢是野黄芩素在肠道内的主要代谢方式之一,野黄芩素经肠道吸收后存在肝肠循环。体外肝脏S9孵育的野黄芩素磺酸化反应可能存在底物抑制现象。
  • 综述
    居瑞军,李若婧周鹏,赵继会,郭佳,向飞军,许冬谨,刘伟祥,马兴田,张早华,吕万良,张强
    2012, 47(18): 1497-1502.
    目的 制备红景天苷注射剂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以高纯度红景天苷为原料,通过对活性炭用量以及灭菌条件的选择,确定了红景天苷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按照《中国药典》要求,对注射剂进行质量研究和稳定性考察。通过对大鼠尾静脉给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获得红景天苷的药-时曲线,并利用DAS 3.0计算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注射剂工艺中活性炭用量为0.1% (1 000 mL注射液中含1 g活性炭);灭菌温度为115 ℃,时间为30 min,该工艺制得的红景天苷注射剂为无色澄明液体,红景天苷含量在标示量的90%~110%内。稳定性结果显示,红景天苷注射剂在加速实验6个月内、长期实验12个月内稳定。建立了血药浓度的HPLC分析方法,其最低检测浓度为0.05 μg·mL-1,最低定量浓度为0.2 μg·mL-1。红景天苷血药浓度在0.5~400.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大于95%;药动学结果显示,消除半衰期为7.6 min,表观分布容积为324.0 mL·kg-1,清除率为32.0 mL·min-1·kg-1。结论 红景天苷注射剂的制备工艺可行,成品质量合格、稳定;红景天苷在大鼠体内半衰期短,清除率较大,适宜制成注射剂作为临床急救用药。
  • 综述
    魏国义,石秀锦,白玉国,周洋,郑青敏,铁鑫
    2012, 47(18): 1503-1508.
    目的 研究心脏移植患者术后环孢素A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心脏移植受者458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将心脏移植患者分为3组:正常组、毒性组、排斥组,统计各组间血药浓度的差异,并以是否发生排斥反应及毒性反应分组讨论术后不同时期在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或药物毒性时血药浓度的变化。结果 术后初期体内环孢素A血药浓度变化趋势具有不可预测性;正常组与毒性组、排斥组间平均谷浓度(ρ0)和峰浓度(ρ2)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毒性组与非毒性组间、排斥组与非排斥组间的ρ0在心脏移植术后多数时间段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而ρ2在术后多数时间段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且ρ2能够预测吸收不良的病例,表明监测ρ2ρ0更具临床价值。结论 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ρ2为监测点能更有效地预防急性排斥反应、毒性反应及调整给药剂量,比ρ0更具有科学性和敏感性,同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施个体化用药方案,使心脏移植术后患者能获得满意的免疫抑制治疗效果。
  • 综述
    吴笛,臧忠良,王德勤,李楚源
    2012, 47(18): 1509-1513.
    目的 采用一测多评法建立同时测定复方丹参片中4种丹参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以丹参酮ⅡA为内标,建立其与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相对校正因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计算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结果 建立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采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的含量与外标法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一测多评法可用于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综述
    黄琪,雷鹏,刘英慧,刘海涛,林琼丽
    2012, 47(18): 1514-1517.
    目的 建立RP-HPLC同时测定17批毛两面针中木兰花碱、橙皮苷、氯化两面针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及毛两面针素的含量。方法 以两次不同浓度甲醇溶剂超声法提取药材;采用HPLC优化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C18 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A)- 0.2%磷酸加0.2%三乙胺水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3、283、328nm;流速:1.0 mL·min-1;DAD检测器检测;针对不同组分,选择其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峰面积,采用外标法定量;柱温:30 ℃。结果 毛两面针中木兰花碱、橙皮苷、氯化两面针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毛两面针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95 7~1.339 1 μg (r=0.999 5),0.318 9~2.126 0 μg (r=0.999 8),0.039 7~0.264 8 μg(r=0.999 5),0.100 4~1.004 0 μg (r=0.999 9),0.108 0~2.160 0 μg (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0.2%(RSD 1.5%)、99.8%(RSD 2.4%)、97.1%(RSD 2.0%)、98.8%(RSD 2.2%)、101.6%(RSD 2.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毛两面针药材中5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其结果可为其质量控制、合理用药及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李杏翠,陈晶,陈景维,徐小薇
    2012, 47(18): 1518-1520.
    目的 尽量减少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方法 以近几年国内外文献为基础,对速效、中效及慢效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及作用特点进行综述。结果 各类胰岛素各有特点。 结论 我们应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胰岛素,在不良反应出现时采用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期最大获益。
  • 科研简报
  • 科研简报
    蔡荣,徐俊,马正新,王博,梁明金
    2012, 47(18): 1521-1521.
    静脉输液因直接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不经过任何生物屏障,因此输液产品的质量及输液方式将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及病人用药安全。传统玻璃瓶输液容器化学性质稳定,与药物的相容性良好,但目前输液方式多为半开放式,输注时存在回流空气污染,在穿刺时脱落的胶屑形成的不溶性微粒可能会阻塞人体微循环。而非聚氧乙烯(PVC)全密闭输液软袋能耐受高温灭菌,透性气和透水性极低,适合输液的长期保存,且不含任何增塑剂,且在输注过程中与人体血管形成一个完全的密闭的通路,隔绝了液体与空气的接触,避免了可能的污染,从而提高输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