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4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4-08-05
    特邀专题: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研究前沿进展与挑战
    华潞
    2024, 44(8):  1061-1061.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061
    摘要 ( 89 )   PDF (665KB) ( 1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动脉高压的抗凝治疗:必要性与困境
    胡崧, 华潞, 张健
    2024, 44(8):  1062-1067.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062
    摘要 ( 73 )   PDF (792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一类罕见的致死性疾病。在过去二十余年里,得益于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两大类PH群体,即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考虑到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的基础病理特征,既往把抗凝作为PAH的支持治疗,以期改善预后,但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证据支持,目前指南中不再将其作为一般性推荐;基于血栓栓塞的病因,终生抗凝被推荐用于CTEPH患者,以防止血栓复发和原位血栓形成。此外,随着直接口服抗凝剂的推广,PH的抗凝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然而,由于PH病因的复杂性和治疗方式的异质性,患者的抗凝管理仍存在一些挑战。本文旨在对抗凝治疗在PH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和安全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指导和启示。
    门脉高压性肺动脉高压:诊治进展与挑战
    付志刚, 覃佳, 谭江山
    2024, 44(8):  1068-1073.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068
    摘要 ( 78 )   PDF (784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门脉高压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oPH)是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预后差。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高动力循环、血管活性物质的失衡、遗传因素以及炎性反应可能共同参与了其病理过程。目前,尚未发现针对PoPH的特异性治疗方法或药物。虽然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前列环素及其类似物、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以及鸟苷酸环化酶激活剂等药物已经被用于治疗PoPH患者,但这些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通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进行验证。肝移植对于部分患者可能带来益处,但也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本文对PoPH的诊断、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及目前的治疗策略进行了文献梳理,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促进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升。未来研究的方向应包括发掘新的治疗药物、评估现有治疗方法的长期效果,以及为PoPH患者提供更为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
    肺动脉高压代谢组学:从病理机制到治疗靶点
    邓渊瑞, 王晓建
    2024, 44(8):  1074-1079.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074
    摘要 ( 58 )   PDF (779KB)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一种以肺血管重构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恶性心血管病。患者通常存在显著代谢异常,包括能量代谢紊乱、脂质代谢改变和氨基酸代谢失衡。这些代谢异常与肺血管重塑、内皮功能障碍和右心室肥厚等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近年来,肺动脉高压代谢组学进展迅速,从早期发现代谢差异产物到目前挖掘潜在治疗靶点,代谢组学在肺动脉高压疾病中的应用加深了人们对PH发病机制的理解,加速了潜在治疗靶点的发现与筛选,部分成果已经转化到临床,有助于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炎性细胞与动脉性肺动脉高压血管重塑
    钱喜锋, 华潞
    2024, 44(8):  1080-1087.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080
    摘要 ( 68 )   PDF (832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一类严重的渐进性肺血管疾病,主要特征为肺小动脉病变引起的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加以及肺动脉压进行性升高,进而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肺血管重塑是PAH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其发生机制涉及基因易感性、血管活性分子失衡、离子通道及信号通路异常等多种因素;近年研究发现,炎性反应在肺血管重塑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在PAH患者和动物模型的肺血管周围发现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此外,在外周血中还检测到显著升高的细胞因子及自身抗体等,并且这些与PAH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将对炎性细胞在PAH血管重塑发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开发安全有效的PAH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
    靶向异常通路的动脉性肺动脉高压新型药物研发
    高艺丹, 蒋雪涵, 张红, 杨沛然
    2024, 44(8):  1088-1093.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088
    摘要 ( 54 )   PDF (1099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以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升高为主要表现的肺血管疾病,肺小血管重塑是其重要病理改变,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右心室衰竭,威胁生命。目前针对PAH的治疗选择有限,已上市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扩张肺血管,虽能缓解症状,但对预后的改善效果不佳。近年来,对PAH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多项突破,多种信号通路的异常对PAH的作用已被逐渐阐明,以这些通路中的关键成员为靶点,已有多种新型药物正在研发和开展临床试验。本综述将这些疾病相关的信号通路归纳为5类,讨论针对这些异常通路的药物研发最新进展,重点关注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阶段的新药物,探讨其作用机制及疗效,以期为今后PAH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研究论文
    三七皂苷Rg1对阿尔茨海默症大鼠的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
    王婷婷, 魏欢, 杨永丽, 周贤, 胡阳
    2024, 44(8):  1094-1100.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094
    摘要 ( 68 )   PDF (1828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寻三七皂苷Rg1(notoginsenoside Rg1)保护神经系统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SD大鼠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构建AD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三七皂苷Rg1治疗组)。治疗组同时使用三七皂苷Rg1灌胃治疗,假手术组使用等量0.9%氯化钠溶液进行灌胃。Morris水迷宫实验(MWM)用于检测大鼠学习和记忆行为能力,化学比色法试剂盒检测大脑皮质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脑皮质中caspase-3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检测p38和p-p3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比假手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在第Ⅲ象限的逗留时间减少,跨越平台次数减少;大脑MDA含量升高,SOD含量活性降低;caspase-3蛋白阳性神经元数增加;p38蛋白无显著变化,p-p3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三七皂苷Rg1治疗后AD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逗留的时间及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大脑MDA含量降低, SOD活性增加;caspase-3蛋白阳性神经元数减少,p38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结论 三七皂苷Rg1可显著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加抗氧化能力,起到神经系统保护作用。
    抑制sigma-1受体可减少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DRG细胞凋亡
    郁冬玲, 莫少娥, 傅文, 陈实, 谢酬勤, 蓝雨雁
    2024, 44(8):  1101-1106.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101
    摘要 ( 72 )   PDF (4817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抑制sigma-1受体(sig-1R)对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CI)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行鞘内置管术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组(model组)(鞘内置管1周后行CCI造模)、sig-1R抑制剂组(BD1047组)(CCI术后4、5、6 d,鞘内注射BD1047,每组12只。于术前1 d与术后1、3、5、7 d检测大鼠机械缩足反应阈(MWT)。用Western blot与免疫荧光法检测DRG细胞sig-1R、Bcl-2、Bax的表达;TUNEL染色法观察DRG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DRG细胞内质网、线粒体变化。结果 与sham组比较,model组术后各时点MWT降低, DRG细胞凋亡率上调, Sig-1R、Bax上调, Bcl-2下调, DRG细胞内质网肿胀,线粒体膜破坏、线粒体嵴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BD1047组术后5、7 d MWT升高, DRG细胞凋亡率下调, Sig-1R、Bax下调,Bcl-2上调, DRG细胞内质网、线粒体损伤轻微(P<0.05)。结论 抑制sig-1R可上调CCI大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减少DRG细胞凋亡。
    二十二碳六烯酸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增殖
    姚安军, 陈凌子, 金惠仙
    2024, 44(8):  1107-1112.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107
    摘要 ( 56 )   PDF (2184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分为对照组,25、50和100 μmol/L DHA处理组,以及100 μmol/L DHA+30 μmol/L 740Y-P处理组。MTT检测HT-29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蛋白以及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RT-qPCR检测NLRP3、Caspase-1和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HA 25、50和100 μmol/L处理HT-29细胞后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或P<0.01),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Bcl-2/Bax比值降低(P<0.05),PI3K、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均下降(P<0.05或P<0.01),NLRP3、Caspase-1和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下降(P<0.05或P<0.01)。此外,DHA 100 μmol/L和740Y-P 30 μmol/L共同处理HT-29细胞后,细胞生存率、蛋白磷酸化水平(p-PI3K、p-Akt和p-mTOR)、mRNA相对表达量(NLRP3、Caspase 1和IL-1β)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740Y-P 30 μmol/L组(P<0.05),而高于DHA 100 μmol/L组(P<0.05或P<0.01)。结论 DHA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增殖,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和NLRP3/Caspase-1/IL-1β信号分子通路有关。
    敲降lncRNA UCA1降低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对吉西他滨耐药
    周昌东, 林洋, 孙凯, 田玉新
    2024, 44(8):  1113-1119.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113
    摘要 ( 62 )   PDF (3592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lncRNA UCA1对人膀胱癌细胞系T24体外对吉西他滨(GEM)耐药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用RT-qPCR检测T24细胞和T24/GEM细胞中UCA1 mRNA表达。用不同浓度GEM(0.1、1和10 μmol/L)刺激T24/GEM细胞48 h,用LC3染色法观察自噬斑,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质表达。将UCA1-shRNA或UCA1-shRNA+pcDNA-Bcl-2转入T24/GEM细胞,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测量术评估细胞对GEM的敏感性;用Western blot检测p53、Bcl-2和自噬相关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T24/GEM细胞中UCA1的表达显著高于亲本T24细胞(P<0.05)。在0~10 μmol/L浓度范围的GEM呈依赖性促进T24/GEM细胞自噬(P<0.05)。敲降UCA1后,T24/GEM细胞对GEM的敏感性增加(P<0.05),自噬能力减弱(P<0.05),p53和Bcl-2表达降低(P<0.05)。Bcl-2过表达能部分逆转UCA1-shRNA对T24/GEM细胞的GEM增敏和抑制自噬的作用(P<0.05)。结论 敲降lncRNA UCA1通过抑制Bcl-2介导的自噬降低T24/GEM细胞对GEM的耐药性。
    桥本甲状腺炎中辅助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与腹型肥胖相关
    加孜热亚·再依拿提, 李素丽, 张凯迪, 马福慧, 马国英, 郭艳英
    2024, 44(8):  1120-1125.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120
    摘要 ( 46 )   PDF (792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辅助T细胞及细胞因子层面探讨腹型肥胖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性。方法 收集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腹型肥胖患者108例及非腹型肥胖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22例的一般资料,测量腹围,桥本甲状腺炎组患者根据是否腹型肥胖分组,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辅助T细胞比例及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结果 TgAb阳性组的腹围高于TgAb阴性组(P<0.05)。腹围与IL-4呈显著正相关,与Th1呈负相关。TgAb滴度与Th1、IFN-γ、TNF、IL-2呈显著负相关,与IL-4呈正相关(P<0.05)。校正性别、年龄等因素后发现腹型肥胖、IL-4均为TgAb抗体阳性的影响因素OR=3.080(95% CI:1.022-9.284),OR=1.296(95% CI:1.022-9.284),P值均<0.05。结论 腹型肥胖可能是TgAb抗体阳性的影响因素,腹围越大TgAb抗体滴度越高、Th1水平越低、IL-4水平越高。内脏脂肪可能是通过扰乱辅助T细胞途径影响细胞因子这一中间环节,加重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性损伤。
    青蒿琥酯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对抑郁症模型小鼠神经炎性反应的影响
    高超, 张润菡, 王伟, 赵曼婷, 焦艳, 李喆
    2024, 44(8):  1126-1132.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126
    摘要 ( 70 )   PDF (2802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ART)调节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通路对抑郁症小鼠神经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小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ART低剂量组、ART高剂量组、氟西汀组、ART高剂量+ RocA(cGAS-STING通路激活剂)组。糖水消耗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评估小鼠的抑郁行为;HE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五羟色胺(5-HT)、多巴胺(DA)水平;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相关X蛋白(Bax)、p53、cGAS、STING蛋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表现出神经元性脓疱变性,糖水消耗率、5-HT、DA水平降低,强迫游泳静止时间延长,IL-6、TNF-α水平、神经元凋亡率及Bax、p53、cGAS、STING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ART低剂量组、ART高剂量组、氟西汀组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有所缓解,糖水消耗率、5-HT、DA水平升高,强迫游泳静止时间缩短,IL-6、TNF-α水平、神经元凋亡率及Bax、p53、cGAS、STING蛋白表达降低(P<0.05);RocA逆转了高剂量ART对小鼠抑郁症的改善作用。结论 ART抑制抑郁症小鼠神经炎性反应及神经元凋亡,上调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机制可能与阻断cGAS-STING通路有关。
    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因素及成人Hcy与AGR和甲状腺自身抗体相关
    李秀芬, 孙太冉, 冯云霞, 牛丽丽, 谢小谢, 安阳, 李鑫
    2024, 44(8):  1133-1136.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133
    摘要 ( 52 )   PDF (749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因素及成人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白球蛋白比值(AGR)、甲状腺自身抗体相关性。方法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有1 427人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体检,通过简单随机抽样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共计100例,均行甲状腺彩色超声,根据是否患有甲状腺结节分为对照组(未患甲状腺结节,n=52)和观察组(患甲状腺结节,n=48)。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分析成人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白球蛋白比值(AGR)、甲状腺自身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相关性,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性别、年龄、舒张压、收缩压、Hcy、AGR、TGAb及TPOA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以成人Hcy为因变量,采用Spearman对AGR、TGAb及TPOAb进行相关性分析,成人Hcy与AGR呈负相关(r=-0.384,P<0.05),TGAb、TPOAb呈正相关(r=0.218,0.224,P<0.05);以年龄、性别、舒张压、收缩压、Hcy、AGR、TGAb及TPOAb为自变量,甲状腺结节为因变量,对100例体检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显示,年龄≥40岁、女性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Hcy、AGR、TGAb及TPOAb水平与甲状腺结节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甲状腺结节多发生于中年女性,Hcy、AGR、TGAb及TPOAb水平与其发生具有相关性,临床需针对以上指标定期进行甲状腺筛查工作。
    全血NPM1、MCP-1和肠道菌群与胃癌进展及预后相关
    侯楠, 刘源, 高俊, 王晶, 袁萌
    2024, 44(8):  1137-1142.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137
    摘要 ( 55 )   PDF (908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全血核仁磷酸蛋白1(NP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肠道菌群与胃癌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20例作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胃镜检查胃良性病变患者120例作为胃良性病变组,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RT-qPCR检测NPM1 mRNA、MCP-1 mRNA转录水平;用MicroScan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检测肠道菌群;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NPM1、MCP-1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对照组、胃良性病变组和胃癌组NPM1 mRNA、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水平依次降低(P<0.05),而MCP-1 mRNA、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水平依次升高(P<0.05)。胃癌Ⅲ~Ⅳ期的NPM1 mRNA、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水平显著低于Ⅰ~Ⅱ期(P<0.05),MCP-1 mRNA、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胃癌患者NPM1 mRNA与MCP-1 mRNA水平呈负相关(P<0.05),NPM1 mRNA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呈正相关(P<0.05),与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呈负相关(P<0.05),MCP-1 mRNA与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呈负相关(P<0.05),与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NPM1 mRNA、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MCP-1 mRNA、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MCP-1 mRNA、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NPM1 mRNA、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胃癌患者中NPM1、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水平降低,MCP-1、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水平升高,其均与胃癌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白术内酯Ⅲ减轻脑梗死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
    张秋萍, 杨月君, 张彩丽
    2024, 44(8):  1143-1148.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143
    摘要 ( 50 )   PDF (3496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白术内酯Ⅲ(AMLⅢ)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脑梗死模型)、白术内酯Ⅲ低和高剂量组(AMLⅢ-L、AMLⅢ-H)、白术内酯Ⅲ高剂量+EX527(SIRT1抑制剂)组(AMLⅢ-H-EX527)。Zea-Longa评分法评估神经功能,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试剂盒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面积,TUNEL染色法检测脑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B淋巴细胞瘤(Bcl-2)、Bcl-2关联X蛋白(Bax)、SIRT1、Nrf2蛋白表达。结果 白术内酯Ⅲ干预后可减轻大鼠海马神经组织损伤,降低神经功能评分、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凋亡率、脑梗死面积、MDA水平、Bax蛋白表达,提高SOD和CAT活性、SIRT1、Nrf2、Bcl-2蛋白表达水平(P<0.05);EX527可减轻白术内酯Ⅲ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结论 白术内酯Ⅲ可减轻脑梗死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抑制高糖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EMT
    赵俊丽, 朱君君, 詹秋楠, 刘苗
    2024, 44(8):  1149-1156.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149
    摘要 ( 64 )   PDF (3595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BMSCs-Exo)对高糖腹膜透析液(PDF)作用下人腹膜间皮细胞系(HMrSV5)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追踪分析仪和 Western blot 对BMSCs-Exo进行鉴定;将HMrSV5细胞进行分组:1)对照组;2)不同浓度PDF(1.5%、2.5%、4.25%)组;3)siNLRP3组;4)siNC组;5)BMSCs-Exo组。Western blot检测EMT标志物及NLRP3炎性体通路蛋白的表达,RT-qPCR检测mRNA表达,ELISA 检测细胞上清中炎性因子表达量。结果 BMSCs-Exo呈双层膜结构的圆形囊泡,直径40~150 nm,外泌体特异标记物CD9、CD81、TSG101和Alix阳性;与对照组相比,PDF组细胞中α-SMA、vimentin、NLRP3、pro-caspase-1及pro-IL-1β表达明显上调,而E-cadherin 表达下调(P<0.05);PDF组细胞上清中TGF-β1、IL-1β和IL-18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siNLRP3组细胞α-SMA表达下降,而E-cadherin 表达明显上调。与4.25% PDF组比较,BMSCs-Exo组细胞E-cadherin表达上调,而vimentin、α-SMA、NLRP3、pro-caspase-1、pro-IL-1β蛋白表达下调(P<0.05);ELISA结果显示,BMSCs-Exo可下调4.25% PDF诱导的细胞上清IL-1β、IL-18、TGF-β1的水平(P<0.05)。结论 高糖PDF通过激活NLRP3炎性体信号途径诱导腹膜间皮细胞EMT,BMSCs-Exo可通过抑制该通路改善腹膜间皮细胞EMT。
    临床研究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合并外周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韩迎东, 王嵩, 张昀, 曾学军
    2024, 44(8):  1157-1161.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157
    摘要 ( 63 )   PDF (888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伴外周动脉栓塞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以提高临床医生的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从2012年4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的住院患者中进行入组挑选,通过电子病例系统收集了176例外周动脉栓塞的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3例HES伴外周动脉栓塞的患者,以上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外周动脉栓塞。经过年龄及性别匹配,按照1∶3的比例筛选出同期住院的不伴外周动脉栓塞的39例HES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及治疗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13例患者有11例男性。主要栓塞部位为下肢腘动脉、足背动脉及上肢桡动脉、尺动脉。伴外周动脉栓塞组的患者周围神经受累情况显著高于不伴外周动脉栓塞组(P<0.05);胃肠道受累比例(P<0.05)及嗜酸性粒细胞水平(P<0.05)显著低于不伴外周动脉栓塞组。伴外周动脉栓塞组中分别有92.3%、61.5%和76.9%的患者接受抗凝、抗血小板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均显著高于未合并外周动脉栓塞组患者(P<0.05)。根据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变化,住院期间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有84.6%和56.5%的患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分别为15.4%和25.6%。结论 伴外周动脉栓塞的HES患者中,周围神经和皮肤为常见受累脏器,血管栓塞以四肢动脉栓塞为主,经过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凝和/或抗血小板治疗,该组患者预后良好。
    结合内镜分析异位胰腺的CT影像特征及其漏诊原因
    王宇琦, 罗定豪, 柴晓媛, 孙鹏, 马晓璇
    2024, 44(8):  1162-1164.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162
    摘要 ( 50 )   PDF (1165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结合内镜表现探究胃肠道异位胰腺的影像学表现,寻找漏诊原因,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本文收集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18年7月至2023年3月接受CT检查,经内镜及病理证实的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根据内镜表现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其漏诊原因。结果 13例异位胰腺患者,3例无明显症状,10例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疼痛、不全梗阻及黑便。病灶部位:8例位于胃窦,5例位于小肠。本组有两例患者的内镜结果显示为顶端糜烂及腺体开口样凹陷,但仅有一例患者CT上表现为“导管征”。本组13例患者影像上均未做出异位胰腺诊断,其中4例诊断为胃肠道管壁增厚,3例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3例诊断为良性肿瘤,3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异位胰腺的影像诊断需密切结合内镜检查结果,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CT对于异位胰腺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胃肠道检查前充分准备是避免异位胰腺误诊、漏诊的重要步骤。
    短篇综述
    MBD2通路在重症哮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吴定将, 张秀峰
    2024, 44(8):  1165-1169.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165
    摘要 ( 51 )   PDF (759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症哮喘是一种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的慢性炎性疾病。在重症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17 (Th17) 及白细胞介素17 (IL-17) 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以聚集中性粒细胞浸润来加重哮喘的严重程度。甲基-CpG结合域蛋白2 (MBD2) 在Th17细胞由初始CD4+T细胞分化而来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正向调控Th17分化和IL-17表达。MBD2与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 (SOCS3)、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畸胎样激酶1(MINK1)启动子区的CpG岛结合,进而可导致甲基化,调节Th17细胞分化,并参与严重哮喘的发病机制。
    CD27/CD70与特发性肺纤维化
    徐云聪, 郑金旭
    2024, 44(8):  1170-1174.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170
    摘要 ( 58 )   PDF (886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间质性肺病,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CD27/CD70轴通过分子通路与肺部免疫细胞的协同作用影响肺纤维化区域的免疫微环境,并在肺纤维化早期起到一定抑制作用,有望成为IPF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SphK/S1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唐丽鸿, 陈春玲
    2024, 44(8):  1175-1179.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175
    摘要 ( 48 )   PDF (754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磷酸鞘氨醇(S1P)是一种活性高的膜磷脂类代谢物,对心血管系统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鞘氨醇激酶(SphK)是一种脂肪酶,对维持体内S1P水平的稳定非常重要。S1P通过催化调节与细胞表面的G蛋白偶联受体(S1PR1-5)的结合,从而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不同的生理学效应,如参与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发展,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保护内皮糖萼层,白细胞黏附以及炎性反应等生理病理过程。
    星形胶质细胞吞噬作用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秦晓莉, 赵琳娜, 付榕, 郭玉莹, 徐士欣
    2024, 44(8):  1180-1184.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180
    摘要 ( 70 )   PDF (2612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星形胶质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中被大量激活,吞噬受损的突触、Aβ蛋白、Tau蛋白、凋亡细胞等底物。然而,这些底物难以降解,并随着疾病发展逐渐积累,损害星形胶质细胞的吞噬能力。在吞噬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多种吞噬受体识别不同的底物,并借助降解酶和溶酶体途径对底物进行部分降解。星形胶质细胞中积累的Aβ和Tau蛋白造成星形胶质细胞免疫和代谢紊乱,而Aβ毒性也在吞噬后发生改变。此外,星型胶质细胞与小胶质细胞形成互补模式,并通过相互作用协同完成吞噬。调控星形胶质细胞吞噬和降解途径可能成为新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靶点。
    硫化氢在延缓脑老化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孙凤起, 罗孝廷, 刘宏, 宋运佳
    2024, 44(8):  1185-1188.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185
    摘要 ( 43 )   PDF (738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老化与认知功能减退、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血管性痴呆密切相关。硫化氢(H2S)能通过调节蛋白质稳态、抗氧化应激、抑制炎性反应、减少脑细胞凋亡和改善微循环延缓脑老化。
    1型糖尿病诱发肌少症的研究进展
    彭晴怡, 许岭翎
    2024, 44(8):  1189-1193.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189
    摘要 ( 67 )   PDF (757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型糖尿病的肌少症患病率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尽早对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肌少症的筛查、诊断和干预治疗对于提高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1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的发生可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减少、炎性因子激活、线粒体功能障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蓄积等导致骨骼肌功能下降密切相关。目前,1型糖尿病诱发肌少症的发生发展机制并不完全明确,相关新药治疗缺乏数据支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可能给1型糖尿病患者防治肌少症提供新的方向。
    医学教育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改革试点班中医课程的教学评价
    杨丹, 吴群励, 梁晓春, 孙华, 张孟仁, 郝伟欣, 刘奕
    2024, 44(8):  1194-1197.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194
    摘要 ( 67 )   PDF (844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首三届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4+4”改革试点班的《中医学》课程进行教学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星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统计及分析总结2019级、2020级和2021级学生填写的《中医学教学问卷调查表》。结果 大部分学生对中医感兴趣、认为有必要学习《中医学》课程,认为《中医学》授课教师充分备课,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大纲、授课PPT相匹配,教学内容与临床紧密结合,对教学手段和方法满意。结论 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和提升《中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神经系统生理学与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于晓丽, 纪超
    2024, 44(8):  1198-1200.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24.08.1198
    摘要 ( 81 )   PDF (713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生理学和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衔接的桥梁课程,神经系统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神经系统生理学与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对基础医学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神经系统生理学与药理学课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思政案例,针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进行了初步实践与总结思考,为今后相关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