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及淋巴结转移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进行诊治的289例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影响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和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89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5岁,I期224例(77.5%),II期13例(4.5%),III期45例(15.6%),IV期7例(2.4%)。289例行盆腔淋巴结切除,30例(10.4%)有盆腔淋巴结转移;96例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11例(11.5%)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复发21例(7.3%),死亡11例(3.8%),中位随访时间37个月,中位无瘤生存时间34个月。(2)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A125≥35u/L、非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学分级为G3、深肌层浸润、肿瘤≥2cm、宫颈间质受累、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及阴道或宫旁受累是淋巴结转移率的高危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A125值≥35U/ml、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阴道或宫旁受累、附件受累及淋巴结转移缩短无瘤生存时间(P<0.05);非子宫内膜样癌、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附件受累及淋巴结转移缩短总生存时间(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5年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未转移者92.1% vs 转移者65.3%,P=0.002,95%CI 0.078-0.552);虽不是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但无淋巴结转移者的5年总生存率有高于淋巴结转移者的趋势(未转移者96.1% vs 转移者70.0%,P=0.086,95%CI 0.039-1.238)。结论:本研究发现,(1)肿瘤分化程度和肌层浸润深度对淋巴结转移有预测意义,能够指导内膜癌患者是否进行淋巴结切除术,为个体化治疗奠定理论基础。(2)淋巴结转移患者仍然有较无淋巴结转移者预后更差的趋势,因此对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需要进行辅助治疗,减少复发风险。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