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2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1-25
  

  • 全选
    |
    目录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2, 22(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论
  • 陈晟, 张仪纵横, 沈丁玎, 周勤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2, 22(1): 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2.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大量新抗体的发现扩增其临床疾病谱,但也为临床表型的精准识别带来一定困难。责任抗体系指同一例患者病程中与一个或多个临床表型有对应因果关系的致病性抗体,这一概念的提出,在自身抗体与临床表型之间建立联系,体现出现代精准医学的理念。明确责任抗体的致病性是理解抗体?临床表型因果关系模式的重中之重。本文总结自身免疫性脑炎责任抗体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 炎症与神经系统疾病
  • 李志彬, 程希, 邱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2, 22(1): 8-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2.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和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等,发病机制复杂,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来源细胞参与其中。单细胞组学通过一系列测序技术实现高分辨检测单个细胞水平表达谱,以解析细胞异质性及其功能表型。本文对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常见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各类型细胞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 唐诗, 冯金洲, 秦新月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2, 22(1): 17-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2.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肠道微生物是人体最直接的外环境,对维持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可维持人体免疫系统稳态,与宿主共生可影响人体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肠道微生物通过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产生双向联系,即微生物-肠-脑轴。肠道微生物失调引起神经系统及外周异常免疫反应,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本文综述肠道微生物在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自身免疫性脑炎、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经典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陈向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2, 22(1): 23-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2.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的重要组成之一,存在靶向神经元表面蛋白、离子通道或突触表面受体的自身抗体,自身抗体检测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确定责任抗体是解决同一例患者多种自身抗体共存的重要方法,本文基于新近提出的“责任抗体”概念对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刘强, 张庆, 全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2, 22(1): 31-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2.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可影响妊娠计划、生育能力,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尚不明确;妊娠可引起免疫系统和性激素水平变化,造成疾病复发和进展。合理的免疫抑制治疗可以有效避免妊娠相关疾病活动。妊娠期和分娩后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和利妥昔单抗可能是安全的。
  • 赵丽, 王佳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2, 22(1): 38-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2.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脑炎/脑膜炎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其诊断与治疗越来越明确。然而对于复发患者,如何控制危险因素、预防疾病进展和复发尚无定论。本文对不同类型脑炎/脑膜炎的复发因素及复发后治疗方案进行总结,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复发性脑炎/脑膜炎的重视与管理,改善患者预后。
  • 樊泽新, 刘广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2, 22(1): 46-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2.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学过程是复杂的、多因素(遗传因素和免疫因素等)参与的免疫炎症反应过程,具有多相性特点,既包括促炎症反应,又包括抗炎症反应,且炎性因子和炎性细胞的表达变化及其效应呈时间依赖性,从而发挥神经损伤或神经保护作用。本文综述缺血性卒中相关免疫学研究进展。
  • 垂体肿瘤
  • 关宏, 郭淑芹, 贾同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2, 22(1): 54-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2.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第四版内分泌肿瘤分类(以下简称2017版分类),对垂体肿瘤分类的理论基础进行更新。垂体转录因子的发现使垂体腺瘤的分类更细化,使既往无法明确诊断、易混淆、无法判断预后的垂体腺瘤的分类得以明确。本文按照2017版分类对每种垂体腺瘤分类、诊断和预后进行分析,并结合国际疾病分类法-10(ICD-10)和ICD-O列出相应的疾病编码和形态学编码。
  • 消息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2, 22(1): 6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