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19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9-12-25
  

  • 全选
    |
    目录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 19(1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本期导读
  •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 19(12): 913-9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9.1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专论
  • 余新光, 张艳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 19(12): 915-9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9.1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团队从"STEM"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医学(Medicine)共四个层面积极参与"中国脑计划",利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疾病模型和神经影像学、术中电刺激和颅内脑电技术之优势进行脑科学研究;同时联合类脑学、材料学等领域的工程力量,研制新型微创或无创性脑机接口设备;以阿尔茨海默病等重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为临床导向,利用声、光、电、磁等物理调控技术以延缓脑疾病的进展,为我国脑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贡献力量。

  • 专题讲座
  • 李海南, 李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 19(12): 920-9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9.1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自2016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四版修订版推行整合诊断模式以来,囿于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差异,胶质瘤的病理诊断仍存在各种困惑和挑战。通过结合自身临床体会,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子信息与分类实践联盟(cIMPACT-NOW)更新1~4的理解,浅谈弥漫性星形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H3突变型胶质瘤、IDH野生型/H3野生型星形细胞肿瘤及儿童胶质瘤的整合诊断实践和热点问题。

  • 张恺,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 19(12): 925-9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9.1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脑肿瘤手术的困难在于最大程度切除肿瘤与最大程度保留神经功能之间取得平衡以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因此,对皮质及皮质下重要神经功能的定位是手术操作的重要步骤。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新型神经刺激方法,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随着与神经导航技术的联合应用,这种无创性精准神经功能定位方法逐渐显示出在脑肿瘤术中的应用价值。将导航经颅磁刺激与神经解剖和功能影像进行多模态影像学融合,可以完成术前对运动功能区和语言功能区的定位,并基于此分析皮质下纤维联系,为手术提供可靠信息,同时也可以用于术后监测神经功能康复和重塑趋势,在脑肿瘤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改善重要脑区的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林雨,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 19(12): 931-9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9.1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胶质母细胞瘤是难治性恶性肿瘤之一,即使予以最大限度地手术安全切除、术后放射治疗联合同步药物化疗、序贯药物化疗等综合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仍仅能维持14.6个月。近年研究显示,极低强度的中频电场可以破坏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并命名为肿瘤治疗电场(TTF)。TTF不仅可以显著提高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而且是近10余年来唯一被验证可以延长生存期的治疗方法,是一项有望改写临床肿瘤治疗方式的新兴技术。

  • 脑胶质瘤
  • 朱洪涛, 刘丹, 陈籽荣, 厉亚坤, 王震, 程芳玲, 刘佳敏, 张所军, 张斌, 万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 19(12): 936-9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9.1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蛋白(TGFBI)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异质性表达及其促进胶质瘤干细胞恶性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肿瘤基因组学图谱计划(TCGA)、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脑肿瘤分子数据库(REMBRANDT)、Oncomine数据库中TGFBI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不同亚型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以及TGFBI表达变化与患者生存期、胶质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标志物CD11b和CD163的相关性。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系U937分化为Primed-U937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样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诱导过程中TGFBI,M1型TAMs标志物CD80、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M2型TAMs标志物CC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胶质母细胞瘤细胞TGFBI与TAMs标志物CD163和胶质瘤干细胞标志物SOX2的分布情况。体外培养人原代胶质瘤干细胞系NCH-421K,测定重组人TGFBI(rhTGFBI)对细胞成球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1)来自TCGA、CCGA、REMBRANDT、Oncomine数据库的数据分析显示,TGFBI表达变化与胶质瘤分级和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与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与TAMs标志物CD11b和CD16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2)在U937细胞诱导分化为M2型TAMs过程中,M1型TAMs标志物CD80(P=0.000)和IL-6(P=0.001)表达水平降低,M2型TAMs标志物CCL18(P=0.000)和VEGFA(P=0.002)表达水平升高,TGFBI表达水平亦升高(P=0.001)。(3)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TGFBI与TAMs标志物CD163和胶质瘤干细胞标志物SOX2均存在共定位。(4)体外成球实验和侵袭实验显示,经rhTGFBI处理后,NCH-421K细胞成球数目多于(P=0.000)、细胞球侵袭能力强于(P=0.001)对照组。结论 胶质母细胞瘤TGFBI可由M2型TAMs分泌并促进胶质瘤干细胞成球、侵袭等恶性行为。

  • 慕茂林, 牛万祥, 张晓明, 汤深凤, 胡珊珊, 牛朝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 19(12): 945-9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9.1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lncRNA)SNORD3A在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GEO数据库收录的GSE58276中差异表达的lncRNA,采集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手术切除的胶质瘤组织标本30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lncRNA SNORD3A表达水平;小干扰RNA转染胶质瘤细胞系T98G和U251,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胶质瘤细胞c-Myc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胶质瘤组织lncRNA SNORD3A表达水平升高(P=0.000);与HEB细胞相比,胶质瘤细胞系T98G、U87、U251和U373 lncRNA SNORD3A表达升高(均P<0.05)。si-SNORD3A-1组和si-SNORD3A-2组T98G细胞(P=0.001,0.007)和U251细胞(P=0.002,0.009)lncRNA SNORD3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转染后24、48和72 h,si-SNORD3A-1组和si-SNORD3A-2组T98G细胞(均P=0.000)和U251细胞(均P=0.000)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转染后48 h,si-SNORD3A-1组和si-SNORD3A-2组穿过小室的T98G和U251细胞数目少于对照组(均P=0.000)、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lncRNA SNORD3A可能通过靶向c-Myc蛋白促进T98G和U25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 宋昆, 秦智勇, 徐浩, 邱天明, 程爱兰, 初曙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 19(12): 954-9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9.1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术前MRI强化特征与术后复发时间的关系,探讨影像学征象对术后复发时间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7年4月经组织病理证实的36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手术前后T1WI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手动测量增强MRI图像上病灶强化区和无强化坏死区体积,根据坏死区所占整个瘤体体积百分比进行结构测量(A组坏死区所占比例 > 50%,B组实性区所占比例 > 50%),分析两组患者术前MRI强化特征、术后首次复发时间、MRI表现及总生存期的特点。结果 A组患者术后复发时间短于B组患者[(6.00 ±0.99)个月对(9.00 ±1.49)个月,P=0.049],以坏死类型为主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术后复发时间更早。基于临床特征对A组和B组患者进行分层,在年龄<65岁、接受放化疗分层中,A组患者复发时间仍短于B组患者[6(3,8)个月对9(6,13)个月、6(6,10)个月对12(3,24)个月,均P<0.05]。结论 术前增强MRI病灶类型和表现,对年龄 < 65岁、接受放化疗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术后复发时间具有预测价值。

  • 郭为, 刘竞辉, 冀培刚, 娄淼, 翟玉龙, 高国栋, 屈延, 王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 19(12): 958-9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9.1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1例继发于低级别胶质瘤的继发性胶质肉瘤患者的治疗原则,总结胶质肉瘤的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与结果 女性患者,42岁,头部CT显示左侧额叶占位性病变,首次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少突胶质细胞瘤(WHOⅡ级);术后19个月肿瘤复发,第2次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术后辅助替莫唑胺化疗;第2次术后22个月肿瘤再次复发,第3次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胶质肉瘤(WHOⅣ级),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和替莫唑胺同步化疗;第3次术后14个月死亡。结论 针对胶质肉瘤的治疗方案与胶质母细胞瘤相似,应最大程度手术安全切除,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和同步药物化疗;IDH1基因突变和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对预后具有重要预测意义。

  • 石祥宇, 王政, 王焕宇, 张学斌, 杜芳芳, 姜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 19(12): 964-9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9.1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型,WHOⅣ级的新型治疗方法。方法与结果 女性患者,51岁,病理确诊为弥漫性(左侧额叶、丘脑)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型。于手术切除左侧额叶病灶后,经多学科诊疗模式讨论,采取替莫唑胺超早期START化疗方案,治疗3周后头部MRI显示左侧丘脑病灶进展;然后针对颅内病灶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依托泊苷(VP-16)节律化疗,根据全外显子组测序提示呈培唑帕尼敏感类型,遂在VP-16节律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培唑帕尼序贯治疗。放射治疗后3个月复查MRI提示肿瘤接近完全缓解(神经肿瘤反应评价标准)。结论 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药物化疗及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策略可以改善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型患者生存期,但仍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 小儿神经外科
  • 陈籽荣, 万锋, 厉亚坤, 徐钰, 董芳永, 雷霆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 19(12): 969-9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9.1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婴幼儿脑肿瘤的特殊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以及分布特点。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儿童(< 18岁)脑肿瘤患者,分为婴幼儿组(0~3岁)与大龄儿童组(4~18岁),归纳分析两组患者肿瘤病理类型、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等特点。结果 垂体瘤仅发生于4~18岁大龄儿童(P=0.001);而室管膜瘤(P=0.001)、脉络丛乳头状瘤/癌(P=0.000)、髓母细胞瘤以外的其他胚胎性肿瘤(P=0.013)则好发于0~3岁婴幼儿,且大多位于幕上(P=0.023)。715例中共371例详细记录肿瘤大小,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肿瘤大小 < 30 mm(χ2=33.939,P=0.000)、30~60 mm(χ2=12.483,P=0.000)和61~100 mm(χ2=23.158,P=0.000)患儿,与 > 100 mm患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肿瘤大小 > 100 mm患儿中以婴幼儿所占比例最高。低级别脑肿瘤(WHOⅠ~Ⅱ级)患儿总生存期高于高级别脑肿瘤(WHOⅢ~Ⅳ级)患儿(P=0.000)。结论 婴幼儿脑肿瘤具有不同于大龄儿童群体的特殊病理类型和临床特点。婴幼儿低级别胶质瘤预后良好,呈慢病特点;恶性脑肿瘤包括少见的各种胚胎性肿瘤,恶性程度高,易复发和发生神经系统多处种植转移,患儿无法接受放射治疗,而化疗药物的选择和疗效欠佳,预后极差。提高婴幼儿脑肿瘤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需要更广泛的多学科合作。

  • 临床研究
  • 宋兆慧, 童燕娜, 段洪连, 封靖, 孟繁花, 杜会山, 王佳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 19(12): 975-9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9.1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发病4.50 h内入院的252例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行rt-PA静脉溶栓(静脉溶栓组,84例)、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双抗组,108例),以及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单抗组,60例)治疗,治疗后24 h采用CT或MRI观察有无颅内出血,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表达变化,并于入院后7 d、发病后21和90 d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判断预后。结果 入院后7 d,不同治疗组患者血清hs-CRP(均P=0.000)和ESR(均P=0.000)水平降低,其中双抗组和单抗组血清hs-CRP(P=0.000,0.000)和ESR(P=0.000,0.010)高于静脉溶栓组;治疗后24 h,静脉溶栓组与抗血小板组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9%(1/84)对0(0/168);χ2=2.008,P=0.366]。入院后7 d,静脉溶栓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双抗组(P=0.043)和单抗组(P=0.012);发病后21和90 d,静脉溶栓组预后良好率仅高于单抗组(P=0.021,0.037)。结论 对于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尤其是症状轻微但可致残的患者应及时行rt-PA静脉溶栓,而因各种原因未能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则需在发病24小时内及时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 高竹风, 徐晓峰, 毛永强, 倪少飞, 邹颖, 曹龙兴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 19(12): 981-9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9.1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中老年典型颅脑创伤性凝血病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与结果 报告的3例患者均为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治疗的典型颅脑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年龄50~85岁,经凝血功能测定和头部CT明确诊断,并于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血肿清除术的同时纠正创伤性凝血病,2例(例1,例2)治疗成功、1例(例3)失败并死于凝血功能障碍和不可逆性神经系统损害。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阻止颅脑创伤性凝血病恶性进展,即使高龄患者也能救治成功,但是对于严重颅脑创伤所致不可逆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者尚待新的救治方法。

  • 综述
  • 李娅, 张安妮, 吴旭玲, 赵艳, 蔡刚, 贺电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 19(12): 987-9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9.1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β-淀粉样蛋白(Aβ)既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病因,又是治疗的关键靶点之一。采取被动免疫途径清除脑组织Aβ是目前颇受临床关注的治疗策略。然而,各项临床试验至今尚未获得一致性的结论。对其研究现状的分析表明,Aβ被动免疫治疗失败的原因可能与Aβ-IgG免疫复合物所固有的糖基化修饰有关。因此,改良Aβ-IgG Fc片段N-糖基化修饰、采取促炎症反应-抗炎症反应序贯给药模式,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被动免疫治疗策略。

  • 病例报告
  • 张培海, 孙振兴, 王贵怀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 19(12): 994-9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9.1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病理(例)讨论
  • 冯亦鸣, 李美姿, 韩菲, 倪俊, 赵久良, 彭斌, 崔丽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 19(12): 998-10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9.1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索引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 19(12): 1004-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