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1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4-01-25
  

  • 全选
    |
    目录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1): 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论
  • 王金环, 佟小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1): 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神经科学发展史
  • 周定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1): 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简单回顾了颈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外科治疗历史。特别指出,自1991 年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试验和欧洲颈动脉外科手术试验等多中心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公布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治疗中的地位已毋庸置疑。该项外科手术技术虽然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其发展前景良好。
  • 神经病理学专家论坛
  • 付永娟, 朴月善, 卢德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1): 6-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特殊染色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某些特殊染色方法可以标记神经元特有的结构,如Nissl染色标记尼氏体,用于观察神经元并判断其损伤程度;或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如在原发性脱髓鞘疾病的诊断中,Luxol Fast Blue 染色所显示的髓鞘脱失、Bodian 染色所显示的相对保留的轴索、Holzer 染色所显示的反应性增生的星形细胞等。病理科医师在日常神经病理诊断工作中如果能够正确、巧妙地应用特殊染色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应用神经解剖学
  • 吴向宸, 佟小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1): 11-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尸头标本喉上神经外侧支的显微解剖,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喉上神经外侧支的保护方法。方法 解剖10 具(20 侧)尸头标本,平均年龄(54.43 ± 4.08)岁。于手术显微镜下找到颈动脉鞘,在其内部探查迷走神经主干,并向上分离至喉上神经起点;然后沿喉上神经向下分离,仔细辨认喉上神经走行至其分叉部,再向下分离喉上神经外侧支至咽下缩肌表面,穿入咽下缩肌之前测量外侧支厚度。分别分离二腹肌、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甲状腺上动脉,显露以二腹肌后腹下缘为上界、颈外动脉内侧缘为外侧界、甲状腺上动脉上缘为下界的解剖三角区域,观察并统计喉上神经外侧支出现概率,测量喉上神经外侧支中点至乳突尖、下颌骨角和颈动脉分叉部间的距离。结果 共10 具(20侧)喉上神经外侧支厚度为(0.93 ± 0.83)mm(0.72 ~ 1.15 mm),其中1侧出现在解剖三角区域外,其余19 侧均位于解剖三角区域内,出现概率为19/20;解剖三角区域内喉上神经外侧支中点位于下颌骨角后方(0.34 ± 0.96)cm(-1.62 ~ 2.43 cm)、下方(1.28 ± 0.93)cm(-1.33 ~ 3.42 cm),乳突尖前方(2.84 ± 1.09)cm(0.51 ~ 5.14 cm)、下方(4.51 ± 0.76)cm(2.82 ~ 6.39 cm),颈动脉分叉部前上方(1.64 ± 0.89)cm(0.57 ~ 3.78 cm,19/20)。结论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以下颌骨角、乳突尖和颈动脉分叉部作为解剖标志,对于保护喉上神经外侧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神经影像学
  • 张晓洁, 于薇, 毕涛, 晏子旭, 石凤茹, 孙立元, 张兆琪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1): 16-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320 层容积CTA 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富脂坏死核心和出血/血栓形成部分的分辨价值。方法 选择2010 年4 月-2011 年12 月单侧颈动脉狭窄(50% ~ 99%)并拟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共37 例。分别于术前1 周行320 层容积CTA 和高分辨力MRI检查, 结合多对比MRI信号特点,按照美国心脏协会分型标准分为Ⅳ ~ Ⅴ型斑块(脂质斑块)组和Ⅵ型斑块(出血斑块)组;比较脂质斑块与出血斑块CT 值差异。结果 最终共纳入31 例共217 层扫描层面,脂质斑块88 层、出血斑块129 层。脂质斑块组脂质核和出血斑块组出血/血栓形成部分的平均CT 值分别为(28.07 ± 26.84)和(97.17 ± 35.82)HU,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6.141,P = 0.000)。结论 测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T 值可以帮助区分斑块内成分,识别出血斑块,有助于判断斑块之易损性。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临床研究
  • 谌燕飞, 宋刚, 凌锋, 郭锋, 张文彬, 华扬, 蔡兵, 焦力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1): 21-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手术视频点击进入 目的 回顾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高龄(≥ 70 岁)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安全性。方法 共691 例颈动脉狭窄患者,121 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570 例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分析两组患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两种手术方法之安全性。结果 术后30 d 时,两组患者病死率(0.83%对1.05%,P = 1.000)、脑卒中(4.13%对1.93%,P =0.258)和心肌梗死(0.83%对0,P = 0.175)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组患者术后心脏不良事件(8.26%对1.05%,P = 0.000)和脑神经损伤(4.96%对0,P = 0.000)发生率高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组,而窦性心动过缓或低血压发生率低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组(0对7.54%,P = 0.002)。结论 高龄患者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均有较高的安全性,术前应全面评价患者基础情况,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佟志勇, 刘源, 铁欣昕, 金友贺, 张劲松, 梁传声, 王运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1): 25-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手术视频点击进入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脑血流过度灌注临床特点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下治疗脑血流过度灌注之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3 年1-8 月实施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且行TCD 监测的60 例(63 例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TCD 监测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脑血流过度灌注或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结果 术后7 d 三维CTA 检查显示,60 例(63 例次)患者颈动脉狭窄完全解除,术后30 d 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轻度缺血性卒中(1 例次占1.59%)、心肌梗死(1 例次占1.59%)、声音嘶哑(1 例次占1.59%),无脑出血和死亡病例。术后脑血流过度灌注4 例次(6.35%),持续1 ~ 3 d,其中1 例次(1.59%)为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表现为精神亢奋,幻觉和睡眠障碍。术后视力明显改善3 例次占4.76%,其中1 例次发生脑血流过度灌注。结论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围手术期TCD 监测可以早期发现术中和术后脑血流过度灌注,及时根据TCD 监测结果控制血压异常变化,是减少术后脑出血并发症之关键。
  • 陈东, 王先伟, 万晓楠, 姜晓辉, 黄家明, 韩鹏, 崔思福, 石军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1): 30-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手术视频点击进入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策略和临床疗效。方法 356 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70% ~ 99%)患者共实施400例次(双侧狭窄44 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分别采用标准式(120 例次)、外翻式(255 例次)和补片式(25 例次)术式,其中368 例次未行术中转流。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12 例术后出现缺血性卒中(4 例)、脑出血(1 例)、声音嘶哑(1 例)、癫发作(2 例)、术后再闭塞(2 例)、再狭窄(1 例)和切口血肿(1 例)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 ~ 36 个月,无一例出现脑卒中和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成熟的医疗团队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成功的意义至关重要。于围手术期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对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临床病理报告
  • 温爽, 王辅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1): 35-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脂肪样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与结果 男性患者,48 岁。临床表现为左手无名指及小指麻木、活动不利。MRI 显示右顶叶占位性病变,伴囊性变,实性区域明显强化。立体定向下行右顶叶肿瘤全切除术。光学显微镜观察肿瘤呈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形态,散在一些胞质丰富、核仁明显的神经元样细胞;以脂肪空泡形成为特征,形似成熟的脂肪细胞,呈灶状相互融合,似微囊性变。肿瘤细胞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S-100 蛋白、WT-1 蛋白和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以及神经元标志物突触素、微管相关蛋白-2、神经微丝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CD34,不表达异柠檬酸脱氢酶1,P53 蛋白呈弱阳性(5%),Ki-67 抗原标记指数约为1%。术后随访20 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 脂肪样星形细胞瘤为临床少见肿瘤,组织病理学呈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形态,伴显著脂肪样细胞分化,亦可伴神经元样分化。明确诊断需结合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同时应注意与其他伴脂肪样细胞分化或黄色瘤样变的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相鉴别。
  • 临床研究
  • 鲁树茂, 张西强, 黄楹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1): 42-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采用小切口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治疗幕上脑室内大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手术策略及技巧,以期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疗效。方法与结果 回顾6例经小切口纵裂-胼胝体入路行肿瘤全切除术的幕上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经过。术后3 例出现短暂性缄默、1 例单侧肢体肌力减弱,均经营养神经治疗于2 周内痊愈;1 例失访、5 例随访6 个月至2 年无复发。结论 经小切口纵裂-胼胝体入路可利用颅内自然解剖间隙进行手术操作,路径最短,脑组织损伤最小;手术全程视野清楚,利于辨清和保护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小切口手术可减少脑组织无效显露及术中出血,缩短开关颅时间,患者术后恢复快;与正常手术切口相比,未增加手术难度,是切除幕上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较为理想的入路。
  • 孟艳举, 宋来君, 郭付有, 马斯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1): 47-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分析31 例自发性脑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者22 例(70.97%),分别为颅内动-静脉畸形(9 例占29.03%)、海绵状血管瘤(6 例占19.35%)、血液病(3 例占9.68%)、瘤卒中(2 例占6.45%)、颅内动脉瘤(1 例占3.23%)和烟雾病(1 例占3.23%);病因不明者9 例(29.03%)。所有患者均早期明确诊断并获及时治疗,预后良好23 例(74.19%)、好转6 例(19.35%),其余2例死亡(6.45%)。提示在清除血肿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 卓杰, 刘春生, 亢建民, 杨玉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1): 51-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共151 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患者,于发病超早期接受经额钻孔引流联合经颞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联合治疗组,68 例)或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对照组,83 例)。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短期及中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但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苏醒快,且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提示采取超早期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大量出血安全、有效。
  • 综述
  • 张小楠, 吴世政, 张淑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1): 56-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以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为病理基础的缺血性卒中为其最常见的临床发病类型。因此,及时识别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即显得愈发重要。颈动脉MRI作为一项无创性检查手段,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检测具有独特优势,对显示斑块形态和成分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对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潜在危险进行评价和分层,进而为临床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
  • 病例报告
  • 李守华, 邓菊凤, 张祥海, 龙春琴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1): 60-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病理(例)讨论
  • 黄振华, 尚彦国, 施铭岗, 佟小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1): 64-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医学图像
  • 韩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1): 15-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阎晓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4(1): 63-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4.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