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6年, 51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6-04-30
      

    综 述
    论 著
  • 全选
    |
    综 述
  • 综 述
    陈鹏, 李敏, 秦海洸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千斤拔主产于云南和广西,是我国传统壮药,具有祛风除湿,强壮筋骨,活血解毒的功效,民间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中国药典》(2015年版)附录及地方标准虽有收载,但并没有千斤拔质量控制标准内容,对于千斤拔的多基原特性,其标准的针对性、专属性尚待完善。笔者通过文献整理,对千斤拔的性状及显微鉴定、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分子鉴定等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表明,千斤拔的质量控制模式主要以多指标同步质控、总成分质控和指纹图谱为主,TLC、UV、HPLC、红外光谱(I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AES)等色谱光谱技术以及内部简单重复系列-聚合酶链式反应(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在千斤拔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均有了系统的研究。这些为千斤拔资源系统研究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综 述
    谷丽维, 朱庆, 李晓东, 冉庆森, 沈建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药物性肝损伤(DILI)已成为医生、科研人员、制药企业及药品管理部门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对准确预测和预防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十分重要,但目前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了解仍然有限。实际上,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风险和临床转归是由药物和机体多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来决定。笔者系统性的讨论影响药物性肝损伤发生发展的药物特性和机体因素,为进一步深入了解药物性肝损伤提供支持。
  • 论 著
  • 论 著
    肖朝江,董相,韩冰洋,黄振元,姜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不育红(Isodon yuennanensis)的抗疟活性,为发现植物来源的新型的抗疟天然产物或先导成分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实验对不育红粗提物及其单体化合物进行抗疟活性筛选,以IC50对其活性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不育红粗提物及其部分单体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结论 不育红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及其中化合物2、12和13具有较好的抗疟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论 著
    李萧涵,李明成,周亭亭,于文静,张丽华,王冰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能够有效保存川贝母标准品DNA指纹片段的方法。方法 采用自主研制的川贝母DNA检测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体外进行川贝母特异DNA片段克隆,与载体结合并导入生物宿主细胞,通过宿主细胞自我复制产生大量川贝母特异DNA克隆,继而采用质粒提取试剂盒将质粒提取出来,应用PCR及酶切方法检查并鉴定插入片段是否正确。将携带正品川贝母特异DNA序列的菌落置-80 ℃冰柜保存,分别以1个月、2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为时间点进行复苏,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 转入细胞内的川贝母DNA克隆经PCR扩增后,所得到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条带清晰,并且进行多次实验结果均一致。4个时间点复苏后的菌落进行PCR扩增后,其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图谱中,条带明亮且清晰。结论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保存川贝母特异基因片段的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并且稳定性良好,可作为建立中药DNA指纹鉴定数据库的有效依据,方法简单明了,且结果可靠。

  • 论 著
    董思敏, 王海璐, 王全凯, 殷涌光, 张晶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高压脉冲电场技术从鹿茸中同步提取蛋白质和多糖类成分,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以水为溶剂,对电场强度、脉冲数、料液比3个因素进行考察,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高压脉冲电场技术联合提取鹿茸中蛋白质和多糖的最优工艺。结果 按料液比1∶30 g·mL-1、电场强度20 kV·cm-1、脉冲数为10的条件下进行高压脉冲电场提取,蛋白质提取率达到12.32%、多糖提取率可达3.25%。结论 该工艺可有效地从鹿茸中联合提取水溶性蛋白和多糖。
  • 论 著
    成薇, 王莉, 余萍萍, 沈长波, 杨琴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环王巴明预处理抑制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对体外氧糖剥夺/再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的影响。 方法 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采用悬浮培养法分离纯化。 第3代神经干细胞贴壁培养后氧糖剥夺150 min,复氧培养24 h。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环王巴明预处理组。细胞鉴定采用免疫荧光法,细胞活力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BrdU法及流式细胞周期检测,Ptc-1、Smo、Gli-1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 结果 悬浮及贴壁培养细胞均高表达巢蛋白。模型组及环王巴明组细胞活力较正常组显著降低。其中,环王巴明组降低更明显(P<0.05)。模型组细胞增殖明显,Ptc-1、Smo、Gli-1蛋白表达上调,而环王巴明组细胞增殖较模型组低,Ptc-1、Smo、Gli-1蛋白表达下调(P<0.05)。 结论 环王巴明预处理能抑制体外氧糖剥夺/再复氧损伤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提示Shh信号可能参与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增殖的调控。

  • 论 著
    万强,刘中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脂质运载蛋白-2(LCN-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脂质运载蛋白-2不同浓度(0、5、10、20 μmol·L-1)和不同时间(0、24、48、72 h)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细胞内p-JNK、Bax、Bcl-2蛋白表达,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黄芩苷(15、30、60 mg·L-1)和JNK通路特异性阻滞剂SP600125 10 μmol·L-1检测黄芩苷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0 μmol·L-1脂质运载蛋白-2可显著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上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p-JNK蛋白表达及Bax/Bcl-2蛋白比率以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增加乳酸脱氢酶活性(P<0.05);与脂质运载蛋白-2组比较,30 mg·L-1黄芩苷可显著减轻脂质运载蛋白-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抑制、下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p-JNK蛋白表达及Bax/Bcl-2蛋白比率以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减少脂质运载蛋白-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IL-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降低乳酸脱氢酶活性(P<0.05)。结论 黄芩苷可通过抑制JNK通路,减轻脂质运载蛋白-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
  • 论 著
    王如意, 刘怡, 任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硝苯地平为模型药制备固体分散体,考察共聚维酮(PVP/VA),乙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和羟丙甲纤维素(HPMC)对固体分散体中药物分散状态和溶出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热熔挤出技术(HME)制备了不同载体的硝苯地平固体分散体,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药物在其中的分散状态,并测定体外溶出度。结果 药物与载体材料在1∶2至1∶4时,硝苯地平均以无定型态存在于热熔挤出物中。载体材料为乙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时,各固体分散体在30 min的溶出度即可达到100%。共聚维酮为载体材料时,30 min的溶出度最高只有约75%,加入5%的羟丙甲纤维素E5后可将溶出度提高至90%以上。结论 乙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单一聚合物或共聚维酮与羟丙甲纤维素E5的聚合物组合都是制备硝苯地平固体分散体的良好载体材料。
  • 论 著
    邓超, 刘芳, 曾光尧, 周应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钠基蒙脱土(Na-montmorillonite,Na-MMT)对桑叶提取物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是否存在缓释效果。方法 在搅拌条件下使其进入钠基蒙脱土层间,从而制备1-脱氧野尻霉素-蒙脱土复合物。通过计算钠基蒙脱土对1-脱氧野尻霉素的载药量来选择合适的吸附时间、温度、投料比,并对该条件下制备的1-脱氧野尻霉素-蒙脱土复合物进行体外实验,评价缓释效果。结果 当钠基蒙脱土用量为5.00 g,桑叶提取物用量16.00 g(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25.1%),在100 ℃下,于1 000 mL 去离子水中搅拌1 h时,可制得1-脱氧野尻霉素载药量为111.64 mg·g-1的1-脱氧野尻霉素-蒙脱土复合物。所制备的1-脱氧野尻霉素-蒙脱土复合物在纯净水、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 7.4)、0.1 mol·L-1盐酸溶液中均能快速释放,且溶液体积越大,1-脱氧野尻霉素释放率越高。结论 钠基蒙脱土对1-脱氧野尻霉素具有缓释效果,可以用于1-脱氧野尻霉素缓释制剂的研究。
  • 论 著
    周青, 乔友备, 郭松岩, 崔明凤, 王玉琨, 吴红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制备pH-敏感、电荷翻转型聚苹果酸纳米接枝物(多柔比星聚苹果酸-聚乙烯亚胺-2,3-二甲基马来酸酐,DOX/PMLA-PEI-DMA),研究其电荷翻转特性、体外释药、细胞内摄作用以及体外细胞毒性。方法 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合成β-聚苹果酸,将聚乙烯亚胺、多柔比星以酰胺键连接到β-聚苹果酸骨架上,电荷保护基团2,3-二甲基马来酸酐通过羟基乙胺连接到β-聚苹果酸上,制备得到纳米接枝物多柔比星聚苹果酸-聚乙烯亚胺-2,3-二甲基马来酸酐。核磁共振光谱表征β-聚苹果酸及纳米接枝物的结构,动态透析法模拟体外释药特性,贝克曼粒度分析仪测定不同pH条件下纳米接枝物的Zeta电位,采用Huh7细胞研究纳米接枝物的内摄作用和细胞毒性。结果 成功制备药物载体β-聚苹果酸和纳米接枝物多柔比星聚苹果酸-聚乙烯亚胺-2,3-二甲基马来酸酐;证实多柔比星聚苹果酸-聚乙烯亚胺-2,3-二甲基马来酸酐具有pH-敏感、电荷翻转特性,且其药物的释放具有pH依赖性;多柔比星聚苹果酸-聚乙烯亚胺-2,3-二甲基马来酸酐能够有效地提高多柔比星的细胞内摄作用,细胞毒性实验证实其具有很好的抗肿瘤能力。结论 纳米接枝物多柔比星聚苹果酸-聚乙烯亚胺-2,3-二甲基马来酸酐是一种潜在的pH响应型靶向给药体系。
  • 论 著
    梁红萍, 邢丹丹, 梁诗婷, 石心红, 邢为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总丹酚酸及配伍不同浓度癸酸钠后于大鼠不同肠段的肠吸收情况。方法 采用在体大鼠单向肠灌流法,利用HPLC测定灌流液紫草酸,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浓度,计算相关的肠吸收参数KaPapp结果 800 μg·mL-1总丹酚酸浓度下,紫草酸各肠段的吸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迷迭香酸各肠段的吸收:回肠﹥空肠﹥十二指肠;丹酚酸B各肠段的吸收:回肠﹥空肠≈十二指肠。总丹酚酸配伍不同浓度癸酸钠后,低浓度癸酸钠轻微抑制了紫草酸和丹酚酸B吸收,而中、高浓度癸酸钠均能够较好的促进各组分肠吸收。结论 癸酸钠具促进丹酚酸肠吸收作用,且随着浓度增大,促吸收作用显著增加。
  • 论 著
    吴发明, 杨瑞山, 张思荻, 包小红, 李敏, 周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测定麦冬药材中3个具有代表性的黄酮成分,甲基麦冬高黄酮A、麦冬甲基黄烷酮A和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HPLC-DAD,色谱柱为Comatex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8∶42),流速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96 nm,进样量20 μL。结果 甲基麦冬高黄酮A、麦冬甲基黄烷酮A和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 3种成分的线性方程分别为Y=493 321ρ+31 262(r=0.999 9)、Y=605 744ρ+40 941(r=0.999 9)、Y=586 672ρ+39 657(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9%(RSD=1.51%)、99.27%(RSD=1.28%)、100.04%(RSD=1.33%)。结论 建立的麦冬3种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应用于麦冬药材质量评价中。
  • 论 著
    杜伟锋,张浩,岳显可,葛卫红,蔡宝昌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浙贝母饮片中腺嘌呤、胞苷、肌苷、尿嘧啶、尿苷、胸苷、腺苷和2-脱氧腺苷等8个水溶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并比较硫熏前后其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使用Inertsil ODS-SP色谱柱(4.6 mm×250 mm, 5.0 μm),以水(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 min,1%→5%B;10~15 min,5%→15%B;15~20 min,15%→20%B;20~30 min,20% B;30~35 min,20%→100%B),流速1 mL·min-1,柱温25 ℃,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8个成分的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0%、97.92%、100.28%、98.95%、100.42%、99.02%、101.96%和100.39%,RSD≤3.53%;经硫熏后,浙贝母饮片中腺嘌呤、胞核苷、肌苷、尿嘧啶、腺苷、2-脱氧腺苷等6个成分的含量均明显降低,尿苷、胸苷2个成分的含量均明显升高。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全面评价和控制浙贝母饮片的质量;硫磺熏蒸对浙贝母水溶性成分的影响较大,因此不宜再采用硫磺熏蒸的产地加工方法。
  • 论 著
    赵海龙, 王春, 谢代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依普利酮含量和有关物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色谱柱(4.6 mm×100 mm,2.7 μm),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乙腈-甲醇(64∶18∶18),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nm;稀释剂为水-乙腈-甲醇(50∶25∶25)。结果 有关物质:依普利酮峰与其他杂质峰可以良好分离;依普利酮、中间体Ⅲ和Ⅳ、有关物质A~E的检测限分别为0.03、0.13、0.25、0.05、0.05、0.26、0.07和0.12 ng,定量限分别为0.12、0.42、0.84、0.18、0.18、0.86、0.22和0.41 ng;依普利酮和有关物质A~E分别在0.13~1.53、0.25~3.03、0.25~2.99、0.13~1.61、0.14~1.63和0.13~1.54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7),且有关物质A~E相对依普利酮的校正因子均在0.90~1.10之间;有关物质A~E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9)均在95.0%~105.0%之间。含量测定:依普利酮在12.60~75.63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n=6),且重复性好(RSD=0.19%,n=6)。结论 本法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准确度和精密度好,可以用于依普利酮含量和有关物质测定。
  • 论 著
    赵蕊,周峥,马珂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我院门诊药房自动发药机流程优化方案。自动发药机将自动化药品存储设备与HIS及网络通讯整合为一体,不但提高了药品发放的准确性,也降低了管理成本,将传统发药模式下的后台调配人员解放出来,使得药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药学服务。方法 根据我院门诊用药特点,充分发挥医院信息系统功能,对自动发药机信息系统进行优化。结果 流程优化后,自动发药机在提高药品发放效率、缩短病人取药时间等方面的优势得到显著发挥。结论 自动发药机在提升药学服务品质的同时,促进了药品调配及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的转变,是医院药房发展的必然趋势。
  • 论 著
    李晓宇, 杨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我国药品生产场地变更提供一些建议。方法 通过对美国药品生产场地变更法规进行研究,分析美国药品生产变更的制度体系的优势。结果与结论 我国应借鉴美国的对生产场地变更的规定,应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对各类生产变更进行分类,并设置不同监管力度的变更报告申请类型,通过对不同变更申请的审核,加强对高风险场地变更的监管,及时评估场地变更类型的风险程度,减小对风险降低的生产变更的监管力度,从而减轻相关监管机构以及企业的负担;在现有基础上放开对场地变更的限制,促进上市许可制度的顺利实行。
  • 论 著
    韩爽, 钟敏涛, 李锦, 甄健存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我国辅助用药的应用现状,初步探索辅助用药的管理措施。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我国辅助用药的应用现状及全球合理化用药需求,通过德尔菲法设计调查问卷,对全国范围内的药学专家有关辅助用药相关内容进行3轮调查,初步探索辅助用药管理措施。结果 调查中98%的医疗机构中存在辅助用药使用不合理/不规范的情况,药学专家认为如中药注射剂、肿瘤患者化疗以外的药物等都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应该由国家对辅助用药的应用进行统一管理。结论 我国过度使用辅助用药情况普遍,应设定辅助用药重点监测品种目录并进行应用评价,限定辅助用药使用指标,定期由专项点评小组对辅助用药的使用进行点评,以期规范辅助用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