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综述
  • 综述
    齐琰;鲁莹;钟延强
    2007, 42(01): 2-5.
    目的介绍近年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降解性控制释放系统的最新进展。方法阅读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分析,综合评价。结果与结论组织工程支架、微球以及水凝胶等可降解性控制释放系统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释放都有很好的缓释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降解性控制释放系统在促进组织再造和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 综述
    顾健;张春燕;李玉珍
    2007, 42(01): 6-9.
    目的综述他克莫司在器官移植术后临床治疗中药物浓度监测的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及总结。结果他克莫司的药动学无论是个体内,还是个体间均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谷浓度ρO与毒性反应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对抗排异反应的相关性的结果仍具争议;ρO与AUC的相关关系,不同的作者给出不同的结果,相关系数r2范围从0.11到0.94;谷浓度ρO作为他克莫司血中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的预测,结果各异。结论ρO并不是作为个体化给药的指南的最佳值,建议用两个时间的浓度(即ρO和2~5 h中的任一点)或单个时间的浓度(ρ4ρ5)作为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个体化给药的指南为佳。
  • 综述
    常昱;刘新泳
    2007, 42(01): 9-12.
    目的综述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1)药物新的作用靶点锌指受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以及针对于此靶点的抑制剂研究现状。方法以近几年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为基础,进行归纳整理。结果与结论H IV-1的锌指受体是病毒中高度保守的蛋白质结构,针对于此受体设计的药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的复制,且不易引起耐药性。
  • 论著
  • 论著
    刘欣毅;张惠展;袁勤生
    2007, 42(01): 13-16.
    目的构建生产辅酶Q10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并研究相关酶的表达情况。方法将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 B10)中十聚异戊二烯焦磷酸合成酶编码基因ddsA分别克隆在Lac,T7和Trc启动子下游,使其在Escherichia coli JM83中表达。同时利用His-tag的表达系统,对该酶的融合表达和镍柱纯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产物分析发现该基因在E.coli中表达出有活性的十聚异戊二烯焦磷酸合成酶,并使宿主产生辅酶Q10。同时,28℃培养过夜,该酶以可溶形式存在于上清液中。在150 mmol·L-1咪唑的洗涤条件下,从镍柱上解离,并可以达到电泳纯。结论大肠杆菌可以表达 Rhodobacter capsula-tus B10 的十聚异戊二烯焦磷酸合成酶,并合成辅酶Q10
  • 论著
    崔光红;唐晓晶;黄璐琦;秦彩玲
    2007, 42(01): 17-19.
    目的建立能区分半夏正、伪品的分子鉴定方法。方法下载GenBank中半夏属、犁头尖属及天南星属相关序列,利用DNAMAN进行比对分析,根据ITS序列中半夏的SNP位点设计引物PtITS178F和PtITS555R,采用等位基因特异PCR进行扩增。结果对半夏5个产地的新鲜样品、10个产地的药材以及5批虎掌、水半夏样品进行PCR检测。引物PtITS178F和PtITS555R只对半夏类药材扩增395 bp片段,虎掌和水半夏均无扩增条带。结论等位基因特异PCR能准确检测半夏的SNP位点,达到准确鉴别半夏正伪品的目的,是一种有前途的中药材分子鉴定方法。
  • 论著
    高慧敏;王智民;付雪涛;王维皓;王冠
    2007, 42(01): 20-23.
    目的建立木通药材中2种皂苷类成分同时用HPLC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4.6 mm×250 mm,5μm)柱,以甲醇-乙腈-水-磷酸(20∶20∶60∶0.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35℃。结果saponin PJ1和mutong-saponin C分别在0.25~4.0μg、0.21~3.4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1%和101.19%。对3个基源(三叶、五叶、白木通)的木通药材共30个样品进行了含量测定,并比较了两者在原植物根、茎、叶、果实(共10个样品)中的分布。结论白木通和三叶木通中均含有2种被测成分,五叶木通大部分样品未检出。
  • 论著
    殷菲;邓小红;景佳佳;郑旭煦;刘建辉
    2007, 42(01): 24-27.
    目的筛选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并进行初步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建立稳定的GLP-1受体激动剂高通量筛选模型,从天然药物中筛选活性成分;在PC12细胞中验证GLP-1受体激动剂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结果经过筛选、鉴定,京尼平苷是一种新的GLP-1受体激动剂,能够通过MAPK信号通路诱导PC12细胞分化,对抗过氧化氢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提高神经细胞活力。结论京尼平苷具有与GLP-1受体激动剂类似的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功能。
  • 论著
    王丹巧;王巍;景富春;赵晋宁
    2007, 42(01): 28-31.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左旋多巴(L-DOPA)处理后帕金森病(PD)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羟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大剂量组、川芎嗪小剂量组、古拉定组。脑内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造部分损伤的PD大鼠模型,并应用脑微透析技术在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各组进行L-DOPA脑内灌流处理。动态观察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DA及其代谢产物浓度和羟自由基的变化。结果L-DOPA处理后,对照组DA浓度在4个时间点较模型组显著增高;模型组DA代谢率在9个时间点较对照组增高、羟自由基的指标2,3-DHBA和2,5-DHBA浓度分别有6和7个时间点显著增高(P<0.05或P<0.01);川芎嗪大、小剂量组、古拉定组与模型组相比,多个时间点降低了2,3-DHBA,2,5-DHBA水平和DA代谢比率(P<0.05或P<0.01)。结论川芎嗪对L-DOPA处理的PD大鼠具有改善纹状体细胞外液DA代谢率和减轻其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 论著
    郑毅男;刘可越;贾桂燕;李慧萍;韩立坤;木村善行
    2007, 42(01): 32-35.
    目的观察咖啡热水提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以及对于大鼠餐后血糖上升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实验观察咖啡热水提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通过大鼠口服耐糖实验,观察对血糖上升的抑制作用。结果咖啡中的主要成分咖啡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没有抑制作用,而咖啡中的另一主要成分绿原酸和阿卡波糖一样,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口服耐糖实验,也能明显抑制血糖上升。结论咖啡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与绿原酸有关。
  • 论著
    杨昀;马炯;王玉华;印春华
    2007, 42(01): 36-39.
    目的提高光动力治疗药物5-氨基酮戊酸(ALA)的脂溶性从而增强其透皮吸收效果。方法制备ALA的磷脂(PC)复合物(ALA-PC);差示量热扫描法(DSC)研究其热力学性质;通过测定油水分配系数POCT/PBS、体外渗透试验和小鼠经皮给药试验,比较ALA和ALA-PC的透皮效果。结果ALA与PC的复合率为99.6%;DSC图谱表明ALA-PC是不同于ALA、PC、ALA与PC的物理混合物(ALA+PC)的新物相;ALA-PC的油水分配系数为ALA的7.8倍;与ALA相比,ALA-PC的表观渗透系数显著增加且在正常小鼠皮肤内诱导产生的原卟啉IX(PpIX)的量和透过深度均提高。结论ALA-PC可提高ALA的脂溶性和透皮效果,有望成为透皮给药进行光动力治疗的有效药物。
  • 论著
    陈勇;柳伟;戈宝莹;李路军;韩凤梅
    2007, 42(01): 40-42.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川射干中异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川射干异黄酮的吸附量和解析率为指标筛选大孔吸附树脂,并研究所选树脂分离纯化川射干异黄酮的吸附与解吸特性,优化纯化条件。结果DM-401型大孔树脂对川射干异黄酮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29.64 mg·g-1,解吸率为91.54%;动态吸附量为27.30 mg·g-1,解吸率为88.74%;上柱前粗提物中川射干异黄酮的含量为24.95%,经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后川射干异黄酮的含量为58.70%。结论DM-401型大孔树脂对川射干异黄酮有较好的吸附与解析特性,适合用于川射干异黄酮的分离与纯化。
  • 论著
    郭跃华;李富荣;韩涛;桂玲;鲍世韵;周汉新
    2007, 42(01): 43-47.
    目的制备双重物理机制载药的卡铂碳包铁纳米笼壳聚糖纳米球,优选制备工艺,观测其特征。方法碳包铁纳米磁粉经稀盐酸处理后制得碳包铁纳米笼。以此纳米笼为磁性内核,壳聚糖为基质,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卡铂碳包铁纳米笼壳聚糖纳米球。该纳米球通过基质包裹和碳包铁纳米笼吸附双重物理机制载药。利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纳米球制备工艺,观测纳米球的形貌、粒径、载药量、磁响应性和体外释药性能。结果碳包铁纳米笼与其前体相比,比表面积由20.98 m2·g-1增至40.38 m2·g-1,孔容由70 mm3·g-1增至110mm3·g-1,对卡铂的吸附量为9.6%。卡铂碳包铁纳米笼壳聚糖纳米球球形圆整,磁响应性强,平均粒径(207±21)nm,载药量为(11.40±1.31)%。纳米球的体外释药持续5 d,累计释药量依次为51%,68%,80%,87%,91%。结论良好的磁性内核和双重物理载药机制的有机结合能够优化纳米球的性能,制备出理想的磁靶向纳米药物载体。
  • 论著
    叶敏;朱珠;付强;孙强;茅枫
    2007, 42(01): 48-52.
    目的描述替加氟在血浆、乳腺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向氟尿嘧啶(5-FU)转化的药动学过程。方法39名乳腺癌化疗病人po替加氟200 mg,同步采集血浆、肿瘤组织和相邻正常组织样品,并用HPLC测定替加氟和5-FU的浓度。使用自建的药动学模型拟合替加氟和5-FU的药-时曲线,并利用拟合参数计算血浆和乳腺组织中替加氟和5-FU的组织分布因子,以及替加氟向5-FU的转化率。结果替加氟在肿瘤、邻近正常组织和血浆中的AUC分别为51.20,59.28μg·h·g-1和156.44μg·h·g-1;半衰期分别为11.22,11.30和11.92 h。5-FU在肿瘤、邻近正常组织和血浆中的AUC分别为4.25,2.87μg·h·g-1和1.68 mg·h·L-1。替加氟在正常组织中的组织分布因子(AUCTumor/AUCplasma)为0.33,肿瘤组织中的组织分布因子(AUCH-tissue/AUCplasma)为0.38;5-FU在乳腺肿瘤的组织分布因子AUCTumor/AUCplasma为2.53,正常组织的组织分布因子AUCH-tissue/AUCplasma为1.71。结论血浆、乳腺肿瘤组织和相邻正常组织的药-时曲线拟合对替加氟转化为5-FU及5-FU消除过程进行了较好的描述。替加氟在乳腺肿瘤组织和相邻正常组织中的分布较为接近,其活性代谢产物5-FU在肿瘤组织中分布为血浆的2.53倍,为正常组织的1.71倍。替加氟在肿瘤组织中向5-FU的转化率较高。
  • 论著
    沈圆圆;邱利焱;金一;杨巨飞;施菁
    2007, 42(01): 53-56.
    目的研究洛莫司汀(CCNU)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用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胆固醇琥珀酸酯(PEGCHS)修饰前后的2种脂质体静脉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用改良逆相蒸发法制备普通和PEGCHS修饰的CCNU脂质体,测定包封率和粒径,静脉注射给药后,以格列苯脲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的药物含量;并采用3P87药动学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制备的洛莫司汀脂质体包封率高(>80%),平均粒径50 nm左右;CCNU PBS溶液、CCNU脂质体和用PEGCHS修饰的CCNU脂质体的t1/2α分别为0.061 8,0.093 1和0.153 1 h;t1/2β分别为0.087 9,0.416 2和1.002 1 h;AUC分别为13.520 7,86.911 3和166.640 6 mg·h·L-1。结论制备的CCNU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粒径小;2种CCNU脂质体均可不同程度地增加CCNU的AUC,延长其在血液循环中的时间,并以用PEGCHS修饰的CCNU脂质体效果最好。
  • 论著
    焦正;张明;梁惠琪;郁韵秋;钟明康;陆伟跃
    2007, 42(01): 57-61.
    目的建立国人肾移植患者在移植初期3个月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方法研究对象为52例采用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MMF)和糖皮质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肾移植患者。收集其服药后不同时相的血样560份以及相应的生理、病理和实验室检查数据。运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建立麦考酚酸的群体药动学模型,考察身高、体重、年龄、性别、剂量、血清肌酐、移植术后天数、合并用药、UGT1A9启动子11个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等对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模型验证采用200次bootstrap。结果以一级吸收和消除的二房室模型拟合麦考酚酸的药动学过程为佳,一级速率条件算法计算。体重和移植术后时间是麦考酚酸清除率的影响因素。麦考酚酸清除率的群体药动学公式为:CL/F(L·h-1)=0.554.TBW(kg).(1-e-1.14·POD)。MPA平均清除率为31 L·h-1,与白种人的文献报道值相吻合。Bootstrap法的验证结果与模型计算值也相符。结论建立的麦考酚酸群体药动学模型有一定代表性,为采用Bayesian法进行个体化给药奠定基础。
  • 论著
    王建;王知坚;陈贵斌;倪坤仪
    2007, 42(01): 62-6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硫酸西索米星及注射液的含量和有关物质,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HPLC-MSn)联用,鉴定硫酸西索米星及其有关物质。方法采用Agilent S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5 mol·L-1三氟乙酸溶液-甲醇(90∶10),流速为1.0 mL·m in-1,漂移管温度为50℃,雾化气体压力为3.5×105Pa,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对西索米星和有关物质进行多级质谱分析。结果西索米星和有关物质分离良好。西索米星在14~1 100 mg·L-1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重复性实验RSD=1.0%,回收率为99.8%,检测限为5.5 mg·L-1,结合多级质谱裂解初步推断西索米星中主要一个未知有关物质是西索米星分子中发生B环与C环之间的糖苷键断裂,生成的脱去C环(氨基葡萄糖)的降解产物。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 论著
    王宝莲;张振清;阮金秀
    2007, 42(01): 66-68.
    目的建立血浆中CTN986的定量测定方法,为药物代谢研究提供技术手段。方法采用HPLC-库仑电化学色谱方法,DiamonsilTM(钻石)C18(,4.6 mm×200 mm,5μm)色谱柱,0.2 mol·L-1磷酸二氢钠-甲醇(60∶40)为流动相,CoulochemⅢ电化学检测器,Model 5010 Analytical cell为检测手段,以峰面积定量。结果检测下限为150μg·L-1,定量下限为390μg·L-1,方法线性范围为0.390~12.5,12.5~50 mg·L-1;在1.563,6.25,12.5,25 mg·L-14种质量浓度平均回收率为53.43%;日内、日间平均RSD为1.03%,2.28%。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方法操作简便,可满足药动学研究的要求。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杨旭燕;许东航
    2007, 42(01): 69-72.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影响。方法收集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210例,随机分为甲氨蝶呤(MTX)组,MTX+柳氮磺吡啶(SASP)组,MTX+来氟米特(LEF),SASP+LEF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及48周检查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评价治疗疗效,收集不良反应。同时测定病人的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结果每组中3种不同基因型的病人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TT和CT基因型组明显高于CC基因型组;CC基因型组病人随着病情好转,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逐渐下降,至48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T和CT基因型组病人随着病情好转,血浆Hcy水平下降不明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SP+LEF组中3组不同基因型病人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浆Hcy下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使用MTX出现的不良反应相关,可能与Hcy相关。
  • 药事管理
  • 药事管理
    曾仁杰
    2007, 42(01): 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