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2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06-25
  

  • 全选
    |
    目录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6):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论
  • 魏俊吉, 常健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6): 403-4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在神经外科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提供围手术期生命支持,同时还负责救治中重型脑血管病、颅脑创伤等疾病患者。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内大型三甲医院纷纷成立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亚专业,但在基层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推广。本文通过回顾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亚专业的发展历程,提出增强基层医院诊疗能力、规范专业核心能力标准、落实高质量多学科诊疗模式、完善基本硬件配置,以最终实现神经外科重症管理的规范化。

  • 标准与指南
  •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6): 407-4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多重耐药或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舒巴坦是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具有穿透炎性血脑屏障的优势,适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近年随着鲍曼不动杆菌对舒巴坦的耐药趋势日益严峻,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或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药物剂量、给药途径、联合方案等缺乏规范化标准。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通过梳理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并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后形成《舒巴坦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中国专家共识》,涵盖28条共识建议,为舒巴坦在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可行的临床指导。

  • 神经重症医学
  • 赵明宇, 杨晨, 刘宇恒, 李景, 于明圣, 王增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6): 425-4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骨窗封闭对中重型颅脑创伤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控制性皮质撞击法分别构建中型和重型颅脑创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中型颅脑创伤骨窗封闭组(中型骨窗封闭组,50只)、中型颅脑创伤骨窗未封闭组(中型骨窗未封闭组,50只)、重型颅脑创伤骨窗封闭组(重型骨窗封闭组,50只)、重型颅脑创伤骨窗未封闭组(重型骨窗未封闭组,50只),监测颅内压,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和脑水肿体积,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空间学习能力和记忆力,Nissl染色评估大脑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程度。结果: 颅内压监测,无论中型还是重型颅脑创伤模型小鼠骨窗封闭组与骨窗未封闭组颅内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7,0.000),模型制备后不同观察时间点颅内压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0.000),其中,中型骨窗封闭组模型制备后第1天颅内压高于中型骨窗未封闭组(P = 0.009),重型骨窗封闭组第1天(P = 0.000)和第3天(P = 0.038)颅内压高于重型骨窗未封闭组;模型制备后第7天中型骨窗封闭组(P = 0.000,0.000)和重型骨窗封闭组(P = 0.000,0.008)颅内压均低于第1天和第3天,第3天亦低于第1天(P = 0.000,0.000),仅第7天中型骨窗未封闭组颅内压低于第1天(P = 0.031)。脑组织含水量测定显示,重型骨窗封闭组模型制备后第1天(P = 0.028)、第3天(P = 0.023)和第7天(P = 0.023)脑组织含水量均低于重型骨窗未封闭组。脑水肿体积测定,无论中型还是重型颅脑创伤模型小鼠骨窗封闭组脑水肿体积均小于骨窗未封闭组(P = 0.021,0.037)。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无论中型还是重型颅脑创伤模型小鼠骨窗封闭组与骨窗未封闭组模型制备后不同观察时间点mNS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0.001),其中,模型制备后第7天中型骨窗封闭组(P = 0.002)、中型骨窗未封闭组(P = 0.013)、重型骨窗封闭组(P = 0.009)mNSS评分均低于第1天,重型骨窗封闭组(P = 0.006)和重型骨窗未封闭组(P = 0.002)mNSS评分低于第3天。Morris水迷宫实验,重型骨窗封闭组小鼠平台潜伏期长于(P = 0.04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短于(P = 0.025)重型骨窗未封闭组。Nissl染色显示,对于中型颅脑创伤模型小鼠,骨窗封闭组大脑皮质神经元Nissl小体密度减少,染色变浅;海马CA1区神经元Nissl小体密度减少,染色变浅,形态模糊。对于重型颅脑创伤模型小鼠,骨窗封闭组大脑皮质神经元Nissl小体染色变浅,染色模糊,可见较多异染颗粒;海马CA1区神经元胞体水肿,Nissl小体染色模糊。结论: 中型颅脑创伤模型小鼠,骨窗封闭虽在急性期增高颅内压,但对脑水肿程度、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重型颅脑创伤模型小鼠,骨窗封闭可导致颅内压升高、空间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减退,但可减轻脑水肿程度,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是否进行骨窗封闭。

  • 苏高健, 崔倩倩, 高杰, 朱栋梁, 吴楚伟, 黄贤键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6): 435-4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脑脊液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mNGS)在颅内感染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颅内感染患者,均于启动经验性广谱抗生素治疗前收集脑脊液行微生物培养(常规培养组,58例)和(或)mNGS测序(mNGS组,59例),并根据结果回报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病原体检出率和结果回报时间、抗生素强度分级,以及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 本组117例患者经脑脊液微生物培养和(或)mNGS测序共检出65种病原体,尤以病毒占比最高,为49.23%(32/65),其次依次为革兰阴性菌(24.62%,16/65)、革兰阳性菌(18.46%,12/65)和真菌(7.69%,5/65)。脑脊液mNGS测序的病原体检出率高于(χ2 = 22.781,P = 0.000)、结果回报早于(t = - 32.588,P = 0.000)微生物培养;根据结果回报,mNGS组有20例(33.90%)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抗生素应用强度降级5例、升级15例,常规培养组有30例(51.72%)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抗生素应用强度降级17例、升级13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 1.917,P = 0.055);两组ICU住院时间(Z = - 0.716,P = 0.474)、总住院时间(Z = - 0.933,P = 0.351)和病死率(Fisher确切概率法:P = 0.496)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脊液mNGS测序可以有效提高颅内感染病原体检出率,尽可能减少广谱抗生素应用时间、降低抗生素总体应用强度,有助于临床准确诊断与精确治疗。

  • 谭波, 张钺, 杨佳强, 刘永东, 焦阳, 王贝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6): 442-4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筛查颅脑创伤后脑疝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方法: 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同仁医院行去骨瓣减压术的77例颅脑创伤后脑疝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并发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25例)和无脑积水组(52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颅脑创伤后脑疝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并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 脑积水组患者入院时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t = 2.178,P = 0.032)、术后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比例(χ2 = 8.675,P = 0.003)、术后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t = 11.146,P = 0.000)低于无脑积水组,术前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χ2 = 5.901,P = 0.015)、双侧手术(χ2 = 6.441,P = 0.011)、术中未缝合硬脑膜(χ2 = 9.759,P = 0.002)、术后脑室积血(χ2 = 8.938,P = 0.003)、术后中线移位>10 mm(χ2 = 7.589,P = 0.006)、术后并发颅内感染(χ2 = 4.519,P = 0.034)比例以及术后昏迷时间(t = 2.709,P = 0.008)高于无脑积水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OR = 1.885,95%CI:1.432 ~ 2.240;P = 0.012)、术中未缝合硬脑膜(OR = 1.468,95%CI:1.215 ~ 1.930;P = 0.006)、术后昏迷时间长(OR = 1.574,95%CI:1.358 ~ 1.926;P = 0.007)、术后脑室积血(OR = 1.550,95%CI:1.254 ~ 1.768;P = 0.010)和术后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OR = 1.622,95%CI:1.165 ~ 1.840;P = 0.004)是颅脑创伤后脑疝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5项危险因素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95%CI:0.823 ~ 0.925,P = 0.000),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8.760,P = 0.232),表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和准确性。结论: 术前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术中未缝合硬脑膜、术后昏迷时间长、术后脑室积血、术后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是颅脑创伤后脑疝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5项危险因素构建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对术后并发脑积水风险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 赵浩, 曲鑫, 王宁, 尚峰, 徐跃峤, 齐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6): 450-4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筛查脑积水患者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4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的136例脑积水患者,出院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脑积水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136例患者根据出院时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分)组(65例)和预后不良(mRS评分>3分)组(71例),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9 ~ 12分(OR=7.800,95%CI:7.205 ~ 8.443;P=0.000)和3 ~ 8分(OR=6.299,95%CI:5.744 ~ 6.907;P=0.006),病因为颅脑创伤(OR=27.681,95%CI:24.270 ~ 31.572;P=0.000)、脑出血(OR=13.017,95%CI:11.473 ~ 14.769;P=0.005)、蛛网膜下腔出血(OR=17.682,95%CI:15.683 ~ 19.935;P=0.001)和其他原因(OR=5.851,95%CI:5.166 ~ 6.628;P=0.050)是脑积水患者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脑积水患者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后神经功能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入院时GCS评分、不同病因患者预后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 张笑, 银锐, 李鹏涛, 常健博, 孙思帅, 魏俊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6): 455-4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分析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8例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分别予以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内镜组,19例)和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钻孔组,19例),计算血肿腔厚度变化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Barthel指数(BI)评估神经功能预后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记录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和脑脊液漏发生率。结果: 内镜组与钻孔组血肿腔厚度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858,P = 0.396)。内镜组和钻孔组出院时mRS评分低于入院时(Z = - 4.116,P = 0.000;Z = - 4.195,P = 0.000),BI指数较入院时无明显变化(Z = - 1.557,P = 0.119;Z = - 0.091,P = 0.928);出院时两组mRS评分(Z = - 0.502,P = 0.616)和BI指数(Z =- 0.853,P = 0.3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内镜组术后引流时间长于钻孔组(t = 2.488,P = 0.018),但术后住院时间短于钻孔组(t = - 3.894,P = 0.000);而两组总住院费用(t = 1.175,P = 0.248)和脑脊液漏发生率(Fisher确切概率法:P = 0.3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无论采取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还是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均安全、有效,可清除血肿,改善神经功能;神经内镜手术具有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更快、术后住院时间更短的优势。

  • 韩若东, 张亚飞, 颜秀侠, 李博文, 钱贝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6): 461-4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型简易徒手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共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收治的10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行传统锥颅血肿引流术(传统锥颅组,51例)和新型锥颅血肿引流术(新型锥颅组,52例)。根据手术前后头部CT图像计算血肿清除率,评价引流管置入精准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神经功能预后。结果: 新型锥颅组血肿清除率[(45.54 ±24.23)%对(35.08 ±6.49)%;t = 3.008,P = 0.004]和引流管置入精准度[90.38%(47/52)对68.63%(35/51);χ2 = 7.509,P = 0.006]均高于传统锥颅组。新型锥颅组与传统锥颅组血肿量(F = 9.157,P = 0.003)和mRS评分(F = 4.412,P = 0.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新型锥颅组血肿量(t = - 4.625,P = 0.000)和mRS评分(t = - 2.712,P = 0.008)均低于传统锥颅组;两组手术前后血肿量(F = 280.635,P = 0.000)、NIHSS评分(F = 443.320,P = 0.000)和mRS评分(F = 552.781,P = 0.000)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新型锥颅组和传统锥颅组术后血肿量(t = 10.233,P = 0.000;t = 19.906,P = 0.000)、NIHSS评分(t = 14.576,P = 0.000;t =15.286,P = 0.000)和mRS评分(t = 20.201,P = 0.000;t = 13.511,P = 0.000)均低于术前。结论: 新型简易徒手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

  • 荣轩, 苏高健, 吴佳宁, 赵世光, 黄贤键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6): 471-4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集束化治疗方案对于重度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 共纳入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深圳大学总医院和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重度颅内感染患者,采取集束化治疗方案,先予以广谱抗生素;多途径引流并获取脑脊液行常规和生化检测、微生物培养及第二代测序(NGS);完善头部和胸部CT和(或)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待脑脊液NGS测序结果回报后精准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序贯引流脑脊液;严重脑室内感染患者予脑室镜(软式内镜)冲洗和脑室造瘘;定期复查行脑脊液和血液感染指标测定和微生物培养,待各项指标正常1周后调整抗生素或停药;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疗效。结果: 16例予广谱抗生素美罗培南+ 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脑脊液检查,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培养阳性12例(27.91%),NGS测序阳性35例(81.40%),经NGS测序明确病原体后,15例调整为敏感抗生素,12例症状明显改善、3例无明显改善;27例(62.79%)行外科治疗,包括脓肿穿刺引流术7例(16.28%)、Ommaya囊植入术6例(13.95%)、脑室外引流术11例(25.58%,其中8例行脑室镜冲洗和脑室造瘘)、腰大池引流术3例(6.98%);住院时间为30(19,57)d,37例(86.05%)治愈出院、6例(13.95%)死亡。结论: 重度颅内感染患者经集束化治疗后治愈率显著提高,早期启动集束化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神经影像学
  • 张程文, 张志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6): 478-4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闭合性颅脑创伤患者头部脑组织移位程度CT参数与颅内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单侧闭合性颅脑创伤患者,均行头部CT检查并测量中线两侧CT值、中线两侧CT值比值和中线移位距离;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探究闭合性颅脑创伤患者头部CT参数与颅内压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T参数对颅内压升高的预测效能。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中线两侧CT值比值(r = 0.478,P = 0.000)和中线移位距离(r = 0.378,P = 0.000)与颅内压呈正相关。ROC曲线显示,中线两侧CT值比值、中线移位距离及二者联合预测颅内压升高的曲线下面积为0.79(95%CI:0.687 ~ 0.889,P = 0.000)、0.89(95%CI:0.794 ~ 0.943,P = 0.000)、0.91(95%CI:0.845 ~ 0.970,P = 0.00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95% 和73.81%、69.05% 和90.48%、80.95% 和85.71%,其中二者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优于中线两侧CT值比值(t = - 2.964,P = 0.003)。结论: 单侧闭合性颅脑创伤患者脑组织移位程度CT参数与颅内压水平密切相关,联合中线两侧CT值比值和中线移位距离预测颅脑创伤后颅内压升高的效能较高。

  • 临床研究
  • 米晓璐, 齐洪娜, 王维展, 孙少杰, 武艳品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6): 483-4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测定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和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并探讨二者及其联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第四人民医院诊断与治疗的26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测定SIRI和血清Lp-PLA2水平,根据是否发生DEACMP分为DEACMP组(32例)和非DEACMP组(233例),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20例)、中度中毒组(107例)和重度中毒组(138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DEACMP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IRI、Lp-PLA2及二者联合对DEACMP的预测效能。结果: DEACMP组患者SIRI(t = 13.068,P = 0.000)和血清Lp-PLA2水平(t = 8.208,P = 0.000)均高于非DEACMP组,且二者随中毒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重度中毒组和中度中毒组SIRI(t = 8.764,P = 0.000;t = 4.586,P = 0.000)和Lp-PLA2(t = 3.726,P = 0.000;t = 2.038,P = 0.044)高于轻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亦高于中度中毒组(t = 10.294,P = 0.000;t = 2.700,P = 0.00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中毒(OR = 11.695,95%CI:4.893~39.994;P = 0.000)、SIRI增加(OR = 1.600,95%CI:1.033~2.476;P = 0.001)和血清Lp-PLA2水平升高(OR = 11.302,95%CI:1.486~38.933;P = 0.000)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DEACMP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Lp-PLA2、SIRI及二者联合预测DEACM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95%CI:0.754~0.894,P = 0.000)、0.82(95%CI:0.739~0.895,P = 0.000)和0.87 (95%CI:0.805~0.934,P = 0.000),灵敏度为0.66、0.72和0.84,特异度为0.85、0.88和0.90;Lp-PLA2联合SIRI预测DEACMP的效能优于单一Lp-PLA2(t = 2.198,P = 0.027)或SIRI(t = 2.268,P = 0.023)。结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SIRI和血清Lp-PLA2水平较高时易发生DEACMP,二者联合检测可用于DEACMP的早期筛查。

  • 张锐, 陶永丽, 蒋晨阳, 刘凯, 许予明, 宋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6): 491-4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奥法妥木单抗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奥法妥木单抗治疗方案的25例NMOSDs患者,分为定期给药组(A组,12例)及按CD19+B细胞百分比给药组(B组,13例),计算用药前和用药1年时年化复发率(ARR)、复发例数、复发次数和时间、复发症状,采用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估神经功能,记录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奥法妥木单抗治疗1年时3例(12%)复发,A组1例患者复发2次,分别为用药后1和5个月;B组2例患者复发,1例复发2次,为用药后2和6个月,1例复发1次,为用药后2个月。两组用药1年时与用药前仅ARR变化幅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29.061,P = 0.000),A组用药1年时ARR较用药前下降(t = 13.215,P = 0.001),B组用药1年时ARR亦较用药前下降(t =19.259,P = 0.000)。有8例出现注射部位疼痛、3例注射后发热、1例注射后头痛,其中1例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14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其中1例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致肺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均无残疾、死亡等严重不良反应,EDSS评分均未增加。结论: 奥法妥木单抗定期给药或依据CD19+B细胞百分比给药均可减少患者复发风险,改善EDSS评分;早期与糖皮质激素联用需警惕感染风险。

  • 综述
  • 史若琳, 高秀洁, 崔家宁, 邵妍, 谢璐霜, 刘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6): 497-5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通常伴有胃肠功能障碍、嗅觉减退、睡眠障碍、抑郁、疼痛和幻觉等非运动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帕金森病患者存在5-羟色胺能神经元退行性变等非多巴胺能系统弥漫性病理改变,且5-羟色胺在情绪、认知功能、疼痛等多种神经功能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密切相关。本文综述5-羟色胺与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之间的相关性及其研究进展,以明确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发病机制,为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病例报告
  • 袁于青, 占青青, 谢亮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6): 502-5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读者·作者·编者
  • 熊冰婕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4, 24(6): 490-4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24.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