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16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6-07-25
  

  • 全选
    |
    目录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论
  • 饶明俐, 黄朔, 付希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7): 383-3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07.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佳伟, 马秋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7): 388-3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07.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综述
  • 彭滢, 王佳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7): 391-3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07.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亦称艾滋病)和梅毒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严重危害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我国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神经梅毒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检索目前国内学者发表的HIV 和梅毒螺旋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文献,总结其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策略,以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临床医学图像
  • 韩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7): 396-3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07.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综述
  • 王娜, 张馨月, 张吴琼, 张微观刘, 崔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7): 397-4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07.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神经梅毒系指梅毒螺旋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极高,特别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时,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更加复杂。神经梅毒迄今仍无诊断“金标准”,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断。青霉素是治疗神经梅毒的首选药物。本文拟就神经梅毒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进行简要概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神经梅毒的认识。

  • 梅毒螺旋体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王宝洁, 汪春娟, 孙昊, 郭守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7): 404-4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07.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不同时期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以及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2 例不同时期神经梅毒患者[早期神经梅毒5 例,包括4 例脑(脊)膜梅毒、1 例脑(脊)膜血管梅毒;晚期神经梅毒7 例,均为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治疗及预后。结果 12 例神经梅毒患者血清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脑脊液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均呈阳性,9 例脑脊液RPR 试验阳性。5 例早期神经梅毒患者中1 例脑脊液压力升高、3 例白细胞计数增加、4 例蛋白定量升高;7 例晚期神经梅毒患者中1 例脑脊液压力升高、7 例白细胞计数增加、7 例蛋白定量升高,脑脊液细胞学均呈淋巴细胞反应且以小淋巴细胞为主。12 例患者分别静脉滴注不同剂量青霉素或肌肉注射头孢曲松钠,8 例神经精神症状明显好转、4 例未见明显改善。结论 神经梅毒发病形式多样,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明确诊断需依靠临床表现及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改善预后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 王晓风, 边洋, 黄鑫, 戚晓昆, 邱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7): 411-4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07.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脊髓痨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海军总医院明确诊断的3 例及文献报道的7 例脊髓痨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电生理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 10 例患者分别以行走不稳、腰腹部和双下肢针刺样或闪电样疼痛、四肢麻木(以双下肢显著)首发,临床主要表现为行走不稳、双下肢麻木、躯干和四肢针刺样或闪电样疼痛、排尿障碍等,以及双下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Romberg 征阳性、深感觉障碍、跟-膝-胫试验欠稳准、浅感觉障碍等。血清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滴度1∶8~256;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增加、蛋白定量升高,脑脊液TPPA 试验阳性、RPR 试验滴度1∶1~8。影像学改变无特异性,多表现为退行性变。体感诱发电位呈现双侧P100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变化。其中6例患者经青霉素治疗后症状均缓解。结论 脊髓痨临床表现复杂、影像学改变无特异性,易误诊,明确诊断应综合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电生理学表现,仅少数患者表现出相应的影像学改变,对诊断有一定提示意义。

  • 李琳, 王佳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7): 416-4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07.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梅毒性视神经炎临床特点和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12 例梅毒性视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电生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12 例患者(18 只眼)均以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呈单眼或双眼先后发病,视力损害程度不尽一致,伴视野缺损、眼底改变;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增加、蛋白定量升高;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阳性,脑脊液RPR 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和TPHA 试验阳性;视觉诱发电位P100 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MRI 显示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眶内段或视神经全长异常信号;予水剂青霉素静脉滴注和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后视力好转。结论 神经梅毒作为视神经炎的病因临床并不常见,应注意与特发性视神经炎和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相鉴别,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有助于诊断,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视力恢复至关重要。

  • 应用神经解剖学
  • 汤可, 周敬安, 周青, 赵亚群, 刘策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7): 424-4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07.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虚拟现实解剖模型中量化比较经颞下入路与经乙状窦前入路显露岩尖部的显微解剖学特征。方法 利用15 例(30 侧)尸头CT 和MRI影像构建岩尖部虚拟现实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上分别选取颞骨颧突根部上缘和乳突尖部为经颞下和乙状窦前入路的开颅标记点,颅底上选择岩尖部为显露标记点,以开颅和显露标记点连线为轴线作圆柱模拟经颞下和乙状窦前入路手术路径,观察和测量两种手术路径中解剖结构显露情况,采用配对t 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颞下入路手术路径经过颅中窝底和颞叶到达岩尖部,磨开岩骨后显露内耳道、面神经和迷路,向前显露三叉神经、岩上窦和海绵窦。经乙状窦前入路经乳突磨除岩骨,经面神经垂直段向深部依次显露颈静脉球、后组脑神经、听骨链、迷路和颈内动脉,路径到达内耳道时显露小脑前下动脉和面听神经复合体,到达岩尖部时包含小脑上动脉、岩上窦、岩下窦、海绵窦、三叉神经和部分颞叶。经乙状窦前入路手术路径中骨性结构、面听神经复合体、迷路和静脉体积均大于经颞下入路(P = 0.000),颞叶、三叉神经和听骨链体积均小于经颞下入路(P = 0.000)。经乙状窦前入路中包含后组脑神经体积为(32.38 ± 2.86)mm3、包含颅底动脉体积为(262.74 ± 16.93)mm3,经颞下入路不包含上述结构。结论 经乙状窦前入路对岩骨周围和岩骨内结构的显露范围多于经颞下入路,对重要结构保护较好;经颞下入路经过颞叶到达岩尖部,适用于治疗累及岩骨并将颞叶向上推挤的颅中窝病变。

  • 基础研究
  • 相蕾, 任艳苹, 宋毅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7): 429-4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07.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背景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微小RNA-132(miRNA-132)在神经元呈高表达,可以通过调控靶基因表达参与BDNF 介导的神经发育过程。本研究旨在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模型中miRNA-132 与BDNF的调控关系和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72 h 后慢病毒转染miRNA-132,并于体外培养第7 天以β-淀粉样蛋白(Aβ)处理制备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观察对照组与AD 组miRNA-132表达差异以及不同处理组BDNF mRNA 表达变化,噻唑蓝法观察不同处理方式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1)AD 组海马神经元miRNA-132(t = 13.888,P = 0.000)和BDNF RNA(t = -12.274,P = 0.000)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经慢病毒转染后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可见绿色荧光蛋白,对照组(t = 16.135,P = 0.000)和AD 组(t = 8.656,P = 0.000)转染过表达miRNA-132 后均能上调BDNF mRNA 表达。(3)AD 组海马神经元活性降低(t = -6.023,P = 0.000),AD 组转染miRNA-132 后神经元活性增强(t = 3.385,P = 0.007),予以外源性BDNF 共培养后神经元活性明显改善(t = 3.672,P = 0.004)。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模型miRNA-132 和BDNF 表达水平均下降,miRNA-132 可上调BDNF 表达,提示miRNA-132 和BDNF 对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模型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有望为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 临床医学图像
  • 阎晓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7): 434-4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07.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研究
  • 徐兴, 吴惠涓, 庄建华, 赵忠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7): 435-4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07.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发作性睡病患者自发性体动及深部体温昼夜节律特点。方法 共14 例发作性睡病患者和14 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行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和次日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体动记录仪连续监测自发性体动1 ~ 2 周并每日记录睡眠日记,于昼夜20 个时间点测量深部体温。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发作性睡病组患者夜间卧床时间增加(P = 0.008),睡眠效率降低(P = 0.001),入睡后觉醒次数增加(P = 0.000)、觉醒时间延长(P = 0.000),易出现睡眠始发的快速眼动睡眠(SOREMP,P = 0.002);MSLT 试验中平均睡眠潜伏期缩短(P = 0.000),SOREMPs 次数增加(P = 0.000);夜间总活动量和活动度增加(均P = 0.000),白天总活动量和活动度减少(均P = 0.000),夜间与白天总活动量和活动度比值升高(均P = 0.000)。两组受试者深部体温呈现明显昼夜节律变化,其中值、振幅和峰值相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177,0.730,0.488)。结论 尽管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睡眠-觉醒节律和自发性体动的昼夜节律紊乱,但其对深部体温的影响并不显著,提示发作性睡病患者体温中枢的调节能力相对保留。

  • 龙秀英, 曾倩, 李秋茹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7): 442-4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07.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筛查缺血性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并评估复发风险。方法 采用Essen 卒中风险评分(ESRS)评价176 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首次发作96 例、复发80 例)复发风险,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法Logistic 回归分析筛查缺血性卒中复发危险因素。结果 缺血性卒中首次发作组与复发组患者年龄和> 75 岁患者比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周围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卒中、饮酒、ESR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首次发作组ESRS 评分0 分1 例(1.04%)、1 分8 例(8.33%)、2 分39 例(40.63%)、3 分44 例(45.83%)、4 分4 例(4.17%),复发组ESRS 评分3 分2 例(2.50%)、4 分20 例(25%)、5 分37 例(46.25%)、6 分18 例(2.50%)、7 分3 例(3.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11.376,P = 0.000)。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仅ESRS 评分> 3 分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31.324,95%CI:3.934 ~ 249.430;P = 0.001)。结论 ESRS 评分> 3 分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的评估,筛查并控制危险因素是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关键。

  • 乔婕, 尚彦国, 施铭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7): 447-4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07.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动脉瘤栓塞术、动脉瘤夹 闭术和血管吻合术联合动脉瘤栓塞术治疗80 例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患者,总结3 种手术方式适应证和 技术特点。结果 80 例患者中行动脉瘤栓塞术49 例,手术成功率约为95.92%(47/49);行动脉瘤夹闭术19 例,手术成功率为16/19;行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吻合术联合动脉瘤栓塞术12 例,手术成功率为11/12。2 例术后死亡,21 例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余57 例均好转。术后平均随访3.65 年,复查CTA 或 DSA 显示7 例动脉瘤复发。结论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栓塞术手术创伤较小、手术时间较短;对于后循环血管迂曲、动脉瘤较小、瘤颈较宽者,动脉瘤夹闭术相对安全且简单易行;对于动脉瘤栓塞术和夹闭术 均较困难者,血管吻合术联合动脉瘤栓塞术为最后选择。

  • 病例报告
  • 蔡浩, 吴迪, 吴盛, 陆卉, 纪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7): 452-4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07.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病理(例)讨论
  • 陈健华, 张莹, 高晶, 董立羚, 崔丽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7): 455-4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07.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