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16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6-12-25
  

  • 全选
    |
    目录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1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论
  • 李宝民, 梁永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12): 813-8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1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冷冰, 高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12): 818-8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1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标准与指南
  • 范一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12): 822-8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1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一种临床少见脑静脉系统疾病,尤以中青年多见。由于其临床症状复杂,可以表现为头痛、呕吐、癫痫发作和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等,极易误诊或漏诊,病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为推动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更好地指导神经科医师临床实践,2013 年我国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的多中心专家共识组制定《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本文拟对共识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 脑静脉系统疾病
  • 李宝民, 梁永平, 曹向宇, 宋伟健, 胡深, 杨春水, 王传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12): 826-8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1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背景 脑静脉窦优势引流是常见的解剖学特征,而非优势引流侧静脉窦回流缓慢导致皮质静脉血液滞留,可以造成局部脑静脉压升高和相应神经功能障碍。本文探讨非优势横窦回流异,可能出现的局限性颅内高压的诊断和抗凝治疗效果。 方法 共12 例非优势横窦回流异常患者,8 例表现为头晕、头部肿胀,2 例蛛网膜下隙出血,1 例大脑皮质出血,2 例双眼视物模糊,2 例伴同侧搏动性耳鸣,1 例有发作性睡病表现。2 例颅内压> 280 mm H2O。9 例MRI 未见明显脑水肿及其他异常。DSA 提示10 例为左侧横窦非优势引流、2 例为右侧横窦非优势引流。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抗凝治疗,其中2 例行非优势侧横窦内支架植入术、5 例行颈动脉溶栓治疗。 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7 d 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均于2 周内出院并继续抗凝治疗1 年。随访6 ~ 34 个月,可正常生活,神经功能障碍无明显加重和复发;2例6 个月后随访时复查DSA 提示非优势引流侧横窦对比剂滞留时间较前缩短。 结论 非优势横窦回流异常可以引起局部脑静脉压升高,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头晕、头痛和耳鸣。抗凝治疗、血管内溶栓和必要的支架植入术对促进局部静脉回流、减轻脑组织内潜在的血液淤滞和水肿、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作用。

  • 临床医学图像
  • 阎晓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12): 832-8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1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脑静脉系统疾病
  • 曹向宇, 李宝民, 王君, 刘新峰, 梁永平, 葛爱莉, 张雅静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12): 833-8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1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中于球囊扩张状态下行脑血管造影术以预测术后穿支静脉回流情况的临床价值。 方法 共93 例脑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包括51 例脑静脉窦狭窄合并颅内高压和42 例源于脑静脉窦狭窄的搏动性耳鸣),63 例直接行脑血管造影术测量横窦和乙状窦直径并根据测量结果选择支架,30 例于球囊扩张状态下行狭窄侧颈动脉或椎动脉造影术以明确穿支静脉回流情况,回流缓慢者选择较脑静脉窦直径小1 ~ 2 mm 的支架。 结果 脑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成功率达100%(93/93)。63 例根据脑血管造影术测量的横窦和乙状窦直径而选择支架患者中45 例选择9 mm ×40 mm 支架、15 例选择8 mm × 40 mm 支架、3 例选择7 mm × 40 mm 支架,支架平均直径(8.67 ± 0.68)mm;术后11 例(17.46%)出现穿支静脉回流缓慢。余30 例于球囊扩张状态下行颈动脉或椎动脉造影术而选择支架的患者中3 例选择8 mm × 40 mm 支架、11 例选择7 mm × 40 mm 支架、16 例选择6 mm × 40 mm 支架,支架平均直径(7.57 ± 0.67)mm;术后仅1 例(3.33%)出现穿支静脉回流缓慢。两组患者选择的支架直径(t = 15.632,P = 0.001)和术后穿支静脉闭塞发生率(校正χ2 = 60.065,P =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脑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后穿支静脉闭塞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术中于球囊扩张状态下行脑血管造影术可以有效预测穿支静脉闭塞的可能性,并为选择适宜直径的支架提供依据。

  • 临床医学图像
  • 韩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12): 838-8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1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脑静脉系统疾病
  • 孔东生, 孙正辉, 武琛, 姜金利, 薛哲, 马玉栋, 王文鑫, 程林, 张治中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12): 839-8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1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术中MRI 导航下显微外科手术切除位于脑功能区周围动-静脉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对53 例脑功能区周围动-静脉畸形患者行术中MRI 导航联合术中电生理学监测下显微外科手术,同时于术前和术中行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将BOLD-fMRI 与DTI 图像融合,形成病变、脑功能区和锥体束的三维图像,观察手术前后三者的关系和变化。 结果 53 例脑功能区周围动-静脉畸形患者,畸形团直径2 ~ 7 cm、平均(3.41 ± 0.85)cm,病变毗邻感觉功能区6 例、运动功能区7 例、锥体束10 例、语言功能区14 例、视觉皮质2 例、视辐射9 例、基底节2 例、脑干3 例。49 例在保留重要功能前提下全切除畸形团,4 例因术中MRI 导航确定畸形团与脑功能区关系密切而残留部分畸形团。术后8 例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其中双侧视野缺损1 例、肌张力降低3 例、面瘫1 例、失语2 例、肌张力降低合并运动性失语1 例。术后随访3 ~ 60 个月,中位时间[19.37(6.00,30.00)]个月,Glasgow 预后分级5 分45 例(84.91%)、4 分3 例(5.66%)、3 分2 例(3.77%)、2 分1 例(1.89%)、1 分2 例(3.77%),其中1 例于术后1 年死于呼吸衰竭,1 例死因不明。 结论 采用术中MRI 导航联合电生理学监测技术可以适当扩大位于脑功能区周围动?静脉畸形的手术适应证。

  • 病例报告
  • 李静伟, 向思诗, 凌锋, 张鸿祺, 李桂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12): 845-8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1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病理报告
  • 李扬, 李斌, 杨智云, 李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12): 850-8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1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背景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是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分类中的WHOⅠ级肿瘤,分为单纯型、复合型和非特殊型3 种组织学亚型。由于缺乏典型的“特异性胶质神经元成分”,非特殊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成为临床极具挑战性的诊断难点。本文回顾分析1 例非特殊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该少见亚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与结果 男性患儿,16 岁,因反复头痛、头晕,影像学检查发现右侧额叶皮质病变入院。过去3 年内至少癫痫发作2 次,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不佳。MRI 显示病灶呈长T1、长T2 信号,无瘤周水肿,增强扫描未见强化。手术全切除病变,肿瘤内可见囊性区和囊壁上附着的神经胶质增生结节。神经胶质结节主要由少突胶质细胞瘤样细胞弥漫性分布构成,可见一些散在分布的神经元,未见典型“特异性胶质神经元成分”,邻近大脑皮质部分区域可见“微柱结构”形成,符合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Ⅰa 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少突胶质细胞瘤样细胞胞质突触素和胞核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 弥漫性强阳性,胞质CD34、S-100 蛋白和原癌基因BRAF V600E 灶性阳性,Ki-67 抗原标记指数约2%。荧光原位杂交未见1p/19q-共缺失。最终病理诊断为(右侧额叶)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非特殊型,WHOⅠ级,伴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Ⅲb 型。术后未行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规律随访1 年,术后第3 和6 个月时分别复查头部MRI,未见肿瘤复发,也未再出现癫痫发作。 结论 非特殊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组织学亚型临床少见,易误诊为低级别胶质瘤,青年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和大脑皮质病变时,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须作为第一怀疑诊断而加以鉴别,结合CD34、R132H-突变的异柠檬酸脱氢酶1、BRAF V600E 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1p/19q分子检测对明确诊断和组织学分型十分重要。

  • 临床研究
  • 祝小芬, 丁冀, 朱筱琦, 李园园, 都爱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12): 859-8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1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线粒体肌病(MM)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简易乳酸运动试验在线粒体肌病筛查中的价值。 方法 分析经临床和病理学明确诊断的15 例线粒体肌病患者临床病理学特点。15 例线粒体肌病患者、11 例其他肌肉疾病(OM)患者和21 例正常对照者行简易乳酸运动试验,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10 min 检测血清乳酸水平。 结果 线粒体肌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加重的肌肉酸痛无力,8 例组织病理学显示破碎红纤维比例> 5 %。简易乳酸运动试验显示:MM 组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10 min 血清乳酸为(3.57 ± 1.88)、(10.98 ± 4.84)和(7.87 ± 4.38)mmol/L,OM 组为(1.89 ± 0.98)、(6.05 ± 4.07)和(4.13 ± 3.14)mmol/L,对照组为(1.91 ± 0.53)、(3.37 ± 1.22)和(2.52 ± 0.89)mmol/L。MM 组运动前(P = 0.000,0.001)、运动后即刻(P = 0.000,0.001)和运动后10 min(P = 0.000,0.003)血清乳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OM 组,OM 组仅运动后即刻血清乳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42);3 组运动后即刻(P =0.000,0.000,0.003)和运动后10 min(P = 0.000,0.000,0.013)血清乳酸水平均高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亦高于运动后10 min(P = 0.000,0.000,0.003)。3组血清乳酸水平升高趋势尤以MM 组最显著,对照组最低平。 结论 简易乳酸运动试验简单易行,可以作为基层医院对线粒体肌病的初筛试验。

  • 姚庆海, 马全锋, 王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12): 865-8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1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理想切除目标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方法 回顾分析39 例经乙状窦后入路行肿瘤全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的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肿瘤全切除者11 例(28.21%)、次全切除者28 例(71.79%)。全切除组患者新增脑神经损伤或原有脑神经损伤症状加重的发生率高于次全切除组[6 例(6/11)对4 例(14.29%),Fisher 确切概率法:P = 0.017],术后KPS 评分低于次全切除组[(72.00 ± 9.19)分对(82.69 ± 10.41)分;t = - 2.844,P =0.007];而两组肿瘤复发和(或)进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 确切概率法:P = 0.545)。次全切除组接受与不接受伽马刀治疗,肿瘤复发和(或)进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 确切概率法:P =0.529)。 结论 岩斜区脑膜瘤经乙状窦后入路行次全切除术,术后辅助或不辅助伽马刀治疗均为可行治疗策略。

  • 综述
  • 王海雷, 陈先文, 夏元亮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12): 871-8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1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缝隙连接是细胞间信号转导的重要方式。缝隙连接及其所组成的蛋白结构和(或)功能改变与多种疾病相关。运动障碍性疾病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与缝隙连接有一定的关联性,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与治疗机制的关键因素。本文就缝隙连接及其与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相关性进行概述。

  • 临床病理(例)讨论
  • 杨琼, 袁晶, 倪俊, 张振昊, 张江涛, 朱以诚, 彭斌, 崔丽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6(12): 876-8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6731.2016.1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