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综述
  • 综述
    任学毅;金勇丰;朱成钢;张文伶;张耀洲
    2003, 38(12): 897-900.
    介绍霍乱毒素B亚单位最新研究进展。方法从霍乱毒素B亚单位的基因表达、作为载体蛋白与免疫佐剂的应用、与免疫原的不同使用方法和不同的免疫途径对其免疫佐剂作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结果霍乱毒素B亚单位是有较好应用前景的载体蛋白,具有较强的佐剂活性,可以增强细菌、病毒以及其他抗原的免疫原性。结论霍乱毒素B亚单位有良好的研究应用价值。
  • 综述
    王洋;夏鹏
    2003, 38(12): 900-903.
    目的介绍通过筛选化合物库发现药物先导化合物的方法。方法根据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章进行分析、汇总、综述。结果从化合物库中发现药物先导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大范围多品种的随机筛选、主题库的筛选、定向筛选和运用数据库的三维分子模型筛选。结论运用这些方法,成功地从化合物库中发现了很多有发展前景的先导化合物,有些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大大加快了研制新药的速度。
  • 综述
    陈亚军;杨祥良;徐辉碧
    2003, 38(12): 904-906.
    目的综述抗病毒药物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状况。方法依据公开发表于国内外学术刊物的文献,对有关抗病毒药物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进行分类、归纳与整理。结果抗病毒药物纳米载药系统具有良好的靶向性,能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显示出一定的控缓释作用。结论抗病毒药物纳米载药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中药及天然药物
  • 中药及天然药物
    孙鹏;李玲;易杨华;张淑瑜;汤海峰;周大铮
    2003, 38(12): 907-909.
    目的建立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联用技术测定总合草苔虫中抗癌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正交设计法考察了影响草苔虫内酯4 (bryostatin 4)超临界流体萃取效率的主次效应及最佳萃取条件,并以HPLC定量检测bryostatin 4。结果SFE萃取的最佳条件为:压力40 MPa,温度45℃,改性剂量1mL,萃取体积15 mL。结论SFE-HPLC可用于检测总合草苔虫中的草苔虫内酯成分,该方法快速、简便。
  • 中药及天然药物
    仰榴青;吴向阳;陈钧
    2003, 38(12): 909-911.
    目的研究银杏酸单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银杏酸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为银杏提取物中银杏酸的定量分析提供单体对照品。方法银杏外种皮用石油醚回流提取,提取物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得银杏酸混合物,再经制备柱反复分离,得银杏酸单体。结果石油醚回流提取法所得银杏酸得率为4.06%,纯度84.59%,提取率达62.9%。银杏酸混合物经制备色谱多次分离后,得到6种银杏酸单体,其中一种为新发现的化合物,纯度均达95%以上。结论单体制备方法较为简便,可用于高纯度银杏酸单体的制备。
  • 中药及天然药物
    张朝凤;孙启时;王峥涛;服部征雄;Tewtrkl iny
    2003, 38(12): 911-914.
    目的研究樟科药用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Sims) Kosterm.]的抗HIV-1整合酶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60%丙酮冷浸提取,通过反复Sephadex LH-20和MCI-gel CHP 20P柱色谱从乌药茎中分离缩合鞣质类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常数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IA法进行抗HIV-1整合酶活性筛选。结果分离得到3个寡聚缩合鞣质类化合物:二倍体procyanidin B-1(LA-1),三倍体cinnamtanin B1(LA-2)和四倍体cinnamtannin B2(LA-3)。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寡聚缩合鞣质具有抗HIV-1整合酶的活性。结论寡聚缩合鞣质是乌药茎抗HIV-1整合酶的主要活性成分,四倍体cinnamtannin B2(3)为种内首次分离得到。
  • 中药及天然药物
    全香花;朴惠善;孙向红;王路平
    2003, 38(12): 914-916.
    目的对百合科兴安藜芦(Veratrum dahuricum Loes.f.)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柱色谱和重结晶分离纯化,用现代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 (Ⅱ),秋水仙碱 (Ⅲ),介藜芦碱(Ⅳ),藜芦托素(Ⅴ)。结论 上述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兴安藜芦中分离得到。
  • 药理
  • 药理
    方芳;崔志清;韩永晶
    2003, 38(12): 917-919.
    目的本研究观察茶儿茶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海马组织细胞的作用,进一步阐明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钳夹双侧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缺血60 min再灌注30 min的动物模型,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并观察神经细胞损伤程度。结果模型组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海马组织呈明显的损伤,茶儿茶素(50 mg·kg-1,ip,qd×7)组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损伤程度也较模型组轻。结论茶儿茶素可能通过降低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保护脑组织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
  • 药理
    孙保亮;夏作理;张苏明;杨明峰;邱平明;袁慧
    2003, 38(12): 919-921.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应用脑底动脉环血管内穿刺法建立大鼠SAH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SAH组和SAH+L-Arg组。动态检测24 h内大脑顶叶皮层局部脑血流量(rCBF),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NO(NO-2/NO-3)水平和血浆及脑组织ET-1含量。结果假手术对rCBF,NO,ET-1无显著影响。SAH组术后rCBF迅速降低,1h达最低值,持续24 h;在术后1~24 h,血清NO水平较SO组为低;血浆和脑组织ET-1水平均显著高于SO组。与SAH组比较,SAH+L-Arg组rCBF下降的速度减慢、程度减轻;血清NO水平下降的幅度减小,血浆和脑组织ET-1增加的程度减轻。结论L-Arg通过增加NO产生、抑制ET-1生成而减轻SAH后继发性脑缺血。
  • 药理
    侯炜;杨占秋;曲虹;肖红;文利;熊增慧;刘红
    2003, 38(12): 921-924.
    目的研究喷昔洛韦(PCV)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小鼠的疗效。方法用病毒滴度为100 LD50/0.1 mL HSV-1,HSV-2每只分别腹腔注射0.03 mL,24 h后皮下注射给药,PCV剂量分别为20,50,100,250 mg·kg-1·d-1,疗程5d。观察动物的反应,出现死亡时间和死亡数,所有动物用药后观察15 d。同时收集各组动物治疗后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按常规测定病毒滴度。另设病毒对照组、0.9% NaCl对照组、阳性药阿昔洛韦对照组(ACV)。结果 PCV对HSV感染鼠有保护作用,50 mg·kg-1·d-1时,HSV-1和HSV-2感染鼠的存活率分别为60%和75%,平均存活天数分别为(11.3±3.6)和(12.9±2.8)d,随着药物剂量增加,疗效增强,该药还能降低组织内病毒滴度,阻止体内病毒复制,抗HSV作用类似于相同剂量的ACV。结论PCV有抗HSV作用。
  • 药理
    王妮娜;王玉君;张霞
    2003, 38(12): 924-926.
    目的观察虫草菌丝对链脲佐菌素(STZ)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值以及肝肾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设立模型对照组(MC)、正常对照组(NC),以及剂量分别为5%,10%,20%的3个虫草菌丝治疗组(CS)。以STZ诱导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于造模后第6天,随机分为MC组、5%CS组、10%CS组、20%CS组。NC组和MC组饲以全价饲料;5%CS组、10%CS组、20%CS组分别饲以含5%、10%、20%虫草菌丝的特殊饲料。5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血及新鲜的肝肾组织,测血糖、血清胰岛素值,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肾的组织形态。结果同MC组相比,10%CS组和20%CS组的血糖水平明显下降:CS治疗组的血清胰岛素均有显著上升,但各CS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异,且均低于NC组;CS治疗组光镜下肝、肾组织的损害均轻于MC组。结论虫草菌丝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能上升血清胰岛素的水平;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肝、肾有保护作用。
  • 药理
    高旭光;吕晓明;刘芳
    2003, 38(12): 926-929.
    目的探讨幼鼠早期癫痫持续状态(SE)采用地西泮预防干预治疗对成鼠后海马结构损伤的远期保护作用。方法健康生后15~20 d的Wistar幼鼠72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地西泮干预组和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诱导的癫痫持续状态组,并持续追踪至成鼠阶段,应用常规病理及电镜观察海马结构的形态学改变,同时应用Timm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苔藓纤维发芽的研究。结果约2/3的SE幼鼠发育至成鼠阶段后,在海马结构的神经元仍可见到变性和坏死性改变,以CA1区、CA3区和齿状回为重。Timm染色见CA3区有苔藓纤维发芽现象。约1/3的SE幼鼠发育至成鼠后未见到海马结构的损伤性改变。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地西泮干预组均未见海马结构损伤性改变以及苔藓纤维发芽现象。结论幼鼠早期癫痫持续状态采取地西泮预防干预治疗能够对成鼠后的海马结构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 药剂
  • 药剂
    张永萍;林亚平;邱德文;刘文;付文心;陈筑芳
    2003, 38(12): 930-931.
    目的研究中医传统付罐疗法对促进盐酸维拉帕米(Ver)透皮吸收的作用。方法应用中医传统罐法后,采用RPHPLC荧光检测色谱法,流动相组成为甲醇-水-三乙胺=68∶32∶0.4,冰醋酸调pH为6.5,荧光检测波长Ex=275 nm,Em=320 nm,检测Ver的血药浓度。结果罐疗能显著提高Ver的透皮吸收。结论罐疗可作为一种新的物理促进药物透皮渗透的方法。
  • 药剂
    张学农;陈靖;张强
    2003, 38(12): 932-935.
    目的考察阿苯达唑纳米球在不同介质中体外释药;大鼠在体胃、肠吸收以及体内外相关性。方法以阿苯达唑混悬液为对照,分别考察了阿苯达唑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球(ABZ-PBCA-NP),阿苯达唑-PVP-聚氰基丙烯酸纳米球(AZB-PVP-PBCA-NP)在0.1 mol·L-1盐酸和pH为3.5,5.5和6.8的磷酸缓冲液中的累积释药百分数,并进行了大鼠在体胃和小肠吸收实验。结果阿苯达唑混悬液、ABZ-PBCA-NP和AZB-PVP-PBCA-NP在盐酸和磷酸缓冲液中的释药分别遵循Weibull函数,二项指数函数和Higuch方程。阿苯达唑混悬液和AZB-PVP-PBCA-NP 6 h内小肠内的吸收分别为21.40%和43.23%(P<0.05),胃中吸收随介质pH值增大而减小。结论纳米球具有缓释和长效作用,可显著地增大阿苯达唑溶解性和胃肠吸收,体外释药与在体吸收有良好相关性。
  • 药剂
    应晓英;胡富强;袁弘
    2003, 38(12): 936-939.
    目的制备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方法采用酶水解和超滤膜分离技术,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纳米粒,研究纳米粒的空间结构,测定其粒径、表面电位(zeta电位)、模型药物胰岛素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结果通过控制酶水解条件,经超滤分离得到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分别为10 289,41500和101 870。经溶剂扩散法制备得到的壳聚糖纳米粒,呈类圆形球体,粒径分布较窄,且随制备工艺中乙醇加入量的增加、分散用超声次数的增多,以及壳聚糖分子量的降低,粒径变小。壳聚糖纳米粒带正电荷,zeta电位值大于+30 mV。放射免疫法测得的药物包封率为72.66%。在壳聚糖酶存在条件下,前1 h体外释放药物较快,1 h后趋于平稳,并能持续释放6 h。结论选用合适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制备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方法简便,药物包封率高,并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 药剂
    卢闻;贺浪冲
    2003, 38(12): 939-941.
    目的考察白芷香豆素类有效部位的透皮吸收特性及促透剂对其透皮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有效成分欧前胡素为定量考察指标,通过VC水平扩散池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的透皮吸收动力学特性及促进剂的促透作用。结果以欧前胡素为指标经离体小鼠、家兔、大鼠和人体皮肤的渗透系数分别为24.1,22.9,11.5和8.9,而月桂氮-酮(Azone)、冰片、油酸有明显的促透作用,其中2%月桂氮-酮和冰片使渗透系数分别增加了4.9和6.2倍。结论白芷香豆素类有效部位在大鼠皮肤中渗透系数与人体皮肤接近,冰片和月桂氮-酮具有促进药物渗透的作用。
  • 临床药学
  • 临床药学
    乔建忠;袁淑兰;张振清;阮金秀
    2003, 38(12): 942-944.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特性。方法小鼠肌注盐酸戊乙奎醚进行体内药动学实验,采用放射受体和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浓度。结果小鼠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05,0.15和0.45 mg·kg-13种剂量后的主要动力学参数tmax为0.13,0.10和0.09 h;t1/2β-为2.35,2.36,2.60 h;cmax和AUC与给药剂量呈线性倍增。小鼠单剂量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15 mg·kg-1后,很快分布到全身各组织中,给药后20 min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均达到峰值;药物原形和具有药理活性的代谢产物24 h由尿和粪约排出4%;小鼠肌注同剂量的3H盐酸戊乙奎醚后,24 h由尿和粪中累积排出61.11%和7.31%。盐酸戊乙奎醚与小鼠和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分别为60.09% 和41.79%。结论小鼠肌注盐酸戊乙奎醚后吸收和分布均很快,药物主要以无药理活性的代谢产物形式由尿排出体外,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中等。
  • 临床药学
    曲福军;孙华;于景翠
    2003, 38(12): 945-947.
    目的 对健康受试者进行盐酸曲普利啶的药物动力学研究,以评价胶囊剂的生物等效性。 方法 18名健康志愿受试者,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口服盐酸曲普利啶胶囊和片剂。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曲普利啶血浆浓度,3P87拟合药动学参数,计算药动学参数,并以AUC0~∞,tmax,cmax为指标,用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及12α置信区间分析片剂与胶囊的生物等效性。结果盐酸曲普利啶胶囊与片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42.1±6.3)和(40.7±6.4) μg·L-1,tmax(1.8±0.3)和(1.8±0.3) h,AUC0~∞(156.5±28.4)和(160.9±26.7) μg·h·L,胶囊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3±5.4)%。结论两制剂均符合一房室模型,为生物等效制剂。
  • 临床药学
    吴丽花;申屠建中;黄明珠;陈志根;史美甫;郑树森
    2003, 38(12): 947-949.
    目的对国产两种盐酸曲马朵片制剂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24名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采用随机分组自身对照2×2交叉试验设计法,禁食12 h后空腹-po100 mg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并采集36 h内动态血标本;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药物浓度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判定两制剂是否生物等效。结果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2.542±0.932)和(2.479±1.005) h,cmax分别为(373.595±103.258)和(384.603±110.916) μg·L-1,AUC0~t分别为(4766.980±1 888.807)和(4 707.511±1 749.567) μg·h·L-1,t1/2(ke)分别为(8.891±1.571)和(8.768±1.554) h,Ke分别为(0.081±0.017)和(0.082±0.016) h0~t。两种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AUC0~t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检验,并计算90%置信区间,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6±13.7)%。结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 药品质量及检验
  • 药品质量及检验
    游勇基;陈铭辉
    2003, 38(12): 950-952.
    目的测定丹参中丹酚酸B,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等3种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甲醇-5%冰醋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内标,检测波长为281 nm,柱温30℃。结果 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浓度分别在3.95~47.4 μg·mL-1(r=0.999 6),5.14~61.68μg·mL-1(r=0.999 9),16.8~117.6 μg·mL-1(r=0.999 4)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3%(RSD=2.88%,n=6),99.89%(RSD=3.04%,n=6)和103.43%(RSD=1.52%,n=6)。结论方法简便,分离效果好,能同时测定丹参中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等3种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
  • 药品质量及检验
    苑庆华;芮菁;华晓东;唐元泰
    2003, 38(12): 952-954.
    目的对替硝唑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动态浊度法检查实验,建立定量检测替硝唑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实验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检测细菌内毒素动态比浊法。结果替硝唑注射液用定量鲎试剂检测无干扰因素影响,内毒素回收率在50%~200%范围内。结论细菌内毒素动态比浊法定量检查替硝唑注射液中的内毒素是可行的。
  • 药品质量及检验
    吴泽君;王爱良;刘水平;李剑英
    2003, 38(12): 954-956.
    目的建立黄连上清片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连、黄柏、大黄、白芷、栀子和黄芩;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含量测定结果准确,大黄素与大黄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RSD=1.64%,n=5)和97.9%(RSD=1.32%,n=5)。结论本方法可有效地控制黄连上清片的质量。
  • 药品质量及检验
    陈宝玲;郑英丽;陆直;方丽;顾德良;张正
    2003, 38(12): 956-958.
    目的研究心脏停跳液中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容量分析方法中的四苯硼钠法、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法和亚硝酸钠法分别测定停跳液中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和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结果本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氯化钾100.3%,RSD为0.26%;氯化钙99.91%,RSD为0.51%;氯化镁99.83%,RSD为0.52%;盐酸普鲁卡因100.9%,RSD为0.54%。结论研究表明,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为心脏停跳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际可行的方法。
  • 药品质量及检验
    张肖群;饶春意;童惠贞
    2003, 38(12): 958-960.
    目的建立微生物检定法测定注射用盐酸博莱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为实验菌,依其检测条件,注射用盐酸博莱霉素浓度为30,15 u·mL-1。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博莱霉素敏感,抑菌圈清晰,实验结果可信限率(FL%)低,符合微生物检定法要求。结论应用本法可做为注射用盐酸博莱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 药事管理
  • 药事管理
    池里群
    2003, 38(12): 960-960.
  • 生物技术
  • 生物技术
    陈飞;李莉;孟宪志;梁国栋;刘艳玲;吴红艳
    2003, 38(12): 961-963.
    目的克隆和表达我国特有的双胸蚓属蚯蚓(Lumbricus bimastus)体内一种具有纤溶活性的蛋白质。方法通过蛋白质N-末端测序、引物设计及合成、RT-PCR得其对应的cDNA,随后构建了pBV220-P30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DH中进行非融合性表达,再经亲和色谱柱纯化复性,得到重组蚯蚓溶栓酶蛋白。结果 克隆cDNA全长888 bp,编码含242个氨基酸的成熟肽,SDS-PAGE电泳显示分子量在30×10-3左右,因此将其命名为P30,经活性测定,具有纤溶活性。结论P30为首次发现的新基因,在国际基因库的输入号为Genebank AF-109648,并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为98102257.X。
  • 科研简报
  • 科研简报
    刘蔚;汪海
    2003, 38(12): 964-965.
  • 科研简报
    王景田;高晨
    2003, 38(12): 965-966.
  • 科研简报
    陈英;姜平川;郭炎荣
    2003, 38(12): 966-967.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张晓敏;杜文民;季闵春;耿晓芳;蒋炎圭;徐建龙;王宏敏;刘秀梅;刘雁波
    2003, 38(12): 968-969.
  • 药物与临床
    朱丹萌;翟所迪
    2003, 38(12): 969-972.
  • 知识介绍
  • 知识介绍
    沙先谊;方晓玲
    2003, 38(12): 973-976.
  • 药学人物
  • 药学人物
    马剑文
    2003, 38(12): 977-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