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综述
  • 综述
    庄蕊,赵思敏,毕开顺,陈晓辉*
    2014, 49(14): 1181-1184.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4.14.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近年来离子液体在生物样品萃取分离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离子液体在液-液萃取、固相萃取两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离子液体在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中,表现出良好的萃取行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综述
    何娟,王琛*
    2014, 49(14): 1185-1189.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4.14.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TCI)技术在肥胖人群中的应用。方法 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分析目前的靶控输注系统在肥胖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与结论 目前的靶控输注系统不适用于肥胖人群,开发出包含最能体现肥胖人群药动学特点的靶控输注系统才能保证靶控输注技术在肥胖人群中更加安全和有效的应用。生理药动学(physiology-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的研究或许可解决这一问题。
  • 论著
  • 论著
    曾军英,李胜华,伍贤进*
    2014, 49(14): 1190-1193.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4.14.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野百合(Crotalaria sessiliflora L.)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 核磁共振及质谱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野百合醋酸乙酯层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黄酮类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异牡荆苷(1)、芹菜素(2)、染料木素(3)、木犀草素(4)、金丝桃苷(5)、槲皮苷(6)、槲皮素(7)、槲皮素-3-O-β-D-半乳糖-7-O-β-D-葡萄糖苷(8)、4′,7-二羟基黄酮(9)、3′,5′,5,7-四羟基二氢黄酮(10)、5-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醇(11)。结论 化合物1~11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论著
    段永红,渠云芳,王玉庆,杨武德*
    2014, 49(14): 1194-1199.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4.14.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探讨苦参核型特征及不同产地来源种质材料间的进化关系。方法 本实验以产于内蒙古赤峰、山西长治、陕西眉县和四川成都的苦参为材料,采用根尖压片法,比较分析了苦参的核型特征,并采用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方法对参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4个产地苦参的染色体数目均为18,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18=18m(1SAT)、2n=2x=18=14m(1SAT)+4sm(1SAT)、2n=2x=18=16m(1SAT)+2sm和2n=2x=18=18m(1SAT),核型均属1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56.32%、57.88%、59.41%与54.32%,其中成都苦参核型较为原始。核型聚类结果表明,四川成都苦参和内蒙古赤峰苦参的核型似近系数最大为0.992 9,核型进化距离为0.007 2,亲缘关系最近。四川成都苦参和陕西眉县苦参的核型似近系数最小0.953 3,核型进化距离为0.047 8,亲缘关系最远。结论 4种苦参的进化关系为成都苦参的核型最为原始,依次为内蒙苦参、长治苦参和眉县苦参。核型特征将为苦参植物种质鉴定、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分析提供细胞学依据。
  • 论著
    张婷婷,毕毅*,陈蒙蒙,张晓晨,徐进宜,吴晓明*
    2014, 49(14): 1200-1204.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4.14.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具有抗肿瘤作用的23-羟基白桦酸衍生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及其与拓扑异构酶I( Topo I )的分子对接模式。方法 本实验应用Topomer CoMFA,对34个23-羟基白桦酸衍生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建立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根据文献,采用Surflex-dock研究23-羟基白桦酸衍生物与拓扑异构酶I的分子对接结合模式。结果 Topomer CoMFA模型q2=0.521,r2=0.873,建立了预测能力较好的三维定量关系模型。Surflex-dock结果显示,此类分子与Topo I的Lys532、Arg488、Arg590、Arg364等活性功能残基具有氢键作用。结论 所建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预测能力较好,可用于指导23-羟基白桦酸衍生物的设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opo I可以作为23-羟基白桦酸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的潜在靶点进行实验室研究。
  • 论著
    方琴,a,谢建琼,王季石b*,胡秀英b,柴柏胜
    2014, 49(14): 1205-1210.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4.14.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伊马替尼(IM)联合使用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增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株K562和K562A02凋亡率的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Bcr-abl、MDR1、Bcl-2 mRNA的表达及Western blot法检测Bcr-abl、p-gp、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0.31 μg·mL-1伊马替尼联合1.25 μg·mL-1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分别作用于K562和K562A02细胞48 h,增殖抑制率分别为(70.78±1.01)%和(39.27±1.52)%,凋亡率为(48.74±2.51)%和(45.0±0.4)%。2.5 μg·mL-1伊马替尼联合10 μg·mL-1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作用于K562A02细胞48 h,增殖抑制率达(65.63±0.93)%。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后K562细胞的Bcr-abl和Bcl-2基因显著降低,MDR1呈弱表达,无明显变化。而K562A02细胞中,Bcr-abl、Bcl-2和MDR1基因的表达均有明显下调(P<0.05)。结论 伊马替尼联合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可有效抑制K562和K562A02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克服伊马替尼耐药的作用。
  • 论著
    严洁萍,吕良忠
    2014, 49(14): 1211-1215.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4.14.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g1对S-亚硝基化谷胱甘肽(S-nitrosoglutathione,GSNO)引起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S-亚硝基化谷胱甘肽损伤内皮细胞模型,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S-亚硝基化谷胱甘肽对内皮细胞存活率影响,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聚缩。人参皂苷Rg1 10,20,40 μmol·L-1预处理内皮细胞24 h,加S-亚硝基化谷胱甘肽损伤观察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释放。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ΔΨm)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cytochrome C(cyt C),cleaved caspase 9,pro-caspase 9,cleaved caspase 3,pro-caspase 3蛋白表达。结果 S-亚硝基化谷胱甘肽抑制内皮细胞增殖。Rg1(20,40 μmol·L-1)预处理24 h可显著减弱S-亚硝基化谷胱甘肽引起内皮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和乳酸脱氢酶释放(P<0.05)。Rg1可抑制S-亚硝基化谷胱甘肽引起的ΔΨm下降,抑制S-亚硝基化谷胱甘肽引起的线粒体依赖凋亡蛋白bcl-2/bax,cyt C,cleaved caspase 9/caspase 9,cleaved caspase 3/caspase 3蛋白表达上调,提示Rg1可抑制内皮细胞线粒体依赖凋亡。结论 人参皂苷Rg1可减少S-亚硝基化谷胱甘肽引起内皮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线粒体依赖凋亡通路密切相关。
  • 论著
    龚小妹,王硕,周小雷,周丹丹,戴航,邓家刚*
    2014, 49(14): 1216-1221.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4.14.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西瓜藤不同部位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法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采用西瓜藤不同提取物喂养干预治疗,观察其对小鼠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血清中胰岛素水平、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一氧化氮(N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和肝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的影响;并观察小鼠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西瓜藤乙酸乙酯高剂量组和石油醚高剂量组总胆固醇显著性降低,三酰甘油也有所降低,血糖水平及糖耐量均有所改善,胰岛素含量显著升高,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西瓜藤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提取物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及降低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含量有关。
  • 论著
    曹俊岭,薛春苗,王艳梅,鲁劲松,杨荣,李彦奇
    2014, 49(14): 1222-1225.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4.14.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结合体内外实验,观察红景天颗粒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体内实验中,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给药组每天分别灌胃0.1、1、3 g·kg-1的受试物,阳性对照组每天灌胃280 mg·kg-1诺迪康胶囊,空白对照组灌胃等体积去离子水,连续35 d。检测血清、肝、脑组织中SOD、MDA、GSH-PX水平;体外实验,以Vc为对照药,设0.01、0.1、1、10 mg·mL-14个浓度梯度,测定吸光度,计算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活力。结果 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水平(P<0.05);中剂量可显著升高血清GSH-PX活力,低剂量组可显著升高脑组织GSH-PX活力(P<0.05);阳性对照药能显著升高肝组织中GSH-PX活力(P<0.05);阳性对照药可显著降低肝组织中MDA水平(P<0.05);体外有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作用。结论 红景天颗粒具有体内外抗氧化作用。
  • 论著
    张晓燕,李倩,孙建绪,曲昌海,郑爱萍*
    2014, 49(14): 1226-1232.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4.14.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制阿瑞匹坦口服纳米制剂,并通过对其体内外性质的评价,考察纳米效应对难溶性药物的影响。方法 制备粒径约为0.2、1和20 μm的阿瑞匹坦,粒度及表面电位分析仪测量粒径及Zeta电位;HPLC测定20和0.2 μm阿瑞匹坦在4种介质中的溶解度;采用溶出度测定第二法,对自制制剂与市售制剂进行不同介质中的溶出度对比研究;对20、1和0.2 μm 3种粒径阿瑞匹坦在空腹及进食的条件下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进行对比研究,并比较自制制剂与市售制剂的体内行为。结果 制备的纳米晶体平均粒径为224.5 nm,Zeta电位-22.1 mV;0.2和20 μm的阿瑞匹坦在pH 1.2、pH 4.5、pH 6.8的介质和水中的溶解度比值分别为3.30、70.77、48.25和110.44,表明水难溶性药物阿瑞匹坦纳米化后溶解度显著提高;自制与上市制剂在4种介质中的溶出度相似因子f2均>50,即自制与市售制剂的体外溶出行为基本一致;禁食条件下,0.2 μm粒径的纳米晶体混悬液生物利用度较20和1 μm粒径分别提高了2.05和1.43倍;进食条件下20和1 μm粒径的生物利用度为禁食条件下1.79和1.21倍,而0.2 μm粒径为0.95倍,说明阿瑞匹坦纳米化后可以消除食物效应;自制与市售纳米混悬液在SD大鼠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结论 运用纳米晶体技术制备阿瑞匹坦口服微丸胶囊,可以显著性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从而改善其口服吸收速度和程度;同时可降低食物对口服吸收的影响,消除食物效应。
  • 论著
    应雪,刘艳芳,袁苗苗,朱佳,唐辉
    2014, 49(14): 1233-1239.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4.14.0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表柔比星-白藜芦醇复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其抗肿瘤作用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硫酸铵梯度法制备复方脂质体,并对处方进行优化;用RP-HPLC测定复方脂质体的包封率;磺酰罗丹明B蛋白染色法(sulforhodamine B,SRB)评价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 采用最优处方,以薄膜分散法-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的复方脂质体中表柔比星与白藜芦醇包封率分别为87%、61%;制备得到的复方脂质体对C6胶质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 本方法制备复方脂质体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包封率较高,体外抗肿瘤作用强。
  • 论著
    冯彩霞,修宪,李晨晓,高媛,李银贵,*
    2014, 49(14): 1240-1242.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4.14.0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磺丁基醚-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对普拉格雷的增溶作用,以提高普拉格雷的溶解度。方法 采用相溶解度法考察磺丁基醚-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对普拉格雷的增溶机制。结果 磺丁基醚-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可明显改善普拉格雷的水溶性。结论 羟丙基-β-环糊精普拉格雷的平衡相溶解图为AL型,磺丁基醚-β-环糊精普拉格雷的平衡相溶解图为AN型,二者对普拉格雷均有较好的增溶作用,但磺丁基醚-β-环糊精的增溶作用更强。
  • 论著
    许金红,宋建国*,李永霞
    2014, 49(14): 1243-1246.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4.14.0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用药对缬沙坦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变化,探讨联合用药对降压作用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1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灌胃给予缬沙坦(16 mg·kg-1)及倍博特(含缬沙坦16 mg·kg-1,氨氯地平1 mg·kg-1),于给药前0 h及给药后0.33、0.67、1、2、4、8、12及24 h眼内眦静脉取血。HPLC紫外法测定血浆缬沙坦浓度。结果 缬沙坦在大鼠体内ρ-t曲线呈一室模型,服药后2 h达血药峰值,联用氨氯地平后血药浓度增高,ρmax、AUC显著增大(P<0.05),VdCL显著降低(P<0.01)。结论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用,可使缬沙坦血药浓度增高,AUC增大,CLVd降低,比单独用药时降压作用更高。
  • 论著
    孔维华,鞠浩爽,王晓雪,邵宏*,张相林*
    2014, 49(14): 1247-1251.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4.14.0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适合实验室内测定人血浆中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法罗培南4种特殊使用抗生素的通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互为内标法,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取上清加二氯甲烷萃取,涡旋离心后取上层进样分析。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 C18(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15 mol·L-1MOPS溶液(pH 7.3),梯度洗脱法;流速为0.5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99 nm。结果 亚胺培南在1.56~200.00 mg·L-1内线性良好(r=1.000 0),美罗培南在1.56~100.00 mg·L-1内线性良好(r=0.999 5),帕尼培南在1.56~200.00 mg·L-1内线性良好(r=0.999 0),法罗培南在1.56~200.00 mg·L-1内线性良好(r=0.999 8)。4药低、中、高浓度(5.00,20.00,80.00 mg·L-1)的日内RSD为0.35%~4.09%(n=5),日间RSD为0.54%~7.34%(n=3),提取回收率为(75.48±10.52)%~(103.27±2.90)%(n=5),方法学回收率为(91.59±3.63)%~(113.10±5.22)%(n=5)。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捷,可满足临床血药浓度测定的需要。
  • 论著
    饶志,秦红岩,邵云云,黄静,武新安*
    2014, 49(14): 1252-1257.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4.14.0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应用LC-MS/MS进行大鼠血浆、尿液、结肠中美沙拉嗪及其体内代谢物N-乙酰-5-ASA浓度的测定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美沙拉嗪及N-乙酰-5-ASA在大鼠体内过程的研究。方法 血浆、尿液及结肠样品均用甲醇沉淀蛋白进行提取,以ESI电离源在负离子模式下检测,用Agilent HC-C18色谱柱,甲醇-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美沙拉嗪及N-乙酰-5-ASA在大鼠血浆、尿液及结肠中的线性范围及定量限均符合测定要求,日内、日间精密度及基质效应均 < 15%。结论 本方法快速、灵敏、专属性强且重现性好,可用于大鼠血浆、尿液、结肠中美沙拉嗪及N-乙酰-5-ASA测定。
  • 论著
    沈芒芒,张虎,颜继忠,童胜强*
    2014, 49(14): 1258-1261.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4.14.0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手性液-液萃取拆分普罗帕酮对映体的方法,探讨液-液平衡手性萃取拆分中的相关理论。方法 考察有机溶剂,手性试剂,L-酒石酸正丁酯浓度,水相pH值,硼酸浓度等因素对手性萃取拆分的影响。结果 优化的萃取拆分条件:以含0.1 mol·L-1硼酸的0.05 mol·L-1醋酸-三乙胺缓冲溶液(pH 3.4)为水相,含0.1 mol·L-1L-酒石酸正丁酯的氯仿溶液为有机相,平衡温度10 ℃,样品浓度1 mmol·L-1;确定了普罗帕酮对映体与硼酸及酒石酸酯形成的络合物比例为1∶1∶2。结论 在最优化条件下,得到分布系数D-=0.175,D+=0.261,对映体分离因子α=1.495。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兰杨,冯雷*,梅丹
    2014, 49(14): 1262-1267.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4.14.0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我院2011~2012年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应用概况、临床诊断与说明书适应证以及相关临床治疗指南相符性;以及在市场供应短缺情况下保证临床使用的管理措施。方法 回顾2011~2012年我院750例住院患者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的概况,对患者年龄、性别、疾病诊断、使用数量、用药疗程进行统计汇总;以药品说明书、2010年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国内外相关临床治疗指南为依据,根据临床诊断,评价用药的合理性以及与说明书适应证的相符性。结果 2011~2012年我院住院750例有效病例资料中,男性351例(占46.8%)、女性399例(占53.2%);平均年龄30.5岁(0~101岁);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的使用分布于全院20个临床科室,总用药量为45 842.5 g,人均用量61.1 g(2.5~572.5 g),总金额839.6万余元;用量最多的疾病依次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多肌炎/皮肌炎、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淋巴瘤、系统性血管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药疹等;人均日用量13.3 g,人均用药天数4.5 d(1~32 d)。结论 我院2011~2012年住院患者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符合药品说明书适应证为616例,占82.1%;超说明书适应证为134例,占17.9%。按照最新国内外指南衡量,符合指南推荐使用的为580例,占77.3%;不推荐使用为18例,占2.4%;指南中未提及的为152例,占20.3%。由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来源有限,市场一度出现供货短缺现象,我院及时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对于保证合理用药发挥了重要作用。
  • 药事管理
  • 药事管理
    张哲峰
    2014, 49(14): 1268-1273.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4.14.0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目前我国多重耐药菌的基本现状,分析多重耐药菌的产生、传播情况,探讨我国应对细菌多重耐药措施的思考。方法 收集、检索国内外近年有关细菌多重耐药的文献报道、课题总结和案例报告,归纳、分析、评估当前我国细菌多重耐药的严峻形势,并对可能的原因进行分析,调研国外相关成功经验,探讨我国应对细菌多重耐药的基本思路。结果 目前我国细菌耐药的重点依然为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耐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AmpC酶的革兰阴性杆菌和非发酵糖菌群的多重耐药菌等。动物饲养、食品保鲜等领域过度添加抗生素,抗生素生产企业随意排放含有高浓度抗生素的废渣,临床治疗领域长期、反复、无原则、大剂量地使用抗生素,均导致了人类活动空间抗生素浓度的持续增加,成为诱发耐药菌产生并促使其蔓延的主要原因。结论 建议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控,密切关注其发展趋势;引导、强化抗耐药菌抗生素,尤其对革兰阴性MDR菌敏感的新抗生素研发;同时加强各部门的协同力度,建立国内抗耐药菌抗生素生产、供应信息数据库,预测突发耐药菌感染时的药物可及性;并从药物研发到生产、供应等各个环节制定应急预案,做到未雨绸缪。
  • 药事管理
    欧阳雪宇,何杰,马秋娟,闫寒,陈红霞
    2014, 49(14): 1274-1280.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4.14.0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的定义和优点,分析医药领域专利合作条约申请的现状和策略。方法 以2003~2012年医药领域由中国专利局(SIPO)受理的专利合作条约申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申请量、申请人和领域分布情况,以及进入中国专利局、欧洲专利局(EPO)、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和日本专利局(JPO)四局的审查情况。结果 2003~2012年医药领域专利合作条约申请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其中公司是申请主力,专利合作条约申请在不同国家的审查结果不尽相同,其中中国专利局授权率最高,美国专利商标局授权率最低。结论 提出一些医药领域专利合作条约申请的可操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