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综述
  • 综述
    郭婷,唐娟,边惠洁,陈志南
    2013, 48(23): 1977-1979.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3.23.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系统医学生物学以系统、整体、相互联系以及发展的观点看待人体,笔者将探讨该学科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交叉与融合。方法采用全景式分析方法,将不同层次的实验数据结合起来,以探索人体健康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结果医学系统生物学发展迅速,已成为生物领域中交叉与融合的一门新型学科,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生物学、医学生物信息学和转化医学等领域都取得快速的进展。结论开展系统医学生物学研究和实践,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应用意义。
  • 综述
    戴伟,刘新义,李健和,向大雄
    2013, 48(23): 1980-1984.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3.23.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综述新型给药系统阳离子型纳米乳的研究进展。方法以近10年的研究文献为基础,将阳离子型纳米乳与纳米乳进行简单比较,详细介绍阳离子型纳米乳的应用现状及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性问题。结果与结论阳离子型纳米乳主要通过静电作用和黏膜吸附途径促进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常用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核酸类和蛋白质类药物等的渗透性。它作为一种理想的新型给药系统,制备简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口服、黏膜和经皮给药系统等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 论著
  • 论著
    王保全,张永州,平娟,李昭华,李梅基,董先智,庞晓斌
    2013, 48(23): 1985-1989.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3.23.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以新鲜猪血为原料,首次利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作为分散剂来提纯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探索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对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提纯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进而确立最佳相对分子质量,并和传统血液提纯工艺进行比较,以期改进后的工艺能简化传统提纯流程。方法利用低,中,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作为高效电解质和氯化铜为酶激活剂来改进传统血液提纯工艺,经溶血,热变,冷丙酮沉淀,超滤浓缩,分别经过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色谱等步骤,得到高活性酶,比活力达5585和6148U·mg-1,产品得率分别为15.2%和11.5%,纯化后活性回收分别为55.2%和45.8%,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显示酶呈现明显的单一条带,单亚基相对分子质量在16×103附近。结果通过实验现象和酶活性对照,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在血液提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不一致,固含3.45%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用量为溶血体积20%时适合作为超高效分散剂来提纯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中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不适合工业化提纯应用。结论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在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提纯工艺中更为合适,该工艺大大简化了传统的血液提纯工艺,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论著
    陈柳生,王如意,周伟明
    2013, 48(23): 1990-1993.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3.23.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五色梅(LantanacamaraLinn.)的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ODS反向硅胶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1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马缨丹甲素(1)、马缨丹乙素(2)、齐墩果酮酸(3)、羽扇豆醇乙酸酯(4)、3β-乙酰基齐墩果酸(5)、齐墩果酸(6)、3-O-乙酰坡模醇酸(7)、3β,25-epoxy-3α,21α-dihydroxy-22β-angeloyloxyolean-12-ene-28-oicacid(8)、白桦脂酸(9)、2α,3α,19-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10)、12-齐墩果烯-3β,24-二羟基-22-酮(11)。结论化合物4,5,7~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论著
    付少彬,杨峻山,孙迪安
    2013, 48(23): 1994-1996.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3.23.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熊果酸是存在于多种天然植物中的一种三萜类化合物,因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笔者拟通过对其进行结构修饰,以增加熊果酸的结构多样性,为筛选活性更好的化合物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首次利用链霉菌Streptomycesgriseussubsp.griseusCGMCC4.18,通过微生物转化的方式对熊果酸进行结构修饰与改造。结果得到化学方法难以得到且微生物转化中稀有的2位羟基化产物corosolicacid(2α,3β-dihydroxy-urs-12-en-28-oicacid)以及A环C-C单键打开的产物3,4-seco-ursan-4-hydroxy-12-en-3,28-dioicacid,更为可贵的是2位羟基的立体结构是α构型,这在微生物转化中是非常少见的。转化产物的结构通过波谱数据以及报道文献得知。结论通过链霉菌Streptomycesgriseussubsp.griseusCGMCC4.18对熊果酸进行结构改造,可以有效地增加熊果酸结构的多样性,这也充分体现了微生物转化具有区域选择性强、立体选择性高的特点。
  • 论著
    郑晓珂,颜慧,李丹丹,李孟,赫金丽,冯卫生
    2013, 48(23): 1997-2001.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3.23.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三花莸(CaryopteristernifloraMaxi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HP-20,ToyopearlHW-40,硅胶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7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猫眼草酚D(1),喷杜素(2),木樨草素(3),芹菜素(4),2-甲氧基-4-(2-丙烯基)苯基β-D-葡萄糖苷(5),马替诺皂苷(6),(7),(8),丁香脂素(9),南烛木树脂酚(10),落叶松脂醇-9-O-β-D-葡萄糖苷(11),八角枫木脂苷D(12),对羟基桂皮酸(13),对羟基桂皮酸甲酯(14),香草酸(15),水杨酸(16),豆甾醇(17)。结论化合物1~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论著
    侯毅鞠,常青,国巍,袁忠海,李艳
    2013, 48(23): 2002-2005.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3.23.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自噬、凋亡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西罗莫司对白血病细胞HL60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西罗莫司处理HL60细胞后自噬相关蛋白LC3-II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西罗莫司干预后HL60细胞的周期分布,并通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凋亡。结果四甲基偶氮唑蓝法结果显示,1、5、10、20、40nmol·L-1的西罗莫司能够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r=0.97,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各浓度组LC3-II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具有促进细胞自噬作用;FCM显示西罗莫司干预后的白血病细胞株出现细胞周期阻滞,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加,S期细胞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未见凋亡细胞形成DNA片段。结论西罗莫司具有抑制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的作用,在限定浓度范围内以诱导HL60细胞发生自噬为主而不是凋亡。
  • 论著
    李红艳,梁斌,陈志婷,胡春萍,黄健
    2013, 48(23): 2006-2012.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3.23.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柚皮素(naringenin)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剂量(0、5、10、20、40、60、80、100、200、400、800μg·mL-1)柚皮素处理CNE2细胞,作用不同时间(24、48、72h)后,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率的变化;以较高剂量(0、200、400μg·mL-1)柚皮素处理CNE2细胞48h,进行Hoche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变化及细胞周期流式检测;以不同剂量(0,40,200μg·mL-1)柚皮素处理CNE2细胞,作用不同时间(24、48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对其活性氧含量(ROS)进行测定,并对其增殖凋亡调控相关基因P53及C-fos进行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不同剂量柚皮素对CNE2细胞的生长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较低剂量能使CNE2细胞内活性氧含量低水平升高,从而激活细胞增殖信号途径,通过诱导C-fos(P<0.01)及抑制P53(P<0.01)基因的表达体现为促进癌细胞增殖的活性;较高剂量能引发CNE2细胞内活性氧大量产生,从而激活细胞凋亡信号途径,通过诱导P53(P<0.01)及抑制C-fos(P<0.01)基因的表达,对细胞周期产生阻滞(P<0.01)并诱导细胞凋亡,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结论不同剂量柚皮素对CNE2细胞生长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较低剂量体现为促癌活性,较高剂量则体现为强烈的抑癌活性。
  • 论著
    黄莉,张明淋
    2013, 48(23): 2013-2017.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3.23.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盐酸川芎嗪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系T6(HSC-T6)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观察药物对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3H-TdR掺入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方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凋亡率影响;应用Westernblotting和Real-timePCR方法观察药物对凋亡相关细胞因子Bcl-2、Bax和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细胞毒性实验发现当盐酸川芎嗪作用终浓度低于80μmol·L-1时,不具有明显细胞毒作用;3H-TdR掺入实验研究发现,药物浓度为50和70μmol·L-1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发现盐酸川芎嗪具有促进HSC凋亡的作用,且呈量效关系;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盐酸川芎嗪通过抑制Bcl-2,促进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进一步采用Real-timePCR研究发现,盐酸川芎嗪能够从mRNA水平抑制Bcl-2、促进Bax和caspase-3表达。结论盐酸川芎嗪具有促进HSC-T6凋亡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抑制Bcl-2、促进Bax和caspase-3蛋白和mRNA的表达实现的。
  • 论著
    戴领,白金霞,尹蓉莉,韩晋,袁海龙
    2013, 48(23): 2018-2021.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3.23.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从细胞增殖角度、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探讨生物方法评价中药固体制剂体外溶出度的可行性,旨在弥补单纯化学方法难以客观反映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检测的不足。方法以复方鳖甲软肝片为模型药,考察在pH7.4PBS溶出介质中,不同溶出时间的复方鳖甲软肝片溶出液对LX-2肝星状细胞的抑制作用,提出基于细胞抑制率所得复方鳖甲软肝片的累积溶出度,结合HPLC测定芍药苷指标成分所得溶出度,运用f2相似因子法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f2相似因子小于50,表明单纯化学方法所测的指标成分溶出度不能等同于全方的生物效价。结论生物方法有望成为评价中药固体制剂体外溶出度的手段之一。
  • 论著
    何超芹,陈军,林爱华,王咏,蔡宝昌,方芸
    2013, 48(23): 2022-2025.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3.23.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优化复合磷脂温敏脂质体的处方组成。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不同磷脂组成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二硬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DPPC-MSPC-DSPE-PEG2000)=86∶10∶4;F(20%氢化大豆磷脂+80%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二硬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92∶4∶4的钙黄绿素温敏脂质体,并利用钙黄绿素的荧光自淬灭特性,比较两者在各自相变温度(Tm)以及37℃(正常体温)下的释放行为。结果与经典温敏脂质体相比,基于复合磷脂技术制备的温敏脂质体在溶血磷脂用量减少了60%的条件下,仍可以实现良好的温敏释放性能,且其在37℃时对药物的包封更加稳定。结论用复合磷脂技术有助于增强温敏释放效果。
  • 论著
    赵锋,栾瀚森,杨莉,马银玲,张晓红,张淑珍,王浩
    2013, 48(23): 2026-2033.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3.23.0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制备载ZL-004的PLGA纳米粒(ZL-004-NP),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采用饱和恒温法、电位法、摇瓶法分别测定ZL-004的溶解度、pKa及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设计优化纳米粒的处方,采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及透析法评价优化纳米粒的特征。大鼠灌胃给予ZL-004-NP,采用UPLC-MS/MS检测血药浓度并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优化后的ZL-004-NP呈圆球形,表面光滑,平均粒径121.34nm,分散指数0.16,包封率89.63%,载药量7.65%,体外释放可达216h,且突释较小。与ZL-004原料药相比,ZL-004-NP的ρmax提高了1.7倍,可达125μg·L-1tmax由(6.47±0.51)h缩短至(4.13±0.48)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00.99%。结论ZL-004-NP可口服给药改善药物难溶性质提高生物利用度。
  • 论著
    党宏万,王欣瑜,杨小英,魏世杰,戴贵东
    2013, 48(23): 2034-2038.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3.23.0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枸杞中甜菜碱、牛磺酸、枸杞多糖(lyciumbarbarumpolysaccharides,LBP)分别对β-胡萝卜素(β-carotene,β-C)在比格犬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周期交叉实验设计,将6只比格犬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合并甜菜碱或牛磺酸或枸杞多糖;按设定时间点采血,采用HPLC测定比格犬血浆中β-胡萝卜素、视黄醇、视黄醇棕榈酸酯的血药浓度,经DAS2.0.1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单独给β-胡萝卜素相比,合并给药后甜菜碱可使β-胡萝卜素在比格犬体内t1/2显著延长(P<0.05);牛磺酸可增大β-胡萝卜素的AUC0-t,延长其MRT,同时降低清除率(P<0.05);而LBP对β-胡萝卜素在比格犬体内的经时过程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枸杞中甜菜碱和牛磺酸可显著影响β-胡萝卜素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表明枸杞“滋肝明目”并不是一种成分单一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 论著
    韩海红,陈翔
    2013, 48(23): 2039-2044.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3.23.0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方法,建立大败毒胶囊中总蒽醌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54nm,建立大黄酸、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与内标物大黄素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并以相对保留时间作为目标峰的定位标准。结果色谱峰分离度良好,大黄酸在5.724×10-2~0.5724μg、大黄素在4.584×10-2~0.4584μg、大黄酚在6.368×10-2~0.6368μg、大黄素甲醚在6.548×10-2~0.6548μg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0.9999),加样回收率大黄酸为(97.8±1.4)%,大黄素为(100.7±1.0)%,大黄酚为(98.6±0.6)%,大黄素甲醚为(97.0±1.4)%。大黄素对大黄酸、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19,1.40,1.06。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大败毒胶囊中蒽醌类成分的质量控制。
  • 论著
    聂黎行,刘静,于绍华,戴忠,鲁静,马双成
    2013, 48(23): 2045-2047.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3.23.0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详细考察提取方法对含雄黄中成药中可溶性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牛黄消炎片中可溶性砷的含量,探讨提取溶剂、提取方式、提取时间、复合提取、净化方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最终优化的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14个不同厂家的样品经人工肠液37℃浸提24h,可溶性砷含量在200~1353mg·kg-1之间。结论所建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为含雄黄中药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 论著
    夏晶,曹帅,杨新华,钟吉强,季申
    2013, 48(23): 2048-2054.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3.23.0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安宫牛黄丸中牛黄的质量进行研究和分析,为进一步建立专属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规范和健全其生产、保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宫牛黄丸中牛黄的主要专属性成分和有效成分等采用多种手段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及研究,合理评价安宫牛黄丸中牛黄的质量现状。结果结果显示,安宫牛黄丸中牛黄在原料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建议,为其他含牛黄制剂提供了借鉴。结论重视安宫牛黄丸中牛黄的质量是保证该药疗效和安全的关键因素。
  • 论著
    李杰,金懿,寿凯军,吕延文
    2013, 48(23): 2055-2060.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3.23.0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设计合成喹诺酮类化合物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现有的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为原料,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在哌嗪环的N上引入由芳基磺酰氯和单氰胺反应形成的甲脒基芳磺酰胺侧链。采用噻唑蓝(MTT)法考察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A549、HL-60、Hela等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并运用DiscoveryStudio软件的CDOCKER模块对所设计的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合成14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ESI和HRMS确定,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结论该类喹诺酮类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 药事管理
  • 药事管理
    杨辉,邵宏,聂小燕,赵紫楠
    2013, 48(23): 2061-2064.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3.23.019
    目的对比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下半年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探索政策实施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从《医院处方分析合作项目》中收集2009-2011年我国6所城市75家医院的电子处方,采用Excel对各项处方数据进行汇总,对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降低了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DDDs值,但是除抗菌药物之外的其他药物用药金额显著上升,抗菌药物的处方比例在一些抗菌药物常用科室未降反升,如发热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应对策略。结论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抗菌药物的滥用起到很大的遏制作用,使抗菌药物处方量和总金额双双下降,但其他药物用药金额出现上升趋势。
  • 知识介绍
  • 知识介绍
    张夏兰,缪丽燕
    2013, 48(23): 2065-2067.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3.23.021
    目的对近年来职业人员接触抗肿瘤药物的评估方法进行系统的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职业人员接触抗肿瘤药物的评估方法目前主要包括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结论抗肿瘤药物多数是细胞毒性药物,参与抗肿瘤药物各工作流程的医务人员不可避免地暴露于抗肿瘤药物,产生潜在的职业危害,准确评估这一职业暴露对防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张萍,聂鑫
    2013, 48(23): 2068-2070.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3.23.0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