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综 述
  • 综 述
    秦文灵 肖尚友 夏之宁
    2010, 45(13): 961-9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NFDE6唑烷酮类抗菌剂构效关系领域内的研究进展,为正在从事或将要从事NFDE6唑烷酮抗菌剂研究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NFDE6唑烷酮的新结构及其抗菌活性,新的NFDE6唑烷酮抗菌剂设计思想,定量构效关系这几个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NFDE6唑烷酮抗菌剂的研究进展。结果结论 以利奈唑胺为参照,NFDE6唑烷酮类抗菌剂的结构修饰主要集中在吗啉基、乙酰胺基甲基、NFDE6唑烷酮环的替换、苯环取代基修饰,以及与其他经典抗菌剂的拼合方面,对NFDE6唑烷酮抗菌剂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也有所开展,说明近年来NFDE6唑烷酮抗菌剂的构效关系研究仍然较为活跃,基于目前已开展的研究工作,NFDE6唑烷酮抗菌剂的结构修饰仍为一个研究热点。
  • 综 述
    郭晶 方莲花 杜冠华
    2010, 45(13): 966-9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阐述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yl-coenzyme A: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ACAT)的发现、结构、组织分布、生物学特征、与脂代谢相关疾病的关系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探讨ACAT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前景,为脂代谢相关疾病提供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与治疗策略。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ACAT相关的文献,对ACAT进行综述。结果结论 ACAT是在体内控制胆固醇代谢的关键酶,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阿尔茨海默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ACAT抑制剂有望成为一类新型的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
  • 论 著
  • 论 著
    陈兆伟 张金家 赵淑娟 王峥涛 胡之璧
    2010, 45(13): 970-9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对丹参毛状根生长和其中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 3种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MJ浓度和添加时间为2个影响因素,设计5个水平的正交实验,观察不同MJ浓度和添加时间对丹参毛状根生长和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 3种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 MJ的加入对丹参毛状根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并能显著改变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在接种第15天添加浓度为300 μmol·L-1MJ、共培养15 d的毛状根中丹参素含量达(0.510±0.054)%,约为对照样品(0.179±0.02)%的2.85倍;接种第20天加入浓度为300 μmol·L-1MJ、共培养10 d的毛状根中迷迭香酸的含量达(14.358±0.710)%,约为对照样品(7.021±0.403)%的2倍;接种0天时添加200 μmol·L-1 MJ、共培养30 d的丹参毛状根中丹酚酸B的含量高达(1.592±0.120)%,约为对照样品(0.189±0.05)%的8.42倍。结论 茉莉酸甲酯能明显改变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在丹参毛状根中的积累,并且随MJ浓度和添加时间的改变呈现一定规律性,这对丹酚酸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生物合成途经的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 论 著
    李燕 王春兰 王芳菲 董海玲 郭顺星 杨峻山 肖培根
    2010, 45(13): 975-9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铁皮石斛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并利用1,1-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分得的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从铁皮石斛的脂溶性部位分离得到了15个酚性化合物及2个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p-香豆酰酪胺(1),反-N-(4-羟基苯乙基)阿魏酸酰胺(2),二氢松柏醇二氢对羟基桂皮酸酯(3),二氢阿魏酰酪胺(4),4-羟基-N-[2-(4-羟基苯基)乙基]苯丙酰胺(5),丁香酸(6),丁香醛(7),香草酸(8),对羟基苯丙酸(9),对羟基桂皮酸(10),阿魏酸(11),对羟基苯甲酸(12),灯盏花苷II(13),二氢丁香苷(14),3, 5-二甲氧基-4-羟基苯基-1-O-β-D-葡萄糖苷(15),柚皮素(16)及3′, 5, 5′,7-四羟基二氢黄酮(17)。其中化合物2、3、4、6、11及17具有抗氧化活性,但均弱于阳性对照抗坏血酸的活性。结论 化合物1~17均为首次在铁皮石斛中分离得到,化合物的活性强弱与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论 著
    毕跃峰 贾陆 孙孝丽 王普菊 刘晓庆 张雁冰
    2010, 45(13): 980-9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菊科菊属植物野菊花(C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各种柱色谱技术和重结晶的方法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及 IR、UV、MS、NMR 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果 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芹菜素-6,8-二-C-β-D-吡喃葡萄糖苷(Ⅰ)、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Ⅱ)、5,5′-二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Ⅲ)、小麦黄素(Ⅳ)、5,7,4′-三羟基-6,3′,5′-三甲氧基黄酮(Ⅴ)、阿魏酸(Ⅵ)、咖啡酸(Ⅶ)、香草醛(Ⅷ)、绿原酸(Ⅸ)、L-芝麻质素(Ⅹ)、辛夷脂素(Ⅺ)、棕榈酸16β,22α-二羟基假蒲公英甾醇酯(Ⅻ)。结论 化合物Ⅰ、Ⅲ、Ⅴ、Ⅵ、Ⅹ、Ⅺ、Ⅻ 等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野菊花中分离得到。
  • 论 著
    裘福荣 赵亚男 孙华 高成璐 马越鸣 蒋健
    2010, 45(13): 983-9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研究多剂量口服六味地黄丸对细胞色素P450(CYP)3A4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两周期试验设计, 8例健康志愿者口服六味地黄丸14 d(每天3次,每次8粒)的前后单剂量口服咪达唑仑15 mg, HPLC测定给药后咪达唑仑10 h内的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浓度。结果 口服六味地黄丸前与口服六味地黄丸14 d后的咪达唑仑ρmax,AUC0-10, CL/F和t1/2比值的90%可信区间分别为(44.5, 78.5) ng·mL-1, (58.9, 85.8) ng·h·mL-1, (116.4, 170.7) L·h-1和(88.1,124.9) h,口服六味地黄丸前后咪达唑仑tmax无明显差异。结论 口服六味地黄丸14 d对肠道CYP3A4有诱导作用。
  • 论 著
    李国辉 贾鹰珏 孔焕宇 周重光 夏坤 陈永德 董国伟 张海涛 宗志勇
    2010, 45(13): 987-9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下,黄连及其复方黄连解毒汤的抗炎效果及抑菌作用,为临床合理使用黄连的剂量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及鲍氏志贺氏菌模型,观察体内抗炎及体外抑菌作用。黄连(单)1~4组及黄连解毒汤(复)1~4组分别给予含黄连生药3.0,1.5,0.75,0.3 g·kg-1水煎药液;阳性药组给予阿司匹林0.2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均灌胃给药,连续5 d,每日1次。分别于末次给药后30,40 min用二甲苯涂抹小鼠左耳两面、醋酸腹腔注射造模,称量两耳片质量、检测腹腔涮洗液吸光度值。将不同浓度的黄连及黄连解毒汤水煎液(1~5组)制成药敏纸片,贴于涂布鲍氏志贺氏菌的mH琼脂平板上,24 h后观察抑菌环大小。结果 模型组小鼠耳肿胀度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单1~4组、复1~3组,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度(P<0.01,P<0.05);除单1与单4外,单味药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复方各组间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小鼠腹腔涮洗液吸光度值(A)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单1~3组、复1~3组,可明显降低腹腔涮洗液A值,抑制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1,P<0.05);单1~3组组间、复1~3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单味及复方各剂量组对鲍氏志贺氏菌均有抑制作用,抑菌环随剂量增大而增大;单3~5、复3~5抑菌强度无差别。结论 黄连及其复方黄连解毒汤均具有抗炎、抗菌作用,在临床常用剂量范围内,其作用效果与剂量无明显正相关性。
  • 论 著
    曾爱国 王嫦鹤 王磊 傅强
    2010, 45(13): 991-9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氨氯地平(AML)的吸收机制,并研究左旋氨氯地平(S-AML)与其消旋体(RS-AML)在大鼠肠道吸收的差异性。方法 应用在体肠循环模型,采用HPLC测定S-AML及RS-AML在肠循环液中的质量浓度变化。结果 肠循环液中S-AML(或RS-AML)质量浓度为1,4,8 μg·mL-1时,S-AML(或RS-AML)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t1/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S-AML(或RS-AML)在大鼠各肠段的kat1/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S-AML和RS-AML二者的ka(或t1/2)在大鼠各肠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肠循环液中加入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后,S-AML和RS-AML的kat1/2均显著性增加(P<0.05),但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S-AML和RS-AML在大鼠肠黏膜的主要转运机制为被动扩散过程,无特殊吸收窗口;S-AML和RS-AML二者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无差异;AML在肠黏膜的转运无立体选择性。
  • 论 著
    范红艳 任旷 顾饶胜 沈楠 刘微 王艳春
    2010, 45(13): 997-1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牛磺酸(taurine,Tau) 对柯萨奇病毒B3及多柔比星(ADR)所致心肌炎后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①以柯萨奇病毒B3建立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及Tau治疗组(1 000、500和250 mg·kg-1·d-1),测定小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②以ADR建立大鼠心肌炎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模型组及Tau 治疗组(400、200、100 mg·kg-1·d-1) ,检测大鼠血清中LDH、AST、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的含量及SOD的活性变化;ELISA 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的改变。 结果 ①柯萨奇病毒B3可导致小鼠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组血清中LDH、AST、CK-MB的含量增高、SOD的活性降低,而Tau各剂量治疗组均可降低LDH、AST、CK-MB的含量(P<0.05或P<0.01),Tau治疗组(1 000、500 mg·kg-1·d-1)可增强SOD的活性(P<0.05或P<0.01);电镜显示模型组肌节紊乱、断裂、溶解,肌丝部分溶解,肌膜破损,心肌细胞排列混乱,Tau治疗组心肌组织损伤程度得到改善。②大鼠心肌炎Tau (400、200 mg·kg-1·d-1)治疗组的LDH、AST 、CK及MDA的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增强,Tau (400、200、100 mg·kg-1·d-1)治疗组TGF-β1及TNF-α含量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HE 染色显示,ADR模型组心肌纤维增生,排列紊乱,肌浆肿胀,细胞内水肿,线粒体结构损害,Tau 明显减轻ADR所引起的心肌损伤。结论 Tau 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对柯萨奇病毒B3、ADR所致心肌炎发挥保护作用,并抑制TGF-β1及TNF-α的表达,降低ADR心肌炎继发的心肌纤维化的发生。
  • 论 著
    张雪娟 聂毛晓 滕蕾
    2010, 45(13): 1002-1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血脂康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血脂康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32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血脂康预处理组。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实验终点于腹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TNI)的含量,并处死动物取出心脏,计算梗死心肌面积。结果 血脂康组与缺血再灌注组IL-1β、CK-MB及TNI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而血脂康组IL-1β、CK-MB及TNI含量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血脂康组IL-4水平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 血脂康可能通过抑制促炎因子IL-1β、增加抗炎因子IL-4含量,减轻缺血再灌注时的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论 著
    郑爱萍 曹德英 毕芸祺 崔旭 张晓燕 孙建绪
    2010, 45(13): 1005-1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壳聚糖修饰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的生物黏附性,阐明其促吸收机制,并考察纳米粒的细胞毒性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以胰岛素为模型药物,采用FITC标记胰岛素,复乳法制备普通PLGA纳米粒,壳聚糖包裹制备生物黏附性PLGA纳米粒。粒度及表面电位分析仪测量纳米粒的粒径及Zeta 电位,超速离心法测定载药纳米粒的包封率,通过测定胃肠道中胰岛素的总量评价纳米粒的生物黏附性,并采用MTT法评价PLGA纳米粒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纳米粒粒径均一,PLGA普通纳米粒及生物黏附性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24.7±11)和(136.6±13)nm,粒径差别不大,但壳聚糖包衣显著地增强了纳米粒的正电性,使得Zeta电位由负值(-1.67±0.05) mV逆转为正值(42.6±0.3)mV,并且提高了药物的包封率,由(46.67±1.82)%增至(52.73±2.96)%。生物黏附性纳米粒口服后胃肠道中胰岛素的总量显著高于普通纳米粒,3 h达到1.31倍。MTT法显示生物黏附性PLGA纳米粒及普通PLGA纳米粒在所考察的剂量范围内(≤25 mg·mL-1),均对细胞无特殊毒性。结论 壳聚糖修饰的PLGA生物黏附性纳米粒是蛋白多肽类药物口服给药的良好载体。
  • 论 著
    冯健 赵燕敏 李范珠
    2010, 45(13): 1011-10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3种吸收促进剂对于多肽类大分子物质神经毒素(NT-Ⅰ)鼻腔给药后脑内递药的作用。方法 运用125I-NT-Ⅰ同位素标记法,以清醒大鼠为实验模型,采用同步多处脑微透析技术,连续测定单用NT-Ⅰ(105 μg·kg-1)以及NT-Ⅰ合用冰片、薄荷和冰片/薄荷低共熔物大鼠鼻腔给药后分别在嗅球和小脑组织间液中NT-Ⅰ的浓度。结果 单用NT-Ⅰ鼻腔给药进入脑内非常有限。冰片/薄荷低共熔物组小脑和嗅球中AUC分别是(2 283.51±34.54)和(1 358.58±32.56) ng·min·mL-1,均低于单用冰片或薄荷组中在同一脑区的AUC。而两个脑区中低共熔组的达峰时间均较单独使用冰片和薄荷脑组的达峰时间短(P<0.05)。结论 冰片、薄荷和冰片/薄荷低共熔物均有促进NT-Ⅰ通过鼻黏膜吸收入脑的作用。冰片/薄荷脑低共熔物吸收促进作用较单独冰片和薄荷脑弱。但是,冰片/薄荷脑低共熔物可促进NT-Ⅰ鼻腔给药后快速入脑。
  • 论 著
    樊宏伟 孙敏 李英斌 陈骅 蔡超骏 刘江慧
    2010, 45(13): 1016-10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Nim)对胶质瘤细胞及荷瘤大鼠替尼泊苷(Ten)的浓度及药效学的影响。方法 WST-1法测定Ten的IC50和Nim的安全浓度,选用此浓度进行实验,判断药物合用是否有协同作用。分为单独应用Ten和联用Nim组,体外细胞采用溶涨法破膜,测定细胞液内Ten的浓度;荷瘤大鼠测定血浆和脑组织中Ten的浓度,Ten含量测定采用HPLC-MS/MS。结果 联合应用Nim的C6细胞用药48 h细胞液中Ten的浓度是单独用药的10倍以上,荷瘤大鼠测定血浆浓度联合用药为155.02 μg·L-1,单独用药为72.25 μg·L-1。正常脑组织部分浓度相差不大。结论 Nim可明显增加细胞内和荷瘤大鼠血浆中化疗药物Ten的浓度,明显增强抗肿瘤作用。为临床胶质瘤病人联合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 论 著
    林菲菲 陈笑艳 戴晓健 钟大放
    2010, 45(13): 1020-10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快速、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环酯红霉素的浓度。方法 50 μL血浆样品经正己烷-二氯甲烷-异丙醇(300∶150∶15)液-液萃取后,以甲醇-5 mmol·L-1醋酸铵-甲酸溶液(75∶25∶0.2)为流动相,采用Capcell Pak C18 MG (2.0 mm×35 mm,3 μm)柱分离。使用电喷雾电离源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结果 测定血浆中环酯红霉素线性范围为1.00~2 000 ng·mL-1,定量下限为1.00 ng·mL-1,灵敏度提高了20倍。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9.6%,准确度(RE)在±0.9%以内。环酯红霉素和内标罗红霉素的回收率分别为80.4%和79.3%。每个样品分析时间为2.5 min。结论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准确快速,适用于环酯红霉素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 论 著
    潘金火 严国俊 周娟娟
    2010, 45(13): 1024-10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研究,建立可操作性更强的马钱子粉中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及限度范围。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38∶62),每1 000 mL中含磷酸二氢钾3.4 g和十二烷基硫酸钠1.7 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0 nm;理论板数按士的宁峰计算应不低于5 000。结果 以干燥品计,10批不同批号的马钱子粉中士的宁的平均含量为0.86%,马钱子碱的平均含量为0.63%,10批样品士的宁的组间平均误差(绝对值)为11.50%。以干燥品计,同一批号10份马钱子粉样品中士的宁的平均含量为0.83%,马钱子碱的平均含量为0.69%,10份样品士的宁的组内平均误差(绝对值)为7.88%。结论 根据马钱子粉制备和测定两个环节的累积总误差(约20%),建议将马钱子粉中士的宁的限度范围修订为:按干燥品计算,含士的宁应为0.64%~0.96%;而马钱子碱仍定为不得少于0.50%。这既可保证马钱子粉的有效与安全,又可大大提高马钱子粉制备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 论 著
    周婵媛 陈华国 周欣 刘海
    2010, 45(13): 1029-10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吉祥草中凯提皂苷元的含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 ),Agilent Ecplise XDB-C18 (4.6 mm×150 mm , 5 μm)柱,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 · min-1,柱温25 ℃,载气压力0.33 MPa,漂移管温度65 ℃。结果 凯提皂苷元质量浓度在0.1~1.5 mg·mL-1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 98.4%, RSD=1.5% (n=3)。结论方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稳定性好,重复性好,可用于吉祥草中凯提皂苷元的含测定,为吉祥草药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 论 著
    刘晶 王曙 辛贵忠 李会军 李 萍
    2010, 45(13): 1032-10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测定川贝母新的基源植物太白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 Y. Li)、瓦布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 var.wabuensis (S. Y. Tang et S. C. Yue) Z. D. Liu, S. Wang et S. C. Chen]鳞茎中贝母辛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为Agilent Hypersil BDS-C18(4.0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二乙胺溶剂系统,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 贝母辛在40.75~815.00 μg·mL-1内,峰面积对数与进样量对数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4),贝母辛加样回收率为98.7%,RSD为2.5% (n= 6);太白贝母中贝母辛含量为0.017 3%~0.037 6%,瓦布贝母中贝母辛含量为0.023 3%~0.052 8%。结论 所测太白贝母和瓦布贝母样品中贝母辛的含量高于曾报道过的川贝母其他基源植物样品。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肖婷予 王斌
    2010, 45(13): 1035-10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人血白蛋白用药合理性,探讨该制剂是否存在新适应证。方法 参考美国大学医院联合会推荐的白蛋白使用指南,回顾性调查上海某三甲综合医院2007年1~4月期间所有使用人血白蛋白的住院患者病历,分析其用药合理性,探讨指南推荐以外是否存在可纳入新适应证的情况。结果 4个月内共1 092例患者使用过白蛋白,实际获得病历982份(89.93%),总用量99 867.5 g(9 345瓶),总金额418.7万元,白蛋白费用平均占住院总费用近10%,占总药品费用近18%,白蛋白使用疾病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全身各个系统的疾病,指南适应证符合率不足20%,指南推荐以外存在可纳入新适应证的情况。结论 该院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不甚规范,尚有很大空间可降低其用量,节约医疗资源,为规范白蛋白临床应用,亟需基于循证医学的指南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