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 60 年来我国药剂学科的发展与展望

吕万良;王坚成;张强

中国药学杂志 ›› 2009, Vol. 44 ›› Issue (19) : 1448-1450.

PDF(1740 KB)
PDF(1740 KB)
中国药学杂志 ›› 2009, Vol. 44 ›› Issue (19) : 1448-1450.
论文

建国 60 年来我国药剂学科的发展与展望

  • 吕万良,王坚成,张强 *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药剂学科的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强化的成长过程;制剂工业也经历了仿制为主、仿创结合的历史阶段;药剂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学术交流等均取得了重大成就;笔者通过文献分析,回顾我国药剂学科的发展历程,总结在基础研究、新制剂与新技术研究、新辅料的开发、新制药设备的开发、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领域取得的成就,总结建国60年来我国药剂学科的发展经验,为我国药剂学科的发展提供 借鉴。

关键词

药剂学 / 建国 60 年 / 发展与展望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吕万良;王坚成;张强 . 建国 60 年来我国药剂学科的发展与展望[J]. 中国药学杂志, 2009, 44(19): 1448-1450

参考文献


[1] 张强,武凤兰 . 药剂学 [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5.
[2] 魏树礼,张强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
[3] 梁文权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4] 张鸣皋 . 药学发展简史 [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3.
[5] 黄胜炎 . 八十年代药物制剂回顾与展望 [J]. 药学学报, 1991 , 26(3) : 234-240.
[6] 吕万良,齐宪荣,孙华东,等 . 阿霉素隐形脂质体的研制及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J]. 中国药学杂志, 1999 , 34(5) : 310-312.
[7] 郭健新,平其能,黄罗生 . 柔性环孢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变形性 [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9 , 30 (3) : 187-191.
[8] 杨瑞,梅丹宇,杨媛,等 . 紫杉醇长循环肝靶向脂质体的制备 [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8 , 32(4) : 359-261.
[9] 刘扬,吕万良,张强 . 脂质体及纳米粒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 , 28(4) : 583-589.
[10] 蒋学华,廖工铁,姚倩 . 吸附法制备阿克拉霉素 A 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毫微粒的研究 [J]. 中国药学杂志, 1995 , 30 (5) : 274-277.
[11] 高科攀,蒋新国 . 载药纳米粒的脑内递药系统 [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4 , 23(4) : 246-250.
[12] 刘正坤,魏树礼,兰传青,等 . 顺铂聚乳酸微球的药物释放特性及肝动脉栓塞研究 [J]. 药学学报, 1993 , 28 (10) : 792-797.
[13] 郭若羚,陆彬 . 复方左旋 18- 甲基炔诺酮微球的研究 [J].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3 , 24 (4) : 376-380.
[14] 郑强,张志荣 . 肾靶向给药研究进展 [J]. 药学学报, 2005 , 40 (3) : 199-203.
[15] 沈镇平 . 中国医药城疫苗产业化基地开工建设 [J]. 化工时刊, 2009 , 123(6) : 28.
[16] 黎洪珊,何应,魏树礼 . 疫苗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J]. 中国药学杂志, 1999 , 34(5) : 291-296.
[17] 中国药典 2005 版第一部 [S]. 2005.
[18] 中国药典 2005 版第二部 [S]. 2005.
[19] 中国药典 2005 版第三部 [S]. 2005.
[20] 陆彬 .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1] 张志荣 . 靶向治疗分子基础与靶向药物设计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22] 朱盛山 . 药物新剂型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23] 潘卫三 . 工业药剂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4] 梁秉文 .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技术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5] 吴镭,平其能 . 药剂学发展与展望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26] 郑俊民 .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0.
[27] 周建平 . 药剂学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
[28] 张汝华 . 工业药剂学 [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9.
[29] 侯惠民 . 药用辅料应用技术 [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30] 屠锡德,朱家璧,张钧寿 . 药剂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2.
[31] 崔福德 . 药剂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32] 渠时光 . 中国药学史 [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9.
[33] 屠锡德 . 生物药剂学 [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7.
[34] 斯陆勤,黄建秋,李高 .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及其应用 [J]. 中国药师, 2008 , 11(2) : 160-162.
[35] 彭司勋 . 中国药学年鉴 2008[M].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9.
[36] 平其能 . 现代药剂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37] 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药政处 . 调剂学 [M]. 重庆:西南人民出版社, 1952.
[38] 何茂芝 . 药剂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3.
( 收稿日期 : 2009-09-01 )

PDF(1740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