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植物药在国内研究概况

刘国声

中国药学杂志 ›› 1983, Vol. 18 ›› Issue (10) : 44-46.

PDF(639 KB)
PDF(639 KB)
中国药学杂志 ›› 1983, Vol. 18 ›› Issue (10) : 44-46.
综述

芳香植物药在国内研究概况

  • 刘国声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本文扼要地报道芳香植物药在我国的研究概况,介绍在科研工作中发现的具有杭病毒、抗菌、镇咳、祛痰、平喘、杭癌、解热、抗炎、驱虫等有生理作用的挥发油及活性成分。例如,麻黄挥发油及1,a-松油醇等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千年健挥发油及芳樟醇有抑制布氏杆菌作用,广藿香油及广藿香酮有抑制白色念珠菌作用,艾叶、苍术薰香有灭活黄曲霉菌作用等。此外,在杜鹃花科植物等中发现了不少具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挥发油和活性成分,有的已制成治疗气管炎药物,如满山红挥发油、牡荆油、伞花烃等。另外也发现了一些挥发油和活性成分有抗癌作用,如莪术挥发油、获术醇等有抑制宫颈癌细胞(U14)作用等。同时指出一些倍半菇和单萜类成分有抑制肿瘤细胞作用,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刘国声. 芳香植物药在国内研究概况[J]. 中国药学杂志, 1983, 18(10): 44-46

参考文献

[1]刘国声等:十三种中药挥发油的初步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1:20,1956 [2]王善源:科学记录,新辑,2(7):301,1958 [3]王善源:同上,2(5):155,1958;3(3):93,1959 [4]梁晓天等:药学学报7(4):131,1959 [5]刘国声:药学学报10(3):147,1963 [6]刘国声等:十六种中药挥发油抗布氏杆菌作用,待发表 [7]郭可大等:第二次微生物]遗传与育种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180页,1978;李树来等:中药通报(1) :35,1982 [8]吴元鎏等:化学学报38(61):573,1980 [9]郎彝江等:中草药11(3):101,1980 [10]上海市华东医院等:中华医学杂志58(10):619,674.1978;上海市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文汽管炎研究组:中华医学杂志55(9):624,1975 [11]吕长义等:化学学报38(2):140;241,1980 [12」李淑子等:药学通报15(2):20,1980;李元龙等:同上17(5):98, 1982 [13]樊菊芬等:中草药12(9):9,1981 [14]云南省植物研究所:中草药通讯1 :23,1973 [15]Cordell G A et al:Lloydia 40(1):1,1977 [16]刘国声:植物学报22(4):396,1980 [17]许洪霞等:中草药10:1,1979 [18]周仲良等:香叶天竺葵杭肿瘤有效成分研究,全国植物挥发油成分学术研究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87页,1981 [19]戴培兴等:中草药12(3):9,1981 [20]濮全龙等:柴胡挥发油的成分研究,全国植物挥发油成分学术研究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102页,1981 [21]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所等:药学通报17(4):10,1982 [22]刘国声:药学通报14(8):375, 1979;方洪拒等:药学学报14(10):617,1979 [23]袁文学等:当归和欧当归挥发油的药理研究,全国植物挥发油成分学术研究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93页,1981 [24]刘国声:中药通报6(5):封3,1981 [25]朱兆仪等:中药通报7(5):29,1982 [26]丁德生等:野薄荷精油中驱避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全国植物挥发油成分学术研究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57页,1981
PDF(639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