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综述
  • 综述
    谈志远, 于之恒, 吴紫阳, 刘维, 杨丽, 赵荣生
    2020, 55(15): 1229-1233. https://doi.org/10.11669/cpj.2020.15.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巴韦林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在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疫情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推荐利巴韦林可试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利巴韦林剂量-效应关系的个体差异大,终末相消除半衰期长,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和个体化给药。笔者对利巴韦林不同人群的药动学、群体药动学及治疗药物监测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治疗与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
  • 论著
  • 论著
    郭叡霖, 盛含晶, 赵胜贤, 严晓阳,胡鸿雨
    2020, 55(15): 1234-1242. https://doi.org/10.11669/cpj.2020.15.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设计合成N-羟基-5-(3-取代脲)-1H-吲哚-2-酰胺衍生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以对硝基苯肼和丙酮酸乙酯为起始原料采用缩合、Fischer吲哚合成法等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N-羟基-5-(3-取代脲)-1H-吲哚-2-酰胺衍生物(7a~7n),并通过1H-NMR、13C-NMR和HRMS对所有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采用溴化噻唑蓝四氮唑比色(MTT)法考察了目标化合物对宫颈癌细胞(Hela)、乳腺癌细胞(MCF-7)及人肝癌细胞(HepG-2)等细胞系的细胞毒进行了活性测试。结果 设计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所选癌细胞的增值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 7j、7l和7m对Hela的抑制活性优于顺铂。结论 该系列化合物对Hela、MCF-7和HepG-2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 论著
    左甜甜, 屈浩然, 陈虹, 康帅, 孙磊, 金红宇, 马双成
    2020, 55(15): 1243-1247. https://doi.org/10.11669/cpj.2020.15.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考察中药材中镉(Cd)的生物可给性,并将其应用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为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于黄连、川芎、乌药和莪术4种中药材中Cd的残留量进行测定,通过胃-肠两步模拟消化法(in vitro PBET)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对药材中Cd的生物可给性进行考察,并应用靶标危害系数法(THQ)评估Cd含量对人体健康产生的风险。结果 黄连、川芎、乌药和莪术中Cd的生物可给性分别为49.0%、40.0%、44.9%和65.7%。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提取前黄连、川芎、乌药和莪术的THQ分别为1.895、1.045、1.446和1.653;提取后THQ分别为0.929、0.418、0.649和1.077。结论 4种药材中的Cd均不能在人工胃肠中完全吸收,提取后Cd的风险降低,且除莪术外,均降至安全范围内。本实验将中药中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应用于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中,为更加客观、科学地评价中药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重金属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 论著
    康帅, 连超杰, 郑玉光, 张炜, 过立农, 郑健, 马双成
    2020, 55(15): 1248-1252. https://doi.org/10.11669/cpj.2020.15.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冬虫夏草人工繁育品的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方法 应用体视显微和光学显微技术,引入昆虫学和真菌学专业术语,综合虫体和子座性状和显微特征,对冬虫夏草人工繁育品的样品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分别与冬虫夏草野生品、冬虫夏草伪制品——亚香棒虫草加工品和戴氏虫草加工品进行比较。结果 冬虫夏草人工繁育品与冬虫夏草野生品在虫体形状、胸节、胸腹交界、断面、质地,以及子座形状和子囊壳显微结构等特征略有差异,与冬虫夏草伪制品——亚香棒虫草加工品和戴氏虫草加工品在虫体环纹、胸腹节颜色、腹节毛片、子座膨大部位表面观等主要性状特征和虫体体壁、腹足趾部和子囊壳等主要显微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性状和显微方法可以用于冬虫夏草人工繁育品、冬虫夏草野生品和冬虫夏草伪制品的鉴别。
  • 论著
    陈颖志, 肖朝江, 颜宇洁, 董相, 姜北, 刘佳
    2020, 55(15): 1253-1258. https://doi.org/10.11669/cpj.2020.15.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深入了解无茎黄芪(Astragalus acaul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Rp-18、硅胶等多种柱色谱对样品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对单体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无茎黄芪根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分离纯化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甘草素(1)、异甘草素(2)、isomucronvlatol(3)、丁香脂素-4-O-β-D-葡萄糖苷(4)、落叶松脂醇(5)、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6)、5-甲氧基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7)、对羟基苯甲醛(8)、山梨醇(9)、7-氧谷甾醇(10)、7β-羟基谷甾醇(11)、β-sitosteryl-D-glucoside-6'-palmitate(12)、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E-二烯(13)、2α,3β-二羟基齐墩果酸(14)、硬脂酸甲酯(15)、β-谷甾醇(16)、胡萝卜苷(17)、油酸(18)和反式油酸甲酯(19)。结论 化合物1~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无茎黄芪富含黄酮类、木脂素类、甾体类成分。
  • 论著
    李志威, 王玉, 杜海霞, 何昱, 万海同, 杨洁红
    2020, 55(15): 1259-1265. https://doi.org/10.11669/cpj.2020.15.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danhong injection)对高脂血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以SD大鼠喂养6周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模型,随后将高脂血症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红注射液低(0.5 mL·kg-1)、中(1 mL·kg-1)和高(2 mL·kg-1)剂量组,每组6只。各治疗组在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MCAO) 模型之前连续7 d注射给药,每日1次,并且造模前1 h和再灌注后6 h时按剂量各给1次药。再灌注24 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HE染色观察脑缺血皮层区域的组织病理变化;RT-PCR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中Nox2、Rac1、ASC、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的mNRA表达;试剂盒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缺血侧脑组织NLRP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丹红治疗各组均能不同程度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降低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脑组织中Nox2、Rac1、ASC、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基因的mRNA表达和血清中TC、TG含量,抑制了脑缺血区域NLRP3蛋白的表达。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有效调节血脂水平,对高脂MCAO大鼠的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减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性复合体形成,降低caspase-1、IL-1β和IL-18等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相关。
  • 消息
  • 消息
    2020, 55(15): 1265-1265. https://doi.org/10.11669/cpj.2020.15.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20年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定于2020年9月中旬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具体详见第二轮通知), 《药物分析杂志》普析通用杯第九届优秀论文评选交流会将同期召开。会议由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药 学会编辑出版部、《药物分析杂志》编辑部承办。会议主题为“初心和使命———传承创新发展分析检测技术”,届时将邀请院士 专家做主题报告、分会场报告,并进行优秀论文交流评选。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论著
  • 论著
    何娟, 艾艳秋, 赵华平, 王冬梅, 李志松
    2020, 55(15): 1266-1270. https://doi.org/10.11669/cpj.2020.15.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胶质瘤细胞U251体外恶性生长和侵袭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以胶质瘤细胞U251作为体外研究对象,右美托咪定处理U251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侵袭和迁移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p-AKT蛋白表达。用AKT信号激活剂和右美托咪定联合处理胶质瘤细胞,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 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抑制MMP-2、MMP-9、p-AKT蛋白表达;AKT信号激活剂处理可逆转右美托咪定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论 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阻碍胶质瘤细胞U251体外恶性生长和侵袭。
  • 论著
    刘筱雅, 江昌照, 高文彦, 张琪, 江蕾蕾, 张梦婕, 叶金翠
    2020, 55(15): 1271-1277. https://doi.org/10.11669/cpj.2020.15.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将酮洛芬制备成微乳凝胶以扩大其载药量并提高药物经皮透过率,考察其体外透皮特性。方法 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酮洛芬微乳区油相/表面活性剂比例范围,以离体大鼠皮肤的24 h累积渗透量及时滞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微乳凝胶处方优化,与市售凝胶对比透皮性能。结果 酮洛芬微乳最佳油相、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分别为油酸、聚氧乙烯蓖麻油(EL-35)和乙醇,经星点设计实验优化的微乳处方为油酸1.35%,EL-35 10.8%,乙醇9%,其离体大鼠皮肤24 h累积渗透量562.82 μg·cm-2,是市售凝胶的1.35倍。结论 本实验制备的酮洛芬微乳凝胶渗透性能良好,为酮洛芬微乳凝胶的开发奠定基础。
  • 论著
    张纳, 李爱香, 李志强, 王磊
    2020, 55(15): 1278-1283. https://doi.org/10.11669/cpj.2020.15.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主料,添加凝胶剂、助凝剂及增塑剂,改变配方和工艺,研制高透明性HPMC空心胶囊。方法 通过控制不同结冷胶用量、钾盐种类、添加剂和养胶温度、陈化时间、干燥方式及干燥温度等因素,优化高透明性HPMC植物胶囊的最适配方和制备工艺参数。结果 制备高透明性HPMC植物胶囊的最佳配方和工艺为:HPMC 1 000份,结冷胶13份,枸橼酸钾10.5份,聚乙烯醇5份,枸橼酸三乙酯1.2份,蒸馏水4 500份,5 200 r·min-1均质2 min,87 ℃陈化1~2 h,蘸胶后10 ℃冷藏45~50 min后,40 ℃鼓风干燥。结论 对产物透明性影响最大的因素为胶囊干燥的方式和温度,蘸胶完成后低温环境的冷藏能促进HPMC在湿胶囊中的溶解,可有效提高胶囊的透明性。
  • 论著
    张素平, 王海平, 修连喜, 黄巧妹, 梁桂荣, 张忠诚, 阮天福
    2020, 55(15): 1284-1288. https://doi.org/10.11669/cpj.2020.15.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替考拉宁(TEIC)总浓度(Ct)和游离浓度(Cf)的方法。方法 游离浓度血浆样本经超滤离心管处理后进行HPLC分析。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0.01 mol·L-1磷酸二氢钠(25∶75,磷酸调pH值至3.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5 ℃,流速1.0 mL·min-1,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定量下限、精密度、回收率和稳定性。结果 游离浓度在0.5~5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y=12 801x-2 574.1,r2=0.999 8),定量下限为0.5 μg·mL-1,方法回收率为94.63%~103.72%,批内、批间RSD均<4.00%;总质量浓度在1.562 5~10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y=10 576x+9 950.1,r2=0.999 8),定量下限为1.562 5 μg·mL-1,方法回收率为94.55%~99.59%,批内、批间RSD均<4.00%。在室温放置10 h、冻融循环3次和4 ℃冷藏72 h稳定性良好。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临床替考拉宁血药总浓度和游离浓度的检测及药动学的研究。
  • 论著
    李欧, 付真真, 刘康妮, 雷雨甜, 李佳瑞, 高小康
    2020, 55(15): 1289-1294. https://doi.org/10.11669/cpj.2020.15.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血小板细胞膜色谱模型, 考察不同温度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该色谱柱上的保留行为,模拟药物在正常和发热病理状态下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方法 通过物理吸附法,构建血小板细胞膜色谱固定相,湿法装柱,制成血小板细胞膜色谱柱,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蛋白含量,Na+、K+-ATPase检测试剂盒测定生物活性,应用该色谱模型,考察色谱柱的特异性及在35.0~42.0 ℃温度范围下药物的保留特性。结果 构建的血小板细胞膜色谱模型其血小板ATP酶活性值为0.214, 固定前血小板膜蛋白质量浓度为0.340 9 mg·mL-1,固定后血小板膜蛋白质量浓度为0.080 5 mg·mL-1。3个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氯吡格雷、双嘧达莫和西洛他唑在血小板细胞膜色谱柱和空白硅胶柱上保留特征有较大差异,36.0 ℃时3个药物在血小板细胞膜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均为最大值,然后随温度的升高,保留时间均呈下降的趋势。结论 成功构建了血小板细胞膜色谱模型,并首次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该色谱模型上的保留特性,模拟了正常和发热体温时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色谱保留行为。
  • 论著
    李进, 姚尚辰, 尹利辉, 许明哲, 胡昌勤
    2020, 55(15): 1295-1304. https://doi.org/10.11669/cpj.2020.15.0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柱切换-液质联用法推断万古霉素原料中杂质的结构。方法 采用Chromasil 100-5 C18(4.6 mm×250 mm, 5 μm)色谱柱, 以三乙胺缓冲液(pH 3.2)-乙腈-四氢呋喃(92∶7∶1,V/V/V)为A相,以三乙胺缓冲液(pH 3.2)-乙腈-四氢呋喃(70∶29∶1,V/V/V)为B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杂质。在正离子模式下获取各杂质的质谱数据,结合糖肽类抗生素的普遍质谱裂解规律、降解反应原理,解析相关杂质的结构。结果 推断出13种杂质的化学结构,其中6种为首次报道。总结了万古霉素、去甲基万古霉素、甲基化万古霉素分别与其2种β异构体的化学结构与色谱保留行为之间的规律。结论 采用柱切换-LC/MSn法结合强制降解实验,可快速推断出万古霉素原料相关杂质的化学结构。
  • 论著
    李悦, 赵瑞, 谢诚, 包健安, 缪丽燕, 张晶晶
    2020, 55(15): 1305-1309. https://doi.org/10.11669/cpj.2020.15.0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情况,探讨其相关风险因素,分析不同科室PIM药物使用情况,为制订不同科室老年人用药手册提供参考,进一步规范老年人用药。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1~10月老年住院患者(≥65岁)的医嘱信息,以美国老年医学会2019年版Beers标准为依据,调查我院老年住院患者PIM现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PIM的风险因素。结果 收集到12 756例老年患者的医嘱信息,患者平均年龄(74.13±6.88)岁,平均罹患疾病(3.22±2.09)种,平均用药(4.79±3.76)种。依据2019年版Beers标准,我院老年住院患者的PIM发生率为20.00%,其中,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6.41%,818/12 756)的发生率最高。不同科室PIM发生情况数据显示,风湿病科、老年医学科、康复科、麻醉手术科及肿瘤科PIM发生率较高。此外,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种数、罹患疾病数以及住院天数均为PIM发生的潜在风险因素。结论 我院老年住院患者PIM发生率较高,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有待提高。
  • 论著
    杜雯雯, 王晓星, 张丹, 陈文倩, 张相林, 李朋梅
    2020, 55(15): 1310-1315. https://doi.org/10.11669/cpj.2020.15.0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肺移植术后1年影响他克莫司剂量和血药浓度的生理生化因素和遗传因素进行分析考察,为他克莫司的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行肺移植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手术1年后基本信息,包括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和他克莫司的用药剂量。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他克莫司浓度,采用Sanger法测定患者细胞色素P450(CYP)3A5基因型。计算经体重校正的日剂量(D)和经剂量校正的血药浓度(C/D)值。分析CYP3A5基因型和生理生化指标对D和C/D的影响,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确定D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维持他克莫司浓度在治疗浓度范围内的条件下,CYP3A5*1/*1型和*1/*3型患者所需D高于*3/*3型患者,C/D值低于*3/*3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CYP3A5基因型、血红蛋白和年龄这3个变量对他克莫司D有显著影响,其中,血红蛋白和年龄与他克莫司D呈负相关(P<0.05)。运用多元线性回归预测公式计算得到D预测值,预测剂量与实际剂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24(95% CI:0.705~0.893)。结论 肺移植患者术后他克莫司剂量与CYP3A5基因型、血红蛋白和年龄具有相关性。运用上述指标预测他克莫司剂量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论著
    罗杰
    2020, 55(15): 1316-1320. https://doi.org/10.11669/cpj.2020.15.0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规范适用《药品管理法》修订新增设的行政拘留制度。方法 从药品管理行政拘留的概念和特征入手,通过与其他拘留方式比较,分析了现行行政拘留程序实施的情况和主要问题。结果 从药品管理行政拘留立法和程序性规范提出了完善的思路和建议。结论 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法律责任部分首次增设了“行政拘留”的行政处罚种类,对不构成犯罪的药品严重违法行为,可以由公安机关实施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应当细化完善程序规范,使新增设的法律制度落实到位,维护良好的药品管理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