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新冠疫情防控专栏
  • 新冠疫情防控专栏
    张乔, 刘雪玲, 林美花, 刘健, 赵青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一样,是通过S-蛋白与人细胞表面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的介导作用进行入侵,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或角膜和结膜组织而进入体内。目前研究表明,高表达ACE2蛋白的器官如肾脏、肺部更易受到病毒侵害,围绕SARS-CoV-2与ACE2结合过程的相关药物研发也在不断的推进。本文通过综述已发表的与ACE2和SARS-CoV-2感染相关的文献资料,以ACE2为讨论对象,重点阐述其体内分布以及与SARS-CoV-2感染患者器官损伤等方面的相关性,同时系统综述目前作用于SARS-CoV-2与ACE2结合过程的药物研发进展,以期为临床抗击SARS-CoV-2感染提供参考。
  • 新冠疫情防控专栏
    李潇潇, 刘芳, 葛庆岗, 赵彬, 于康, 张昕怡, 李超, 史录文, 赵荣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营养支持疗法(简称“营养支持”)在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应用的临床指南,以期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等冠状病毒感染的营养支持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等数据库,全球主要营养学会网站、指南网站。纳入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营养支持指南,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列出主要推荐意见。结果 最终纳入10篇指南,制定时间为2006~2019年。指南质量为A级6篇,B级3篇,C级1篇。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GREE)Ⅱ涉及各领域中,范围与目的、清晰性、独立性的总分最高,应用性普遍得分较低。各指南侧重点不同,可互为补充,对同一问题的推荐意见基本一致。结论 COVID-19营养支持策略可遵循既往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等发表的高质量指南推荐意见。
  • 新冠疫情防控专栏
    杨勇, 沈浩, 赵山美子, 王东, 王浩然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寻找有效抗病毒药物成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迫切需求。方法 笔者借助已有病毒学文献,对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通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且运用SWISSDOCK分子模拟方法对关键靶点和上市药物进行系统的虚拟药物筛选。结果 研究发现,TMPRSS2/ACE2通路是SARS-CoV-2病毒进入肺部和其他组织细胞最高效和主要的途径。而呼吸科祛痰药物溴己新体外可强烈抑制TMPRSS2蛋白酶(EC50:0.75 μmol·L-1)。溴己新不良反应少且还具备促进肺部内源活性物质释放,维持肺泡功能,促进排痰等有益作用,适合联合用药。结论 溴己新具有独特的潜在抗病毒机制,应当深入进行临床研究,发挥其对COVID-19预防,治疗和预后的作用。
  • 新冠疫情防控专栏
    胡希, 洪东升, 羊红玉, 郑东升, 赵青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挖掘和评价氯喹上市后的安全信号,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病毒等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数据库 2004 年 01 月 01日至2020年02月22日收录以氯喹为怀疑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s,ADEs)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检测该药品各种ADEs信号,重点评估口服氯喹对各个脏器系统的安全信号。结果 纳入分析的2 063份ADEs报告中,以氯喹为怀疑药物的ADEs报告共557份。经检测,发现该药不良反应信号累及多个系统,具有临床参考意义的高风险信号包括: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ROR=2.90,IC-2SD=1.64)、心室纤维性颤动(ROR=3.40,IC-2SD=1.27)、失明(ROR=27.51,IC-2SD=0.55)、心源性休克(ROR=6.86,IC-2SD=0.54)和呕吐(ROR=1.70,IC-2SD=1.83)等;另有少见且高危的不良反应信号包括:低钾血症(ROR=4.18,IC-2SD=1.51)、急性肾衰竭(ROR=3.08,IC-2SD=0.30)、高铁血红蛋白血症(ROR=4.37,IC-2SD=0.03)以及发热(ROR=1.80,IC-2SD=1.84)等不良反应尚未被说明书收录,但与文献报道一致,在临床使用中密切注意。临床医务人员在合并用药时应结合氯喹相关不良反应,密切注意患者是否有基础疾病和配伍禁忌,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加重。结论 基于FAERS的ADEs信号检测有助于了解氯喹安全性,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氯喹不良反应的认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疾病的治疗中有效预防和避免氯喹相关药害事件。
  • 新冠疫情防控专栏
    郭思瑞, 赵紫楠, 金鹏飞, 张碧华, 吴学军, 张闪闪, 胡欣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热毒宁注射液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安全性及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估。方法 通过查阅中外文献,基于归纳、分析,对热毒宁进行了卫生技术评估,并对其用于COVID-19的药学合理性和用药监护进行探讨。结果 文献分析发现,新冠肺炎属中医疫病范畴,病理特性以“湿、热、虚、毒、瘀”为主,临床表现为炎症风暴、免疫系统受损等。热毒宁注射液用于外感风热所致感冒、咳嗽及呼吸系统感染见上述症候者,是清热解毒的代表药物。结论 快速卫生技术评估显示热毒宁注射液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热毒宁解热抗炎、调节免疫、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提示其用于COVID-19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使用过程中要做好用药监护。
  • 新冠疫情防控专栏
    徐晓涵, 杨丽, 陈晨, 翟所迪, 赵荣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药学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捐赠药品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以确保捐赠药品质量安全及合理使用。方法 结合捐赠药品相关法律规制要求和常见问题,探讨科学合理的捐赠药品管理原则、建立捐赠药品管理制度和流程。结果 既往医疗机构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期间,对捐赠药品的需求、资质与质量、有效期、使用、价格和剩余药品等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导文件对于捐赠药品特性、管理、使用和供受双方沟通等方面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有序的捐赠药品管理模式,明确管理制度、方法和综合管理流程。结论 本文对于捐赠药品的管理问题、管理原则和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梳理,有助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提高捐赠药品管理水平。

  • 综述
  • 综述
    张波, 李建涛, 唐彦, 刘鑫, 梅丹, 李大魁, 张抒扬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归纳概括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世界各国罕见病药品对药品预算影响。罕见病具有疾病种类多、单个病种发病率低、危害严重、诊断困难、有效干预和治疗药物少等特点。随着美国和欧盟等国家的立法,罕见病药品数量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美国已批准600余种罕见病药品,欧盟批准100余种罕见病药品。罕见病种类、接受治疗患者人数、批准上市罕见病药品数、罕见病药品治疗年费用和药品的可及性等是影响预算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随着罕见病药品批准数量的增加,罕见病药品占总药品费用比例呈缓慢上升趋势,同时,也存在国家和地区差异,但总体上对药品预算的影响较小且相对稳定;少数治疗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的罕见病药品对总药品费用的影响较大。

  • 综述
    陈茹莹, 徐晖, 邢金锋, 魏振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患者在手术后需要适当的疼痛缓解。应用局部麻醉药进行局部神经阻滞控制术后的急、慢性疼痛,但因作用持续时间短和心脏、神经毒性等缺点,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局部麻醉药长效递送系统可在局部持续和控制释放药物,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同时降低药物的副作用,为长期术后镇痛方案奠定了基础。笔者综述了局部麻醉药长效递送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局部麻醉药长效制剂研究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 论著
  • 论著
    张蒙蒙, 孙向明, 宋辉, 胡扬, 刘博男, 王昕蕾, 李文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单味药白芍、白芍-当归药对、复方四物汤中芍药苷在体肠吸收机制的影响规律。方法 采用在体循环灌流法,应用HPLC测定肠吸收循环液中芍药苷质量浓度,UV测定肠吸收循环液中即时酚红质量浓度。分别从pH值、药物浓度、吸收部位、P-gp 4方面考察芍药苷吸收情况。结果 通过对单味药、药对及复方中的芍药苷吸收情况进行比较,发现相同吸收部位、pH值、浓度(以芍药苷浓度为准)的样品溶液中,复方四物汤组芍药苷的吸收量、Ka、药物的累积吸收百分率较其他组显著增大(P<0.05),同时t1/2显著减小(P<0.05)。白芍、药对及复方样品液与P-gp的抑制剂和诱导剂合用时,芍药苷的吸收表现出吸收量、Ka、药物的累积吸收百分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的增加或减少(P<0.05),同时t1/2也显著性减少或增加(P<0.05)。结论 芍药苷的吸收受P-gp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复方中芍药苷的吸收较药对及单味药中的芍药苷吸收情况更佳。
  • 论著
    何玉娇, 黄茂林, 乐燕, 郑哲彬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姜黄素抑制肝癌细胞转移和侵袭的生物学机制研究。方法 采用Am-Blue方法检测细胞毒;构建稳转细胞系检测microRNA-21的表达;应用qRT-PCR检测前体及成熟microRNA-21的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的表达;应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及martrigel基质胶分别检测肿瘤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microRNA-21的表达,同时抑制前体pri-miR-21、pre-miR-21及成熟microRNA-21的mRNA的表达。姜黄素能够显著增强microRNA-21靶蛋白PTEN和PDCD4的表达水平。姜黄素抑制了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其中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升高,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降低。姜黄素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结论 姜黄素通过抑制microRNA-21的表达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
  • 论著
    赵梦迪, 杨洁红, 周惠芬, 虞立, 李畅, 万海同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类方(补阳还五汤、脑心通胶囊、养阴通脑颗粒)对乳鼠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海马神经元细胞的体外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建立海马神经元OGD/R模型,CCK-8法确定补阳还五汤类方含药血清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作用浓度。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组(10%)、脑心通胶囊含药血清组(10%)、养阴通脑颗粒含药血清组(10%)、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TAK-242组(10%,1 μmol·L-1)、脑心通胶囊含药血清+TAK-242组(10%,1 μmol·L-1)、养阴通脑颗粒含药血清+TAK-242组(10%,1 μmol·L-1)共8组。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生长形态,试剂盒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Hoechst 333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TLR4/NF-κB信号通路上关键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补阳还五汤类方均可以降低海马神经元细胞TNF-α和IL-1β的释放量,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数,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中TLR4和NF-κB蛋白的表达,对OGD/R海马神经元细胞的炎症反应起到了保护作用。TLR4特异性抑制剂TAK-242的加入,阻断了该信号通路的传导,降低了补阳还五汤类方的保护作用。结论 补阳还五汤类方对OGD/R致海马神经元细胞发生的炎症反应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且脑心通胶囊的抗炎保护作用相对明显。
  • 论著
    张春歌, 吴登科, 陈蓉, 包健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高密度脂蛋白(HDL)作为siRNA载体和多聚体胶束的靶向配体,制备HDL偶联多聚体胶束共递送siRNA和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载药系统,评价共转运递药系统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发挥基因与化疗药物协同抗肿瘤的效果。方法 将HDL与经胆固醇修饰的siRNA (chol-siRNA)复合形成siRNA/HDL复合物,再与载Dox胶束(Dox/micelle)共价偶联,形成HDL偶联多聚体胶束共递送siRNA和Dox载药系统(siRNA/HDL-Dox/micelle)。考察多聚体胶束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粒径变化和稳定性;利用HepG2/ADM耐药肿瘤细胞模型,考察多聚体胶束的细胞摄取、亚细胞分布和体外抗肿瘤活性;运用RT-PCR与Western blot技术评价siRNA在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上对靶基因的沉默效果。结果 HDL能有效包载siRNA并保护其免被酶解。透射电镜显示,siRNA/HDL-Dox/micelle多聚体胶束外观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并且多聚体胶束在pH 5.3缓冲液中粒径增大,电位升高,稳定性下降。siRNA/HDL-Dox/micelle 通过HDL包载siRNA的方式,将siRNA递送进肿瘤细胞并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上有效下调P-gp的表达,从而使细胞内Dox蓄积量升高,抗肿瘤活性增强。结论 siRNA/HDL-Dox/micelle多聚体胶束能够有效递送siRNA与Dox进入肿瘤细胞,成功沉默mdr1基因的表达,从而逆转肿瘤耐药,增强Dox的抗肿瘤活性。
  • 信息
  • 信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论著
    史新昌, 李响, 于雷, 郭莹, 李永红, 裴德宁, 饶春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谱图分析探讨重组白介素-15融合蛋白糖链类型和构成比例。方法 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重组白介素-15融合蛋白的等电聚焦电泳检测谱图、去唾液酸等电聚焦电泳检测谱图和去N糖链等电聚焦电泳检测谱图,并根据各峰面积和等电点的相互关系,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组成拟合分析,明确峰面积和等电点分布相互关系。结果 确认间隔1个峰模型的合理性,并根据该模型获得一系列基础相关数据,包括该蛋白的表观m值25.53个基准(R);该蛋白的表观n值28.83R;唾液酸的表观m值0.86(0.855)R,表观n值0.12(0.119)R;N乙酰氨基葡萄糖(未区分与N乙酰半乳糖胺的不同)表观n值0.06(0.061)R;去N糖链后形成的羧基表观m值0.19(0.186)R。该蛋白质糖构成的相关信息,包括唾液酸化度为;摩尔比约1.83;蛋白原型占比约8.3%、含N糖链单修饰占比约19.8%、含N糖链双修饰约28.4%、含N糖链三修饰占比约23.7%;带唾液酸O糖链修饰占比19.8%;主要糖型为G0(海藻糖F)、G1(F)、G2(F)、G1A1(F)和G2A1(F)。结论 糖链的结构复杂,但也有一定重复性和规律性,希望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可以快速勾勒出糖蛋白糖链轮廓,增进对糖蛋白认识和对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 论著
    陈文倩, 张竹, 张丹, 杜雯雯, 詹庆元, 张相林, 李朋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可根据血药浓度监测数据估算%T>MIC的方法进行比较评价,明确治疗药物监测实施方案和治疗目标。方法 收集25例重症感染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达稳后多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数据,以NONMEM法建立群体药动学模型并以Bayesian反馈法结合给药后6、8 h血药浓度点估算%T>MIC,同时以已建立的%T>MIC计算模型方法结合相同血药浓度进行估算,与%T>MIC真实值进行比较。结果 建立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可对数据进行较好拟合,协变量血清肌酐(CR)对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Vc)有显著影响,最终模型为 Vc=18.8×(CR/70.9)ΘCR_VC。当MIC=2时,Bayesian法和%T>MIC计算模型法预测结果偏差在真实值±10%以内的比例分别为76.9%及84.6%。结论 两种方法在MIC折点≤2时预测准确性良好,但准确性随MIC增加而下降,针对不同的MIC水平可考虑采取不同治疗药物监测方案。

  • 信息
  • 信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