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综述·
  • ·综述·
    汪美汐, 彭宗根
    2019, 54(18): 1457-1462.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9.18.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以肝内细胞脂肪变性和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代谢应激性肝损伤,为常见的慢性肝病,也是导致严重肝病的诱因之一。但由于理想化NAFLD实验模型的匮乏,导致NAFLD的发病机制仍有待深入阐明,治疗药物研发相对滞后。因此,建立接近于临床疾病特征的NAFLD细胞动物实验模型,对于探索其发病机制和筛选评价相关候选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将从体内体外角度,分别对NAFLD发展进程中相关实验性模型进行综述并深入分析其优缺点,为防治NAFLD创新药物研究提供充分理论依据和模型选择。
  • ·综述·
    张廷英, 代献花, 黄勇, 陶万茹, 李威, 梁蓓蓓
    2019, 54(18): 1463-1467.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9.18.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肿瘤免疫治疗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因实体瘤特殊的肿瘤异质性和免疫抑制性微环境等问题,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药物瘤内富集不足,反应率相对较低等。纳米药物可提高宿主免疫刺激信号和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有望克服传统免疫治疗存在的问题。笔者首先回顾分析了纳米药物在增强天然抗肿瘤免疫和克服肿瘤抑制性微环境这两大方向的应用现状,并进一步讨论其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 ·论著·
  • ·论著·
    邹俊波, 张小飞, 史亚军, 郭东艳, 王晶, 程江雪
    2019, 54(18): 1468-1474.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9.18.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影响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芎挥发油的关键工艺参数。方法 挥发油、乳化芳香水均是挥发油提取过程的产物,挥发油性质会直接影响乳化芳香水的形成。通过分析不同冷凝温度及收集温度、提取温度、药液比、药材粉碎度等工艺参数对乳化芳香水的稳定性、得率的影响,进一步建立相应的挥发油提取过程控制模型,揭示挥发油提取分离过程中诱导其乳化分散的关键工艺及参数。结果 川芎挥发油的相对黏度、相对密度、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界面张力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稳定性动力学指数(TSI)与工艺参数的线性模型为:TSI=0.877+0.230×提取温度-0.024×粉碎粒度+0.010×药液比+0.292×冷凝温度+0.776×收集温度;TSI与挥发油理化性质的线性模型为:TSI=0.877-0.170×密度+0.098×黏度-0.301×表面张力+0.695×界面张力-0.060×接触角。挥发油得率与工艺参数的线性模型为:得率=5.065+0.258×提取温度+0.127×粉碎度+0.016×药液比+0.264×冷凝温度+0.264×收集温度+0.502×TSI;得率与挥发油理化性质的线性模型为:得率=5.065-0.196×密度-0.167×黏度-0.201×表面张力+0.153×界面张力-0.065×接触角。结论 川芎芳香水TSI、得率与提取温度及药材粉碎粒度成正比,提取温度及药材粉碎度为模型药材提取工艺的关键参数。挥发油得率与TSI呈显著正相关,TSI可以反映挥发油的得率,是可以客观评价工艺参数的具体指标。
  • ·论著·
    叶惠娴, 崔欠欠, 叶佩雯, 谢银萍, 刘玉娟, 王小静, WeiSu-ying, 魏凤环
    2019, 54(18): 1475-1480.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9.18.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天然及合成冰片对大黄素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 首先用饱和溶液法,筛选适宜大黄素的供给液和接收液;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透皮实验,采用HPLC测定1~24 h时间内接收液中大黄素的量,以累积渗透量、渗透速率及增渗倍数为评价指标。结果 含有1%聚山梨酯80的80%乙醇生理盐水和60%乙醇生理盐水分别为供给液、接收液,可使大黄素溶解度提高到648 μg·mL-1并形成漏槽条件;大黄素渗透速率与其浓度呈正相关,为648 μg·mL-1>569 μg·mL-1>457 μg·mL-1;不同浓度天然及合成冰片对大黄素透皮吸收产生的影响分别为,2%>3%>1%>空白对照组>4%、5%,2%>4%>1%>空白对照组>3%、5%;2%天然冰片的稳态渗透速率为15.90 μg·cm-2·h-1,大于2%合成冰片的12.44 μg·cm-2·h-1结论 天然及合成冰片的用量,决定了对大黄素透皮吸收的促渗或抑制作用,且天然冰片优于合成冰片。本结果为后续大黄素经皮促渗剂的选择提供了实验依据。
  • ·论著·
    周亭亭, 艾金霞, 高丽君, 孙丽媛, 李明成, 张丽华
    2019, 54(18): 1481-1485.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9.18.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优化鹿胎DNA提取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应参数,建立一种特异、准确的鹿胎快速检测试剂。方法 采用改良盐析法、改良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A、B提取鹿胎DNA;选取市面常见4种DNA聚合酶进行对比研究;运用经典的控制变量法和交叉实验优化退火温度及退火时间;建立鹿胎快速检测试剂,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改良SDS法B提取的DNA,其A260/A280比值为(1.74±0.05),质量浓度为(0.250±0.005)μg·L-1;选用高保真Taq DNA聚合酶,其PCR产物浓度可达(0.185±0.005)μg·L-1;筛选出最适退火温度58 ℃和退火时间30 s;建立的快速检测试剂能够特异准确鉴定鹿胎及其伪品,且在563 bp处有1条清晰明亮条带。结论 鹿胎快速检测试剂融合了最优DNA提取方法、最优PCR反应参数,能够高准确性、高特异性完成鹿胎及其伪品的鉴定工作。
  • ·论著·
    朱晓燕, 黄韵璇, 黄昌杰, 蓝永锋, 侯惠婵, 陈伟盛
    2019, 54(18): 1486-1490.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9.18.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从分子水平鉴别2种不同性状的白茅根。方法 采用植物通用DNA条形码ITS1、ITS2、psbA-trnH、rbcL和matK对30份白茅根样品的序列进行比较研究,分析2种不同性状白茅根的多个位点差异。结果 30批白茅根的psbA-trnH、rbcL和matK基因序列无位点差异,ITS1序列含3个关键差异位点,ITS2序列含1个关键差异位点,且ITS2序列上的关键差异位点可被限制性内切酶HpyCH4Ⅲ识别。结论 ITS1和ITS2序列可作为2种不同性状白茅根鉴别用的DNA条形码序列,且利用ITS2序列上可被限制性内切酶HpyCH4Ⅲ识别的关键差异位点可建立2种不同性状白茅根的PCR-PFLP鉴别方法。
  • ·论著·
    王艳宏, 樊建, 栾宁, 赵娟萍, 关枫, 杨志欣, 冯宇飞
    2019, 54(18): 1491-1496.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9.18.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白芥子散及其拆方对过敏性哮喘大鼠施药局部皮肤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E、白介素(IL)-4、干扰素(IFN)-γ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白芥子散穴位组、白芥子散非穴位组、白芥子穴位组、延胡索穴位组、甘遂穴位组、细辛穴位组和生姜穴位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9组均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法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的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施药局部皮肤和血清中Ig-E、IL-4、IFN-γ及TNF-α的水平。结果 白芥子散穴位组肺泡结构基本正常且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与正常对照组较为相似;各治疗穴位组均可使血清中Ig-E、IL-4、IFN-γ及TNF-α水平有所回调,尤以白芥子散穴位组、白芥子穴位组和细辛穴位组最佳(P<0.01);白芥子散穴位组、白芥子穴位组与细辛穴位组施药局部皮肤中Ig-E水平低于正常值。结论 白芥子散可有效治疗过敏性哮喘,能够显著地增强IFN-γ并减弱Ig-E、IL-4和TNF-α在施药局部皮肤及血清中的表达,且施药局部皮肤中各指标值的回调强度均高于血清。各拆方药味中,白芥子和细辛对Ig-E、TNF-α及IFN-γ的作用较强,而延胡索主要对IL-4产生作用。
  • ·论著·
    马舒伟, 刘兴艳, 殷华峰, 辛杨, 王国康
    2019, 54(18): 1497-1503.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9.18.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K(ginkgolide K,GK)对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损伤大鼠的脑损伤保护作用是否依赖于线粒体Ca2+单向转运体(mitochondrial calcium uniporter,MCU)的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5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GK+钌红(ruthenium red,RR,MCU拮抗剂)组、GK组和GK+精胺(spermine,SM,MCU兴奋剂)组。采用栓线法制备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22 h的大鼠脑损伤模型;采用Zea Longa 5分制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重量法测定脑含水量;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采用荧光法检测线粒体内i浓度;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损伤脑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8/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GK组相比,联合GK+RR组中大鼠神经缺损评分、脑含水量、脑梗死面积比显著降低(P<0.01);脑组织MDA、NOS和NO含量减少、SOD活性升高、i显著下降(P<0.01),caspase-3/8/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然而,联合GK+SM组与GK+RR组药理作用相反。结论 RR能够提高GK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而SM能够减弱GK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其GK作用机制可能与RR或者SM竞争性调节MCU转运能力来抑制线粒体Ca2+内流有关。
  • ·论著·
    刘健, 吴丽花, 胡兴江, 吴国兰, 周惠丽, 申屠建中
    2019, 54(18): 1504-1507.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9.18.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健康男性受试者单次空腹口服受试及参比盐酸特拉唑嗪片后的血药浓度,计算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评价两种制剂是否生物等效。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双周期自身交叉试验设计,18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单剂量口服盐酸特拉唑嗪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2 mg,用LC-MS/MS测定血浆中特拉唑嗪的浓度。药动学参数用DAS 2.0软件处理获得。结果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tmax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1.00 (0.25, 2.00)h和0.75 (0.50, 4.00)h,ρmax(平均值±SD)分别为(49.72±9.86)和(61.66±18.37)ng·mL-1,AUC0-t(平均值±SD)分别为(516.35±107.33)和(616.58±118.48)ng·h·mL-1,AUC0-∞(平均值±SD)分别为(532.62±112.42)和(634.99±122.49)ng·h·mL-1,相对于参比制剂,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17±13.92)%。AUC0-tρmax 90%置信区间分别为93.8%~105.1%和88.3%~108.4%。试验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盐酸特拉唑嗪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人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 ·论著·
    易秋艳, 崔学文, 王灿, 曹乾超
    2019, 54(18): 1508-1510.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9.18.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比较含和不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的异丙酚脂肪乳注射液对微生物的影响。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21“抑菌效力检查法”,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和白色念珠菌为试验菌,对含和不含EDTA的异丙酚脂肪乳注射液各3批样品进行试验菌接种后12 h的存活菌数测定。结果 供试品接种12 h后,与0 h比较,含EDTA的样品存活菌数均未增加,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降低了约0.5 lg值;不含EDTA的样品除存活菌数除黑曲霉未增加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分别增加了0.5、0.4、0.6、1.6 lg值。结论 与不含EDTA的异丙酚脂肪乳注射液相比,含EDTA的样品可降低意外污染引起的感染。但是,不能降低所有致病性威胁。
  • ·论著·
    王琳, 吴斌, 王铁松, 吴科春, 胡琴, 王昊天, 董达文, 张喆
    2019, 54(18): 1511-1514.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9.18.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体外溶出及渗透过程,并建立体内外相关性模型对仿制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进行预测。方法 采用Macro Flux型药物溶出度与渗透速率测试系统,以饱腹小肠模拟液(pH 5.0)为介质,分别比较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溶出及渗透行为,通过关键质量参数考察药物的释放与吸收过程,预测受试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进而预测制剂间是否生物等效。结果 在饱腹小肠模拟液中,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溶出行为和渗透速率基本一致,ρmax和AUC0-t无显著性差异,生物利用度约为参比制剂的97%。结论 初步预测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体内生物等效。
  • ·论著·
    何风艳, 李静, 何轶, 郑笑为, 戴忠, 马双成
    2019, 54(18): 1515-1519.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9.18.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中国药典》(2015年版)3种检测限测定方法在薄层色谱中应用的结果,为薄层色谱分析方法验证中检测限方法的选择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择士的宁、盐酸小檗碱和10种化工染料,经薄层色谱展开后,通过肉眼检视和薄层扫描技术,采用直观法、信噪比法、基于响应值标准偏差和标准曲线斜率法得到检测限。结果 3种检测限测定方法所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士的宁和10种化工染料采用3种检测限测定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盐酸小檗碱直观法结果略低于其他2种方法。结论 3种方法均可用于薄层色谱检测限测定,其中直观法快捷简单,结果可靠,可作为薄层色谱法检测限确定的首选方法。
  • ·论著·
    朱忱, 梁刚, 李英, 蒋妮, 方红梅, 管燕, 王晓玲
    2019, 54(18): 1520-1526.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9.18.0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用药错误(ME)对儿童的影响较成人频繁。化疗药物导致的MEs相对更严重且更难被发现,其中最常涉及的化疗药物就是甲氨蝶呤(MTX)。目的是建立一个多学科的团队,通过多中心前瞻性的风险评估,来发现MTX用药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制定防范策略。方法 从位于中国东南、东北部的3家儿童医院选取医生、护士、药师及患儿家属组成团队参与失效模式效应分析(FMEA)。FMEA是一个以团队为基础的前瞻性的系统性的风险管理方法,步骤包括:制定药物使用流程图、搜集各环节失效模式/风险点并赋分排序、制定防范策略。本次研究主要关注院内外MTX使用的全过程。结果 多学科的用药安全团队由66人组成,制定了包含4个阶段及4个主要环节的用药流程图。根据流程图,发现了56个潜在的风险,其中17个风险优先值(RPN)较高。院内各环节中,最大的风险分别是溶媒错误、贴签时用药频率错误及缺少监测;此外,出院后患儿口服MTX过量的问题也需要重点关注。同时,制定相关防范策略,包括强制性的和推荐性的。结论 FMEA是一种有效的发现MTX使用过程中潜在风险的方法,在以后,希望通过医务工作者及计算机工程师的共同努力,可以减少ME的发生,提高儿童用药安全性。
  • ·论著·
    曹国颖, 王晨光, 陈明辉, 赵华平, 陈茜, 胡欣
    2019, 54(18): 1527-1533.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9.18.0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汇总国内外文献,对药物种类、发生时间、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危险因素进行汇总分析,使医务工作者方便了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横纹肌溶解症(RM) 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有利于减少RM的发生和及时诊治。方法 以中英文横纹肌溶解症、各种抗精神病药物为主题词,分别检索万方数据库、CNKI、PubMed和Embase,数据采集1980.1.1~2019.4.1。结果 共入选29例患者,9种药物,奥氮平7例,喹硫平6例,利培酮4例,氟哌啶醇3例,阿立哌唑2例,氯氮平1例,米氮平3例,左美丙嗪1例,克塞平2例。5例单独用药,24例合并其他药物(83%),6名患者进展为急性肾衰竭。RM的临床表现为肌酸激酶升高、肝酶升高、肌痛、肌无力、茶色尿,以上症状不一定同时发生。横纹肌溶解发生时间和药物剂量无关。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导致危及生命的横纹肌溶解症,若患者同时接受两种以上药物治疗时,或者伴有其他因素共同存在时,发生率更高。当出现肌痛、肌无力、腹痛、茶色尿,尤其在更换药物、增加剂量时,应及时对患者进行临床实验室检查,判断是否发生RM,以便及时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 ·论著·
    王先利, 黄燕萍, 庞艳玉, 汤静
    2019, 54(18): 1534-1538.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9.18.0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结合妇产科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特色,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临床药师绩效考核体系。方法 按照PDCA循环管理法,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本院临床药师对现有绩效管理的满意度,分析满意度不高的原因,并拟订措施、检查和落实。最后对实施PDCA循环前后的临床药师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年度关键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临床药师对现有绩效考核机制不满意率达62.5%,87.5%的临床药师认为修订绩效考核体系具有必要性。根据调研结果首先建立临床药师等级认定制度,并结合临床药学工作难易程度建立不同层级临床药师岗位职责。依据不同层级临床药师岗位职责设计临床药师绩效考核表,每月将绩效考核扣分项进行公布。经各项措施的实施,临床药师对新绩效考核的满意率为100%;年度关键考核指标如不良反应上报数量、参加多学科联合门诊、文章发表、课题立项及专利申请等较去年同期升高(P<0.001)。结论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能改善临床药师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提高了临床药师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了本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及科研水平的提高。
  • ·论著·
    李国辉, 郝志英, 陈喆, 柴丽敏, 周海燕, 刘广宣, 戴媛媛, 刘江, 黄红兵, 徐珽, 黄萍, 翟青, 王晨, 刘玉国, 张文周, 刘向红, 蒋刚, 曹俊岭, 王丽霞, 刘国强, 孙言才, 姜明燕, 吕永宁, 卢晓阳, 刘茂柏, 梁宁生, 宋燕青, 李朋梅, 董梅, 姚敦武, 李桂茹, 孔树佳, 谢瑞祥, 王建华, 魏青, 贾乐川, 李玫, 孟珺, 曹舫, 张雯, 孙永琨, 鄢丹, 白在先, 戴助, 赫捷
    2019, 54(18): 1539-1542. https://doi.org/10.11669/cpj.2019.18.0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