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学杂志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会议信息  |  联系我们  | 
中国药学杂志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电子书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学会
编辑出版:中国药学杂志编辑部
主 编:桑国卫
编辑部主任:戴罡
邮发代号:2-232
中国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1-2494
  CN 11-2162/R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9年 54卷 9期
刊出日期 2019-05-08

论著
综述
   
综述
677 崔鹤蓉, 李红艳, 姜文艳, 马涛, 王鹏龙, 雷海民
血管生成评价方法和模型研究进展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系指从已有的毛细血管或毛细血管后静脉发展形成新血管的过程。血管生成主要发生在出生后,是许多血管结构形成的基础,参与体内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种属的差异性,某一种模型得到的实验结果未必能在另一种模型上得到确证,目前全面评价受试因素对血管生成的影响一般需要不同模型结果的相互印证。笔者综述了国内外近十年血管生成相关文献,从细胞、组织、整体水平对目前公认度较高的主要评价方法与实验模型进行归纳,以期为血管生成相关药物研发及活性评价提供依据。
2019 Vol. 54 (9): 677-681 [摘要] ( 131 ) HTML (1 KB)  PDF (1422 KB)   ( 88 )
682 王春彬,张爽,张倩,张相林
两种新型抗纤维化药物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吡非尼酮与尼达尼布是两种新型的抗纤维化药物,在多个临床试验中证实能够延缓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是治疗IPF的一线药物。但两种新型抗纤维化药物应如何选择尚缺乏依据,笔者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应用于IPF的药理机制、药动学、临床研究、安全性等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吡非尼酮与尼达尼布均能减缓轻中度IPF患者肺纤维化的进展及肺功能下降的速度,且可能对重度IPF患者同样有效。两种新型抗纤维化药物在药理作用机制,药动学以及不良反应方面有较大差别,但在疗效方面,尚无明确证据表明哪种药物更佳。临床应基于两种药物的药动学特征以及不良反应特征进行个体化给药。
2019 Vol. 54 (9): 682-686 [摘要] ( 71 ) HTML (1 KB)  PDF (1025 KB)   ( 96 )
论著
687 刘玉雨,方海兰,李西文,段宝忠
DNA条形码结合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在红花龙胆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DNA条形码结合高分辨熔解曲线(Bar-HRM)技术在红花龙胆及其混伪品鉴定中的应用。方法 基于ITS2条形码,对红花龙胆及4种混伪品的序列进行扩增并分析高分辨熔解曲线。结果 利用ITS2序列,Bar-HRM技术能有效区分红花龙胆及其混伪品,Bar-HRM结果与专家性状和DNA条形码结果一致。结论 本实验表明,Bar-HRM技术适用于红花龙胆及其混伪品的快速鉴定,可作为DNA条形码技术的有效补充,在中药的快速鉴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9 Vol. 54 (9): 687-692 [摘要] ( 71 ) HTML (1 KB)  PDF (2192 KB)   ( 42 )
693 周威, 曾庆芳, Donna Lai, Junlae Cho, 张晓燕, 沈祥春
色胺酮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色胺酮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人乳腺癌MCF-7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不同浓度色胺酮(0.1,0.5,1,5,10,25,50,100 μmol·L-1)和ERK,p38MAPK,JNK通路抑制剂处理MCF-7细胞24,48,72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法考察ERK,p-ERK,p38,p-p38,JNK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低、中、高剂量色胺酮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活力。不同浓度色胺酮处理MCF-7细胞24,48,72 h时,药物浓度与细胞增殖抑制率呈一定相关性(r=0.904,r=0.793,r=0.770,均P<0.05)。25 μmol·L-1色胺酮处理MCF-7细胞24 h后显著抑制MCF-7细胞增殖活力(P<0.01); 色胺酮联合ERK抑制剂组、色胺酮联合p38 MAPK抑制剂组、色胺酮联合JNK抑制剂组细胞增殖活力与单用色胺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 6.25,12.5,25 μmol·L-1色胺酮处理MCF-7细胞后,p-ERK和p-JNK表达明显增加(P<0.05 或P<0.01);25 μmol·L-1色胺酮处理MCF-7细胞后p-p38 MAPK表达明显增加(P<0.05);ERK,p38 MAPK,JNK表达均未发现明显变化。结论 色胺酮可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活力,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APK信号通路激活关系密切。
2019 Vol. 54 (9): 693-698 [摘要] ( 136 ) HTML (1 KB)  PDF (2152 KB)   ( 63 )
699 蒲梦如, 申甚莉, 张永兰, 叶翠莲, 殷菲, 刘建辉
京尼平苷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在体内外研究京尼平苷对葡萄糖异常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京尼平苷对高糖诱导的胰腺β细胞胰岛素分泌和细胞活力的影响,同时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体内考察京尼平苷对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结果 京尼平苷可明显降低高糖诱导胰腺β胰岛素分泌、改善高糖诱导胰腺β细胞功能障碍,改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糖耐量、血糖和血脂水平。结论 京尼平苷对葡萄糖异常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2019 Vol. 54 (9): 699-702 [摘要] ( 84 ) HTML (1 KB)  PDF (1290 KB)   ( 56 )
703 王倩, 秦伟伟, 张杰文
阿魏酸通过修复线粒体分裂-融合失衡机制改善Aβ诱导的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
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讨阿魏酸(FA)通过修复线粒体分裂-融合失衡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障碍以及神经元保护的作用。方法 将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阳性对照组(石杉碱甲片,C组)和低剂量阿魏酸模型组(D-低组)、高剂量阿魏酸模型组(D-高组),每组各10只。除A组小鼠外,其余小鼠一次性侧脑室注射Aβ1-42建立AD模型。采用自发活动实验和Morris水迷宫法检测FA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采用PCR法检测线粒体动力学基因的mRNA水平。检测FA对AD病理标记蛋白以及线粒体分裂-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另外,采用组织免疫荧光检测Aβ在大脑皮层神经元中的分布。结果 ①通过水迷宫实验证实,D-高组小鼠寻找站台的潜伏时间明显短于B组小鼠,但是仍然略微长于A组小鼠(P<0.05);但是D-高组小鼠在第4象限停留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与A组基本一致(P>0.05)。②D-高组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中Drp1、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催化亚单位α(CnAα)、CnAβ mRNA明显低于B组,但是仍然高于A组小鼠(P<0.05)。③D-高组小鼠大脑皮层组织蛋白中APP、Bace1、总Tau(Tau46)蛋白及S396 位点磷酸化的Tau(pS396)蛋白表达明显低于B组,但是仍然高于A组(P<0.05)。④除Drp1蛋白外,D-高组小鼠大脑皮层组织神经元细胞中Drp1Ser637、CnAα、蛋白激酶A的催化亚基c(PKAc)、线粒体融合蛋白基因 2(Mfn2)水平均与A组小鼠神经元趋于一致。⑤D-高组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中Aβ的形成和聚集较B组明显减少。结论 阿魏酸可以通过修复线粒体分裂-融合动力学失衡改善AD的病理损伤。
2019 Vol. 54 (9): 703-710 [摘要] ( 74 ) HTML (1 KB)  PDF (1698 KB)   ( 75 )
711 赵青, 陈思颖, 吴耽, 刘帆, 王爱民, 刘亭, 杨畅
利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Fe3O4纳米颗粒的处方及其体外释药机制研究
目的 对自制的聚乙二醇(PEG)修饰的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进行处方优化,并对其体外释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Fe3O4纳米颗粒的处方;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Fe3O4纳米颗粒的粒径考察其常温下物理化学稳定性;利用超声搅拌法制备分别负载盐酸多柔比星、灯盏乙素、氟尿嘧啶3种不同类型药物的Fe3O4纳米颗粒,并采用透析法对Fe3O4纳米颗粒的释药能力进行研究,再应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拟合释药数据,阐释其释药机制;最后在不同温度下考察Fe3O4纳米颗粒的释药能力,说明其光热效应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 常温下Fe3O4纳米颗粒粒径在20~30 nm之间;Fe3O4纳米颗粒负载水溶性药物氟尿嘧啶时与5种模型的拟合度均不高,负载盐酸多柔比星时与Higuchi方程的拟合度较高,而负载灯盏乙素时与零级方程和Hixson-Crowell方程的拟合度均达到0.996 7,且用于机制验证的Ritger-Peppas方程指出,Fe3O4纳米颗粒装载亲水性药物时释药机制为简单的扩散,而装载疏水性药物时主要通过溶蚀机制进行零级控制释放;随着温度升高,Fe3O4纳米颗粒的释药能力增加。结论 疏水性药物可通过超声搅拌的方法载入Fe3O4纳米颗粒中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为难溶性药物的新剂型研究开发奠定了实验基础。
2019 Vol. 54 (9): 711-719 [摘要] ( 78 ) HTML (1 KB)  PDF (1969 KB)   ( 64 )
720 尹丽娜, 张雅雯, 陈晓晓, 周云琍, 陈燕, 郑高利
石杉碱甲渗透泵控释微丸的制备及其药动学研究
目的 制备石杉碱甲渗透泵控释微丸,并探讨其在 Beagle 犬内的药动学特性。方法 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渗透泵含药丸芯,以乙基纤维素和PEG400用量为考察因素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包衣液处方,通过流化床包衣工艺制备石杉碱甲渗透泵控释微丸。按最优处方制备3批微丸并以累积释放度与时间进行零级、一级、Higuchi方程拟合考察其释药特性。以市售的石杉碱甲普通片为参比制剂,考察自制石杉碱甲渗透泵控释微丸的体内药动学特点,并比较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微丸最优处方为PEG400用量10.5%,乙基纤维素用量61.5%,所制备的石杉碱甲渗透泵控释微丸24 h内释药具有零级释放特征,释放动力以渗透压为主。自制石杉碱甲渗透泵控释微丸的tmaxρmax明显低于参比制剂,其t1/2比参比制剂延长约1倍,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8%。结论 Hup-A渗透泵控释微丸在Beagle犬中有较好的缓释效果,体内相关性良好。
2019 Vol. 54 (9): 720-725 [摘要] ( 94 ) HTML (1 KB)  PDF (1268 KB)   ( 63 )
726 单倩倩, 蒋晓静, 桂双英
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目的 研制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并对其进行表征,考察其流变学特性及体外透皮特性。方法 采用植烷三醇-卡必醇-水3组分体系制备立方液晶(cubic liquid crystal,V2),利用三元相图法优选出目标区域,以体外释药行为作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处方;采用小角度 X射线散射(SAXS)、红外光谱分析(IR)及差式扫描量热技术(DSC)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流变学性质进行研究;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对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及雷公藤甲素凝胶体外释药行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优选出最优处方为植烷三醇-卡必醇-水(54∶6∶40,W/W/W),载药量为0.1 mg·g-1,SAXS显示,为双菱形晶格立方液晶;流变学参数良好;DSC结果显示,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在65.5 ℃时可转变成六角相,90 ℃则转变成层状液晶,且药物的加入不会改变液晶结构。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的体外透皮累积渗透量约为凝胶的1.54倍,且可缓释雷公藤甲素长达48 h。结论 本实验制备的雷公藤甲素立方液晶外观良好、流变性适宜,体外透皮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均优于雷公藤甲素凝胶,可为雷公藤甲素经皮给药新剂型提供实验依据。
2019 Vol. 54 (9): 726-733 [摘要] ( 58 ) HTML (1 KB)  PDF (2152 KB)   ( 41 )
734 郭江红, 谢育媛, 柯兵兵, 王文晞, 曾浩, 但晓梦, 姜红
人血白蛋白质量评价与研究
目的 考察人血白蛋白的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 对33个生产企业153批次人血白蛋白,依据法定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同时开展了人细小病毒B19筛查、杂蛋白研究及铝离子含量影响因素等3个方面的探索性研究;对检验及探索性研究所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价人血白蛋白的质量现状。结果 153批样品按法定标准检验,合格率为100.0%。探索性研究显示,33个生产企业60批样品中B19 DNA残留阳性率为0;27个生产企业28批样品中共鉴定出23种其他血浆蛋白;铝离子含量变化与玻璃瓶、枸橼酸浓度及存放均存在相关性。结论 法定检验及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本品的总体质量状况较好。但存放期间铝离子含量仍有明显增加,建议继续对铝离子增长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2019 Vol. 54 (9): 734-740 [摘要] ( 77 ) HTML (1 KB)  PDF (1813 KB)   ( 58 )
741 王胜男, 徐新, 刘训红
基于超快速液相-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不同产地玄参化学成分的差异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玄参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 采用超快速液相-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FLC-Triple TOF-MS/MS)技术对不同产地12批样品进行测定,通过多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其质谱数据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进行数据处理;通过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别。结果 不同产地玄参样品间的化学组成得到明显区分;初步筛选并鉴定出不同产地玄参间36种差异显著的化学成分,且11种共有差异化学成分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 为揭示生态环境对玄参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规律提供基础资料。
2019 Vol. 54 (9): 741-748 [摘要] ( 74 ) HTML (1 KB)  PDF (3036 KB)   ( 81 )
749 都丽萍, 李莹, 李玲玲, 保芸, 尤国皎, 任爽, 张波, 梅丹
药师干预对华法林抗凝治疗质量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开展的药学服务对华法林抗凝治疗质量的影响及产生的效果。方法 2016.9~2017.9期间临床药师纳入我院血管外科及心内科因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或治疗而需要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按设定的药学服务流程进行管理及随访,同时调取我院信息系统中2013.7~2015.7期间服用华法林的患者作为基线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INR(国际标准化比值)变化情况、华法林稳态剂量、达稳态时间等,并计算患者的TTR(达标时间百分比),对两组的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临床药师干预的患者TTR明显升高,高质量抗凝治疗的患者比例明显提高(47.89% vs. 20.09%,P<0.001),达稳态时间明显缩短,INR监测次数明显增多;药师用药教育后患者的抗凝认知评分较用药教育前大幅升高。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抗凝药物治疗管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质量。
2019 Vol. 54 (9): 749-752 [摘要] ( 114 ) HTML (1 KB)  PDF (982 KB)   ( 79 )
753 李敏, 周丽娟, 詹峰, 尹宁伟
基于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下的氯吡格雷和换用替格瑞洛个体化用药分析
目的 探讨CPY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及换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不良事件的影响,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03月~2018年03月入住我院心血管内科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 0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同意做CPY2C19基因检测进行分组,A组为未进行基因检测,常规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B、C、D组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B组(超快代谢型和快代谢型)同A组常规用药,C组(中间代谢型),采用双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方案,D组(慢代谢型),采用双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D1组)或替格瑞洛+阿司匹林(D2组)方案,比较4组间患者主要不良事件和次要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A、B、C和D 4组间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A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显著高于B和C组(P<0.05)。次要不良事件中靶血管重建和心源性再入院发生率在4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A组靶血管重建显著高于B和C组(P<0.01),A组心源性再入院发生率显著高于B、C和D组(P<0.01)。C组与D1组相比,D1组次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支架内血栓、靶血管重建和心源性再入院发生率均显著高于C组(P均<0.05)。D2组与D1组相比,D1组心源性再入院发生率显著高于D2组(P<0.05),但D2组出血事件偏高。结论 经CPY2C19基因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个体化给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同时要注意超快代谢型出血事件的发生。
2019 Vol. 54 (9): 753-760 [摘要] ( 108 ) HTML (1 KB)  PDF (1592 KB)   ( 99 )
中国药学杂志
· 《中国药学杂志》社有限公司2022年企业负责人薪酬情况
· 2022年《中国药学杂志》社有限公司工资总额信息披露
· 【祝贺】《中国药学杂志》923篇论文入选中国知网高影响力论文
· 《中国药学杂志》社有限公司2022年招聘公告
· 菏泽市生物医药产业(北京)项目推介对接会在京举办
· 《中国药学杂志》长期征集广告代理
· 中国药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胜利召开
· 关于调整本刊每期定价的通知函
· 中国药学会医药生物分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
· 中国药学杂志社召开临床药师能力提升项目启动会暨第1期“科研之路,鼎力前行”科研能力提升云课堂
· 《中国药学杂志》编辑部办公地址搬迁公告
· 《中国药学杂志》岛津杯第十三届全国药物分析优秀论文评选交流会征文通知(第一轮)
· 第26届全国医院药学学术年会暨第76届世界药学大会卫星会第二轮通知
· 第七届药学监护理论与临床实践研讨班邀请函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药学会
· 中国科协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家新闻出版署
· 版权转让协议
· 审稿人自荐、推荐表
· 稿约
 
 
 

京ICP备05051953-2号
版权所有 © 中国药学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西里2号 邮编:100050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