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家笔谈
  • 专家笔谈
    吴梧桐 王友同 吴文俊
    2010, 45(24): 1881-18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全面地介绍国内外生物制药生产的新近发展状况,讨论生物制药发展中几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方法 根据本实验室的研究与调研及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对生物制药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医药工业中的地位以及国内外生物制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状况作了归纳分析。同时讨论影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值得关注的几个动向。结果结论 进入21世纪以来,生物制药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已是现代制药工业的主导产业,它为提升“生物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起着重要作用。发展具有知识产权的生物制药产业,突破动物细胞表达治疗蛋白与大规模培养技术工程化是我国发展现代生物制药产业的关键;非专利生物药物与生物制药受托生产(CMO)也是值得专注的发展方向。
  • 综 述
  • 综 述
    张婷 杜冠华 陈若芸
    2010, 45(24): 1889-18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近十年来旋覆花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方法 分析和归纳该属植物中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及其药理活性的文献报道。 结果结论 倍半萜类化学成分是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以桉叶烷型、吉马烷型和愈创木烷型为主。其药理作用主要集中在细胞毒活性和抗炎两方面。
  • 综 述
    徐婷 韦敏燕 邓礼荷 徐月红 吴传斌
    2010, 45(24): 1895-18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近年来经皮免疫在改善疫苗传递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 以近年来的研究文献为基础,从经皮免疫的概念、优点、皮肤免疫的机制出发,分析了佐剂和各种促渗技术在经皮免疫中的应用,概述了经皮免疫在各种疫苗中的进展,讨论了经皮免疫应用的可行性以及目前需解决的问题。结果结论 经皮免疫将抗原局部应用于皮肤,已经证实可以引起机体系统和黏膜的免疫应答。作为一种新的疫苗接种途径,与传统的注射免疫方式相比,在提高接种安全性、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注射部位的疼痛、提高疫苗接种效率和降低费用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经皮免疫将成为未来疫苗免疫发展的新方向之一,但其应用还需要更多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实验的验证。
  • 综 述
    高明波 阮成江 李贺 范圣第
    2010, 45(24): 1900-19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紫杉醇及紫杉烷生物合成途径的最新研究进展。 方法 以近年来该领域的国内外文献为基础,对紫杉醇及紫杉烷碳环骨架和侧链的生物合成过程、生物合成过程中关键酶及生物合成调控方面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结果 紫杉醇是用于临床癌症治疗的植物天然药物,紫杉烷是紫杉醇合成的前体或代谢支路的产物。应用红豆杉细胞培养及无细胞体系,使用同位素掺入、微粒体催化反应等手段确定了紫杉醇及紫杉烷生物合成过程的部分步骤,已克隆紫杉烷环化酶1个,羟基化酶6个,酰基转移酶5个。为提高紫杉醇及紫杉烷的产量,已开发了多种调控其生物合成的技术。结论 紫杉醇及紫杉烷生物合成途径的阐明对调控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今后的调控生产应综合考虑生物合成和后生物合成的关系,目标代谢途径和竞争代谢途径的关系。
  • 论 著
  • 论 著
    任凤霞 乔善义 赵毅民 齐春会 张永祥
    2010, 45(24): 1904-19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汤中部分多糖组分的化学结构特征。方法 采用DEAE-纤维素柱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分离纯化,化学和光谱方法分析其结构特征。结果 从六味地黄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均一多糖组分LWP2-1,LWP2-2和LWP2-3,其相对分子量分别为7.46×104,5.51×104和4.07×104,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结论 3种多糖为首次从六味地黄汤中分得,均为结构复杂的杂多糖。
  • 论 著
    陈书红 任风芝 李丽红 高月麒 王宁
    2010, 45(24): 1907-19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鸡骨香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鸡骨香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应用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高通量的筛选模型评价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 从鸡骨香中分离得到7个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yperenoic acid(1);石岩枫二萜内酯B(mallotucin B,2);chettaphanin Ⅱ(3);chettaphanin Ⅰ(4);山藿香定(teucvidin,5);6-[2-(furan-3-yl)-2-oxoethyl]-1,5,6-trimethyl- 10-oxatricyclo[7.2.1.02,7]dodec-2(7)-en-11-one(6);penduliflaworosin(7);其中有2个化合物对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结论 化合物3,5,6,7为首次从鸡骨香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7显示有抗炎活性。
  • 论 著
    单晶 王晓中 马彦冬 杨瑞杰 李绪文 金永日
    2010, 45(24): 1910-19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 L.)叶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鉴定。 方法 体积分数85%乙醇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硅胶和ODS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 结果 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6,7,3′,4′-五甲氧基黄酮(Ⅰ),5,7,8,3′,4′-五甲氧基二氢黄酮(Ⅱ),5,7,3′,4′-四甲氧基黄酮(Ⅲ),5,7,3′,4′,5′-五甲氧基黄酮(Ⅳ),5,6,7,3′,4′,5′-六甲氧基黄酮(Ⅴ),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Ⅵ),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Ⅶ),7-羟基-5,3′,4′-三甲氧基黄酮(Ⅷ)。结论 除化合物Ⅲ、Ⅳ、Ⅴ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论 著
    孙保亮 程子翠 谢方民 王海涛 杨明峰 袁慧
    2010, 45(24): 1913-19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银杏黄酮对颈淋巴阻断(CLB)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入对照组、SAH组、SAH+CLB组、SAH+CLB+生理盐水组、SAH+CLB+银杏黄酮50 mg组、SAH+CLB+银杏黄酮200 mg组,银杏黄酮经腹腔注射给予。制作CLB 和SAH模型。于诱导SAH后3 d,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测定局部脑血流量(rCBF),干湿重比较法测定脑组织含水率,免疫荧光法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结果 SAH后3 d rCBF显著降低,CLB可导致rCBF进一步下降,银杏黄酮可减轻rCBF下降的程度;SAH导致脑组织含水率升高,并在CLB时进一步增加,银杏黄酮对之具有拮抗作用;SAH促进脑组织HO-1表达,CLB后HO-1表达进一步增加,银杏黄酮促进CLB后SAH大鼠脑组织HO-1表达。结论 CLB可加重SAH后脑损伤,银杏黄酮对之具有一定缓解作用。
  • 论 著
    刘敏亮 苏明声 罗闳丹 高健 赵永健 谢小梅 庄毅
    2010, 45(24): 1917-19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灵雷菌质对佐剂型类风湿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CFA)诱导的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 模型,将大鼠分为空白组、灵雷菌质高剂量给药组、灵雷菌质低剂量给药组、雷公藤多苷片给药组、模型组,连续灌胃给药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关节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关节病理变化、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结果 灵雷菌质能改善大鼠一般状况并提高AA大鼠体重,缓解AA大鼠关节红肿程度,降低其关节炎指数,改善RA大鼠的关节病理变化,显著抑制TNF-α和IL-1β的表达。结论 灵雷菌质对佐剂型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论 著
    陈钢 牧磊 陆春燕 杨帆 臧林泉 丁静
    2010, 45(24): 1922-19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寻干扰素经鼓室给药途径输送至脑部的可行性,为大分子药物的脑靶向提供一条全新的途径。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豚鼠体内各组织中人干扰素α2b 的含量。经鼓室和静脉注射人干扰素α2b,测定药物在脑脊液(CSF)、脑组织、内耳外淋巴液和血清中的浓度及药动学参数。结果 鼓室给药相比静脉给药,干扰素在脑部的局部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鼓室给药后CSF 和脑组织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比静脉给药高7.7、4.5 倍。并且,鼓室给药能延长干扰素的作用时间,鼓室给药后CSF 和脑组织的平均滞留时间(MRT)分别比静脉给药增加 0.5、1.2 倍。而且,鼓室给药后干扰素在血清中分布大大减少,其 AUC 比静脉给药低 84.5%。结论 经鼓室给药有望成为大分子药物一种新的脑靶向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 论 著
    王慧菁 张立超 张永佳 顾伟鹰 吴志宏 胡晋红
    2010, 45(24): 1925-19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阐明川芎挥发油的皮肤促透机制。方法 HPLC测定氟比洛芬含量,洗脱法、Franz扩散池、匀浆法分别考察给药2 h时的家兔体外和体内透皮特性,激光多普勒法测定皮肤血流。结果 给药2 h,川芎挥发油的离体皮肤促透作用未呈现浓度依赖性,3%浓度组进入皮肤总药量、接受液药量、皮肤累积药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2.38、2.30、2.44倍;而10%、15%浓度组却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川芎挥发油的在体皮肤促透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15%浓度组较强,进入皮肤总药量、血药浓度分别较对照组增加1.98、2.21倍,而皮肤累积药量则为对照组的0.32。此外,川芎挥发油浓度依赖性增加皮肤血流灌注量,15%浓度组是对照组的4.81倍。缩血管物质去氧肾上腺素,显著降低了皮肤血流,离体皮肤无促透作用,但家兔体内抑制药物透皮,进入皮肤总量、血药浓度分别是对照组的0.71、0.60,而皮肤累积药量则为对照组的2.02倍。结论 川芎挥发油可能通过增加皮肤血流,促进药物从皮肤表皮和真皮层到毛细血管的消除,从而实现促透。
  • 论 著
    张莉 王萍 李彦辉 张兰 王彩霞 魏娜 修宪 李永丰 李春雷
    2010, 45(24): 1930-19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胆固醇-PEG制备酒石酸长春瑞滨长循环脂质体,并对其理化性质、体内药动学和药效学进行研究。方法 用主动载药技术制备胆固醇-PEG修饰的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粒径,采用柱色谱法测定包封率,KM鼠进行药动学实验,S180/ KM小鼠为模型进行药效学实验。结果 脂质体平均粒径在(100±10)nm;胆固醇-PEG修饰的脂质体能高效包载酒石酸长春瑞滨,药脂摩尔比在1∶5~3∶5内包封率均大于95%;药动学实验表明,胆固醇-PEG2000的加入能够显著延长脂质体的体内循环时间;药效学实验表明,与空白组和游离药组相比,脂质体有明显抑瘤作用。结论 胆固醇-PEG修饰的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具有较高包封率,能显著延长体内循环时间,并可提高酒石酸长春瑞滨的抗肿瘤活性。
  • 论 著
    张丽 翟所迪
    2010, 45(24): 1933-19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7-2009)、EMBASE(1989-2009)、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6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1978-2009)和中国期刊网全文专题数据库(CNKI,1994-2009),并辅以手工检索,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检索和筛选,将3篇随机对照试验(RCT)、质量为A级共29 858例患者,纳入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氯吡格雷可明显降低终点事件的发生,但增加出血的风险,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OR)=0.88,95%CI(0.82,0.95),P<0.01],[OR=1.59,95%CI(1.42,1.77),P<0.000 01]。慢性肾病(CKD)1、2期患者,治疗组比安慰剂组出现的终点事件减少。CKD 3期的患者,治疗组比安慰剂组终点事件发生率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OR=1.12,95%CI(0.99,1.27),P=0.08]。CKD 1、2及3期的患者出血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及CKD 1、2期的患者尽管出血风险增加了,但却降低了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对于CKD 3期的患者,氯吡格雷治疗的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增高,同时出血风险也增加,治疗上弊大于利,尽量避免使用。
  • 论 著
    魏红 张振 牛晓方
    2010, 45(24): 1939-19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小鼠血浆苦参碱的GC-MS联用分析法,测定药动学参数和组织分布。方法 小鼠分别腹腔注射苦参碱注射液和经皮给苦参碱微乳,用GC-MS分析法分别测定血浆和各组织中苦参碱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组织中苦参碱含量。结果 苦参碱在32~8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最低检出限量1 ng·mL-1,日间和日内RSD均小于2.8%,提取回收率为72.2%~78.8%,方法回收率为92.1%~98.9%。苦参碱微乳经皮给药比苦参碱注射液腹腔注射,血药浓度稳定持久,具有显著差异(P<0.01);苦参碱微乳经皮给药后,在组织中的分布由高到低依次是肺、肾、脾、肝和心。结论方法专属性、准确度、灵敏性高;微乳中苦参碱以零级动力学透过皮肤,可提供比注射剂更为稳定的血药浓度,具有开发应用前景。
  • 论 著
    陈军 肖寒露 蔡宝昌 陈明磊 侯婷 方芸
    2010, 45(24): 1944-19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不同磷脂组成马钱子总生物碱脂质体的体内药动学性质。方法 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和隐形脂质体技术制备了马钱子总生物碱脂质体,除去游离药物后,测定了其中总生物碱和士的宁的含量。测定了马钱子总生物碱溶液和不同磷脂组成马钱子总生物碱脂质体静脉注射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士的宁的血药浓度,药动学参数采用3P97程序进行拟合。结果 不同磷脂组成脂质体中士的宁占总生物碱的比例基本相同。与大豆磷脂(SPC)脂质体相比,马钱子总生物碱复合磷脂脂质体静脉注射给药后士的宁的AUC增加了1.8倍,清除率显著下降,而氢化大豆磷脂(HSPC)脂质体给药后士的宁的药动学性质没有显著改变。结论 复合磷脂脂质体作为马钱子总生物碱的载体能够改善给药后士的宁的体内药动学性质。
  • 论 著
    牛占旗 牛锋 焦魁良 张永强 孙晶波 张甜
    2010, 45(24): 1948-19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以HPLC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 采用菲罗门公司NH2色谱柱(4.6 mm ×250 mm,5 μm),柱温:45 ℃;以磷酸盐缓冲液(6.8 g磷酸二氢钾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 000 mL)-乙腈(30∶7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结果方法定量限为45 ng,破坏出的杂质峰能达到基线分离,抗氧剂不干扰杂质测定。结论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准确,适用于维生素C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检测。
  • 论 著
    徐福平 林爱华 刘奕明 黎雄
    2010, 45(24): 1951-19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黄柏知母药对中盐酸小檗碱、新芒果苷和芒果苷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方法 采用UPLC色谱系统,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 2.1 mm×50 mm,1.7 μm),流动相为0.1%磷酸(三乙胺调pH 3.0)-乙腈,梯度洗脱(乙腈:0 min为5%, 5.5 min为18%, 8 min为42%),流速0.25 mL·min-1,柱温35 ℃,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盐酸小檗碱、新芒果苷和芒果苷分别在9.76~625.00,3.75~240.00,3.44~220.0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8±4.84)%,(96.45±1.26)%和(95.00±3.28)%。结论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黄柏知母药对中3个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
  • 论 著
    李京 邓利娟 李湛军 郝苏丽 范慧红
    2010, 45(24): 1954-19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第六次肝素国际标准品。方法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以第五次肝素国际标准品(97/578)为标准品,对6个待标品(编号为:T、W、V、X、Y、Z)进行测定,共使用了5种实验方法估计待标品的效价,它们分别是:生色底物法测定抗FXa效价、生色底物法测定抗FIIa效价、《中国药典》2010年版兔全血法测定抗凝效价、《欧洲药典》6.0版羊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法(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测定抗凝效价、《美国药典》XXXII版羊血浆法测定抗凝效价。结果 我所的实验数据全部被采纳,用于第六次肝素国际标准品的效价计算。结论 英国国家生物制品检定所对全球36个实验室提交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待标品W(07/328)的实验室内及实验室间的误差都是最小的,因此被推荐作为第六次肝素国际标准品使用,效价为2 145 IU·安瓿-1。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张波 金岩 巩红 梅丹 钟明康 唐尧 陈孝 李大魁# 项目组△
    2010, 45(24): 1959-19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我国外科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现状。方法 依据患者住院病历,临床药师回顾性的收集了51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符合入选标准的住院患者术用药等相关信息,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结果 共入选合格患者数为5 092名,普通外科、骨科和妇科患者分别占38.1%,37.2%和24.7%。术前3 d使用过镇痛药物的患者比例约10.74%。术中使用镇痛药物的比例是71.72%。5 092名患者中,约43.5%的患者术后仅使用了阿片类药物,16.2%的患者术后仅使用了非阿片类药物,还有约40.3%的患者术后联合使用了阿片类和非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给药途径前3位的依次是患者自控镇痛泵(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39.3%)、肌内注射(36.3%)和口服给药(16.9%)。非阿片类药物给药途径前3位的依次是口服给药(53.1%)、静脉滴注(15.3%) 和PCA(15.2%)。术后PCA的使用率为48.8%。静脉PCA、硬膜外PCA和区域神经阻滞PCA的比例分别是36.1%,12.4%和0.3%。术后阿片类药物(非PCA给药途径)使用人数最多的药物依次是哌替啶注射液(20.3%)、布桂嗪注射液(3.5%)和吗啡注射液(1.5%)等。非阿片类药物(非PCA给药途径)使用人数最多的药物依次是塞来昔布胶囊(9.6%)、氟比洛芬酯注射液(6.5%)和双氯芬酸钾片剂(3.0%)等。术后约30%的患者进行了VAS评分。患者术后1 d、术后2 d和术后3 d出现中、重度疼痛的患者比例分别是24.3%、17%和7%。术后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45%,主要是阿片类药物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结论 中国术后镇痛进展和挑战并存,通过规范化镇痛,改善患者术后疼痛。
  • 药物与临床
    刘立新 高澜
    2010, 45(24): 1963-19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富马酸伊布利特转复房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间,在我院就诊并使用富马酸伊布利特转复房性心律失常的30例患者,年龄33~86岁。在心电监护下使用静脉富马酸伊布利特注射液,并观察24 h。结果 开始用药2 h内,25例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成功率为83.3%。观察24 h无复发。10例患者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其中1例患者出现发热、寒战伴频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经治疗后恢复。未出现需要直流电复律的情况。多元Logistic回归提示用药前QTc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关。结论 富马酸伊布利特转复房性心律失常安全性较好。
  • 药物与临床
    韩钢 马珂
    2010, 45(24): 1966-19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杭州地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调取《医院处方分析》课题(杭州地区)数据,统计各类抗菌药物不同给药频度的使用率,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杭州地区抗菌药物给药频度合理性喜忧参半,存在着薄弱环节,但逐年趋向合理。结论 利用PK/PD 模型理论分析抗菌药物给药频度,可以评估抗菌药物给药频度是否合理,能反映抗菌药物总体合理使用情况。
  • 药物与临床
    李德爱 王大志 张书瑜 柳波
    2010, 45(24): 1968-19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化疗患者发生骨髓抑制情况与抗肿瘤药物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回顾性调查了6 884例化疗住院患者,以时间为单位,将骨髓抑制发生率和药物病例使用支持密度进行多元线形回归分析。结果 骨髓抑制发生率与铂类药物、抗代谢抗肿瘤药物、烷化剂的病例使用支持密度呈多元线性回归关系,其校正回归系数分别为0.264,0.273,0.460(P<0.05)。结论 骨髓抑制发生率的增加主要是由烷化剂、抗代谢抗肿瘤药物和铂类药物引起。植物抗微管药、抗肿瘤抗生素的骨髓抑制作用,弱于烷化剂、抗代谢抗肿瘤药、金属络物抗肿瘤药物。
  • 药事管理
  • 药事管理
    李冰 邹祥 胡昌华
    2010, 45(24): 1971-19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2009年FDA批准的生物类药品,并对部分药品进行解析。方法 以美国FDA批准的生物药品为来源,对每个生物药品的药品类型、表达系统、生产厂家、批准日期、适应证和给药方式进行归纳并对其中的治疗性新生物制品(不包括血液提取药品)进行解析。结果 2009年FDA共批准生物类药品或试剂31个,其中治疗性药品11个,预防性药品5个,诊断试剂15个。31个药品中有23个是生物技术药品,其中基因重组治疗性药品6个,基因重组预防性药品2个,基因重组诊断试剂1个,细胞融合诊断性试剂14个。结论 2009年是生物药品特别是生物技术药品高产的一年。
  • 药事管理
    冯变玲 杨世民 叶竹松
    2010, 45(24): 1975-19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和普通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的差异,为提高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进一步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针对医务人员和公众分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各类人群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度,进行多方面的比较。结果 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情况不容乐观,对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意识还不够强,对报告体系还不够了解,应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培训工作;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认识不足。结论 应加强对公众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的宣传力度,拓宽对公众药品不良反应宣传的渠道,加强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概念认知度,强化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重视程度,强化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报送主体认识,建立医务人员报送药品不良反应奖惩机制,加强公众和医务人员的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培训。
  • 药物经济学
  • 药物经济学
    杨丽娟 甄健存 吴久鸿
    2010, 45(24): 19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概述国外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进展,为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近年来国外发表的文章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 从分析方法、模型研究方法、成本考虑、结果测量及分析、预算影响分析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国外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进展。结论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正确性和适宜性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通过了解国外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进展,能为我国开展高质量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