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综述
  • 综述
    余露山;姚彤炜;曾苏
    2003, 38(09): 641-643.
    目的阐述近几年来用Chiralcel OD和Chiralpak AD拆分药物的研究进展,以探索色谱条件对这两种手性固定相(chiral stationary phases,CSPs)拆分药物的影响。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与结论Chiralcel OD和Chiralpak AD两种CSPs用于拆分药物时具有互补性,一些化合物往往能在一种或是两种CSPs上得到分离,且流动相组成和柱温对分离影响较大。
  • 综述
    刘艾林;杜冠华
    2003, 38(09): 644-648.
    目的介绍化合物类药性预测方法用于指导类药化合物的合成与收集、类药组合化学库的设计以及高通量筛选前化合物的类药性预测。方法预测化合物类药性的方法,包括简单的虚拟筛选方法、已知药物特征方法、分子水溶性方法、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口服生物利用度预测方法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预测方法等。结果化合物类药性预测方法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药物发现的机率。结论在药物发现的早期,这些方法对于提高筛选样品的质量,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缩短药物发现的周期,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综述
    徐志南;郑建明
    2003, 38(09): 648-651.
    目的介绍具有类似紫杉醇微管蛋白聚合和抑制微管解聚活性的埃坡霉素(epothilones)类抗肿瘤新药的研究进展。方法以近年来国外发表的论文为基础,简要论述埃坡霉素的发现、作用机制、化学与生物合成和临床试验的最新成果。结果与结论与紫杉醇相比,埃坡霉素具有抗肿瘤活性更强、水溶性好、结构简单而易于化学合成和结构衍生化、对具有耐药性肿瘤细胞杀伤性强、无紫杉醇细胞内毒素活性不良反应等优点,有望发展成为比紫杉醇更有效的抗肿瘤药物。
  • 综述
    吕秋军;吴祖泽
    2003, 38(09): 651-653.
    目的介绍白黎芦醇的雌激素活性及其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我国开展这方面研究和把白黎芦醇开发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用于肿瘤、妇女更年期综合症、辐射损伤等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以国内外发表的论文为材料,按对雌激素靶组织和靶细胞、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应答序列和雌激素反应性基因表达等的作用分别予以介绍。结果与结论白黎芦醇在体外抑制表达雌激素受体细胞株的增殖;在体内白黎芦醇以拮抗雌激素受体作用为主,白黎芦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亲和力弱,但能显著促进雌激素应答序列介导的基因转录和反应性基因的表达。白黎芦醇的雌激素活性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
  • 中药及天然药物
  • 中药及天然药物
    周红涛;骆亦奇;胡世林;李润锴;刘虎威;冯学峰
    2003, 38(09): 654-657.
    目的通过对不同产地赤芍和白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及比较,进一步完善芍药野生品与栽培品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的胶束电动色谱(MEKC)分离模式,测定了16个产地20个赤、白芍样品中的4个有代表性的活性成分:芍药苷、苯甲酸、D-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并比较各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结果①野生芍药根(赤芍)中芍药苷含量大于6%,D-儿茶素含量高于0.05%。未加工的栽培芍药根中芍药苷含量小于6%,未检测到D-儿茶素。在同样条件下,加工后的栽培芍药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下降了37%~56%,仍未检测到D-儿茶素,苯甲酸的变化最大,下降达83%~92%。②内蒙古多伦赤芍与大、小兴安岭所产赤芍在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上存在差异。③不同产地、特别是道地与非道地的白芍药材之间,化学成分的比例有所不同。结论运用HPCE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对野生与栽培芍药根的活性成分差异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区别同为芍药来源的赤芍和白芍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 中药及天然药物
    鞠建华;周亮;郑瑞霞;王春兰;杨峻山
    2003, 38(09): 657-659.
    目的建立中药枇杷叶[Eriobotrya japonica(Thunb.) Lindl.]中抗炎镇咳有效成分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Nova-pakC18(3.9 mm×150 mm,4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醋酸胺(60∶14∶28∶0.6),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15 nm。结果熊果酸在4.22~9.8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25×105X+1.48×105(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0.02%。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枇杷叶的质量标准。
  • 中药及天然药物
    刘世名;董国霞;陈靠山
    2003, 38(09): 659-661.
    目的对牛蒡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改变温度,提取溶剂pH,提取时间和次数及处理牛蒡叶材料的方法等提取牛蒡叶中的绿原酸,RP-HPLC定量绿原酸含量。结果用甲醇和乙醇为提取溶剂,温度分别为65,80℃,pH 2~3时有利于绿原酸的提取,较佳提取时间为4 h,每次2 h,共2次或第1次2 h,第2,3次各1 h,分3次进行。结论牛蒡叶为用自然晾干的材料,用甲醇/乙醇于65℃/80℃,pH 2~3条件下提取4 h,每次2 h,共2次或第1次2 h,第2,3次各1 h,分3次进行。
  • 中药及天然药物
    张崇禧;郑友兰;张春红;李向高;陈红梅;陈晓磊
    2003, 38(09): 661-664.
    目的研究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人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再生使用。方法以人参总皂苷的得率为考察指标,确定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人参总皂苷的性能、洗脱参数和大孔树脂在不同条件下的再生使用。结果以体积分数为50%乙醇为洗脱剂效果最佳。大孔树脂部分死吸附后,吸附量还是相对稳定的,约为新树脂的50%。结论以体积分数为50%乙醇洗脱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的人参总皂苷,洗脱率为90%以上,纯度为60%,可以获得最佳效果。且工艺简便、成本低,有利于推广。
  • 科技园地
  • 科技园地
    刘茂柏;曲俊兵
    2003, 38(09): 664-664.
  • 药理
  • 药理
    柏干荣;陆松敏;李萍;刘建仓;郭素清;陈凤
    2003, 38(09): 665-667.
    目的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编码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COXⅠ,COXⅡ,COXⅢ)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三七皂苷Rg1(Rg1)对其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为休克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失血性休克模型,分离肠上皮细胞后进行RNA的提取,应用RT-PCR检测大鼠失血性休克后及用Rg1治疗后COXⅠ,COXⅡ,COXⅢ 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大鼠失血性休克1h,COXⅠ,COXⅡ基因表达开始增强,2h表达最强,以后随着休克时间延长,表达又逐渐减弱,失血性休克晚期5 h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鼠(P<0.01);Rg1(5 mg·kg-1)治疗后,可使COXⅠ,COXⅡ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结论失血性休克可引起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编码基因COXⅠ,COXⅡ mRNA的明显改变,Rg1可提高其表达,对失血性休克肠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药理
    荆涛;王绿娅;王伟;刘舒;吕燕宁;石凤茹;杜兰平;张涛
    2003, 38(09): 667-670.
    目的差异筛选葛根素促进VSMC凋亡相关基因,观察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葛根素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葛根素诱导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提取总RNA,荧光标记差异显示反转录-PCR法筛选差异基因片段,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Northern印记杂交鉴定,组织原位杂交观察该基因在兔斑块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差异筛选出全长733 bp的基因片断与兔葡萄糖调节蛋白94基因高度同源,Northern印记杂交显示该基因表达量随着葛根素浓度而增加;兔斑块组织原位杂交显示该基因片段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表达水平增高。结论①证实葡萄糖调节蛋白94基因在葛根素促进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过程中表达增高,可能是葛根素作用靶点之一;②证实该基因片段在动脉斑块细胞质中表达增高,提示如能上调该基因促进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将有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产生一定作用。
  • 药理
    蒋朝晖;陈秀芬;贾宪生;佟丽
    2003, 38(09): 671-673.
    目的观察齐酞酸钠(OAPES)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制备BCG+LPS引起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取血清测定ALT,AST活性,测定肝脏、脾脏、胸腺重量指数,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检查。结果OAPES 50,100 mg·kg-1(ig),连用6d,可显著抑制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减轻肝细胞损伤,使其接近正常状态;并可减轻增大的肝脏,脾脏重量指数,同时又可对抗胸腺的萎缩。结论OAPES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药理
    沈明勤;叶其正;罗宇慧;陆泽安
    2003, 38(09): 673-675.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简称EGb)静脉注射给药后,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通过生化手段,对脑组织中与脂质过氧化有关的一些指标进行检测。结果EGb可降低脑缺血大鼠的脑梗死区重量、脑含水量,增强脑组织中SOD的活性,减少MDA的含量,并可降低脑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EGb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并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 药理
    李伶;杨刚毅
    2003, 38(09): 675-677.
    目的探讨米力农(milrinone)对大鼠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在0时静脉给予3组大鼠不同剂量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milrinone(剂量为:1,5,25 μmol·kg-1),并在给药前后观察其血糖、血浆胰岛素和游离脂肪酸(FFA)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结果给予milrinone的3组大鼠血浆FFA和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给药前和对照组,而仅25 μmol·kg-1组血糖明显升高。结论Milrinone 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Ⅲ(PDE-3),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而促进了胰岛β细胞分泌。但其也抑制了胰岛素的抗酯解作用,因而可能诱导了胰岛素抵抗。
  • 药剂
  • 药剂
    吴正红;平其能;雷晓敏;陈燕
    2003, 38(09): 678-682.
    目的研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季铵化程度和不同浓度的N-三甲基壳聚糖盐酸盐(TMC)对胰岛素脂质体的影响。方法用壳聚糖合成TMC;采用逆相蒸发制备胰岛素脂质体,用TMC对胰岛素脂质体进行包覆;用透射电镜和光子相关光谱及激光多谱勒测定仪测定它们的形态、ζ电位和粒径;用HPLC和超速离心法测定包封率;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溶液实验TMC包覆脂质体对胰岛素的保护作用;用酶-苯酚法测定小鼠血糖值结果TMC的产率和季铵化程度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用TMC包覆的胰岛素脂质体的ζ电位和粒径,随着季铵化程度的增加而有所下降;随浓度增加而增加。TMC的相对分子质量对ζ电位和粒径无明显影响。包封率与TMC的相对分子质量、季铵化程度和浓度相关性不大。形态均为球形或近球形。在胃蛋白酶溶液中,TMC对胰岛素溶液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用TMC包覆胰岛素脂质体对胰岛素的保护作用有明显提高,且随TMC的相对分子质量、季铵化程度和浓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强。在胰蛋白酶溶液中,TMC包覆的胰岛素脂质体对胰岛素则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随TMC的相对分子质量、季铵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强。TMC对胰岛素溶液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季铵化程度和浓度TMC包覆的胰岛素脂质体中,以0.2%TMC1.51000K,0.2%和0.4%TMC2.01000 K包覆的胰岛素脂质体降血糖效果最佳。结论TMC对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促进胰岛素口服吸收,TMC的相对分子质量、季铵化程度和浓度对其包覆的胰岛素脂质体降血糖作用有显著影响。
  • 药剂
    苑振亭;陈大为;徐晖;丁平田;张汝华
    2003, 38(09): 683-685.
    目的研究渗透促进剂对蛇床子素的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将蛇床子有效部位制成饱和生理盐水溶液,采用Valia-Chien扩散池考察了土荆芥油、薄荷醇和月桂氮-酮(Azone)3种渗透促进剂对蛇床子素经离体鼠皮渗透性的影响。结果应用土荆芥油、薄荷醇和Azone为渗透促进剂,药物的稳态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提高,增渗倍数分别为3.09,3.41及4.38;药物的表观扩散系数分别提高为1.10,2.18及6.30倍,但表观分配系数却分别降低为0.309,0.341及0.438倍。结论3种渗透促进剂的作用机制主要为改变角质层的通透性,减低了药物经皮肤渗透的阻力,提高了药物在皮肤角质层的扩散系数。
  • 药剂
    于宝成;白秋江;袁宝军;于秀丽
    2003, 38(09): 685-687.
    目的研究胰岛素中空栓剂的制备及对正常家兔的降糖效果。方法用普通栓剂模具制备,以半合成脂肪酸酯为基质,以甘油为溶剂,月桂氮-酮为吸收促进剂,每枚栓剂含胰岛素4u,对其融变时限、含量等进行测定;将中空栓剂置于家兔直肠内,用酶-苯酚法测定家兔血糖,并与皮下注射进行比较。结果融变时限符合药典要求,含量为4u,胰岛素中空栓剂的降糖效果与皮下注射胰岛素1u相当。结论胰岛素中空栓剂有较好的吸收,可能成为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的有效载体。
  • 药剂
    李磊;张天虹;何仲贵
    2003, 38(09): 687-689.
    目的为了说明以溶出度作为控制呋喃妥因片质量的必要性,考察了其体内吸收和体外溶出度。方法参照USP24版规定条件,检测了4个厂家的呋喃妥因片的溶出速率。将具有显著溶出差异的两种片剂口服给药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尿样浓度,进行生物利用度评价。结果两种片剂在2 h内体外溶出度分别为89%和15%;在健康志愿者体内尿中原形药物排泄率分别为10.77%,1.54%。体外溶出和体内吸收有显著差异。结论此体外溶出方法可以作为评价呋喃妥因片生物利用度的参考标准。
  • 临床药学
  • 临床药学
    李芹;赵焰;梁永广;王本杰
    2003, 38(09): 690-692.
    目的建立血浆中奥硝唑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用此法研究奥硝唑的人体药动学。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0.4% HAc(50∶50)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316 nm。结果奥硝唑在2.0~20.0μg·mL-1范围内呈线性,r=0.999 7,最低检测限0.2 μg·mL-1。低、中、高浓度(2.0,10.0,20.0 μg·mL-1)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0.36%,98.21%和97.42%,日间及日内RSD分别<6%和<7%。药动学研究表明,口服奥硝唑国产与进口制剂的药时曲线符合有滞后时间的二室模型。结论本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临床药动学研究及常规血药浓度监测。
  • 临床药学
    任斌;黎曙霞;王长希;邓斌;梁蔚婷;唐蕾;洪晓丹;叶俊鹏
    2003, 38(09): 692-694.
    目的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考察年龄、性别、体重、合并用药等对环孢素A清除率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221例肾移植患者323人次于肾移植后服用CsA达稳态的血药浓度谷值数据,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估算其清除率。结果按口服一室开放模型计算CsA群体药动学参数:清除率CL(L·h-1) =12.81-0.067·年龄+0.101·体重。结论患者体重、年龄对环孢素A清除率有显著影响。
  • 临床药学
    蔡素芳;肖永红;余泽波
    2003, 38(09): 695-697.
    目的评价国产二氯乙酸二异丙胺片剂和胶囊剂与进口片剂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单剂量三制剂三周期拉丁方实验设计。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18名健康受试者po二氯乙酸二异丙胺60 mg后,尿中二氯乙酸二异丙胺的浓度。结果 国产片剂、胶囊剂和进口片剂的tmax分别为(1.24±0.50),(1.11±0.31)和(1.03±0.23)h,cmax为(36.40±8.61),(37.45±7.89)和(38.79±6.16) mg·L-1,AUC为(151.81±38.18),(147.29±34.61)和(146.82±33.93) mg·h·L-1,t1/2为(1.75±0.44),(1.70±0.40)和(1.70±0.39) h。国产片剂和胶囊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5.68±27.46)% 和(101.43±14.48)%。结论经统计学分析,国产片剂和胶囊剂与进口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 药品质量及检验
  • 药品质量及检验
    沈国;吴永江;程翼宇
    2003, 38(09): 698-699.
    目的RP-HPLC测定血栓通注射液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SB-C18分析柱,乙腈-磷酸-水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结果该方法线性范围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R1103.3%,Rg1101.8%,Rb199.6%,Rd 103.9%,方法重复性好,RSD<1.2%(n=5)。结论建立的方法精密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血栓通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 药品质量及检验
    黄志东;张家明
    2003, 38(09): 700-702.
    目的采用3种环糊精为毛细管电泳手性选择剂,研究美索巴莫对映体的拆分方法。方法用区带毛细管电泳模式,探讨β-环糊精、二甲基-β-环糊精和羧甲基-β-环糊精对美索巴莫对映体的拆分之影响,确定拆分美索巴莫对映体的最佳条件。此外,还探讨了手性识别机制。结果以β-环糊精和二甲基-β-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时,不能使美索巴莫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而羧甲基-β-环糊精能获得很好的分离结果。结论在拆分碱性药物对映体时,可在低pH下以酸性衍生化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
  • 药品质量及检验
    兰静;胡昌勤;宋丹青
    2003, 38(09): 702-704.
    目的考查国内不同企业羟基喜树碱制剂的产品质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UV检测法和蒸发光散射检测法(ELSD)对来源于国内5个企业7个批次的羟基喜树碱制剂进行含量和有关物质的比较。结果羟基喜树碱注射液B厂和C厂的产品中杂质喜树碱的含量大于3%,注射用羟基喜树碱中仅D厂,杂质喜树碱含量大于3%;其它各厂的产品中,杂质喜树碱含量均小于1%。结论羟基喜树碱制剂质量的好坏、稳定与否与其制剂是粉针剂还是注射液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不管是哪一种制剂,只要生产企业能够提高质量意识,严把质量关,都能够得到高质量的产品。
  • 药品质量及检验
    翁棣
    2003, 38(09): 704-706.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在(80±2)℃烘干4 h,研磨过200目筛,然后加入0.15%琼脂悬浮液5 mL,用超声搅拌混匀后直接上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与传统湿法一致,t检验表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相对误差小于0.9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 生物技术
  • 生物技术
    于晓虹;陈枢青
    2003, 38(09): 707-710.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菌株,以大量表达大肠杆菌T蛋白,为后续的新药作用靶点研究提供活性蛋白质材料。方法利用高效表达质粒pET26b+克隆了大肠杆菌TyrA基因,并在其C端融合了一个由6个组氨酸组成的his-tag以利分离纯化。结果T蛋白的表达量达每1L培养液200 mg,细胞裂解液经一次his-tag亲和柱色谱,纯度达98%,分支酸变位酶和预苯酸脱氢酶的比活性分别为130和98 U·mg-1。结论本法表达的大肠杆菌T蛋白,表达量高,纯化容易,酶活性正常,为进一步研究T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并进行新药设计奠定了基础。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孙忠实
    2003, 38(09): 711-712.
  • 科技园地
  • 科技园地
    朱培芳;张洪彬
    2003, 38(09): 713-714.
  • 科技园地
    王君耀;方滢芝;阮邹荣
    2003, 38(09): 714-715.
  • 科技园地
    杨金玲;朱平;程克棣
    2003, 38(09): 71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