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综述
  • 综述
    王雪军, 李明娟, 张洁, 高欢, 杨根生, 丁宝月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丝素蛋白(silk fibroin)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结构可修饰性、低细胞毒性以及无免疫原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抗肿瘤药物递送。抗肿瘤药物大都具有溶解度低、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差和靶外毒性高的缺点,因此,寻找和使用合适的药物递送系统解决抗肿瘤药物的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简要综述了丝素蛋白的结构、特点,丝素蛋白纳米载体的制备及其用于抗肿瘤药物递送的类型及研究进展,并综述了丝素蛋白纳米载体应用于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以及基因治疗中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丝素蛋白作为抗肿瘤药物的递送载体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
  • 综述
    陈策, 金锴凯, 魏园园, 胡琼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噬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维持着生物体内的重要代谢和能量平衡,该过程涉及降解蛋白质、细胞器等成分。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高度选择性自噬,可通过降解多余或受损线粒体实现自身代谢物及能量需要。线粒体自噬作为如今选择性自噬中研究较多的领域,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发现一些化合物可通过不同的线粒体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发生自噬,从而影响疾病的进程。作者描述了线粒体自噬的诱导机制,并就诱导细胞线粒体自噬化合物进行探讨,以期为开发靶向线粒体的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 综述
    郭静思, 李馨阳, 杨跃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甲基转移酶样蛋白(methyltransferase-like protein,METTL)是人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酶类蛋白,具有核酸、蛋白质和其他小分子的结合域,通常以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为底物,催化甲基化过程。甲基化是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修饰之一,也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METTL家族成员被认为是核酸和蛋白质甲基化过程中的甲基转移酶,了解这些潜在酶起作用的机制,有助于认识它们的功能和底物的特异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METTL家族在多种肿瘤疾病中表达异常,明确其与肿瘤疾病的关系,可作为分子治疗的靶点,并对肿瘤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METTL蛋白家族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与肿瘤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的诊治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 论著
  • 论著
    周永逸, 陈海杰, 薛佳, 邹立思, 吴楠, 袁嘉欢, 刘训红, 蔡芷辰, 陈翠花, 杨薇, 程建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不同干燥方法对金钱草中多元指标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HPLC-QTRAP-MS/MS)同时测定不同干燥方法下金钱草中黄酮、有机酸、氨基酸及核苷类共44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根据44种目标成分的含量,用聚类分析(HCA)、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及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TOPSIS)法对不同干燥方法下金钱草样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HCA结果显示,7个不同干燥方法主要分为2类,第1类为晒干和阴干,第2类为不同温度烘干、微波干燥和冷冻干燥;综合GRA和TOPSIS结果,晒干的金钱草样品综合质量较好,阴干和冷冻干燥也可以作为代替干燥方法。结论 该研究可为揭示金钱草传统干燥方法科学内涵提供依据,同时为金钱草药材产地加工时干燥方法的优选提供基础资料。
  • 论著
    刘丽, 解盈盈, 孙仟, 林林, 谭乐俊, 陈娟, 赵淑秀, 林永强, 汪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具有高特异性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用于美洲大蠊药材以及中药饮片美洲大蠊粉的鉴别。方法 依据美洲大蠊基因组序列的特点,设计出适用于实时荧光PCR检测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并对探针浓度、循环数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建立能够快速鉴别美洲大蠊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最佳方法,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 研究表明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仅对美洲大蠊药材以及美洲大蠊粉有特异性扩增,对杜比亚蟑螂、土鳖虫、德国小蠊和九香虫均未扩增出荧光曲线。结论 所建立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法能够准确、快速对美洲大蠊及常见混伪品进行鉴别,为美洲大蠊的鉴别提供一种专属性更强的技术手段参考。
  • 论著
    石拴霞, 王纪田, 宋诚, 魏璐晓, 甄雪蓉, 黄冰雪, 阎一鑫, 王玲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否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线粒体自噬缓解小鼠精原细胞(Gc-1 spg)氧化应激损伤。方法 设置空白对照组(Control)、过氧化氢组(H2O2)、H2O2+RES组、H2O2+RES+AMPK抑制剂(Compound C,CC)组,各组给予相应处理后。CCK-8检测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SOD、MDA、GSH-PX、LDH和ATP水平,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Tracker®Green FM检测活细胞线粒体形态,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核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及线粒体自噬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Bcl-2 关联X 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B细胞淋巴瘤-2蛋白(B-cell lymphoma 2 protein,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3),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ight chain 3,LC3)、P62,通路相关蛋白AMPK、p-AMPK、mTOR、p-mTOR表达水平。结果 H2O2促进Gc-1 spg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和线粒体自噬,提高p-AMPK/AMPK和LC3表达并降低p-mTOR/mTOR和P62表达;RES能缓解Gc-1 spg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进一步提高p-AMPK/AMPK和LC3表达,降低p-mTOR/mTOR和P62表达,促进Gc-1 spg细胞线粒体自噬;AMPK抑制剂能逆转RES对Gc-1 spg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抑制SOD和GSH-PX活性并增加MDA和LDH水平,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增加线粒体损伤,破坏细胞核,增加Bax、Caspase-3和P62表达水平并降低Bcl-2和LC3表达水平,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线粒体自噬。结论 RES可能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促进Gc-1 spg细胞线粒体自噬缓解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
  • 论著
    俞佳玉, 朱凤, 庞锦萍, 沈雨佳, 杨松, 平夏婷, 胡江宁, 潘红烨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银杏黄酮对小鼠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 AGA)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设立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给药组,通过脱毛后涂抹质量浓度1 mg·mL-1睾酮诱导建立小鼠AGA模型,阳性药组外涂质量浓度50 mg·mL-1米诺地尔,给药组分别外涂质量分数5%、10%、20%银杏黄酮,观察28 d内小鼠脱毛区域的毛发生长速度,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皮肤组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小鼠毛发质量及毛囊数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皮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皮肤睾酮、二氢睾酮、雌激素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银杏黄酮能显著加快AGA模型小鼠毛发新生速度,增加毛囊数量,同时增加新生毛发的长度、直径和毛鳞片大小。机制研究发现,银杏黄酮能够提高小鼠皮肤中的血管生成因子VEGF-A水平、降低毛发生长的抑制因子TGF-β水平,且对小鼠皮肤中的性激素水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本实验条件下的模型可能与氧化应激无关。结论 银杏黄酮外涂能促进AGA模型小鼠的毛发新生并提高新生毛发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皮肤中的雄激素水平,降低TGF-β表达并增加VEGF-A表达,从而促进皮肤毛囊再生有关。
  • 论著
    韦爱秋, 梅潇旭, 蒋倩婷, 叶美欣, 刘慧, 张晓青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小柱离心联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适配体修饰的斑蝥素 (CTD) 脂质体靶向纳米载药体系(Apt-CTD-NLP)的包封率,并进行药剂学性质研究。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CTD-NLP,其表面通过化学自组装技术用适配体进行修饰,构建Apt-CTD-NLP并进行理化性质表征。以空白脂质体柱回收率与游离CTD洗脱率为指标,单因素考察优化小柱分离条件,用HPLC定量测定Apt-CTD-NLP的包封率。结果 Apt-CTD-NLP呈规则圆球形,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PDI)、Zeta电位分别为 (101.0±1.058) nm、(0.208±0.012)、(-1.9±0.397) mV,且具有缓释作用。葡聚糖凝胶小柱分离游离CTD的最佳条件:400 μL上样量,静置吸附25 min,1 000 r·min-1离心5 min,去离子水洗脱3次 (500 μL,1 000 r·min-1离心 5 min)。3批Apt-CTD-NLP平均包封率为 (94.56±0.80)%。结论 对于亲脂性小分子药物脂质体,小柱离心联合HPLC可快速有效地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测定Apt-CTD-NLP的包封率。
  • 论著
    张伟, 张慧, 徐翊雯, 任智奇, 梁成罡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满足国内普罗雌烯及相关制剂质量控制的需要,研制并标定首批普罗雌烯国家标准品。方法 采用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以及紫外光谱对待标品进行定性及结构确认;对待标品进行了理化分析;根据不同国家药品标准方法分别对待标品进行了纯度分析,通过质量平衡法进行赋值,并通过核磁定量进行验证,并对待标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 待标品与普罗雌烯同质,经质量平衡法赋值含量为99.6%;均匀性考察符合要求;本品应在10~30 ℃保存,遮光、密封。结论 本批待标品确认为普罗雌烯,以C22H32O2计,含量为99.6%,可以作为首批普罗雌烯国家标准品,可作为普罗雌烯及相关制剂鉴别和含量测定用对照品。
  • 论著
    王娇娇, 葛志伟, 陆诗燕, 袁京群, 唐宇, 王迎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基于定量核磁共振(qNMR)与色谱融合的相对校正因子(RCF)测定方法,探讨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充分利用qNMR同一次测定中,所有激发原子的光谱常数相同的特点,由核磁信号计算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运用色谱技术测定色谱峰面积之比,进而将两者结果融合,计算出RCF;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相对于香豆素的校正因子为例,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并将该方法用于前维生素D3的RCF的计算。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斜率比值法、多点法、融合技术3种方法测得的RCF值相同,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此外使用该方法测定了前维生素D3相对于维生素D3的RCF,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进一步证明了该计算方法准确可靠。结论 液相色谱与定量核磁共振融合技术,为在缺乏对照品的情况下,计算化合物RCF提供了新思路,解决了性质不稳定、对照品不易获得的化合物RCF测定难的问题。
  • 论著
    李芸, 朱濛昕, 谢诚, 朱建国, 缪丽燕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和分析乌司奴单抗(ustekinumab,UST)导致脓疱型银屑病(pustular psoriasis,PP)的发生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3年12月收录在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期刊数据库有关UST致PP的病例报道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共计8例患者,其中男3例(37.50%),女5例(62.50%),年龄(30~58)岁。发生PP的时间为UST首次治疗后2 d~10周,其中4例(50.00%)发生在第1次注射后。病变部位包括躯干(50.00%)、四肢(37.50%)、后背(12.50%)、手掌(50.00%)、脚底(25.00%)、头皮(12.50%)。病变表现为散在红斑、脱落斑块或鳞片、散在脓疱,伴或不伴有炎症、疼痛、瘙痒。预后较好,5例(62.50%)患者在停药后采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快速好转,总治疗周期为1~8周。未停用患者亦全部好转,但再次发生脓疱性病变概率较高(66.67%)。结论 临床在使用UST的过程中应意识到其可能导致银屑病(psoriasis,PsA),尤其是PP。通过收集药物治疗史,明确时间关系,确定其他可能的触发因素,借助临床症状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准确诊断。必要时及时停药或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用药安全。
  • 论著
    边江瑜婧, 顾红燕, 陆浩, 潘俊杰, 胡展红, 俞蕴莉, 徐萍, 张毕奎, 潘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我国药学实践研究和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建议。方法 查阅文献、相关网站及会议报道,综述国际药学实践研究的进展,总结对我国的启示。结果 药学实践研究属于卫生服务研究的一个子方向,在国际上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程,重点是用科学的方法对药学实践的价值进行分析与评估,对于提升药学工作质量、探索新的药学服务模式、促进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应结合国际发展经验,探索适合我国的方法论,将实践与科研有机结合。结论 药学实践研究是药学实践进一步发展的必要依据,我国应紧跟国际步伐,逐步建立规范化的药学实践研究体系,促进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
  • 论著
    刘睿智, 林强, 龙跃, 王雪晶, 姜宝刚, 刘一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出口疫苗产品追溯标识系统设计方案,满足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一些西方国家对于疫苗追溯标识的技术要求。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疫苗追溯标识法律法规、标准、政策文件的研究,分析比较国内外追溯标识制度的异同。结果 建立了满足国内外要求的基于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标准体系的出口疫苗产品追溯编码、标识、载体、印制等技术方案。结论 我国出口疫苗产品追溯标识制度需要加强政策、标准的制定,并加以实施和推广。